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仓防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52080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3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仓防火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探测单元和灭火器,所述探测单元通过线束总成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通过线束总成与灭火器信号连接;探测单元包括可燃性气体探测模块和温度探测模块,通过MQ‑2探头探测环境可燃气体和烟雾的浓度,当超过阈值时接通操控台处的控制按钮发出声光报警;探测环境温度,当温度达到85℃时接通操控台处的控制按钮发出声光报警;当以上两种同时触发时,探头在灭火器端接通电源启动灭火器;未发生火灾时手动启动按钮无法触发灭火器;只有当探测器探测到火灾信号,防误触功能才自动消除,综合上述功能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仓起到很好的系统,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A battery storehouse fire protection system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ttery storehouse for fire protection system of new energy vehicles, including control unit, detection unit and fire extinguisher, the detecting unit through the wire harness assembly is connected with the signal control unit, the control unit through a wire harness assembly and a fire extinguisher signal connection; detecting unit comprises a combustible gas detector module the temperature detection module, the concentration of MQ 2 probe the combustible gas and smoke, when the control button exceeds the threshold on the console of the audible alarm; to detect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when the temperature reached 85 degrees on the console control button and the alarm; when the trigger at the same time more than two, in the probe the fire extinguisher is connected to the power end start fire extinguisher; no manual start button to trigger the fire extinguisher; only when the detector detects the fire signal, anti misoperation The touch function can be eliminated automatically. The above functions are good for the battery storehouse of the new energy vehicle, and the safety of the new energy vehicle is great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仓防火系统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的是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仓防火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新能源车动力电池部分存在安全隐患,大多数商用新能源车电池仓都采用了灭火器。司机通过操控台的按钮来启动灭火器,但火灾初期司机难以发现。因此需要电池火灾探测器来达道初期火灾控制的目的。市场上同类产品,都是采用温度与烟雾数据采集来判断火情,通过CAN总线信号传输到BMS(电池管理系统),再反应到操控台的屏幕上。这就导致该探测器价格极高,可靠性也较差,不符合市场需求。所目前在生产或运营的新能源车基本都没有使用火灾探头,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仓防火系统,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监控、预防,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仓防火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探测单元和灭火器,所述探测单元通过线束总成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通过线束总成与灭火器信号连接;探测单元包括可燃性气体探测模块和温度探测模块,可燃性气体探测模块包括可燃气体传感器MQ、电阻R8、电阻R12、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3、电阻R9、电阻R23、电阻R11、电阻R10、电阻R16、二极管D10、二极管D6、二极管D5、电容C7、电容C8、电容C6、运算放大器U4A、运算放大器U4B、运算放大器U4C,所述可燃气体传感器MQ为MQ-2探头,所述可燃气体传感器MQ的第4引脚、第5引脚和第6引脚均输入5V电压,所述电阻R14的一端以及二极管D10的负极均连接至可燃气体传感器MQ的第2引脚,所述可燃气体传感器MQ的第1引脚、第3引脚均与电容C7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可燃气体传感器MQ的第1引脚、第3引脚均与电阻R15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可燃气体传感器MQ的第1引脚、第3引脚均与电阻R1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14、电容C7、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10的正极和电阻R12的另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U4A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8的一端与可燃气体传感器MQ的第5引脚相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运算放大器U4A的反相输入端和电阻R1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与二极管D10的正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0的负极与运算放大器U4B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4A的输出端与电阻R9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输入5V电压,所述电阻R11的一端和二极管D5的正极均与运算放大器U4B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5的负极均输入5V电压,所述电阻R10的一端与电阻R16的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U4B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输入5V电压,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8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4B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6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4C的正电源相连接并输入5V电压,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4C的负电源相连接并接地,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输出电压信号至灭火器。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单元上设有用于控制系统启闭的启动按钮。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单元上设有启动指示灯、待命指示灯和预警指示灯。本技术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MQ-2探头探测环境可燃气体和烟雾的浓度,当超过阈值时接通操控台处的控制按钮发出声光报警;通过温度探头,探测环境温度,当温度达到85℃时接通操控台处的控制按钮发出声光报警;当以上两种同时触发时,探头在灭火器端接通电源启动灭火器;未发生火灾时手动启动按钮无法触发灭火器;只有当探测器探测到火灾信号,防误触功能才自动消除,综合上述功能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仓起到很好的系统,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大大提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图;图2为图1中探测单元电路原理图。