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管路连接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49732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公开了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管路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管路连接结构装配效率低的问题。包括卡套式接头体和软管接头,所述卡套式接头体的一端螺接固定在所述零部件机体上,所述软管接头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液输送管扣压连接,所述卡套式接头体的另一端与所述软管接头的另一端套设的螺母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管路连接结构,包括卡套式接头体和软管接头,用以连接需被冷却的零部件机体和冷却液输送管,实现对零部件机体的冷却,螺纹连接,安装及拆卸便捷,提高效率;所述软管接头与所述冷却液输送管扣压连接,保证密封性,防止泄漏。

Pipeline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cool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ipeline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discloses a pipeline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he automobile cooling system,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ow assembly efficiency of the existing pipeline connection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connector body and hose connector, one end of the connector body is screwed and fixed on the parts on the body, wherein one end of the hose connector and the cooling liquid conveying pipe is buckled and connected, is arrang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nu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or body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joint with the hos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ipe cooling system of automobile connecting structure, including connector body and hose connector, used for connecting parts of the body to be cooled and the cooling liquid conveying pipe, the cooling body parts, screw connection,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disassembly, improve efficiency; the hose connector and the the coolant pipe connection withheld, sealing, prevent leak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管路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路连接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管路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汽车或者市场其他新能源汽车中,如图1所示,冷却系统中管路均采用Q675/Q676A型蜗杆传动式软管卡箍或Q673钢带式弹性软管夹箍来实现冷却管路连接位置的紧固。安装前与拆卸时该紧固件与零部件相对独立,卡箍选型时型号多种多样,且受工人手工操作的影响,存在安装不到位或者其他蜗杆紧固过松、过紧或滑牙失效等问题。随着电动汽车的研发,驱动模式由传统的发动机驱动模式变更为电机驱动模式。冷却系统中被冷却的零部件为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充电机、DC/DC等,接口大小各异,安装位置也受其零部件设计限制,使用传统的卡箍安装管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管路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管路连接结构装配效率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管路连接结构,用以连接需被冷却的零部件机体和冷却液输送管,包括卡套式接头体和软管接头,所述卡套式接头体的一端螺接固定在所述零部件机体上,所述软管接头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液输送管扣压连接,所述卡套式接头体的另一端与所述软管接头的另一端套设的螺母螺接。其中,所述卡套式接头体为直通卡套式接头体,所述卡套式接头体的两端外侧均设有锥螺纹。其中,所述卡套式接头体一端为设有轴向通孔的直通管,所述直通管外侧设有锥螺纹并螺接固定在所述零部件机体上,所述卡套式接头体另一端为外设锥螺纹的对接管。其中,位于所述螺母内的所述软管接头的端部外侧设有O型圈。其中,所述软管接头与所述冷却液输送管连接处设有多个环形倒齿。其中,所述软管接头位于所述环形倒齿内侧的外圆面上轴向设有两个环形限位凸缘。(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管路连接结构,包括卡套式接头体和软管接头,用以连接需被冷却的零部件机体和冷却液输送管,实现对零部件机体的冷却,螺纹连接,安装及拆卸便捷,提高效率;所述软管接头与所述冷却液输送管扣压连接,保证密封性,防止泄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汽车冷却系统管路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零部件机体;2:冷却液输送管;3:卡套式接头体;4:软管接头;5:O型圈;6: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管路连接结构,用以连接需要被冷却的零部件机体1和冷却液输送管2,包括卡套式接头体3和软管接头4,所述卡套式接头体3的一端螺接固定在所述零部件机体1上,安装牢固;所述软管接头4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液输送管2扣压连接,连接便捷且强度高;所述卡套式接头体3的另一端与所述软管接头4的另一端套设的螺母6螺接,螺纹连接既保证了安装拆卸的便捷,又提高了密封性,有效防止泄露,更好的冷却零部件机体1,提高效率。进一步的,卡套式接头体3具体为直通卡套式接头体,一端为设有轴向通孔的直通管,该直通管外侧设有锥螺纹并螺接固定安装于零部件机体1上,另一端为外设锥螺纹的对接管,结构简单,安装牢固。进一步的,软管接头4一端套设有与卡套式接头体3螺接适配的螺母6,软管接头4另一端与冷却液输送管2扣压连接,实现冷却系统与零部件机体1的连通,进而方便冷却系统对零部件机体1进行冷却降温。其中,位于螺母6内的软管接头4的端部外侧设有尺寸匹配的O型圈5,对接管与螺母6拧紧安装完毕后,对接管与软管接头4的端部挤压O型圈5,实现密封作用。其中,软管接头4与冷却液输送管2连接处设有三个环形倒齿,实现软管接头4与冷却液输送管2的扣压连接,安装便捷牢固,有效防止冷却液输送管2的脱落。进一步的,软管接头4位于环形倒齿内侧的外圆面上轴向设有两个环形凸缘限位台,用以卡限冷却液输送管2,防止向上滑动,加强软管接头4与冷却液输送管2的扣压连接。其中,冷却液输送管2、软管接头4、O型圈5和螺母6构成软管总成,为一体总成供货。安装流程如下:将卡套式接头体的直通管预先安装于零部件机体上,将冷却液输送管与软管接头扣压连接,并使冷却液输送管的端部卡限在环形凸缘限位台一侧;将卡套式接头体的对接管与螺母拧紧,保证O型圈被挤压在对接管与软管接头的端部之间,完成冷却系统管路的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管路连接结构,包括卡套式接头体和软管接头,用以连接需被冷却的零部件机体和冷却液输送管,实现对零部件机体的冷却,螺纹连接,安装及拆卸便捷,提高效率;所述软管接头与所述冷却液输送管扣压连接,保证密封性,防止泄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管路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管路连接结构,用以连接需被冷却的零部件机体和冷却液输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套式接头体和软管接头,所述卡套式接头体的一端螺接固定在所述零部件机体上,所述软管接头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液输送管扣压连接,所述卡套式接头体的另一端与所述软管接头的另一端套设的螺母螺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管路连接结构,用以连接需被冷却的零部件机体和冷却液输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套式接头体和软管接头,所述卡套式接头体的一端螺接固定在所述零部件机体上,所述软管接头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液输送管扣压连接,所述卡套式接头体的另一端与所述软管接头的另一端套设的螺母螺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冷却系统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式接头体为直通卡套式接头体,所述卡套式接头体的两端外侧均设有锥螺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冷却系统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翔赵春平
申请(专利权)人:简式国际汽车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