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前后轮的校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8770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前后轮的校正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滑动地设置有前轮夹紧组件和后轮夹紧组件,前轮夹紧组件沿垂直于摩托车的车身方向滑动,后轮夹紧组件的滑动方向与前轮夹紧组件的滑动方向垂直,前轮夹紧组件包括支撑前轮的第一托板,第一托板的顶部设置有夹紧前轮的两个第一夹板以及带动两个第一夹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第一动力件,第一托板的底部与机架滑动连接,第一托板的一侧设置有带动第一托板滑动的第二动力件,第一托板朝向后轮夹紧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压紧件,第一压紧件使第一托板与机架固定或松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摩托车前后轮的校正装置,可以补偿因使用产生的磨损,提高校正装置的可靠性。

A correction device for the front and rear wheels of a motorcy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rrection device, a wheel motorcycle comprises a frame, a sliding front wheel is arranged on a clamping assembly and rear clamping assembly, front wheel clamping components along the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sliding body of the motorcycle, sliding direction sliding direction rear clamping assembly and front wheel clamping components of vertical front wheel clamping assembly includes a first plate support the front wheel, the first power piece top plate first set up two first clamping wheel and drive plate is the first of two splints which are near or far from the first plate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frame and the slide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first drive second power sliding plate first, one side of the first plate toward the rear wheel clamping assembl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lamping piece, the first pressing piece of the first plate fixed with a frame or release. The correction device of the front and rear wheel of the motorcycle can compensate for the wear caused by the use, and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orr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前后轮的校正装置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装配,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前后轮的校正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摩托车在完成装配后,均需要对摩托车的前轮和后轮的轮偏进行检测,偏差在合格范围内的则进入成品区,不合格的则需要重新进行校正。然而,现有的校正装置一般只包括夹紧前轮的前轮夹紧组件和夹紧后轮的后轮夹紧组件,前轮夹紧组件和后轮夹紧组件通过设备厂家的校验,确保摩托车夹紧后,前轮和后轮处于同一直线上,然而,前轮夹紧组件和后轮夹紧组件在使用后会发生磨损,导致前后轮夹紧后并不能处于同一直线上,进而导致需要操作员工凭借经验估计进行补偿调节,影响摩托车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摩托车前后轮的校正装置,可以补偿因使用产生的磨损,提高校正装置的可靠性。本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摩托车前后轮的校正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滑动地设置有前轮夹紧组件和后轮夹紧组件,前轮夹紧组件沿垂直于摩托车的车身方向滑动,后轮夹紧组件的滑动方向与前轮夹紧组件的滑动方向垂直,前轮夹紧组件包括支撑前轮的第一托板,第一托板的顶部设置有夹紧前轮的两个第一夹板以及带动两个第一夹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第一动力件,第一托板的底部与机架滑动连接,第一托板的一侧设置有带动第一托板滑动的第二动力件,第一托板朝向后轮夹紧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压紧件,第一压紧件使第一托板与机架固定或松开。优选的,第一托板沿垂直于摩托车车身方向的一侧设置有顶针组件,顶针组件与机架弹性连接,顶针组件的一端与第一夹板或第一托板抵接,机架设置有检测顶针组件位置的传感器。优选的,第一动力件数量为两个,第一动力件沿摩托车的车身方向依次设置。优选的,第一托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第一板件,第一板件上设置有第一上滚轮,第一上滚轮的底部与机架抵接。进一步的,第一板件设置有第一下滚轮,第一下滚轮的顶部与机架抵接。进一步的,第一托板背向后轮夹紧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的顶部与第一上滚轮抵接,第一限位板朝向前轮夹紧组件的一端与第一板件抵接。优选的,第一托板背向后轮夹紧组件的一侧设置有限制摩托车通过的第一挡板,第一挡板的一端与机架铰接,第一挡板的另一端与机架卡扣。优选的,后轮夹紧组件朝向前轮夹紧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动力件,第三动力件带动后轮夹紧组件靠近或远离前轮夹紧组件。优选的,后轮夹紧组件包括支撑后轮的第二托板、夹紧后轮的两个第二夹板、带动两个第二夹板靠近或远离的两个第二动力件,第二托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导杆和沿第二导杆滚动的第二滚轮,第二滚轮与第二托板连接,第二导杆与机架连接。进一步的,后轮夹紧组件还包括使两个第二夹板同步夹紧后轮的同步机构,同步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个第二夹板之间的两个第二圆盘和将两个第二圆盘连接的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两端与第二圆盘铰接,第二圆盘的周向对称的设置有两个对称的第二连杆,两个第二连杆远离第二圆盘的一端与第二动力件的两端连接。