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藏猪培育优质专门化品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522533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3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利用藏猪培育优质专门化品系的方法,利用杜洛克与藏猪母猪杂交选育级进杂交一代,用核心群的杜洛克公猪与级进杂交一代的选育核心群母猪进行配种作为级进杂交二代,用核心群的杜洛克公猪与级进杂交二代的选育核心群母猪进行配种作为级进杂交三代,用核心群的杜洛克公猪与级进杂交三代的选育核心群母猪进行配种作为级进杂交四代,级进杂交四代公母猪进行横交作为零世代,横交固定,然后进行世代选育,选育得到黑色优质专门化品系;本发明专利技术培育的专门化品系,腹背平直,四肢强壮,肢蹄结实,体躯结合良好,腿臀发达;其繁殖力好,肥育性能好,饲料转化率高;胴体性能优,肉质优良,无PSE或DFD肉,背最长肌pH为6.0~6.5,后腿比例大于35%。

A method of cultivating high quality specialized lines with Tibetan pig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cultivating high quality specialized lines by using the Tibet pig, Duroc and Tibetan Pig breeding sows in hybrid breeding, as the Gradingup generation with two core groups and Duroc boars in hybrid breeding sows breeding core group, as the Gradingup three with the generation of core group and Duroc boars into hybrid two generation core breeding group of breeding sows, as the Gradingup four generation core group and with Duroc boars into hybrid three generation core breeding group of sows, progressive four filial generation sows were cross as zero crossing fixed, the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For generations of breeding, breeding black high quality specialized lines; specialized lines, cultivated by the invention back straight, strong limbs, limb hoof strong body with good leg hip developed its good fecundity; It has good fertility, high feed conversion rate, good carcass performance, good meat quality, no PSE or DFD meat, the longest muscle in the back is 6 ~ 6.5,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hind leg is more than 3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藏猪培育优质专门化品系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藏猪培育优质猪专门化品系的方法,属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领域。
技术介绍
大量实践证明:我国地方猪种具有抗逆性强、早熟易肥,尤以肉质细嫩鲜美等优良品质著称于世。但也存在缺点,即生长缓慢、瘦肉率低。如对我国藏猪生长发育测定结果表明:日增重200克,瘦肉率42.65%,饲料转化率4.4。不适应于我国养猪生产发展的需要。在当今世界养猪生产中,所用的品种主要为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汉普夏猪、皮特兰猪和巴克夏猪等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背膘薄等特性。但皮特兰、长白猪、汉普夏猪等肉质较差,易产生PSE和DFD猪肉。在国外著名的几大猪种中,性能佳、肉质好的猪种为巴克夏猪和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的杜洛克猪,历来被证明是优良的终端父本。据美国种猪性能测定站1998年、1999年测定结果表明:杜洛克猪日增重为819克,第10肋膘厚0.81厘米,肉质综合评分58.26分,猪肉品质显著优于长白猪(33.03)、大约克(33.11)、汉普夏(37.95)等猪种。