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502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井盖,组合井盖包括井盖本体和井座,井盖本体遮盖井口,井座固定于井口,用于安放井盖;所述井座包括底部圆环和上部圆环,底部圆环的环宽大于上部圆环的环宽,底部圆环的内环直径小于上部圆环的内环直径;所述井盖本体包括底部封口的空心圆柱状的钢壳和填充在钢壳内的混凝土块,钢壳内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带头栓钉,并开有预留孔,预留孔上设置有垂直钢管,预留孔的孔径与钢管的内径相等,钢壳预留孔和钢管内孔形成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具有主动防盗性,制作简单、省时省力,而且承重性能优异,不易晃动、行车噪声小、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井盖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井盖。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路政用井盖主要有铸铁井盖、混凝土井盖、不锈钢井盖和有机复合井盖。铸铁井盖由于回收价值高,容易被盗,且井盖丢失可能会造成行人坠井和交通事故,严重威胁道路安全;普通混凝土井盖的出现改善了井盖被盗的不良现象,但其使用寿命短、易损耗,导致井盖更换频繁;钢纤维混凝土井盖作为普通混凝土井盖的改良产品,因优良的性能而被迅速推广应用于市政道路工程中,但钢纤维混凝土井盖和普通混凝土井盖一样,内部需要加设焊接的钢筋网,浇筑成型后需要拆模,耗时耗力、成本高,同时井盖抗裂、抗渗性差,雨水和污水渗入后内部的钢筋网和钢纤维容易被锈蚀;不锈钢井盖需要附加横向钢筋作为剪力连接件,增加了材料和人力成本;有机复合井盖易老化,耐久性较差,且质量比混凝土井盖和铸铁井盖轻,车辆碾压时容易晃动、下沉,存在行车噪声和安全隐患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井盖,不仅具有主动防盗性,制作简单、省时省力,而且承重性能优异,不易晃动、行车噪声小、安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盖本体和井座,井盖本体遮盖井口,井座固定于井口,用于安放井盖;所述井座包括底部圆环和上部圆环,底部圆环的环宽大于上部圆环的环宽,底部圆环的内环直径小于上部圆环的内环直径;所述井盖本体包括底部封口的空心圆柱状的钢壳和填充在钢壳内的混凝土块,钢壳内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带头栓钉,并开有预留孔,预留孔上设置有垂直钢管,预留孔的孔径与钢管的内径相等,钢壳预留孔和钢管内孔形成安装孔。进一步地,井座由掺有硅灰的短切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组成。进一步地,井盖本体的混凝土块由掺有硅灰的短切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组成。进一步地,井座由掺有硅灰的短切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组成;井盖本体的混凝土块由掺有硅灰的短切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组成。进一步地,所述掺硅灰的短切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泥400-500份,硅灰10-40份,砂600-800份,碎石1000-1200份,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1-4份,水100-200份,短切玄武岩纤维2-11份。进一步地,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有效成分含量20-25%,减水率20-30%;所述短切玄武岩纤维密度2550-2650kg/m³,纤维长度15-18mm,直径15-22μm;所述硅灰含硅量为85-98%;所述碎石粒径范围为5mm-16mm,连续级配,含泥量<1%;所述砂细度模数2.3-3.7,颗粒级配属于Ⅰ区或Ⅱ区,含泥量<2%;所述水泥为P.O42.5-52.5,密度为3100-3200kg/m³。进一步地,带头栓钉与钢壳之间、预留孔处的钢壳与钢管之间进行焊接。进一步地,所述的井盖本体和井座配套生产、使用,井盖本体能够紧密地嵌入井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此类井盖属于组合井盖,相对于铸铁井盖,可回收的材料少,钢板隐蔽在底部,具有主动防盗性;2)组合井盖本体制作过程无需支模和拆模,省时省力;3)组合井盖本体不需要附加横向钢筋作为剪力连接件,通过焊接带头栓钉实现纤维混凝土与钢板之间的可靠连接,使用阶段两种材料共同工作,承重性能优异;4)组合井盖采用短切玄武岩纤维代替市场上普遍使用的钢纤维,克服了后者易出现的锈蚀和制备时易抱团等问题,同时加入硅灰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性,雨水和污水不易内渗侵蚀井盖内部,延长了使用寿命;5)组合井盖自重较大、不易晃动,行车噪声小且更加安全;6)可以用作城市道路、公路、人行道、停车场上雨水、污水井的井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的1-1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井盖本体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3的2-2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井座结构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5的3-3剖面示意图。