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卓楷涵专利>正文

折叠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7230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滑板车,其包含把手前管、连接杆、弧状关节座、动作模块以及承载体。把手前管包含外管壁;连接杆与把手前管连接,且连接杆包含第一端、第二端及枢轴。第一端固接于外管壁;第二端相对于第一端;及枢轴位于第二端。弧状关节座枢接于枢轴,弧状关节座包含间隔设置的第一卡孔及第二卡孔。动作模块设置于连接杆,且动作模块包含弹性件、卡合单元、旋转杆体及操作单元,弹性件一端连接枢轴。当卡合单元耦合于第一卡孔时,连接杆与承载体夹第一角度,当操作杆部克服预力连动旋转杆体带动卡合单元动作,使卡合单元脱离第一卡孔时拉动弹性件变形蓄力。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折叠滑板车,可提升使用安全性。

Folding scoo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lding scooter, comprising a handle, a connecting rod, an arc tube joint seat, action module and carrier. The front pipe of the handle contains the outer tube wall; the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pipe of the handle, and the connecting rod includes the first end, the second end and the pivot. The first end is fixed to the outer tube wall; the second end is opposite to the first end; and the pivot is located at the second end. Arc joint seat is pivoted to the pivot joint seat comprises a first arc card spaced hole and two hole card. The action module is set on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action module comprises an elastic piece, a clamping unit, a rotating rod body and an operation unit, and one end of the elastic part is connected to the pivot. When the clamping unit is coupled to the first clamping hole,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bearing body is clamped first angle when the operating rod rotate to overcome prestressed rod body drive clamping unit, the clamping unit from the first clamping hole when pulling deformation elastic force storage. As a result, the folding scooter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safety of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滑板车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滑板车,且尤其是有关于一种可折叠的滑板车。
技术介绍
一般滑板车包含把手、把手立管、把手前管、承载件以及前后轮,把手连接把手立管的一端,把手前管连接承载件,把手立管插设于把手前管且另一端连接前轮,使前轮能受把手立管操控转向,后轮则是设置在承载件远离前轮的一端。由于滑板车的操控简单,只要使用者手握把手,单脚站立于承载件上,另一脚推地即可让滑板车行走,且没有使用场地的限制,因此深受各年龄层的喜爱。为了让使用者更方便的携带滑板车,有业者发展出折叠滑板车,让滑板车具有可折叠的构件,而可以让把手立管及把手前管弯折到与承载件平行的位置,进而减少体积,使携带更容易。但上述的折叠滑板车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收折不易、或是可收折的机构不稳固而在正常使用状态下被解锁造成危险,是以折叠滑板车的结构仍待改进。有鉴于此,如何有效改进折叠滑板车的结构,使其结构简单且兼具使用安全,遂成相关业者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滑板车,通过让滑板车的动作模块结构配置,可以让使用更安全。依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滑板车,其包含把手前管、连接杆、弧状关节座、动作模块及承载体。把手前管包含外管壁,连接杆与把手前管连接,且连接杆包含第一端、第二端及枢轴,第一端固接于外管壁,第二端相对于第一端,而枢轴位于第二端。弧状关节座枢接于枢轴,且弧状关节座包含间隔设置的第一卡孔及第二卡孔;动作模块设置于连接杆,且动作模块包含弹性件、卡合单元、旋转杆体及操作单元,弹性件一端连接枢轴,卡合单元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卡合单元受连接杆限位且选择性的耦合于第一卡孔或第二卡孔;旋转杆体连接卡合单元朝向第一端的一端,旋转杆体旋转时带动卡合单元位移,操作单元设置于连接杆外侧且位置邻近第一端,操作单元耦合于旋转杆体,且操作单元包含操作杆部及卡止部,操作杆部连接带动旋转杆体转动,卡止部提供预力阻止操作杆部带动旋转杆体转动;承载体供弧状关节座固接。