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完全可降解血管闭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76670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6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完全可降解血管闭合结构,尤其是针对于闭合动脉穿刺口。其包括血管腔内锚定物,管腔外止血压迫物和连接缝线。所述结构中留存在体内的部分均采用完全可降解材料;在一个特别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锚定物在血管腔内紧贴血管内壁,锚定穿刺口;所述止血压迫物压紧血管外壁,封堵穿刺口;所述缝线连接锚和压迫物,通过自收紧结固定三明治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完全可降解血管闭合结构减轻了医生长时间人工按压止血的负担,缩短了病人卧床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血管封堵闭合结构,相比于血管缝合闭合结构,简化了操作步骤,降低了术者学习成本和止血失败率;体内植入物完全可降解,避免了使用不可降解材料带来的拆线过程。

A completely degrading closed structure of blood vessel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mpletely degradable vascular closure structure, especially for a closed artery puncture. It includes intravascular anchorage, external blood pressure and connection suture. The structure remained in the body parts are made of biodegradable material; in a particularly preferred embodiment, the anchor in the lumen to the blood vessel wall, anchor puncture; the hemostasis material pressing the vascular wall, blocking the puncture; the suture anchor connection and oppression. Through self tightening fixed node sandwich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mplete degradation of vascular closure structure reduces the doctor long time manual compression hemostasis burden, shorten the time in bed patients; vascular closure closed structur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ompared to the suture closure structure, simplifies operation steps, reduce the operation cost of learning and hemostasis failure rate; implants can be degradation, avoid using non-rewireable degradation brought by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完全可降解血管闭合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完全可降解血管闭合结构。
技术介绍
血管穿刺是介入手术的必要入路,一直以来人工按压止血是术者的唯一选择。该方法要求手术者对血管穿刺点持续施加近乎阻断性压力10-20分钟,并严格制动6-24小时。但人工按压止血方法存在迷走神经反射、止血时间长、占用医护人员时间、病人需长期卧床等缺点。近年来,针对血管穿刺部位缝合的器械已经出现。血管缝合器利用多根缝线在皮下收紧打结缝合血管穿刺口,虽能有效减少止血及护理时间,但由于其采用不可降解缝线,拆线过程有可能会对血管造成二次损伤;另外血管缝合器结构复杂,学习成本高,具有较高的手术失败率。针对现有设计的不足,特别需要一种新型完全可降解血管闭合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人工按压方法存在的迷走神经反射、止血时间长、占用医护人员时间、病人需长期卧床等问题;针对现有血管缝合器,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由于采用不可降解缝线带来的拆线问题,简化血管闭合结构,降低学习使用成本。(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完全可降解血管闭合结构,其包括血管腔内锚定物,管腔外止血压迫物和连接缝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中留存在人体的部分均采用完全可降解材料;所述锚定物在血管腔内紧贴血管内壁,锚定穿刺口;所述压迫物压紧血管外壁,封堵穿刺口;所述缝线连接锚和压迫物,通过自收紧结压紧压迫物。在所有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锚定物分为永久锚定物和临时锚定物。在采用永久锚定物的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锚定物采用完全可降解材料,植入后在血管腔内降解。在采用永久锚定物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永久锚定物材料为PLGA、PGA、PLA、PEG、PCL、PDO、镁锌合金等可降解材料,降解产物无毒性。在采用临时锚定物的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锚定物在闭合结束后,从管腔内安全撤出体外,管腔内无残留。在采用临时锚定物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临时锚定物可采用球囊,镍钛合金等医用不可降解材料。根据所有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锚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物形状可为球形,条形,圈形,球形,封堵伞形等一切能够稳固锚定在血管内壁的形状;所述锚定物大小、形状需满足能在血管腔内顺利展开。根据所有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压迫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物采用完全可降解材料,植入后在人体内可降解吸收。根据所有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压迫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物材料可分为人工合成完全可降解材料和动物源性完全可降解材料。在采用人工合成完全可降解材料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人工合成完全可降解材料包括PGA、PLA、PEG、PCL、镁锌合金等可降解材料,降解产物对人体无毒性。在采用动物源性完全可降解材料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动物源性完全可降解材料为提取自动物的胶原蛋白,降解产物对人体无毒性。