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摩托车前后轮的校正装置通过将前轮夹紧组件和后轮夹紧组件设置成与机架滑动连接的形式,使前轮夹紧组件和后轮夹紧组件的距离可调,方便对摩托车的前后轮进行校正,同时可以实现对校正装置的修正,减少校正装置的维修次数,保证校正装置的可靠运行,避免对摩托车的生产装配产生影响;校正装置还通过设置第二动力件代替操作员工的经验估计,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压紧件使第一托板与机架固定,使得对校正装置的修正可以保持,方便校正工作的进行,当摩托车的一致性较好时,对校正装置的修正次数可以减少。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摩托车前后轮的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摩托车前后轮的校正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滑动地设置有前轮夹紧组件2和后轮夹紧组件3,前轮夹紧组件2沿垂直于摩托车的车身方向滑动,后轮夹紧组件3的滑动方向与前轮夹紧组件2的滑动方向垂直。前轮夹紧组件2和后轮夹紧组件3在使用后会发生磨损,导致前后轮夹紧后并不能处于同一直线上,前轮夹紧组件2可沿垂直于摩托车的车身方向滑动,即使前轮夹紧组件2或后轮夹紧组件3任一个发生偏移,均可以通过调整前轮夹紧组件2的位置进行调整。后轮夹紧组件3的滑动方向与前轮夹紧组件2的滑动方向垂直,也即后轮夹紧组件3可以沿车身方向前后移动,方便对连接摩托车后轮的链条进行张紧,有利于后轮的调整和安装。同时,由于摩托车的前后轮校正通常是通过调整后轮实现的,机架1在后轮夹紧组件3的两侧还设置有供操作员站立的平板,后轮夹紧组件3可以沿车身方向前后移动不会增加校正装置的宽度,反而使校正装置更加紧凑。对于前轮夹紧组件2,前轮夹紧组件2包括支撑前轮的第一托板21,第一托板21的顶部设置有夹紧前轮的两个第一夹板22以及带动两个第一夹板22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第一动力件23,第一托板21的底部与机架1滑动连接,第一托板21的一侧设置有带动第一托板21滑动的第二动力件24,第一托板21朝向后轮夹紧组件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压紧件25,第一压紧件25使第一托板21与机架1固定或松开。校正装置通过设置第二动力件24代替操作员工的经验估计,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压紧件25使第一托板21与机架1固定,使得对校正装置的修正可以保持,方便校正工作的进行,当摩托车的一致性较好时,对校正装置的修正次数可以减少。第一压紧件25设置于第一托板21朝向后轮夹紧组件3的一侧可以使校正装置的长度减小,结构紧凑。为实现对校正装置的修正的监控,必须对第一托板21的位置进行测量,优选的,第一托板21沿垂直于摩托车车身方向的一侧可以设置有顶针组件11,顶针组件11与机架1弹性连接,顶针组件11的一端与第一夹板22或第一托板21抵接,机架1可以设置有检测顶针组件11位置的传感器。弹性连接可以通过在顶针组件11上套装螺旋弹簧实现,也可以通过片状弹簧实现,机架1需对顶针组件11设置导向孔,避免顶针组件11运动卡滞。传感器优选为电阻式传感器,易于测量,且精度较高,当然,也可以通过检测弹簧的应力实现,但压力感应器的成本较高,要根据校正装置的市场定位进行选择。由于摩托车的前轮与前轮夹紧组件2连接较少,为更好的对前轮进行固定,优选的,第一动力件23数量为两个,第一动力件23沿摩托车的车身方向依次设置。为了实现前轮夹紧组件2相对机架1的滑动,优选的,第一托板21的底部可以设置有若干第一板件26,第一板件26上可以设置有第一上滚轮27,第一上滚轮27的底部与机架1抵接。为避免第一托板21受第一压紧件25的作用发生翘起,进一步的,第一板件26可以设置有第一下滚轮28,第一下滚轮28的顶部与机架1抵接。为使得第一托板21在第一压紧件25的作用下固定,进一步的,第一托板21背向后轮夹紧组件3的一侧可以设置有第一限位板29,第一限位板29的顶部与第一上滚轮27抵接,第一限位板29朝向前轮夹紧组件2的一端与第一板件26抵接。第一上滚轮27和第一下滚轮28均可以采用轴承,使前轮夹紧组件2滑动平稳,避免摩托车发生摆动。为使摩托车在校正装置上的位置一致,便于对摩托车进行检测和调整,优选的,第一托板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摩托车前后轮的校正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前后轮的校正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滑动地设置有前轮夹紧组件和后轮夹紧组件,其特征在于,前轮夹紧组件沿垂直于摩托车的车身方向滑动,后轮夹紧组件的滑动方向与前轮夹紧组件的滑动方向垂直,前轮夹紧组件包括支撑前轮的第一托板,第一托板的顶部设置有夹紧前轮的两个第一夹板以及带动两个第一夹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第一动力件,第一托板的底部与机架滑动连接,第一托板的一侧设置有带动第一托板滑动的第二动力件,第一托板朝向后轮夹紧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压紧件,第一压紧件使第一托板与机架固定或松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前后轮的校正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滑动地设置有前轮夹紧组件和后轮夹紧组件,其特征在于,前轮夹紧组件沿垂直于摩托车的车身方向滑动,后轮夹紧组件的滑动方向与前轮夹紧组件的滑动方向垂直,前轮夹紧组件包括支撑前轮的第一托板,第一托板的顶部设置有夹紧前轮的两个第一夹板以及带动两个第一夹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第一动力件,第一托板的底部与机架滑动连接,第一托板的一侧设置有带动第一托板滑动的第二动力件,第一托板朝向后轮夹紧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压紧件,第一压紧件使第一托板与机架固定或松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前后轮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板沿垂直于摩托车车身方向的一侧设置有顶针组件,顶针组件与机架弹性连接,顶针组件的一端与第一夹板或第一托板抵接,机架设置有检测顶针组件位置的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前后轮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件数量为两个,第一动力件沿摩托车的车身方向依次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前后轮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第一板件,第一板件上设置有第一上滚轮,第一上滚轮的底部与机架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前后轮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设置有第一下滚轮,第一下滚轮的顶部与机架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志荣李向波韦传章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长华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