其中,当卡合单元耦合于第一卡孔时,连接杆与承载体夹第一角度,当操作杆部克服预力连动旋转杆体带动卡合单元动作,使卡合单元脱离第一卡孔时拉动弹性件变形蓄力,当卡合单元位移至与第二卡孔对位时,弹性件复位使卡合单元耦合于第二卡孔,以使连接杆与承载体夹第二角度,且第一角度大于第二角度。依据前述的折叠滑板车,其中操作杆部包含前段及后段,后段枢接旋转杆体,前段枢接于后段,其中,卡止部位于前段内并受后段抵顶。或卡合单元包含卡合部及连动组,卡合部选择性的与第一卡孔或第二卡孔耦合,以及连动组连接于旋转杆体及卡合部之间,且连动组包含摇臂及连臂,摇臂一端连接于旋转杆体,且摇臂与旋转杆体一同旋转,连臂一端枢接于摇臂的另一端,且连臂的另一端连接于卡合部。依据前述的折叠滑板车,其中旋转杆体包含枢件供操作杆部枢接,操作杆部包含被踏面,操作杆部以枢件为轴心旋转90度使被踏面朝向连接杆。或连接杆还包含两个限位槽设置于连接杆的本体的相对两侧,卡合部包含连接块以及两个卡销,连接块设置在连接杆内部且受连臂连接,两个卡销设置在连接块两端且分别通过两个限位槽外露于连接杆,各卡销沿各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位移且受各限位槽限位。依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滑板车,其包含把手前管、连接杆、弧状关节座、动作模块及承载体。把手前管包含外管壁,连接杆与把手前管连接且包含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第一端固接于外管壁,弧状关节座枢接于连接杆的第二端且包含间隔设置的第一卡孔及第二卡孔。动作模块设置于连接杆且包含弹性件、卡合单元及操作单元,弹性件一端枢接于弧状关节座,卡合单元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且卡合单元选择性的耦合于第一卡孔或第二卡孔,操作单元设置于连接杆外侧且具有预力,操作单元受大于预力的作用力后连动卡合单元动作;承载体供弧状关节座固接。其中,当卡合单元耦合于第一卡孔时,连接杆与承载体夹第一角度,当操作单元受作用力动作后,卡合单元自第一卡孔位移至第二卡孔而使弹性件蓄力复位,卡合单元耦合于第二卡孔以使连接杆与承载体夹第二角度,且第一角度大于第二角度。依据前述的折叠滑板车,其中动作模块包含旋转杆体,其连接卡合单元朝向第一端的一端,旋转杆体旋转时带动卡合单元位移。或旋转杆体包含枢件供操作杆部枢接,操作杆部包含被踏面,操作杆部以枢件为轴心旋转90度使被踏面朝向连接杆。依据前述的折叠滑板车,其中卡合单元包含卡合部及连动组,卡合部选择性的与第一卡孔或第二卡孔耦合,连动组连接于旋转杆体及卡合部之间,连动组包含摇臂及连臂,摇臂一端连接于旋转杆体,且摇臂与旋转杆体一同旋转,连臂一端枢接于摇臂的另一端,且连臂的另一端连接于卡合部。或连接杆还包含两个限位槽设置于连接杆的本体的相对两侧,卡合部包含连接块以及两个卡销,连接块设置在连接杆内部且受连臂连接,两个卡销设置在连接块两端且分别通过两个限位槽外露于连接杆,各卡销沿各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位移且受各限位槽限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折叠滑板车,操作单元包含操作杆部及卡止部,卡止部提供预力,使得使用者需施加大于预力的作用力才可以让卡合单元由第一卡孔位移至第二卡孔,而能提升使用安全。另外,由于操作杆部邻近第一端,而能避免使用者在骑乘过程中误触操作杆部,而能避免折叠滑板车在骑乘中折叠产生危险。附图说明图1绘示依照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折叠滑板车的未折叠立体示意图;图2绘示图1的折叠滑板车局部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3A至图3C绘示图1的折叠滑板车折叠过程的部分剖视示意图;以及图4绘示图1的折叠滑板车的折叠立体示意图;图5绘示依照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折叠滑板车局部的部分剖视示意图;以及图6绘示依照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折叠滑板车局部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图式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阅读者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部分实施例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并且重复的元件将可能使用相同的编号表示。请参阅图1、图2、图3A、图3B、图3C及图4,其中图1绘示依照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折叠滑板车100的未折叠立体示意图,图2绘示图1的折叠滑板车100局部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3A至图3C绘示图1的折叠滑板车100折叠过程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4绘示图1的折叠滑板车100的折叠立体示意图。折叠滑板车100包含把手前管200、连接杆300、动作模块600、弧状关节座400以及承载体500。把手前管200包含外管壁(未标示),连接杆300与把手前管200连接且包含相对的第一端310及第二端320,其中第一端310固接于外管壁。