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工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95049 阅读:4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载机工作装置,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它包括具有横梁的动臂,所述横梁上固定有与摇臂相铰接的摇臂支架,所述摇臂通过铲斗拉杆与铲斗相连接,所述摇臂的下部与所述摇臂支架铰接形成固定铰点,所述摇臂的上端与转斗油缸相铰接形成上铰点,所述铲斗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摇臂的铰接点位于所述固定铰点和所述上铰点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铲斗和转斗油缸布置空间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载机工作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尤其是一种装载机工作装置。
技术介绍
工作装置是工程机械装载机上重要部件之一,通过不同的工作装置机构可实现整机不同功能。目前装载机常用工作装置包括垂直举升机构和六连杆机构、八连杆机构,垂直举升机构在举升过程中能很好地控制负载力臂,能够以更小的整机重量满足更大举升载荷要求,与其他连杆机构对比,垂直举升机构使用的零件更多,而且都是布置在工作装置中间位置,其布置空间有限,机构紧凑,不利于工作装置转斗机构布置,导致转斗机构掘起力及翻转角度及其他属具设计存在一定缺陷。现有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转斗机构包括铲斗拉杆、摇臂、摇臂支架和动臂,摇臂支架固定在动臂横梁上,摇臂的中部铰接于摇臂支架上,摇臂的下部与铲斗拉杆的一端铰接,铲斗拉杆的另一端与铲斗相铰接,这种转斗机构的装载机工作装置存在以下不足:1、转斗油缸布置空间太小,造成油缸行程短,不利于工作装置掘起力和机构转动角度优化;2、工作装置摇臂与铲斗间隙太小,而且两种零件运动方向相反,导致零件布置空间不足。目前解决方案通过改变前端铲斗的外形结构来满足部件布置需要,如减小铲斗张角,减小工作装置收斗角度来满足机构要求,角度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铲斗性能,会导致铲斗满斗率变差,铲斗结构变得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载机工作装置,这种装置可以解决铲斗和转斗油缸布置空间小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装载机工作装置包括具有横梁的动臂,所述横梁上固定有与摇臂相铰接的摇臂支架,所述摇臂通过铲斗拉杆与铲斗相连接,所述摇臂的下部与所述摇臂支架铰接形成固定铰点,所述摇臂的上端与转斗油缸相铰接形成上铰点,所述铲斗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摇臂的铰接点位于所述固定铰点和所述上铰点之间。上述装载机工作装置的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铲斗拉杆铰接于所述摇臂的中部。进一步的,具有自动找平四连杆机构,所述转斗油缸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自动找平四连杆机构的活动铰接点。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找平四连杆机构包括分别与前车架相铰接的后连杆和长连杆,所述后连杆和所述长连杆通过短连杆连接,所述转斗油缸铰接于所述长连杆和所述短连杆的连接铰轴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改变转斗油缸、摇臂及铲斗拉杆连接点位控制摇臂与铲斗相互运动关系,将摇臂与摇臂支架的固定铰点移至摇臂下部,铲斗拉杆与摇臂的铰接点设于固定铰点和上铰点之间,使转斗机构成为正转机构,从而使铲斗与摇臂的运动方向相同,增大了转斗油缸和铲斗的布置空间,可以增大铲斗张角,减小铲斗BV值,改善铲斗性能,还改善了工作装置前端视野,给用户提供更好操作性能;转斗油缸布置在摇臂上端,铲斗拉杆布置在摇臂中端,利于增大转斗缸力臂减小铲斗拉杆力臂;此外,固定铰点移至摇臂下部,相当于增大了摇臂的旋转半径,转斗油缸布置在摇臂上端可以让转斗油缸行程设计的更长,转斗油缸行程更长,力臂更大,转斗油缸能力变的更强,工作装置机构具备比较大掘起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工作装置安装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工作装置转斗机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工作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图1至图3所示的装载机工作装置包括负责提升铲斗提升动作的举升机构和负责铲斗翻转动作的转动机构,举升机构由动臂1、后连杆5、车架拉杆4、连接销轴及前车架11等部件组成,通过动臂油缸12作为动力装置驱动举升机构运动,举升过程中通过车架拉杆4控制举升前后摆动的距离,控制负载力臂在小范围摆动,从而实现工作装置垂直举升。转斗机构主要是解决铲斗翻转及举升过程中铲斗角度控制问题,本实施例的转斗机构由前端四连杆机构和自动找平四连杆机构两套四连杆机构构成。铲斗拉杆2、铲斗10、动臂1、摇臂3组成前端四连杆机构,在动臂1的横梁1-1上固定有与摇臂3相铰接的摇臂支架1-2,摇臂3的下部与摇臂支架1-2铰接形成固定铰点9,摇臂3通过铲斗拉杆2与铲斗10相连接,铲斗拉杆2铰接于摇臂3的中部,摇臂3的上端通过上铰轴8与转斗油缸相铰接形成上铰点。由于摇臂3固定铰接点移至下部,使得摇臂3与铲斗10运动方向相同,形成正转四连杆机构。前端四连杆结构主要是控制铲斗10翻转角度及铲斗掘起力大小,转斗油缸13铰点位布置在摇臂3上端,有利于实现更大铲斗掘起力。长连杆7、短连杆6、后连杆5、前车架11构成后端的自动找平四连杆机构,后连杆5和长连杆7分别与前车架11相铰接,后连杆5和长连杆7通过短连杆6连接,转斗油缸13的一端铰接于自动找平四连杆机构的活动铰接点,即转斗油缸13铰接于长连杆7和短连杆6的连接铰轴上。设置自动找平四连杆机构的目的是解决举升机构与转斗机构角度翻转不同步问题,通过后端四连杆结构控制举升机构举升过程中转斗翻转角度变化,使铲斗相当地面角度变化更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装载机工作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载机工作装置,包括具有横梁的动臂,所述横梁上固定有与摇臂相铰接的摇臂支架,所述摇臂通过铲斗拉杆与铲斗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的下部与所述摇臂支架铰接形成固定铰点,所述摇臂的上端与转斗油缸相铰接形成上铰点,所述铲斗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摇臂的铰接点位于所述固定铰点和所述上铰点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载机工作装置,包括具有横梁的动臂,所述横梁上固定有与摇臂相铰接的摇臂支架,所述摇臂通过铲斗拉杆与铲斗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的下部与所述摇臂支架铰接形成固定铰点,所述摇臂的上端与转斗油缸相铰接形成上铰点,所述铲斗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摇臂的铰接点位于所述固定铰点和所述上铰点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工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斗拉杆铰接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团杨锦霞黄意业黄泽盼黄胤真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