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狭小空间内设备转移的便携式举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2785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狭小空间内设备转移的便携式举升装置,包括底盘、支座、千斤顶机构、双齿轮锁向机构、托盘。所述底盘采用铝板组焊式结构,三个轮腔内安装有三个万向轮子,所述支座安装固定在底盘之上,所述千斤顶机构采用螺纹传动结构和两级折叠结构,所述双齿轮锁向机构采用两个齿轮紧密啮合,两机构之间通过联动长圆杆连接,并均安装在支座上,所述托盘安装在千斤顶机构上方。起升作业时,转动手摇杆,带动两级折叠结构伸展,同时带动两个齿轮做反向啮合,保证了起升作业的平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小巧紧凑,安装及使用方便,能够有效攻克狭小空间内沉重设备移动困难的瓶颈,人员操作安全性有效提高,纯机械结构保证其工作性能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狭小空间内设备转移的便携式举升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用于设备转移的举升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应用于狭小空间内设备转移的超低型、便携式、高承载的全向移动举升装置。
技术介绍
在很多工程项目中,需要在狭小的空间内将机柜等沉重设备自由转运到指定位置。相对于狭小的作业空间,各种设备重量较重且体积较大,这导致人员操作和设备移动的空间非常有限,而且各设备之间的安装间距很小,安装位置要求准确,这就使各种沉重设备移动非常困难,并有一定的潜在危险。通常,在外部空旷场所(如试验场)、宽敞空间(如车间)、较大的工作间(如大型卡车货仓)可以采用桁吊、叉车等普通起重设备进行货物的搬运转移。但对于某些狭小的作业空间(如军用车辆工作舱),起重设备作业空间不足甚至根本无法放入工作舱内。目前市场能够提供的通用可移动起重设备包括叉车、液压(气压)起重搬运机等,经调研发现,这些可移动的起重装备均不能适用。比如车间常用的叉车,在工作舱内占地面积较大,在狭小的工作舱内无法自由的调整方向和位置;又如市场现有的小型起重搬运机,均靠液压或气压驱动,本身尺寸符合要求,但提供压力源的设备重量和体积均较大,不便于携带,且需要电力驱动,不适合外场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用于狭小空间内设备转移的超低型、便携式、高承载、全向移动的举升装置,从而解决狭小空间内重型设备挪移造成的工作强度、操作难度较大,设备易碰损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一种用于狭小空间内设备转移的便携式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支撑连接件、托盘、千斤顶机构和两组双齿轮锁向机构;所述底盘底面设置有轮腔,轮腔内安装有移动轮;所述支撑连接件固定安装在底盘上表面;所述千斤顶机构包括摇杆、左旋摇杆连接件、右旋摇杆连接件、四组支撑机构;所述摇杆上带有外螺纹,所述左旋摇杆连接件以及所述右旋摇杆连接件分别套在摇杆的外螺纹结构上,当摇杆转动时,所述左旋摇杆连接件以及所述右旋摇杆连接件能够同向或反向移动;所述左旋摇杆连接件两侧以及所述右旋摇杆连接件两侧均伸出有圆光杆,四组支撑机构分别套在所述左旋摇杆连接件两侧以及所述右旋摇杆连接件两侧的圆光杆上;当所述左旋摇杆连接件以及所述右旋摇杆连接件同向或反向移动时,四组支撑机构能够同步上举或下降托盘;所述双齿轮锁向机构包括前联动长圆杆、前齿轮长圆杆、后联动长圆杆、后齿轮长圆杆、前齿轮、后齿轮;所述前联动长圆杆一端套在左旋摇杆连接件的圆光杆上,且能够绕圆光杆转动,另一端与前齿轮长圆杆的一端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所述前联动长圆杆始终与底盘平行;所述前齿轮长圆杆另一端与前齿轮固定连接,且在前齿轮轮心处与支撑连接件通过销钉转动配合;所述后联动长圆杆一端套在右旋摇杆连接件的圆光杆上,且能够绕圆光杆转动,另一端与后齿轮长圆杆的一端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所述后联动长圆杆始终与底盘平行;所述后齿轮长圆杆另一端与后齿轮固定连接,且在后齿轮轮心处与支撑连接件通过销钉转动配合;前齿轮与后齿轮相互啮合。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一种用于狭小空间内设备转移的便携式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支撑机构包括托盘长圆杆、滚轮长圆杆和滚轮;对于某一组支撑机构,所述滚轮长圆杆中部套在一个摇杆连接件的一侧圆光杆上,且能够绕圆光杆自由转动,滚轮长圆杆一端与支撑连接件通过销钉转动连接,另一端安装滚轮,所述滚轮放置在托盘底部的滚轮槽内,并能在滚轮槽内转动;所述托盘长圆杆一端套在圆光杆上,且能够绕圆光杆自由转动,另一端与托盘通过销钉转动连接。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一种用于狭小空间内设备转移的便携式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前齿轮长圆杆平行于与自身最接近的滚轮长圆杆;后齿轮长圆杆平行于与自身最接近的滚轮长圆杆。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一种用于狭小空间内设备转移的便携式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采用万向轮。