藏猪是典型的高原型猪种,能适应高原低氧环境,具有耐高寒,抗逆性强,肉质鲜美,鬃毛粗长等特点,是发展我国高海拔地区养猪重要品种资源。但藏猪存在着体型小、生长缓慢、产仔少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藏猪培育优质猪专门化品系的方法,该品系既有地方猪肉质优异、抗病力强的突出特点,又有外种猪生产效率高的显著优点,环境适应力强,特色鲜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藏猪培育优质专门化品系的方法,步骤包括:(1)用具有不同血缘的优秀杜洛克公猪10头与优秀藏猪母猪杂交,每头杜洛克公猪配3-4头藏猪母猪,选留后代纯黑母猪个体且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好的个体50头与10头杜洛克公猪组成育种核心群,作为级进杂交一代;(2)用核心群的10头杜洛克公猪与级进杂交一代的选育核心群母猪进行配种,每头杜洛克公猪配3-4头级进杂交一代母猪,配种全部采取人工授精,并避免近亲交配,情期配种2次,选留后代纯黑母猪且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好的个体70头与10头杜洛克公猪组成育种核心群,作为级进杂交二代;(3)用核心群的10头杜洛克公猪与级进杂交二代的选育核心群母猪进行配种,每头杜洛克公猪配6-8头级进杂交二代母猪,配种方法与级进杂交一代相同,选留后代纯黑母猪且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好的个体,同时选留不同血缘纯黑优秀个体公猪,共100头与10头杜洛克公猪组成育种核心群,作为级进杂交三代;(4)用核心群的10头杜洛克公猪与级进杂交三代的选育核心群母猪进行配种,每头杜洛克公猪配9-11头级进杂交三代母猪;每头级进杂交三代公猪配3-4头杜洛克母猪,配种方法与级进杂交一、二代相同,选留后代纯黑母猪且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好的个体100头,同时每个血缘选留1头黑色优秀公猪,组成育种核心群,作为级进杂交四代;(5)级进杂交四代公母猪进行横交,配种方法与上相同,选留后代纯黑母猪且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好的个体100头,同时每个血缘选留1头黑色优秀公猪,组成育种核心群,作为零世代;(6)重复上述步骤(5),一年一个世代,经过多个世代选育,直至生产的后代为全黑个体,选育得到黑色优质专门化品系。本专利技术级进杂交一、二代制种阶段:种猪选留按2月龄、2-6月龄间、6月龄三个阶段选留:2月龄初选:根据亲代的繁殖成绩,如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数、个体重、均匀度进行选择。主选毛色,只选留黑色个体,注意淘汰颈下、耳窝内的混有少许棕毛个体。体型外貌以额面平直,无旋毛与皱纹,耳直立,四肢粗壮而有力,背腰与腹线平直,头颈轻秀,无坠肉。母猪乳头均匀,有效乳头6对以上。且无遗传疾病与损征。每窝母猪选留2-4头进行生长发育性能测定。在2-6月龄之间依据个体本身的生长发育进行选择,淘汰生长发育较差及有遗传损征的个体。六月龄终选:根据个体、同胞性能测定结果资料,对主选性状的育种值进行估测,根据育种值计算选择指数,按指数高低进行选种,并组建核心群。配种前:淘汰生长发育差、患病、有外伤及繁殖障碍者,尽量以侯选群替代世代群,但保留世代群中个别主选性状特别优秀的个体。本专利技术级进杂交三代、横交固定及世代选育阶段:从每次选育后代中,每窝选择优秀纯黑优秀母猪个体2头,公猪1头,进行生产性能测定。主选性状:母猪——达100千克体重日龄、背膘厚、总产仔数;公猪——达100千克体重日龄、背膘厚。种猪选留按30千克、30-100千克间、100千克三个阶段选留:30千克初选:根据亲代的繁殖成绩,如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数、个体重、均匀度进行选择。主选毛色,只选留黑色个体,注意淘汰颈下、耳窝内的混有少许棕毛个体。体型外貌以额面平直,无旋毛与皱纹,耳直立,四肢粗壮而有力,背腰与腹线平直,头颈轻秀,无坠肉。母猪乳头均匀,有效乳头6对以上,公猪睾丸大小均匀、无积尿(包皮长)个体,且无遗传疾病与损征。每窝母猪选留2-4头、公猪1头进行生长发育性能测定。在生长发育测定过程中依据个体本身的生长发育进行选择,淘汰生长发育较差及有遗传损征的个体。100千克终选:根据个体、同胞性能测定结果资料,对主选性状的育种值进行估测,根据育种值计算选择指数,按指数高低进行选种,并组建侯选群。配种前:淘汰生长发育差、患病、有外伤及繁殖障碍者,尽量以侯选群替代世代群,但保留世代群中个别主选性状特别优秀的个体。通过本专利技术方法选育的黑色优质专门化品系的性能指标为:(1)品种特征:上述专门化品系是一个采用级进杂交育成的合成系,横交固定后,经4个世代以上选育而成。