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云娟专利>正文

一种集装箱零部件自动钻孔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2987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箱零部件自动钻孔机构,其结构包括钻孔装置、移动装置、位移装置、电机,钻孔装置右端活动连接于移动装置上端凹口,钻孔装置由钻头、固定框、定框板、一位臂、二位臂、三位臂组成,钻头贯穿固定框,钻头与固定框相互啮合,固定框外侧面与定框板内侧面相焊接,定框板的螺纹孔与一位臂的螺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控制灵活,手臂能够多方位进行伸展,能精确定位、错位距离小、孔位美观;转动机构的三轴设计大大提高了稳定性,使移动装置在进行移动、旋转时整体稳固性强,提高了工作效率;位移装置能够在不移动机体的前提下实现延长移动装置的移动距离,实现高效运行,整机使用方便快捷效率高。

An automatic drilling mechanism for container part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tainer parts automatic drilling mechanism, the structure comprises a drilling device, mobile device, displacement device, motor, drilling device movably connected to the right end of the mobile device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notch, the drilling device is composed of a drill bit, a fixed frame, a frame plate, a fixed arm, two arm and three arm, drill through the fixed frame, the drill bit and the fixed frame are engaged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inner surfaces of the fixed frame frame plate welding surface of bolts for fixing the frame plate and a threaded hole of the connecting arm. The invention of flexible control, arm to multi-directional stretch, precise positioning, small holes and dislocation distance appearance; three axis rotation mechanism design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mobile device in the mobile and rotation of strong stability,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the displacement device can realize the moving distance of extended mobile device in the premise of not moving the body, to achieve efficient operation, the use of convenient and high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零部件自动钻孔机构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集装箱零部件自动钻孔机构,属于自动钻孔机构领域。
技术介绍
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可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运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更换车、船时,无须将货物从箱内取出换装。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能够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标准化,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加工孔叫钻孔,各种零件的孔加工,除去一部分由车、镗、铣等机床完成外,很大一部分是由钳工利用钻床和钻孔工具钻头、扩孔钻、铰刀等完成的。在钻床上钻孔时,一般情况下,钻头应同时完成两个运动;主运动,即钻头绕轴线的旋转运动;辅助运动,即钻头沿着轴线方向对着工件的直线运动,钻孔时,主要由钻头结构上存在的缺点。自动控制钻孔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统称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自动控制是相对人工控制概念而言的。指的是在没人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使被控对象或过程自动地按预定规律运行。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20718250.9,一种集装箱零部件自动钻孔机构,用于在集装箱零部件上钻孔,集装箱零部件自动钻孔机构包括:主架、中间框、钻机安装架、至少一个钻机、第一动力装置和第二动力装置。