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单向猴车乘人间距及静态上下车闭锁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06999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单向猴车乘人间距及静态上下车闭锁控制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单向闭锁放行机构、气控元件、放行控制箱和静态上下车轨道(1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架(11)、支撑架(12)、固定销轴(8)和第二间隔套(9),所述单向闭锁放行机构包括闭锁销轴(1)、闭锁挡板(2)、单向放行拐臂(3)、换向销轴(4)、第一间隔套(5)、铰接销轴(6)和单作用气缸(7),所述气控元件包括电磁阀(10)和油水分离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煤矿井下单向猴车的乘人间距得到有效控制,防止了超员乘坐现象,实现了静态上下车安全闭锁,保证了乘坐人员的安全。

A control device for the passenger space of one way monkey car and static off and off loc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ine car passenger space and check the monkey off static interlocking control device, comprising a fixing mechanism, a one-way locking release mechanism, pneumatic control components, the release of the control box and the static on and off the track (13),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fix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fixed frame (11), support frame (12), fixed pin (8) and second (9), spacer sleeve and the one-way lock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lock release pin (1), (2), one-way locking plate release crank arm (3) and a reversing pin (4), the first spacer sleeve (5), a hinged pin shaft (6) and the single acting cylinder (7), the gas control device comprises an electromagnetic valve (10) and oil-water separation cont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can make the mine car passenger space monkey one-way ride phenomenon has been effectively controlled, to prevent overcrowding, realize static off safety locking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occup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井下单向猴车乘人间距及静态上下车闭锁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控制
,具体涉及到一种煤矿井下单向猴车乘人间距及静态上下车闭锁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井下单向活动抱索器架空乘人装置为往复式运行猴车,通过电机的正、反转带动牵引钢丝绳正向或反向运行,即正向运行时是将人员运送至井下工作地点附近,反向运行时是将人员从原路返回运送升井;由于单向猴车的乘人间距、静态上下车的控制以及到站后乘人吊椅在未停稳状态下的安全摘挂等,如果控制不好,可能导致乘坐人员匆忙下车易摔倒碰伤、或不能及时摘下乘人吊椅时,也很容易发生吊椅碰人等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煤矿井下单向猴车乘人间距和静态上下车的控制以及到站后乘人吊椅的安全摘挂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单向猴车乘人间距及静态上下车闭锁控制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单向闭锁放行机构、气控元件、放行控制箱和静态上下车轨道,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销轴、第二间隔套、固定架和支撑架,所述单向闭锁放行机构包括闭锁销轴、闭锁挡板、单向放行拐臂、换向销轴、第一间隔套、铰接销轴和单作用气缸,所述气控元件包括电磁阀和油水分离控制器,所述单向放行拐臂、换向销轴、第一间隔套、单作用气缸、电磁阀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单向放行拐臂、换向销轴、第一间隔套、单作用气缸、电磁阀通过所述支撑架与所述静态上下车轨道连接为一体,所述单作用气缸底端通过所述固定销轴和所述第二间隔套与所述固定架相连,所述单作用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所述铰接销轴与所述单向放行拐臂相连,所述闭锁挡板与所述闭锁销轴装于所述单向放行拐臂下端凹槽内。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电控系统,所述电控系统包括继电器、第一延时继电器、第二延时继电器和开关稳压电源。优选的,所述电控系统与所述气控元件中的各元件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延时继电器和第二延时继电器为电子式延时继电器。优选的,所述第一延时继电器延时时间为3s,所述第二延时继电器延时时间为10-15s,所述继电器为DC24V型继电器,所述开关稳压电源型号为S-15-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以使煤矿井下单向猴车的乘人间距得到有效控制,防止了超员乘坐现象,实现了静态上下车安全闭锁,保证了乘坐人员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I部位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的P向视图;图4图1中的A—A剖视图;图5为乘人间距控制电气原理图。图中,1.