图中:1-井盖本体,2-井座,3-安装孔,4-带头栓钉,5-上部圆环,6-底部圆环,7-钢壳,8-预留孔,9-钢管,10-混凝土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组合井盖,包括井盖本体1和井座2,井盖本体1遮盖井口,井座2固定于井口,用于安放井盖;所述井座2包括底部圆环6和上部圆环5,底部圆环6的环宽大于上部圆环5的环宽,底部圆环6的内环直径小于上部圆环5的内环直径,井座2由掺有硅灰的短切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井盖本体1包括底部封口的空心圆柱状的钢壳7和填充在空心圆柱内的混凝土块10,混凝土块10由掺有硅灰的短切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浇筑而成;钢壳7内表面焊有带头栓钉4作为混凝土块10与钢壳7之间的剪力连接件,钢壳7上开有预留孔8,预留孔8上焊有垂直钢管9以便为后浇的混凝土块10留孔,且作为井盖通气、排水孔和检修时开启孔用。所述的井盖本体1和井座2配套生产和使用,井盖本体1能够紧密地嵌入井座2。所述掺硅灰的短切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水泥400-500份,硅灰10-40份,砂600-800份,碎石1000-1200份,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1-4份,水100-200份,短切玄武岩纤维2-11份;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有效成分含量20-25%,减水率20-30%;所述短切玄武岩纤维密度2550-2650kg/m³,纤维长度15-18mm,直径15-22μm;所述硅灰含硅量为85-98%,其他性能指标满足《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GB/T27690-2011)》的要求;所述碎石粒径范围为5mm-16mm,连续级配,含泥量<1%,其他性能指标满足《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的要求;所述砂细度模数2.3-3.7,颗粒级配属于Ⅰ区或Ⅱ区,含泥量<2%,其他性能指标满足《建筑用砂GB/T14684-2011)》的要求;所述水泥为P.O42.5-52.5,密度为3100-3200kg/m³,其他性能指标满足《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要求。进一步地,组合井盖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井盖本体1的准备工作制作底部封口的空心圆柱状的钢壳7,钢壳7内底面固定设置多个带头栓钉4并开设至少两个预留孔8,预留孔8处固定设置垂直的钢管9;2)制作井座2的准备工作准备井座模具以备用;3)制备掺硅灰的短切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根据设计配合比,先将碎石、砂倒入搅拌机搅拌0.5-1min;再加入水泥、硅灰,搅拌0.5-1min;然后分两次均匀撒入短切玄武岩纤维,每撒入一次搅拌0.5-1min;最后将水和减水剂的混合溶液倒入搅拌机再搅拌2-3min;4)浇筑、振捣和养护将步骤3)制备的混凝土倒入步骤1)的钢壳7内,浇筑成型混凝土块10以制成井盖本体1,同时将步骤3)制备的混凝土倒入步骤2)预先备好的井座模具内,浇筑成型井座2;振捣结实,再养护28天至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其间井座2养护14天后脱模;5)安装和防腐将养护成型后的井座2,固定在井口,再对井盖本体1底部即钢壳7外底面刷防腐漆,漆干后嵌入井座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组合井盖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盖本体和井座,井盖本体遮盖井口,井座固定于井口,用于安放井盖;所述井座包括底部圆环和上部圆环,底部圆环的环宽大于上部圆环的环宽,底部圆环的内环直径小于上部圆环的内环直径;所述井盖本体包括底部封口的空心圆柱状的钢壳和填充在钢壳内的混凝土块,钢壳内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带头栓钉,并开有预留孔,预留孔上设置有垂直钢管,预留孔的孔径与钢管的内径相等,钢壳预留孔和钢管内孔形成安装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盖本体和井座,井盖本体遮盖井口,井座固定于井口,用于安放井盖;所述井座包括底部圆环和上部圆环,底部圆环的环宽大于上部圆环的环宽,底部圆环的内环直径小于上部圆环的内环直径;所述井盖本体包括底部封口的空心圆柱状的钢壳和填充在钢壳内的混凝土块,钢壳内底面上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圣恩张培辉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