一种浮筑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29973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筑楼板,涉及一种楼板,解决了混凝土垫层在施工时,水泥砂浆易渗入隔音减振垫下面,造成传声桥,降低浮筑楼板隔音效果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隔音减振垫的一侧一体设置有用于与相邻隔音减振垫拼接的连接片,且连接片在拼接时互相盖合,连接片盖合面设置有若干呈互相平行的魔术贴,若干魔术贴与连接片呈35度夹角设置,连接片的盖合面还铺设有密封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浮筑楼板,连接片、魔术贴、密封胶的设置,使得水泥砂浆不易渗入隔音减振垫下面造成传声桥,进而提高浮筑楼板的隔音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筑楼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楼板,特别涉及一种浮筑楼板。
技术介绍
“浮筑楼板”指的是一个类似三明治造型的整体,就是在原裸露的钢筋混凝土楼板上面铺设一层弹性垫层,然后再倒混凝土垫层。中间的弹性垫层就是“隔音减振垫”,在隔音减振垫铺设时,由于隔音减振垫具有一定的柔性,使得相邻隔音减振垫在拼接时,不易拼接整齐、对接完整,导致隔音减振垫在拼接处,没有达到一定的整齐密封,使得上层混凝土垫层在施工时,水泥砂浆易渗入隔音减振垫下面,造成传声桥,降低浮筑楼板的隔音效果,因此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筑楼板,使得浮筑楼板中相邻隔音减振垫整齐密封,提高浮筑楼板的隔音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浮筑楼板,包括楼板基层、铺设于楼板基层上的隔音减振垫、铺设于隔音减振垫上的混凝土垫层、与楼板基层垂直设置的墙体,所述隔音减振垫的一侧一体设置有用于与相邻隔音减振垫拼接的连接片,且所述连接片在拼接时互相盖合,所述连接片盖合面设置有若干呈互相平行的魔术贴,若干所述魔术贴与连接片呈35度夹角设置,所述连接片的盖合面还铺设有密封胶。采用上述方案,连接片的设置,使得相邻的隔音减振垫易于拼接整齐、对接完整;魔术贴的设置,易于工作人员将具有一定柔性的隔音减振垫在拼接整齐的同时进行初步固定,魔术贴与连接片呈35度夹角设置,使得一定量的魔术贴具有较好的定位效果;密封胶的配合使用,一方面使得相邻隔音减振垫在对接处再次固定牢固,另一方面,提高相邻隔音减振垫在对接处的密封性,使得水泥砂浆不易渗入隔音减振垫下面,一定程度上提高浮筑楼板的隔音效果。作为优选,所述隔音减振垫包括减震垫本体、与减震垫本体呈一体设置的吸水层,且吸水层设置于减震垫本体的上、下两面。采用上述方案,吸水层的设置,使得隔音减振垫具有一定的耐水性能,一方面提高了隔音减振垫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提高了楼板的防潮性能。作为优选,所述混凝土垫层远离隔音减振垫的一侧铺设有精装地板层。采用上述方案,精装地板层具有防腐防潮、抗菌的性能,并具有一定的美感,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精装地板层容易安装维护,实用性强。作为优选,所述混凝土垫层与精装地板层接触的一侧铺设有水泥砂浆。采用上述方案,混凝土垫层与精装地板层抵触的一侧存在凹凸不平的平面,水泥砂浆进行找平铺设,有利于在水泥砂浆上面铺设其他胶层,一方面提高混凝土垫层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提高工作人员的铺设效率。作为优选,所述墙体靠近精装地板层的一端铺设有踢脚。采用上述方案,踢脚位于墙体的底部,踢脚的设置一方面防潮和保护墙角;另一方面防止扫地时污染墙面,安装简单、实用性强。作为优选,所述踢脚远离墙体的一侧设置有踢脚线。采用上述方案,踢脚线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使房间墙体和地面结合牢固,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另一方面踢脚线起着视觉的平衡作用,可以起到较好的美化装饰效果。作为优选,所述隔音减振垫靠近墙体的一侧设置有一定高度的折层。采用上述方案,折层的设置一定程度上提高浮筑楼板降音的效果,另一方面便于工作人员在隔音减震垫上铺设混凝土垫层,提高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作为优选,所述隔音减振垫的厚度为9mm。采用上述方案,9mm厚的隔音减振垫,其撞击声声压级为59dB,比普通楼板低20Db,比标准要求低15dB,大大缓解了噪声的传生效果,满足住户对于楼板的隔声需求。