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从动圆柱齿轮的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8724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1:15
一种适用于从动圆柱齿轮的夹持装置,包括工装基座、滑动夹持孔和夹持撑杆;所述工装基座前端外壁及后端外壁上所开设的滑动夹持孔的小直径圆孔内滑动均各连接有一根夹持撑杆;所述夹持撑杆的尾端连接有圆形台块,且圆形台块与滑动夹持孔的大直径圆孔之间通过弹簧相连接;所述工装基座前端外壁及后端外壁上所开设的两处滑动夹持孔内所滑动连接的夹持撑杆尾端的圆形台块之间通过拉手相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对齿轮弹性夹持后,通过弹簧被拉伸后的反弹挤压进一步固定齿轮,防止在对其进行操作时出现摆动,且设置的记忆棉层块可根据对齿轮的夹持面处的结构进行变形,进行夹持包裹,且也可避免对齿轮表面造成损伤。

A clamping device suitable for driven cylindrical gear

Suitable for cylindrical gear clamping device, comprising a tool base, sliding clamping hole and the clamping rod; small diameter circular sliding the tool base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front end and the back end of the opening of the clamping hole in each slide is connected with a clamping rod; the clamping at the end of the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circular platform block, between large diameter hole and the round table block and the sliding clamping hole are connected by a spring; two sliding the tool base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front end and the back end up holding the sliding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lamp between the circular platform block holding rods at the ends of the handle connected. The utility model based on gear elastic clamping, the spring is stretched to rebound after extrusion further fixed gear, prevent the swing in the operation, and set the memory block according to the cotton layer on the gear clamping surface of the deformation of the structure, are holding packages, and also can be avoided damage to the gear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从动圆柱齿轮的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夹持工装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从动圆柱齿轮的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如申请号CN201410204600.X一种圆柱齿轮弹性夹持工装,包括内衬套1、弹性脚2、弹性脚锁紧圆柱3,上工装基座4,所述的内衬套1在径向上设有多个小孔,弹性脚2的一端是直的,另一端是小弯头,将弹性脚2小弯头分别装入内衬套1的小孔内,弹性脚锁紧圆柱3安装于内衬套1内,弹性脚锁紧圆柱3把弹性脚2直的一端固定在内衬套1的内壁上,内衬套1、弹性脚2、弹性锁紧圆柱3安装在上工装基座4的孔内。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弹性夹持工装可解决硬接触夹紧对齿形表面有损伤的问题,因弹性夹持对铜制的圆柱体齿轮的齿形不会造成擦伤或压痕。