中间框与主架连接;钻机安装架与中间框连接;至少一个钻机设置在钻机安装架上并相对于钻机安装架上下可移动,钻机用于在集装箱零部件上钻孔;第一动力装置设置在中间框上并与钻机安装架连接以带动钻机安装架和钻机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第二动力装置设置在主架上并与中间框连接,以带动中间框、钻机安装架和钻机沿与第一水平方向垂直的第二水平方向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集装箱零部件自动钻孔机构,可解决人工成本高、效率低、钻孔质量不稳定、存在危险隐患的问题。但现有技术控制不灵活,手臂无法多方位进行伸展,定位不准确,错位距离大、孔位不美观;移动装置无法稳定的进行移动、旋转,降低了工作效率;位移装置不能在不移动机体的前提下实现延长移动装置的移动距离,无法高效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集装箱零部件自动钻孔机构,以解决控制不灵活,手臂无法多方位进行伸展,定位不准确,错位距离大、孔位不美观;移动装置无法稳定的进行移动、旋转,降低了工作效率;位移装置不能在不移动机体的前提下实现延长移动装置的移动距离,无法高效运行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集装箱零部件自动钻孔机构,其结构包括钻孔装置、移动装置、位移装置、电机,所述钻孔装置右端活动连接于移动装置上端凹口,所述钻孔装置由钻头、固定框、定框板、一位臂、二位臂、三位臂组成,所述钻头贯穿固定框,所述钻头与固定框相互啮合,所述固定框外侧面与定框板内侧面相焊接,所述定框板的螺纹孔与一位臂的螺栓连接,所述一位臂与二位臂处于同心圆并活动连接,所述一位臂、二位臂、三位臂过度配合,所述移动装置由槽架、后支臂、后支座、中支块、牵动轴、轮动座、转动机构组成,所述钻孔装置右端与三位臂之间安装有后支臂,所述钻孔装置、三位臂、后支臂过盈配合,三者活动连接,所述槽架底部焊接有中支块,所述后支臂设在后支座凹槽,所述后支臂与牵动轴活动连接,所述中支块与牵动轴通过转动机构活动连接,所述牵动轴与轮动座垂直连接,所述牵动轴与轮动座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机构由锁板、合页、一部轴、二部轴、侧板、三部轴、轴动板组成,所述侧板、三部轴、轴动板过度配合,所述锁板螺纹孔通过合页的螺栓锁定在后支座上,所述轴动板的螺纹通过中支块螺孔活动连接,所述合页与一部轴锁定,所述一部轴、二部轴与左部的侧板机械连接,所述三部轴与右部的侧板活动连接,所述一部轴、二部轴、侧板相邻,组成弧形结构,所述轴动板设有2块分别设在侧板内侧面,所述三部轴贯穿轴动板,所述锁板与侧板垂直焊接,并组成U形结构,所述位移装置由接轴、滑动杆、滑动道组成,所述接轴、滑动杆、滑动道间隙配合,所述接轴底部活动连接于滑动杆条槽,所述滑动杆底部活动连接与滑动道上端面,所述滑动道为弧形结构,所述接轴与滑动杆组成为垂直结构,所述钻头由钻机、转头、钻套、钻杆组成,所述转头嵌套在钻机上,所述转头与钻杆通过钻套固定连接,所述转头与钻套过盈配合,所述钻机贯穿固定框,所述钻机与固定框相互啮合,所述二位臂右端活动连接于移动装置上端凹口。进一步地,所述一部轴包括一部左轴、一部轴杆、一部右轴。进一步地,所述二部轴包括嵌轴、二部轴杆、二部锁杆。进一步地,所述三部轴包括三部轴杆、三部侧轴。进一步地,所述一部轴杆两端连接于一部左轴与一部右轴内侧,所述一部左轴、一部轴杆、一部右轴组成工字结构,所述一部左轴与一部右轴呈一大一小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二部轴杆左端连接于嵌轴腔口内侧,所述二部轴杆右端与二部锁杆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三部侧轴设有2个,所述三部轴杆两端与三部侧轴中心的圆孔啮合,所述三部轴杆与三部侧轴组成工字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钻孔装置、移动装置、位移装置分别连接有自动化控制系统,所述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转速采用控制器、通信模块、压力控制器、电流电压变换器。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化控制系统连接有转速采用控制器、通信模块、压力控制器、电流电压变换器,所述转速采用控制器与通信模块电信息连接,所述压力控制器与电流电压变换器电连接。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集装箱零部件自动钻孔机构,钻孔装置在集装箱指定位置进行钻孔,移动装置进行移动,所述一位臂、二位臂、三位臂过度配合,一位臂、二位臂、三位臂配合进行转动带动钻头的钻孔,所述中支块与牵动轴通过转动机构活动连接,牵动轴与转动机构带动槽架、后支臂、后支座、中支块的前后转动,轮动座进行360度旋转移动,位移装置实现延长机体的旋转距离和移动距离。本专利技术控制灵活,手臂能够多方位进行伸展,能精确定位、错位距离小、孔位美观;转动机构的三轴设计大大提高了稳定性,使移动装置在进行移动、旋转时整体稳固性强,提高了工作效率;位移装置能够在不移动机体的前提下实现延长移动装置的移动距离,实现高效运行,整机使用方便快捷效率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集装箱零部件自动钻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集装箱零部件自动钻孔机构镜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钻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部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二部轴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三部轴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位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钻