图中,1-控制单元;2-探测单元;3-灭火器;4-线束总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仓防火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控制单元1、探测单元2和灭火器3,探测单元2通过线束总成4与控制单元1信号连接,控制单元1通过线束总成4与灭火器3信号连接;探测单元2包括可燃性气体探测模块和温度探测模块,上述技术方案中,可燃性气体探测模块探测环境可燃气体和烟雾的浓度,当超过阈值时接通操控台处的控制按钮发出声光报警;通过温度探测模块,探测环境温度,当温度达到85℃时接通操控台处的控制按钮发出声光报警;当以上两种同时触发时,探头在灭火器端接通电源启动灭火器;未发生火灾时手动启动按钮无法触发灭火器;只有当探测器探测到火灾信号,防误触功能才自动消除,综合上述功能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仓起到很好的系统,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具体的,如图2所示,可燃性气体探测模块包括可燃气体传感器MQ、电阻R8、电阻R12、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3、电阻R9、电阻R23、电阻R11、电阻R10、电阻R16、二极管D10、二极管D6、二极管D5、电容C7、电容C8、电容C6、运算放大器U4A、运算放大器U4B、运算放大器U4C,其中,可燃气体传感器MQ为MQ-2探头,通过MQ-2探头探测环境可燃气体和烟雾的浓度,当超过阈值时接通操控台处的控制按钮发出声光报警;可燃气体传感器MQ的第4引脚、第5引脚和第6引脚均输入5V电压,电阻R14的一端以及二极管D10的负极均连接至可燃气体传感器MQ的第2引脚,可燃气体传感器MQ的第1引脚、第3引脚均与电容C7的一端相连接,可燃气体传感器MQ的第1引脚、第3引脚均与电阻R15的一端相连接,可燃气体传感器MQ的第1引脚、第3引脚均与电阻R12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14、电容C7、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0的正极和电阻R12的另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U4A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接,电阻R8的一端与可燃气体传感器MQ的第5引脚相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运算放大器U4A的反相输入端和电阻R13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6的正极与二极管D10的正极相连接,二极管D10的负极与运算放大器U4B的输出端相连接,运算放大器U4A的输出端与电阻R9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输入5V电压,电阻R11的一端和二极管D5的正极均与运算放大器U4B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5的负极均输入5V电压,电阻R10的一端与电阻R16的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U4B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输入5V电压,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仓防火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仓防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探测单元和灭火器,所述探测单元通过线束总成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通过线束总成与灭火器信号连接;探测单元包括可燃性气体探测模块和温度探测模块,所述可燃性气体探测模块包括可燃气体传感器MQ、电阻R8、电阻R12、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3、电阻R9、电阻R23、电阻R11、电阻R10、电阻R16、二极管D10、二极管D6、二极管D5、电容C7、电容C8、电容C6、运算放大器U4A、运算放大器U4B、运算放大器U4C,所述可燃气体传感器MQ为MQ‑2探头,所述可燃气体传感器MQ的第4引脚、第5引脚和第6引脚均输入5V电压,所述电阻R14的一端以及二极管D10的负极均连接至可燃气体传感器MQ的第2引脚,所述可燃气体传感器MQ的第1引脚、第3引脚均与电容C7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可燃气体传感器MQ的第1引脚、第3引脚均与电阻R15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可燃气体传感器MQ的第1引脚、第3引脚均与电阻R1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14、电容C7、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10的正极和电阻R12的另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U4A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8的一端与可燃气体传感器MQ的第5引脚相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运算放大器U4A的反相输入端和电阻R1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与二极管D10的正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0的负极与运算放大器U4B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4A的输出端与电阻R9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输入5V电压,所述电阻R11的一端和二极管D5的正极均与运算放大器U4B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5的负极均输入5V电压,所述电阻R10的一端与电阻R16的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U4B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输入5V电压,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8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4B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6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4C的正电源相连接并输入5V电压,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4C的负电源相连接并接地,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输出电压信号至灭火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仓防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探测单元和灭火器,所述探测单元通过线束总成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通过线束总成与灭火器信号连接;探测单元包括可燃性气体探测模块和温度探测模块,所述可燃性气体探测模块包括可燃气体传感器MQ、电阻R8、电阻R12、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3、电阻R9、电阻R23、电阻R11、电阻R10、电阻R16、二极管D10、二极管D6、二极管D5、电容C7、电容C8、电容C6、运算放大器U4A、运算放大器U4B、运算放大器U4C,所述可燃气体传感器MQ为MQ-2探头,所述可燃气体传感器MQ的第4引脚、第5引脚和第6引脚均输入5V电压,所述电阻R14的一端以及二极管D10的负极均连接至可燃气体传感器MQ的第2引脚,所述可燃气体传感器MQ的第1引脚、第3引脚均与电容C7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可燃气体传感器MQ的第1引脚、第3引脚均与电阻R15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可燃气体传感器MQ的第1引脚、第3引脚均与电阻R1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14、电容C7、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10的正极和电阻R12的另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U4A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8的一端与可燃气体传感器MQ的第5引脚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荣林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东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