体型外貌一致,全身被毛黑色;头轻嘴直,耳中等大小;腹背平直,四肢强壮,肢蹄结实,体躯结合良好,腿臀发达;(2)繁殖性能:其繁殖力好,初产母猪产仔数可达10头,经产12头,60日龄育成率达92%;(3)肥育性能:达100kg体重日龄170天以下,30-100kg日增重780g以上,饲料转化率2.8以下;(4)胴体性能:背部三点平均膘厚小于2.0cm,眼肌面积大于40cm2,胴体瘦肉率大于62%,肉质优良,无PSE或DFD肉,背最长肌pH为6.0~6.5,后腿比例大于3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本专利技术方法培育的专门化品系,体型外貌一致,全身被毛黑色;头轻嘴直,耳中等大小;腹背平直,四肢强壮,肢蹄结实,体躯结合良好,腿臀发达;其繁殖力好,初产母猪产仔数可达10头,经产12头,60日龄育成率达92%;达100kg体重日龄170天以下,30-100kg日增重780g以上,饲料转化率2.8以下;背部三点平均膘厚小于2.0cm,眼肌面积大于40cm2,胴体瘦肉率大于62%,肉质优良,无PSE或DFD肉,背最长肌pH为6.0~6.5,后腿比例大于3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利用藏猪培育优质专门化品系的方法,步骤包括:(1)用具有不同血缘的优秀杜洛克公猪10头与优秀藏猪母猪杂交,每头杜洛克公猪配3-4头藏猪母猪,选留后代纯黑母猪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藏猪培育优质专门化品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1)用具有不同血缘的优秀杜洛克公猪10头与优秀藏猪母猪杂交,每头杜洛克公猪配3‑4头藏猪母猪,选留后代纯黑母猪个体且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好的个体50头与10头杜洛克公猪组成育种核心群,作为级进杂交一代;(2)用核心群的10头杜洛克公猪与级进杂交一代的选育核心群母猪进行配种,每头杜洛克公猪配3‑4头级进杂交一代母猪,配种全部采取人工授精,并避免近亲交配,情期配种2次,选留后代纯黑母猪且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好的个体70头与10头杜洛克公猪组成育种核心群,作为级进杂交二代;(3)用核心群的10头杜洛克公猪与级进杂交二代的选育核心群母猪进行配种,每头杜洛克公猪配6‑8头级进杂交二代母猪,配种方法与级进杂交一代相同,选留后代纯黑母猪且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好的个体,同时选留不同血缘纯黑优秀个体公猪,共100头与10头杜洛克公猪组成育种核心群,作为级进杂交三代;(4)用核心群的10头杜洛克公猪与级进杂交三代的选育核心群母猪进行配种,每头杜洛克公猪配9‑11头级进杂交三代母猪;每头级进杂交三代公猪配3‑4头杜洛克母猪,配种方法与级进杂交一、二代相同,选留后代纯黑母猪且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好的个体100头,同时每个血缘选留1头黑色优秀公猪,组成育种核心群,作为级进杂交四代;(5)级进杂交四代公母猪进行横交,配种方法与上相同,选留后代纯黑母猪且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好的个体100头,同时每个血缘选留1头黑色优秀公猪,组成育种核心群,作为零世代;(6)重复上述步骤(5),一年一个世代,经过多个世代选育,直至生产的后代为全黑个体,选育得到黑色优质专门化品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藏猪培育优质专门化品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1)用具有不同血缘的优秀杜洛克公猪10头与优秀藏猪母猪杂交,每头杜洛克公猪配3-4头藏猪母猪,选留后代纯黑母猪个体且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好的个体50头与10头杜洛克公猪组成育种核心群,作为级进杂交一代;(2)用核心群的10头杜洛克公猪与级进杂交一代的选育核心群母猪进行配种,每头杜洛克公猪配3-4头级进杂交一代母猪,配种全部采取人工授精,并避免近亲交配,情期配种2次,选留后代纯黑母猪且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好的个体70头与10头杜洛克公猪组成育种核心群,作为级进杂交二代;(3)用核心群的10头杜洛克公猪与级进杂交二代的选育核心群母猪进行配种,每头杜洛克公猪配6-8头级进杂交二代母猪,配种方法与级进杂交一代相同,选留后代纯黑母猪且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好的个体,同时选留不同血缘纯黑优秀个体公猪,共100头与10头杜洛克公猪组成育种核心群,作为级进杂交三代;(4)用核心群的10头杜洛克公猪与级进杂交三代的选育核心群母猪进行配种,每头杜洛克公猪配9-11头级进杂交三代母猪;每头级进杂交三代公猪配3-4头杜洛克母猪,配种方法与级进杂交一、二代相同,选留后代纯黑母猪且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好的个体100头,同时每个血缘选留1头黑色优秀公猪,组成育种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学斌龚建军杨雪梅陈晓晖曾凯杨跃奎梁艳顾以韧陶璇应三成钟志君雷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