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运行的纤维幅材的无接触处理的装置的喷嘴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8539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运行的纤维幅材的无接触处理的装置的喷嘴,其包括:主框架部件,形成喷嘴的外部;两个侧室,位于喷嘴的每个纵向侧,每个侧室包括用于朝向纤维幅材吹送空气的至少一个喷嘴开口;空气通道,空气通过空气通道被引导到侧室,空气通道至少部分地位于侧室之间,空气通道是U形的且包括侧壁,在每个侧壁上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用于将空气引导到侧室。U形内部部件位于主框架部件内部,且主框架部件的内部上表面与所述内部U形部件的外部上表面之间具有至少一个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螺钉和衬套,且通过焊接而在每一端被附接到对应的上表面,调节装置被定位为至少部分地打开或关闭至少一个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喷嘴简单且易于调节。

A nozzles of a contactless treatment device for operating fiber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运行的纤维幅材的无接触处理的装置的喷嘴
本技术涉及纤维幅材技术。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运行的纤维幅材的无接触处理的装置的喷嘴。
技术介绍
如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纤维幅材制造过程通常包括由连续地布置在生产线中的多个设备形成的组件。典型的生产处理线包括流浆箱、网部和压榨部,以及随后的干燥部和卷纸机。生产处理线还可以包括用于整饰纤维幅材的其他装置和部分,例如,施胶机、压光机和涂布部。生产处理线还包括用于形成用户辊的至少一个分切复卷机,以及辊包装设备。在本说明书以及随附的权利要求书中,纤维幅材是指例如纸幅材和纸板幅材。如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在纤维幅材(例如纸幅材和纸板幅材)的干燥、运送等的一些应用中,需要一种能够校正与幅材在机器的横向上的运行相关的任何因素(例如幅材的褶皱、折叠和不稳定)的装置。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方法是生产在机器的横向上弯曲的幅材。在幅材的无接触处理的情况下,这可以通过为所使用的空气喷嘴形成弯曲的承载面(carrierface)来实现。例如,在各种涂布应用中,特别是在幅材的两侧同时处理的应用中,使用气垫式幅材干燥装置(airbornewebdrying)。关于涉及气垫式幅材干燥的现有技术,参考公开文献EP0507218A1,其描述了一种干燥部,该干燥部包括具有弯曲形式的无接触幅材反向装置,使得幅材在反向弯曲的中间(即对应于幅材的中间区域)比在幅材的横向区域更大程度地转向。此外,在该装置中,吹风压力被选为在中间区域高于边缘区域,使得幅材在机器的横向上获得弯曲形式。弯曲形式的吹风压力曲线可以通过用弯曲形式实现的幅材反向装置或通过相应地调节吹风压力来提供。公开文献EP0548419A1中公开了一种装置,其包括喷嘴部,该喷嘴部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借助支撑可调节螺栓(在每一端附接且在中间附接到基部框架和喷嘴)在机器的横向的弯曲位置可调节。在这种已知的结构中,喷嘴可相对于基部框架弯曲。在公开文献EP0726220B1中公开了一种通过空气吹送进行运行幅材的无接触处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吹送空气以通过喷嘴承载面单元处理幅材,该喷嘴承载面单元包括承载面且紧固到固定框架部分,该固定框架部分具有沿横向于幅材的运行方向的方向布置的相对的侧壁,所述固定框架部分作为空气供应室操作,且通过可调节地弯曲所述喷嘴承载面单元以在横向上为所述承载面提供弯曲形式,将所述喷嘴承载面单元的轮廓调整成沿横向,其中,所述喷嘴承载面单元可调节地弯曲,同时位于所述相对侧壁之间的所述框架部分内,同时相对于所述侧壁位移。一种用于运行幅材的无接触处理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固定框架部分,作为空气供应室操作,该空气供应室包括相对的侧壁;喷嘴承载面单元,包括承载面,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框架部分的相对的侧壁和所述喷嘴承载面单元大体上在横向于幅材的运行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用于将所述喷嘴承载面单元联接到所述至少一个框架部分的装置;以及用于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框架部分可调节地偏转所述喷嘴承载面的装置,以在横向上为所述承载面提供弯曲形式,其中所述喷嘴承载面单元位于所述相对的侧壁之间的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框架部分之内,使得喷嘴承载面单元可在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框架部分内并相对于所述壁位移,且所述可调节偏转的喷嘴承载面单元借助所述联接装置被紧固到所述侧壁。关于其他现有技术,参考公开文献EP1218589A1,其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干燥行进的涂布纤维幅材(例如纸幅材或纸板幅材)的气垫式幅材干燥设备,该设备包括一喷嘴装置,该喷嘴装置包括超压喷嘴,其延伸穿过幅材并具有喷嘴的两侧,即在幅材行进方向上看到的喷嘴的入口侧和出口侧,喷嘴孔口装置延伸穿过幅材并包括一个喷嘴狭槽或延伸穿过幅材的一排连续的喷嘴孔口,且这些喷嘴孔口装置被布置成相对于彼此倾斜地吹送干燥空气喷射流,或这些喷嘴孔口装置被布置成用于吹送干燥空气射流,这些空气射流借助弯曲的柯恩达表面(Coanda-surfaces)引导向彼此,且至少一个直接冲击喷嘴延伸穿过幅材,在直接冲击喷嘴中,多个喷嘴狭槽或喷嘴孔口形成用于主要垂直于幅材吹送干燥空气,其中所述直接冲击喷嘴在其出口侧或其入口侧与所述超压喷嘴结合,以便形成喷嘴组件,使得没有用于排出湿空气的排放通道在所述直接冲击喷嘴与所述超压喷嘴之间形成;该设备包括在幅材的每一侧上的两个或更多个沿幅材行进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喷嘴组件,其中在幅材每一侧上的两个相邻喷嘴组件之间的间隙形成用于排放湿空气的排放通道;且喷嘴组件被布置在幅材的相对侧上,使得与幅材的一侧上的两个相邻喷嘴组件之间的每个排放通道相对的是在幅材的另一侧上的喷嘴组件。