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小巧紧凑、使用方便,在车载设备集成作业中使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攻克狭小空间内沉重设备移动困难的瓶颈,使狭小空间内重型设备的移动效率倍增;对特殊情况的处理(设备的更换、调整、维修)也有更大的灵活性;同现有常用狭小空间内的设备挪移方式相比,人员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操作安全性有效提高;同时降低了设备碰损和车舱损伤的机率;纯机械结构,无需提供电、液等动力供应,可保证其工作性能的稳定性;便于安装和拆卸,维护简单、可靠性高、携带方便,非常适合外场作业。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中去掉了一侧的托盘以方便了解内部结构。图3为本技术整体外观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底盘及支座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千斤顶机构、双齿轮锁向机构、托盘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实施例中的用于狭小空间内设备转移的便携式举升装置包括底盘1、支撑连接件、托盘3、千斤顶机构和两组双齿轮锁向机构。底盘1是所述装置整体的安装和操作平台,装置的所有运动均在底盘上进行。底盘包括底座板、前轮腔、后轮腔、肋板一、肋板二、轮子。所述底座板、前轮腔、后轮腔、肋板一、肋板二采用铝板组焊成型,前轮腔焊接在底板前端缺口处,后轮腔焊接在底板后端,肋板一、二焊接在前轮腔、后轮腔与底板交接处,底盘下方三个轮腔内装有三个轮子19,所述轮子19是由玻纤增强尼龙材料制成的万向轮,每支可承载350kg,安装高度72mm,轮子接触地面,举升装置借助轮子19在水平面作各个方向的运动,承载便携式举升装置所有零部件及被举升设备的重量。所述支撑连接件2通过底座定位销和螺钉连接在底盘上。所述支撑连接件和底座定位销采用钢件并经调质处理提高强度。所述千斤顶机构包括摇杆4、左旋摇杆连接件7、右旋摇杆连接件8、四组支撑机构。所述摇杆4上带有外螺纹,所述左旋摇杆连接件以及所述右旋摇杆连接件分别套在摇杆左右两端的外螺纹结构上,形成螺纹传动结构,摇杆4保持在水平方向;当摇杆转动时,所述左旋摇杆连接件以及所述右旋摇杆连接件能够同向或反向移动。所述左旋摇杆连接件两侧以及所述右旋摇杆连接件两侧均伸出有圆光杆,四组支撑机构分别套在所述左旋摇杆连接件两侧以及所述右旋摇杆连接件两侧的圆光杆上。每组支撑机构包括托盘长圆杆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狭小空间内设备转移的便携式举升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狭小空间内设备转移的便携式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支撑连接件、托盘、千斤顶机构和两组双齿轮锁向机构;所述底盘底面设置有轮腔,轮腔内安装有移动轮;所述支撑连接件固定安装在底盘上表面;所述千斤顶机构包括摇杆、左旋摇杆连接件、右旋摇杆连接件、四组支撑机构;所述摇杆上带有外螺纹,所述左旋摇杆连接件以及所述右旋摇杆连接件分别套在摇杆的外螺纹结构上,当摇杆转动时,所述左旋摇杆连接件以及所述右旋摇杆连接件能够同向或反向移动;所述左旋摇杆连接件两侧以及所述右旋摇杆连接件两侧均伸出有圆光杆,四组支撑机构分别套在所述左旋摇杆连接件两侧以及所述右旋摇杆连接件两侧的圆光杆上;当所述左旋摇杆连接件以及所述右旋摇杆连接件同向或反向移动时,四组支撑机构能够同步上举或下降托盘;所述双齿轮锁向机构包括前联动长圆杆、前齿轮长圆杆、后联动长圆杆、后齿轮长圆杆、前齿轮、后齿轮;所述前联动长圆杆一端套在左旋摇杆连接件的圆光杆上,且能够绕圆光杆转动,另一端与前齿轮长圆杆的一端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所述前联动长圆杆始终与底盘平行;所述前齿轮长圆杆另一端与前齿轮固定连接,且在前齿轮轮心处与支撑连接件通过销钉转动配合;所述后联动长圆杆一端套在右旋摇杆连接件的圆光杆上,且能够绕圆光杆转动,另一端与后齿轮长圆杆的一端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所述后联动长圆杆始终与底盘平行;所述后齿轮长圆杆另一端与后齿轮固定连接,且在后齿轮轮心处与支撑连接件通过销钉转动配合;前齿轮与后齿轮相互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狭小空间内设备转移的便携式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支撑连接件、托盘、千斤顶机构和两组双齿轮锁向机构;所述底盘底面设置有轮腔,轮腔内安装有移动轮;所述支撑连接件固定安装在底盘上表面;所述千斤顶机构包括摇杆、左旋摇杆连接件、右旋摇杆连接件、四组支撑机构;所述摇杆上带有外螺纹,所述左旋摇杆连接件以及所述右旋摇杆连接件分别套在摇杆的外螺纹结构上,当摇杆转动时,所述左旋摇杆连接件以及所述右旋摇杆连接件能够同向或反向移动;所述左旋摇杆连接件两侧以及所述右旋摇杆连接件两侧均伸出有圆光杆,四组支撑机构分别套在所述左旋摇杆连接件两侧以及所述右旋摇杆连接件两侧的圆光杆上;当所述左旋摇杆连接件以及所述右旋摇杆连接件同向或反向移动时,四组支撑机构能够同步上举或下降托盘;所述双齿轮锁向机构包括前联动长圆杆、前齿轮长圆杆、后联动长圆杆、后齿轮长圆杆、前齿轮、后齿轮;所述前联动长圆杆一端套在左旋摇杆连接件的圆光杆上,且能够绕圆光杆转动,另一端与前齿轮长圆杆的一端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所述前联动长圆杆始终与底盘平行;所述前齿轮长圆杆另一端与前齿轮固定连接,且在前齿轮轮心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彦杰沈雪松赵文忠张胜平董晓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