弧状关节座400枢接于连接杆300的第二端320,弧状关节座400包含第一卡孔410及第二卡孔420间隔设置。动作模块600设置于连接杆300且包含弹性件610、卡合单元630及操作单元640,弹性件610一端枢接于弧状关节座400,卡合单元630连接弹性件610的另一端且选择性的耦合于第一卡孔410或第二卡孔420,操作单元640设置于连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折叠滑板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滑板车包含:把手前管,其包含外管壁;连接杆,其与所述把手前管连接,且所述连接杆包含:第一端,其固接于所述外管壁;第二端,其相对于所述第一端;及枢轴,其位于所述第二端;弧状关节座,其枢接于所述枢轴,且所述弧状关节座包含间隔设置的第一卡孔及第二卡孔;动作模块,其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且所述动作模块包含:弹性件,其一端连接所述枢轴;卡合单元,其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所述卡合单元受所述连接杆限位且选择性的耦合于所述第一卡孔或所述第二卡孔;旋转杆体,其连接所述卡合单元朝向所述第一端的一端,所述旋转杆体旋转时带动所述卡合单元位移;及操作单元,其设置于所述连接杆外侧且位置邻近所述第一端,所述操作单元耦合于所述旋转杆体,且所述操作单元包含:操作杆部,其连接带动所述旋转杆体转动;及卡止部,其提供预力阻止所述操作杆部带动所述旋转杆体转动;以及承载体,其供所述弧状关节座固接;其中,当所述卡合单元耦合于所述第一卡孔时,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承载体夹第一角度,当所述操作杆部克服所述预力连动所述旋转杆体带动所述卡合单元动作,使所述卡合单元脱离所述第一卡孔时拉动所述弹性件变形蓄力,当所述卡合单元位移至与所述第二卡孔对位时,所述弹性件复位使所述卡合单元耦合于所述第二卡孔,以使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承载体夹第二角度,且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所述第二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滑板车包含:把手前管,其包含外管壁;连接杆,其与所述把手前管连接,且所述连接杆包含:第一端,其固接于所述外管壁;第二端,其相对于所述第一端;及枢轴,其位于所述第二端;弧状关节座,其枢接于所述枢轴,且所述弧状关节座包含间隔设置的第一卡孔及第二卡孔;动作模块,其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且所述动作模块包含:弹性件,其一端连接所述枢轴;卡合单元,其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所述卡合单元受所述连接杆限位且选择性的耦合于所述第一卡孔或所述第二卡孔;旋转杆体,其连接所述卡合单元朝向所述第一端的一端,所述旋转杆体旋转时带动所述卡合单元位移;及操作单元,其设置于所述连接杆外侧且位置邻近所述第一端,所述操作单元耦合于所述旋转杆体,且所述操作单元包含:操作杆部,其连接带动所述旋转杆体转动;及卡止部,其提供预力阻止所述操作杆部带动所述旋转杆体转动;以及承载体,其供所述弧状关节座固接;其中,当所述卡合单元耦合于所述第一卡孔时,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承载体夹第一角度,当所述操作杆部克服所述预力连动所述旋转杆体带动所述卡合单元动作,使所述卡合单元脱离所述第一卡孔时拉动所述弹性件变形蓄力,当所述卡合单元位移至与所述第二卡孔对位时,所述弹性件复位使所述卡合单元耦合于所述第二卡孔,以使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承载体夹第二角度,且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所述第二角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部包含:后段,其枢接所述旋转杆体;以及前段,其枢接于所述后段;其中,所述卡止部位于所述前段内并受所述后段抵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单元包含:卡合部,其选择性的与所述第一卡孔或所述第二卡孔耦合;以及连动组,其连接于所述旋转杆体及所述卡合部之间,且所述连动组包含:摇臂,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旋转杆体,且所述摇臂与所述旋转杆体一同旋转;及连臂,其一端枢接于所述摇臂的另一端,且所述连臂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卡合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还包含两个限位槽,其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本体的相对两侧;所述卡合部包含:连接块,其设置在所述连接杆内部,且受所述连臂连接;以及两个卡销,其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两端,且所述两个卡销分别通过所述两个限位槽外露于所述连接杆,各所述卡销沿各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位移,且受各所述限位槽限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楷涵
申请(专利权)人:卓楷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