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电连接结构的LED显示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175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8 0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电连接结构的LED显示屏,所述电连接结构正对设置的第一电连接部与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包括第一基座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中的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二电连接部包括第二基座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中的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二导电部与所述第一导电部一一对应,每个第一导电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表面且朝向所述第二基座的导电片,每个第二导电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表面的导电弹性元件及与导电弹性元件固定连接的顶针,所述顶针弹性抵触于所述导电弹性元件与所述导电片之间。所述LED电连接结构组装与拆卸快捷、维护方便。

Electric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LED display with the electric connec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电连接结构的LED显示屏
本技术涉及一种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用电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电连接结构的LED显示屏。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业技术的快速发展,LED显示屏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是在演出、婚礼、宣传等情况下,LED显示屏搭建的时间是相当有限,搭建完毕还需要现场调试,对存在问题的模组需要立即更换,由于显示模组都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在更换时容易造成导线的牵拉导致显示不良;能快速组装维护显示屏便成为为行业函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电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电连接结构的LED显示屏。一种电连接结构,其包括:正对设置的第一电连接部与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包括第一基座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中的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二电连接部包括第二基座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中的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二导电部与所述第一导电部一一对应,每个第一导电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表面且朝向所述第二基座的导电片,每个第二导电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表面的导电弹性元件及与导电弹性元件固定连接的顶针,所述顶针弹性抵触于所述导电弹性元件与所述导电片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基座包括平行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导电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导电部还包括自每个所述导电片一端延伸的第一导电柱,所述第一导电柱贯穿所述第一基座且显露于所述第一表面。优选地,每个第二导电部还包括圆柱形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贯穿所述第二基座,所述金属外壳朝向第一电连接部的表面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导电弹性元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顶针连接。优选地,所述顶针的直径与所述容纳腔的直径相同,所述顶针能沿所述容纳腔的内壁滑动。优选地,第二导电部还包括沿所述金属外壳底部延伸的第二导电柱,所述第二导电柱与所述顶针相背对设置。优选地,所述导电片为圆形,所述导电片的面积大于所述顶针的横截面面积。优选地,所述导电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优选地,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均为绝缘体。一种LED显示屏,包括:电连接结构、转接板以及控制卡;所述电连接结构包括正对设置的第一电连接部与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包括第一基座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中的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二电连接部包括第二基座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中的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二导电部与所述第一导电部一一对应,每个第一导电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表面且朝向所述第二基座的导电片,每个第二导电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表面的导电弹性元件及与导电弹性元件固定连接的顶针,所述顶针弹性抵触于所述导电弹性元件与所述导电片之间;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固定设置在所述控制卡上且与所述控制卡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部固定设置在所述转接板上且与所述转接板电性连接,所述转接板发出的控制信号能通过第一电连接部、第二电连接部电性传输至所述控制卡。优选地,所述控制卡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导电柱相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电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控制卡上,且所述第一导电柱插设在所述第一通孔且从所述第一通孔中暴露至所述第一通孔外。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电连接结构及LED显示屏均包括有第一电连接部及第二电连接部,利用第一电连接部及第二电连接部的插接即可实现转接板与控制卡之间的信号传输与接收,取代了传统技术中利用导线才能实现转接板与控制卡之间的信号传输与接收,使LED显示屏的结构看起来更加的简洁,并且组装与拆卸会更加的快捷、维护起来也会更加的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图1提供的电连接结构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LED显示屏的剖面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电连接结构100第一电连接部10第二电连接部20第一基座12第一导电部140第一表面101第二表面102导电片250第一导电柱252第二基座22第二导电部240金属外壳242顶针244导电弹性元件246第二导电柱248容纳腔243LED显示屏200转接板30控制卡40第一通孔31第二通孔4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连接结构100,其包括第一电连接部10与第二电连接部20。所述第一电连接部10包括第一基座12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12中的第一导电部140。所述第一基座12由绝缘材料制成且大致呈长方体形状。所述第一导电部140由金属材料制成,优选地,由金属铜制作形成。所述第一基座12包括平行相对的第一表面101与第二表面102。所述第二表面102朝向所述第二电连接部20。所述第一基座12上开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孔部。所述孔部从第一表面101贯穿至第二表面102且呈等间距排列。所述第一导电部140包括贴设于所述第一表面101的导电片142以及自所述导电片142中心向远离所述导电片142延伸的第一导电柱144。所述第一导电柱144插设在所述孔部中且显露于所述第一表面10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片142为圆形。所述第二电连接部20包括第二基座22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22中的多个第一导电部240。所述第二基座22由绝缘材料制成且大致呈长方体形状。所述第二基座22与所述第一基座12的尺寸基本一致。所述第一导电部240与所述第一导电部140一一对应。每个第一导电部240包括金属外壳242、顶针244、导电弹性元件246与第二导电柱248。所述金属外壳242大致呈圆柱体形状,其贯穿所述第二基座22,所述金属外壳242朝向第一电连接部10的表面开设有容纳腔243,所述导电弹性元件246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容纳腔243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顶针244连接。所述导电弹性元件246为螺旋弹簧。所述顶针244的直径与所述容纳腔243的内径基本相同,且在所述导电弹性元件246的自然长度下,所述顶针244与所述导电弹性元件246相背的一端位于所述容纳腔243之外。所述导电弹性元件246的伸缩带动下,所述顶针244能沿所述容纳腔243的内壁滑动。也即所述顶针244通过所述导电弹性元件246紧密抵顶所述导电片142。所述导电片142的面积大于所述顶针244的横截面面积。如此,是为了确保顶针244能较好地与所述导电片142实现电性接触。所述第二导电柱248从所述金属外壳242的底部向远离所述顶针244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导电柱248可以与所述金属外壳242一体形成,也可以在所述金属外壳242的底面焊接形成所述第二导电柱248。请参阅图3,本技术实施例还涉及一种LED显示屏200,其包括:电连接结构100、转接板30以及控制卡40。所述第一电连接部10固定设置在所述控制卡40上且与所述控制卡40电性连接。具体地,是在所述控制卡40中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导电柱144相匹配的第一通孔41,所述第一导电柱144插设在所述第一通孔41中且从所述第一通孔中暴露至所述第一通孔41外,所述第一导电柱144显露于所述控制卡40的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电连接结构的LED显示屏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结构,其包括:正对设置的第一电连接部与第二电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包括第一基座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中的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二电连接部包括第二基座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中的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二导电部与所述第一导电部一一对应,每个第一导电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表面且朝向所述第二基座的导电片,每个第二导电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表面的导电弹性元件及与导电弹性元件固定连接的顶针,所述顶针弹性抵触于所述导电弹性元件与所述导电片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结构,其包括:正对设置的第一电连接部与第二电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包括第一基座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中的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二电连接部包括第二基座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中的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二导电部与所述第一导电部一一对应,每个第一导电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表面且朝向所述第二基座的导电片,每个第二导电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表面的导电弹性元件及与导电弹性元件固定连接的顶针,所述顶针弹性抵触于所述导电弹性元件与所述导电片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包括平行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导电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导电部还包括自每个所述导电片一端延伸的第一导电柱,所述第一导电柱贯穿所述第一基座且显露于所述第一表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二导电部还包括圆柱形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贯穿所述第二基座,所述金属外壳朝向第一电连接部的表面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导电弹性元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顶针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的直径与所述容纳腔的直径相同,所述顶针能沿所述容纳腔的内壁滑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导电部还包括沿所述金属外壳底部延伸的第二导电柱,所述第二导电柱与所述顶针相背对设置。6.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圣坤刘新彬黄杰李洪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伦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