闭锁销轴,2.闭锁挡板,3.单向放行拐臂,4.换向销轴,5.第一间隔套,6.铰接销轴,7.单作用气缸,8.固定销轴,9.第二间隔套,10.电磁阀,11.固定架,12.支撑架,13.静态上下车轨道,14.油水分离控制器,15.钢丝绳,16.活动抱索器,17.乘人吊椅。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I部位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的P向视图,图4为图1中的A—A剖视图,下面结合图1-4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在图1-图4中,固定机构由包括销轴8、第二间隔套9、固定架11和支撑架12;单向闭锁放行机构包括闭锁销轴1、闭锁挡板2、单向放行拐臂3、换向销轴4、第一间隔套5、铰接销轴6和单作用气缸7;单向放行拐臂3、换向销轴4、第一间隔套5、单作用气缸7和电磁阀10安装在固定架11上,并通过支撑架12与静态上下车轨道13相互连接为一体;单作用气缸7的底端通过固定销轴8及第二间隔套9与固定架11相连,单作用气缸7的活塞杆通过铰接销轴6与单向放行拐臂3相连,从而保证了活塞杆伸出与回缩过程中单作用气缸7的自由摆动及正常工作;闭锁挡板2与闭锁销轴1间隙配合装在单向放行拐臂3下端一侧的凹槽内,闭锁挡板2的顶面被单向拐臂3限制,即闭锁挡板2绕闭锁销轴1的正向摆动被限制,可以起到对吊椅抱索器正向放行前的阻止作用,但施加很小的外力就能使其绕闭锁销轴1反向摆动达60°,从而使反向过来的吊椅抱索器能顺利通过,然后靠本身自重及时返回实现闭锁;因此,只要气源通过电磁阀10将单作用气缸7的活塞杆伸出,活塞杆即带动单向放行拐臂3绕换向销轴4转动将闭锁放行机构的闭锁挡板2提起,这时与活动抱索器16相连的乘人吊椅17即被放行(按图1中实线箭头所指方向),活动抱索器16与钢丝绳15接触后即被带走,就完成了人员静态坐上吊椅后的放行乘车。如图1,当乘坐人员按双点划线箭头所指方向进入下车轨道13,乘人吊椅17和与其相连的活动抱索器16因自身运动惯性即自动通过闭锁挡板2,然后闭锁挡板2自动返回闭锁,保证了乘坐人员的安全。所述闭锁控制装置的气控元件包括电磁阀10和油水分离控制器14;电控元件包括T1及T2延时继电器、继电器J1、按钮ON、电磁阀10及开关稳压电源。在图5中,T1、T2延时继电器为电子式延时继电器(DC24V型),其中,T1延时3秒断电T2延时10~15秒断电(或根据设计的乘人间距和运行速度调定);J1继电器为DC24V型继电器,ZF为AC127V电磁阀;开关稳压电源型号为S-15-24,其输入AC127V、输出DC24V。该电气控制系统的实施方式是:当乘坐人员按下放行控制箱的“ON”按钮时,T1延时继电器、T2延时继电器、J1继电器同时得电,控制电磁阀动作,使单作用气缸7及单向闭锁放行机构实现放行动作,这时红灯亮、绿灯灭,当T1延时继电器延时3秒后其断电触点T1断开,电磁阀10断电,气缸回位,放行动作完成;此时若按下启动按钮“ON”,电磁阀10不能再次得电,但当T2延时继电器延时10秒(或达到预定时间)后,其断电触点T2断开时,T1延时继电器、T2延时继电器、J1继电器同时失电,各触点回到初始位置,红灯灭、绿灯亮,方可以再次放行;因此,该技术的电气系统配合上述机械装置实现了乘人间距半自动控制及静态上下车的安全闭锁功能。工作原理:在单向猴车起动运行后,首位乘坐人员将活动抱索器16挂在静态上下车轨道13上,则单向闭锁放行机构的闭锁挡板2将活动抱索器16阻挡在轨道上使乘人吊椅处于静止状态,待乘坐人员静态上车后,按下放行控制箱的放行按钮时,延时继电器T1、T2得电,继电器J1吸合,电磁阀10得电动作,压缩空气就通过电磁阀10使单作用气缸7的活塞杆伸出,由活塞杆带动固定在换向销轴4上的拐臂使单向闭锁放行机构的闭锁挡板2提起,乘人吊椅即被放行;待延时继电器T1的延时常闭触点打开时,电磁阀10断电,则气缸通过内置弹簧使活塞杆自动回位,同时由活塞杆带动固定在换向销轴4上的拐臂使单向闭锁放行机构的闭锁挡板2落下,实现单向乘车闭锁;当乘人间距达不到要求时,也就是延时继电器T2的延时常闭触点还未打开,放行控制箱的红色指示灯还亮,则放行电磁阀送不上电,放行机构也就打不开;待延时继电器T2的延时时间常闭触点打开,则J1继电器失电,放行控制箱的红色指示灯灭、绿色指示灯亮时,证明延时继电器T2的延时时间已到,也就是乘人间距已符合设计要求,下一位乘坐人员才被许可放行,从而实现对乘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煤矿井下单向猴车乘人间距及静态上下车闭锁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矿井下单向猴车乘人间距及静态上下车闭锁控制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单向闭锁放行机构、气控元件、放行控制箱和静态上下车轨道(1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销轴(8)、第二间隔套(9)、固定架(11)和支撑架(12),所述单向闭锁放行机构包括闭锁销轴(1)、闭锁挡板(2)、单向放行拐臂(3)、换向销轴(4)、第一间隔套(5)、铰接销轴(6)和单作用气缸(7),所述气控元件包括电磁阀(10)和油水分离控制器(14),所述单向放行拐臂(3)、换向销轴(4)、第一间隔套(5)、单作用气缸(7)、电磁阀(10)安装于所述固定架(11)上,所述单向放行拐臂(3)、换向销轴(4)、第一间隔套(5)、单作用气缸(7)、电磁阀(10)通过所述支撑架(12)与所述静态上下车轨道(13)连接为一体,所述单作用气缸(7)底端通过所述固定销轴(8)和所述第二间隔套(9)与所述固定架(11)相连,所述单作用气缸(7)的活塞杆通过所述铰接销轴(6)与所述单向放行拐臂(3)相连,所述闭锁挡板(2)与所述闭锁销轴(1)装于所述单向放行拐臂(3)下端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单向猴车乘人间距及静态上下车闭锁控制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单向闭锁放行机构、气控元件、放行控制箱和静态上下车轨道(1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销轴(8)、第二间隔套(9)、固定架(11)和支撑架(12),所述单向闭锁放行机构包括闭锁销轴(1)、闭锁挡板(2)、单向放行拐臂(3)、换向销轴(4)、第一间隔套(5)、铰接销轴(6)和单作用气缸(7),所述气控元件包括电磁阀(10)和油水分离控制器(14),所述单向放行拐臂(3)、换向销轴(4)、第一间隔套(5)、单作用气缸(7)、电磁阀(10)安装于所述固定架(11)上,所述单向放行拐臂(3)、换向销轴(4)、第一间隔套(5)、单作用气缸(7)、电磁阀(10)通过所述支撑架(12)与所述静态上下车轨道(13)连接为一体,所述单作用气缸(7)底端通过所述固定销轴(8)和所述第二间隔套(9)与所述固定架(11)相连,所述单作用气缸(7)的活塞杆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乐乐李海峰李明王公印童建防申希太罗贤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威斯特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