同时在生产中工装的设计制造非常简单、体积小、占用的工作面积少,装配生产操作亦非常方便。本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专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下不足:1、上述专利通过弹性脚的弹性夹持虽然可以避免对齿形表面造成损伤,但弹性夹持后夹持力度较轻,易在对所夹持的齿轮进行操作时发生摆动不稳,不能满足夹持需求。于是,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适用于从动圆柱齿轮的夹持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从动圆柱齿轮的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工装在对齿轮夹持时易对齿轮表面造成损伤的问题。本技术适用于从动圆柱齿轮的夹持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适用于从动圆柱齿轮的夹持装置,其中,该适用于从动圆柱齿轮的夹持装置包括有:工装基座、夹持腔、弹性夹持脚、限位孔、夹持记忆棉层块、圆形台块、拉手、弹簧、滑动夹持孔和夹持撑杆;所述工装基座顶端开设有圆形结构的所述夹持腔;所述工装基座外壁上呈环形阵列状均匀开设有六处与夹持腔内部相连通的矩形结构的所述限位孔,且限位孔底端面为夹持腔的底端面;所述工装基座外壁上所开设的六处限位孔的其中两处内各嵌入有一根弹性夹持脚;所述工装基座前端外壁及后端外壁上以夹持腔深度的横向中心线为对称线分别各开设有两处与夹持腔内部相连通的滑动夹持孔;所述滑动夹持孔截面轮廓呈“凸”结构,共分为一组小直径的圆孔和一组大直径的圆孔;所述工装基座前端外壁及后端外壁上所开设的滑动夹持孔的小直径圆孔内滑动均各连接有一根夹持撑杆,且夹持撑杆的首端位于夹持腔内部并且首端处贴附有夹持记忆棉层块;所述夹持撑杆的尾端连接有圆形台块,且圆形台块与滑动夹持孔的大直径圆孔之间通过弹簧相连接;所述工装基座前端外壁及后端外壁上所开设的两处滑动夹持孔内所滑动连接的夹持撑杆尾端的圆形台块之间通过拉手相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伸展状态下其长度与滑动夹持孔的大直径圆孔的深度相一致。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伸展状态下夹持撑杆首端所贴附夹持记忆棉层块至其后方夹持腔内壁之间的间距为夹持腔直径的四分之一。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工装基座外壁上呈环形阵列状均匀开设有六处与夹持腔内部相连通的矩形结构的限位孔,且限位孔底端面为夹持腔的底端面,并且六处限位孔的其中两处内各嵌入有一根弹性夹持脚,通过该上述结构及零件的设置既可首先起到弹性夹持防止擦伤齿轮表面,也可起到相应的限位作用,固定其位置;进一步的,工装基座前端外壁及后端外壁上所开设的滑动夹持孔的小直径圆孔内滑动均各连接有一根夹持撑杆,且夹持撑杆的首端位于夹持腔内部并且首端处贴附有夹持记忆棉层块,且夹持撑杆的尾端连接有圆形台块,且圆形台块与滑动夹持孔的大直径圆孔之间通过弹簧相连接,通过该上述结构及零件的设置利于在对齿轮弹性夹持后,通过弹簧被拉伸后的反弹挤压进一步固定齿轮,防止在对其进行操作时出现摆动,且设置的记忆棉层块可根据对齿轮的夹持面处的结构进行变形,进行夹持包裹,且也可避免对齿轮表面造成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限位孔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限位孔及滑动夹持孔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装基座,2、夹持腔,3、弹性夹持脚,4、限位孔,5、夹持记忆棉层块,6、圆形台块,7、拉手,8、弹簧,9、滑动夹持孔,10、夹持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技术,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技术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技术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参见图1至附图5,一种适用于从动圆柱齿轮的夹持装置,包括有:工装基座1、夹持腔2、弹性夹持脚3、限位孔4、夹持记忆棉层块5、圆形台块6、拉手7、弹簧8、滑动夹持孔9和夹持撑杆10;工装基座1顶端开设有圆形结构的夹持腔2;工装基座1外壁上呈环形阵列状均匀开设有六处与夹持腔2内