在公开文献DE202012005534U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纤维幅材的可变空气喷嘴,其具有多个纵向延伸的空气室,这些空气室具有:纵向侧壁,空气供应孔形成在纵向侧壁中;以及覆盖滑块,其与空气供应孔一起具有开口功能,其中空气供应孔可以通过滑块的位移而被阻挡。由于可能使用复杂的结构和调节中可能的限制,现有技术已知的装置的缺点是在某些情况下发生的机械不确定性。在现有技术的已知装置中,有时也难以同时实现最佳弯曲可调性及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运行的纤维幅材的无接触处理的装置的喷嘴,其中消除或至少最小化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目的是创造一个简单且易于调节的喷嘴。本技术的另一个非限制性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和改进的喷嘴,其中弯曲形式的控制可以容易且同时高效地进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和之后将更明显的目的,根据本技术的喷嘴的主要特征和有益特征存在于说明书的以下内容中。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用语“上”已被用于假定喷嘴在纤维幅材下方的情况。应当注意的是,相对于纤维幅材,该位置也可以是相反的或倾斜的,且用语“上”应该相应地理解。喷嘴的纵向是指横向于纤维幅材的主行进方向的方向。还应注意的是,作为空气的替代,其他气态物质也可以用作吹送介质。根据本技术,一种用于运行幅材的无接触处理的装置的喷嘴,包括:主框架部件,形成喷嘴的外部;两个侧室,位于喷嘴的每个纵向侧,每个侧室包括用于朝向纤维幅材吹送空气的至少一个喷嘴开口;空气通道,空气通过空气通道被引导到侧室,空气通道至少部分地位于侧室之间,空气通道是U形的且包括侧壁,在每个侧壁上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用于将空气引导到侧室,其中,内部U形部件位于主框架部件内部,且主框架部件的内部上表面与内部U形部件的外部上表面之间具有至少一个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螺钉和衬套,且通过焊接而在每一端被附接到对应的上表面,调节装置被定位为至少部分地打开或关闭至少一个开口。根据本技术的有利特征,喷嘴包括在喷嘴的纵向上间隔开定位的多个调节装置。根据本技术的有利特征,喷嘴是纵向延伸的梁状结构。根据本技术的有利特征,内部U形部件的外部上表面与主框架部件的内部上表面之间的距离通过调节装置被调节。根据本技术的有利示例,喷嘴形成为焊接结构,其包括之间具有调节机构的内部U形部件和主框架部件,该调节机构包括螺钉和衬套,且通过在每端处的焊接而被附接在内部U形部件和主框架部件之间。当螺钉转动时,内部U形部件打开/关闭主框架部件的外部U形部件的侧壁中的开口,由此可以调节空气吹送而不改变喷嘴的高度。有利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运行的纤维幅材的无接触处理的装置的喷嘴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运行的纤维幅材的无接触处理的装置的喷嘴,包括:主框架部件(11),形成所述喷嘴(10)的外部;两个侧室(14、15),位于所述喷嘴(10)的每个纵向侧,每个侧室(14、15)包括用于朝向所述纤维幅材吹送空气的至少一个喷嘴开口(17A,17B,16A,16B);空气通道(20),空气通过所述空气通道被引导到所述侧室(14、15),所述空气通道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侧室(14、15)之间,所述空气通道(20)是U形的且包括侧壁,在每个侧壁上具有至少一个开口(19、18),用于将空气引导到所述侧室(14、15)中,其特征在于,一内部U形部件(13)位于所述主框架部件(11)内部,且在所述主框架部件(11)的内部上表面与所述内部U形部件(13)的外部上表面之间具有至少一个调节装置(12),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螺钉(21)和衬套(22),且通过焊接而在每一端被附接到对应的上表面,所述调节装置被定位为至少部分地打开或关闭所述至少一个开口(18、19)。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23 EP 161759021.一种用于运行的纤维幅材的无接触处理的装置的喷嘴,包括:主框架部件(11),形成所述喷嘴(10)的外部;两个侧室(14、15),位于所述喷嘴(10)的每个纵向侧,每个侧室(14、15)包括用于朝向所述纤维幅材吹送空气的至少一个喷嘴开口(17A,17B,16A,16B);空气通道(20),空气通过所述空气通道被引导到所述侧室(14、15),所述空气通道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侧室(14、15)之间,所述空气通道(20)是U形的且包括侧壁,在每个侧壁上具有至少一个开口(19、18),用于将空气引导到所述侧室(14、15)中,其特征在于,一内部U形部件(13)位于所述主框架部件(11)内部,且在所述主框架部件(11)的内部上表面与所述内部U形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索米宁
申请(专利权)人:维美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芬兰,FI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