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固定框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钻孔装置-1、移动装置-2、位移装置-3、电机-4、钻头-10、固定框-11、定框板-12、一位臂-13、二位臂-14、三位臂-15、槽架-20、后支臂-21、后支座-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集装箱零部件自动钻孔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装箱零部件自动钻孔机构,其结构包括钻孔装置(1)、移动装置(2)、位移装置(3)、电机(4),所述钻孔装置(1)右端活动连接于移动装置(2)上端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装置(1)由钻头(10)、固定框(11)、定框板(12)、一位臂(13)、二位臂(14)、三位臂(15)组成,所述钻头(10)贯穿固定框(11),所述钻头(10)与固定框(11)相互啮合,所述固定框(11)外侧面与定框板(12)内侧面相焊接,所述定框板(12)的螺纹孔与一位臂(13)的螺栓连接,所述一位臂(13)与二位臂(14)处于同心圆并活动连接,所述一位臂(13)、二位臂(14)、三位臂(15)过度配合;所述移动装置(2)由槽架(20)、后支臂(21)、后支座(22)、中支块(23)、牵动轴(24)、轮动座(25)、转动机构(26)组成,所述钻孔装置(1)右端与三位臂(15)之间安装有后支臂(21),所述钻孔装置(1)、三位臂(15)、后支臂(21)过盈配合,三者活动连接,所述槽架(20)底部焊接有中支块(23),所述后支臂(21)设在后支座(22)凹槽,所述后支臂(21)与牵动轴(24)活动连接,所述中支块(23)与牵动轴(24)通过转动机构(26)活动连接,所述牵动轴(24)与轮动座(25)垂直连接,所述牵动轴(24)与轮动座(25)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机构(26)由锁板(260)、合页(261)、一部轴(262)、二部轴(263)、侧板(264)、三部轴(265)、轴动板(266)组成,所述侧板(264)、三部轴(265)、轴动板(266)过度配合,所述锁板(260)螺纹孔通过合页(261)的螺栓锁定在后支座(22)上,所述轴动板(266)的螺纹通过中支块(23)螺孔活动连接,所述合页(261)与一部轴(262)锁定,所述一部轴(262)、二部轴(263)与左部的侧板(264)机械连接,所述三部轴(265)与右部的侧板(264)活动连接,所述一部轴(262)、二部轴(263)、侧板(264)相邻,组成弧形结构,所述轴动板(266)设有2块分别设在侧板(264)内侧面,所述三部轴(265)贯穿轴动板(266),所述锁板(260)与侧板(264)垂直焊接,并组成U形结构;所述位移装置(3)由接轴(30)、滑动杆(31)、滑动道(32)组成,所述接轴(30)、滑动杆(31)、滑动道(32)间隙配合,所述接轴(30)底部活动连接于滑动杆(31)条槽,所述滑动杆(31)底部活动连接与滑动道(32)上端面,所述滑动道(32)为弧形结构,所述接轴(30)与滑动杆(31)组成为垂直结构,所述钻头(10)由钻机(100)、转头(101)、钻套(102)、钻杆(103)组成,所述转头(101)嵌套在钻机(100)上,所述转头(101)与钻杆(103)通过钻套(102)固定连接,所述转头(101)与钻套(102)过盈配合,所述钻机(100)贯穿固定框(11),所述钻机(100)与固定框(11)相互啮合,所述二位臂(14)右端活动连接于移动装置(2)上端凹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零部件自动钻孔机构,其结构包括钻孔装置(1)、移动装置(2)、位移装置(3)、电机(4),所述钻孔装置(1)右端活动连接于移动装置(2)上端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装置(1)由钻头(10)、固定框(11)、定框板(12)、一位臂(13)、二位臂(14)、三位臂(15)组成,所述钻头(10)贯穿固定框(11),所述钻头(10)与固定框(11)相互啮合,所述固定框(11)外侧面与定框板(12)内侧面相焊接,所述定框板(12)的螺纹孔与一位臂(13)的螺栓连接,所述一位臂(13)与二位臂(14)处于同心圆并活动连接,所述一位臂(13)、二位臂(14)、三位臂(15)过度配合;所述移动装置(2)由槽架(20)、后支臂(21)、后支座(22)、中支块(23)、牵动轴(24)、轮动座(25)、转动机构(26)组成,所述钻孔装置(1)右端与三位臂(15)之间安装有后支臂(21),所述钻孔装置(1)、三位臂(15)、后支臂(21)过盈配合,三者活动连接,所述槽架(20)底部焊接有中支块(23),所述后支臂(21)设在后支座(22)凹槽,所述后支臂(21)与牵动轴(24)活动连接,所述中支块(23)与牵动轴(24)通过转动机构(26)活动连接,所述牵动轴(24)与轮动座(25)垂直连接,所述牵动轴(24)与轮动座(25)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机构(26)由锁板(260)、合页(261)、一部轴(262)、二部轴(263)、侧板(264)、三部轴(265)、轴动板(266)组成,所述侧板(264)、三部轴(265)、轴动板(266)过度配合,所述锁板(260)螺纹孔通过合页(261)的螺栓锁定在后支座(22)上,所述轴动板(266)的螺纹通过中支块(23)螺孔活动连接,所述合页(261)与一部轴(262)锁定,所述一部轴(262)、二部轴(263)与左部的侧板(264)机械连接,所述三部轴(265)与右部的侧板(264)活动连接,所述一部轴(262)、二部轴(263)、侧板(264)相邻,组成弧形结构,所述轴动板(266)设有2块分别设在侧板(264)内侧面,所述三部轴(265)贯穿轴动板(266),所述锁板(260)与侧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娟
申请(专利权)人:刘云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