部相连通的矩形结构的限位孔4,且限位孔4底端面为夹持腔2的底端面;工装基座1外壁上所开设的六处限位孔4的其中两处内各嵌入有一根弹性夹持脚3;工装基座1前端外壁及后端外壁上以夹持腔2深度的横向中心线为对称线分别各开设有两处与夹持腔2内部相连通的滑动夹持孔9;滑动夹持孔9截面轮廓呈“凸”结构,共分为一组小直径的圆孔和一组大直径的圆孔;工装基座1前端外壁及后端外壁上所开设的滑动夹持孔9的小直径圆孔内滑动均各连接有一根夹持撑杆10,且夹持撑杆10的首端位于夹持腔2内部并且首端处贴附有夹持记忆棉层块5;夹持撑杆10的尾端连接有圆形台块6,且圆形台块6与滑动夹持孔9的大直径圆孔之间通过弹簧8相连接;工装基座1前端外壁及后端外壁上所开设的两处滑动夹持孔9内所滑动连接的夹持撑杆10尾端的圆形台块6之间通过拉手7相固定连接。如上述所述的适用于从动圆柱齿轮的夹持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其中,弹簧8伸展状态下其长度与滑动夹持孔9的大直径圆孔的深度相一致,保证其被拉伸后的反弹挤压力度,使其起到优异的固定夹持效果;如上述所述的适用于从动圆柱齿轮的夹持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其中,弹簧8伸展状态下夹持撑杆10首端所贴附夹持记忆棉层块5至其后方夹持腔2内壁之间的间距为夹持腔2直径的四分之一,进一步保证弹簧8被拉伸后的反弹挤压力度,使其起到优异的固定夹持效果。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适用于从动圆柱齿轮的夹持装置时,首先根据需要夹持的齿轮的齿面,适应的选择将两根弹性夹持脚3插入工装基座1外壁上所开设的六处限位孔4的其中两个,这时可将需要夹持的齿轮嵌入到夹持腔2内,通过两根弹性夹持脚3起到相应的弹性夹持效果,保证齿轮表面不会受到损伤,当齿轮被弹性夹持过程中,拉动拉手7使工装基座1前端面及后端面处的各弹性夹持脚3向外拉动,弹簧8被拉伸,利于齿轮的放入,放开拉手7后,夹持撑杆10的首端在弹簧8的反弹挤压力度下紧紧与齿轮夹持面相接触,保证固定夹持效果,且夹持撑杆10首端贴附有记忆棉层块可根据对齿轮的夹持面处的结构进行变形,进行夹持包裹,且也可避免对齿轮表面造成损伤。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适用于从动圆柱齿轮的夹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从动圆柱齿轮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适用于从动圆柱齿轮的夹持装置包括有:工装基座、夹持腔、弹性夹持脚、限位孔、夹持记忆棉层块、圆形台块、拉手、弹簧、滑动夹持孔和夹持撑杆;所述工装基座顶端开设有圆形结构的所述夹持腔;所述工装基座外壁上呈环形阵列状均匀开设有六处与夹持腔内部相连通的矩形结构的所述限位孔,且限位孔底端面为夹持腔的底端面;所述工装基座外壁上所开设的六处限位孔的其中两处内各嵌入有一根弹性夹持脚;所述工装基座前端外壁及后端外壁上以夹持腔深度的横向中心线为对称线分别各开设有两处与夹持腔内部相连通的滑动夹持孔;所述滑动夹持孔截面轮廓呈“凸”结构,共分为一组小直径的圆孔和一组大直径的圆孔;所述工装基座前端外壁及后端外壁上所开设的滑动夹持孔的小直径圆孔内滑动均各连接有一根夹持撑杆,且夹持撑杆的首端位于夹持腔内部并且首端处贴附有夹持记忆棉层块;所述夹持撑杆的尾端连接有圆形台块,且圆形台块与滑动夹持孔的大直径圆孔之间通过弹簧相连接;所述工装基座前端外壁及后端外壁上所开设的两处滑动夹持孔内所滑动连接的夹持撑杆尾端的圆形台块之间通过拉手相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从动圆柱齿轮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适用于从动圆柱齿轮的夹持装置包括有:工装基座、夹持腔、弹性夹持脚、限位孔、夹持记忆棉层块、圆形台块、拉手、弹簧、滑动夹持孔和夹持撑杆;所述工装基座顶端开设有圆形结构的所述夹持腔;所述工装基座外壁上呈环形阵列状均匀开设有六处与夹持腔内部相连通的矩形结构的所述限位孔,且限位孔底端面为夹持腔的底端面;所述工装基座外壁上所开设的六处限位孔的其中两处内各嵌入有一根弹性夹持脚;所述工装基座前端外壁及后端外壁上以夹持腔深度的横向中心线为对称线分别各开设有两处与夹持腔内部相连通的滑动夹持孔;所述滑动夹持孔截面轮廓呈“凸”结构,共分为一组小直径的圆孔和一组大直径的圆孔;所述工装基座前端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健黄卫东耿太安郭伟刘爱平王瑾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瑞键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