作为优选,所述混凝土垫层为30mm厚度的C20细石混泥土。采用上述方案,C20细石混泥土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30mm的设置,使得C20细石混泥土具有抗渗、抗裂的作用,提高了浮筑楼板的耐用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连接片、魔术贴、密封胶的设置,使得水泥砂浆不易渗入隔音减振垫下面造成传声桥,进而提高浮筑楼板的隔音效果;2、吸水层、精装地板层的配合使用,提高了浮筑楼板的结构强度,提高了浮筑楼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浮筑楼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浮筑楼板的正视图;图3为图2中A-A部的剖视图;图4为隔音减震垫的拼接示意图;图5为隔音减震垫的剖视图。图中:1、楼板基层;2、隔音减振垫;3、混凝土垫层;4、墙体;5、连接片;6、魔术贴;7、密封胶;8、吸水层;9、减震垫本体;10、水泥砂浆;11、精装地板层;12、折层;13、踢脚;14、踢脚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浮筑楼板,包括楼板基层1、铺设于楼板基层1上的隔音减振垫2、位于隔音减振垫2远离楼板基层1一侧的混凝土垫层3。如图1所示,楼板基层1的垂直方向设置有一定厚度的墙体4。隔音减振垫2的厚度为9mm,混凝土垫层3为30mm厚度的C20细石混泥土。如图2、3所示,在混凝土垫层3远离隔音减振垫2的一层铺设有水泥砂浆10,水泥砂浆10进行找平铺设,有利于在水泥砂浆10上面铺设其他胶层,提高工作人员的铺设效率。如图3所示,在水泥砂浆10远离混凝土垫层3的一侧铺设有精装地板层11,且精装地板层11的截面呈方形设置。如图3所示,在墙体4靠近精装地板层11的底部铺设有踢脚13,在踢脚13远离墙体4的一侧设置有踢脚线14。踢脚13、踢脚线14的设置,一方面防潮和保护墙角;另一方面可以起到较好的美化装饰效果。如图3、4所示,隔音减振垫2的一侧一体设置有用于与相邻隔音减振垫2拼接的连接片5,且相邻隔音减振垫2的连接片5在拼接时互相盖合。在连接片5的盖合面上设置有四对魔术贴6,且四对魔术贴6与连接片5呈35度倾斜角度设置,同时魔术贴6通过环氧树脂固定于连接片5上。相邻连接片5在通过魔术贴6初步对齐固定后,再次通过呈液态状的密封胶7进行固定密封。如图4、5所示,隔音减振垫2包括减震垫本体9、与减震垫本体9呈一体设置的吸水层8,且吸水层8设置于减震垫本体9的上、下两面。吸水层8为吸水树脂和绒木浆混合制成,并具有一定的柔性。吸水层8的设置,使得隔音减振垫2具有一定的耐水性能,提高了浮筑楼板的防潮性能。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浮筑楼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筑楼板,包括楼板基层(1)、铺设于楼板基层(1)上的隔音减振垫(2)、铺设于隔音减振垫(2)上的混凝土垫层(3)、与楼板基层(1)垂直设置的墙体(4),其特征是:所述隔音减振垫(2)的一侧一体设置有用于与相邻隔音减振垫(2)拼接的连接片(5),且所述连接片(5)在拼接时互相盖合,所述连接片(5)盖合面设置有若干呈互相平行的魔术贴(6),若干所述魔术贴(6)与连接片呈35度夹角设置,所述连接片(5)的盖合面还铺设有密封胶(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筑楼板,包括楼板基层(1)、铺设于楼板基层(1)上的隔音减振垫(2)、铺设于隔音减振垫(2)上的混凝土垫层(3)、与楼板基层(1)垂直设置的墙体(4),其特征是:所述隔音减振垫(2)的一侧一体设置有用于与相邻隔音减振垫(2)拼接的连接片(5),且所述连接片(5)在拼接时互相盖合,所述连接片(5)盖合面设置有若干呈互相平行的魔术贴(6),若干所述魔术贴(6)与连接片呈35度夹角设置,所述连接片(5)的盖合面还铺设有密封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筑楼板,其特征是:所述隔音减振垫(2)包括减震垫本体(9)、与减震垫本体(9)呈一体设置的吸水层(8),且吸水层(8)设置于减震垫本体(9)的上、下两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筑楼板,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垫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林林薛洲海顾锦杰卞文俊王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远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