根据所有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压迫物,优选地,所述压迫物形态为多孔态,海绵态,水凝胶态等易于压缩和释放的形态。根据所有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压迫物,优选地,所述压迫物具有吸湿自膨性,能在管腔外吸湿自膨增加压迫物固定牢固度。根据所有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压迫物,可选择地,所述压迫物可添加壳聚糖等促凝血药物加速闭合血管。根据优选实施例所述的缝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线材料为PLGA、PCL、羊肠线、镁锌合金丝等可降解材料,降解产物对人体无毒性。在采用永久锚定的的实施例中,缝线通过自收紧结固定三明治结构。(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完全可降解血管闭合结构相比人工按压缩短了穿刺口止血时间,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缩短了病人的卧床时间。2、本专利技术采用完全可降解材料闭合血管开口,植入物在体内降解,避免了使用不可降解材料造成的拆线过程。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闭合结构采用了血管封堵方式止血,相比于缝合方式,简化了操作步骤,降低术者学习成本和止血失败率。附图说明图1、2为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完全可降解血管闭合结构示意图;图3、4为专利技术实施例二完全可降解血管闭合结构示意图;图5、6为专利技术实施例三完全可降解血管闭合结构示意图;图7、8为专利技术实施例四完全可降解血管闭合结构示意图;其中,1:锚定物;2:压迫物;3:缝线;4:输送鞘管;5:塞压管;6:推送杆;7:血管壁;8:球囊充气管;9:注胶管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如图1、2:11:封堵伞锚定物;111:PDLA阻流膜;21:PGA棉塞压迫物;31:缝线结;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如图3、4:12:条形锚定物;22:牛胶原棉塞压迫物;31:缝线结;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如图5、6:13:球囊锚定物;23:PEG水凝胶压迫物;4:输送鞘;8:球囊充气管;9:注胶管。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如图7、8:14:封堵盘锚定物;141:PLGA阻流膜;24:PLA棉塞压迫物;31:缝线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上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之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完全可降解血管闭合结构,其包括血管腔内锚定物,管腔外止血压迫物和连接缝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中留存在人体的部分均采用完全可降解材料;所述锚定物在血管腔内紧贴血管内壁,锚定穿刺口;所述压迫物紧贴血管外壁,封堵穿刺口;所述缝线连接在锚上,通过自收紧结压紧压迫物。本专利技术以血管封堵的方式闭合血管穿刺口,操作简便,有效缩短了止血时间,同时采用完全可降解材料,避免了后续拆线过程。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完全可降解血管闭合结构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封堵伞锚定物11采用完全可降解材料,其通过激光切割可降解管材,再热定型制成;优选地,封堵伞锚定物11表面覆盖111阻流膜,头端与缝线3连接。首先将输送鞘管4沿穿刺口插入至血管腔内部,然后推动推送杆6使封堵伞锚定物11在管腔内撑开,撤出输送鞘管4,再回拉缝线3使封堵伞锚定在血管内壁;阻流膜111的存在使得该结构在锚定过程中就能起到止血效果;优选地,封堵伞锚定物11材料为PLA,阻流膜111材料为PDLA。封堵伞锚定物11完成锚定后,再回撤推送杆6至棉塞压迫物21完全释放在管腔外壁,如图2所示;优选地,本实施例提供地压迫物材料为PGA,形态为多孔海绵状棉塞,能收缩在输送鞘管内。棉塞压迫物21释放完成后,继续回撤推送杆6露出缝线结31,此时推动内部塞压管5收紧缝线结31,三明治结构固定完毕;撤出推送杆6和塞压管5,沿皮肤下缘剪断缝线,完成血管闭合。优选地,所述缝线3材料为PLGA;所述缝线结31为自收紧缝线结。考虑到该闭合结构的可实施性,优选地,封堵伞锚定物11收缩时最大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完全可降解血管闭合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完全可降解血管闭合结构,其包括血管腔内锚定物(以下简称锚定物),管腔外止血压迫物(以下简称压迫物)和连接缝线(以下简称缝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中留存在人体的部分均采用完全可降解材料;所述锚定物在血管腔内紧贴血管内壁,锚定穿刺口;所述压迫物紧贴血管外壁,封堵穿刺口;所述缝线连接锚和压迫物,通过自收紧结压紧压迫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完全可降解血管闭合结构,其包括血管腔内锚定物(以下简称锚定物),管腔外止血压迫物(以下简称压迫物)和连接缝线(以下简称缝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中留存在人体的部分均采用完全可降解材料;所述锚定物在血管腔内紧贴血管内壁,锚定穿刺口;所述压迫物紧贴血管外壁,封堵穿刺口;所述缝线连接锚和压迫物,通过自收紧结压紧压迫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物分为永久锚定物和临时锚定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久锚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锚定物采用完全可降解材料,植入后在血管腔内降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永久锚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锚定物材料为聚乙交酯丙交酯(PLGA)、聚乳酸(PLA)、聚乙二醇(PEG)、聚己内酯(PCL)、聚对二氧杂环己酮(PDO)、镁锌合金等可降解材料植入材料,降解产物无毒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临时锚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锚定物在闭合结束后,能从管腔内安全撤出体外,管腔内无残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临时锚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锚定物可采用球囊或镍钛合金等医用不可降解材料制作。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物形状可为条形,球形,封堵伞形等能够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达飞李畅赵洋赵轩铖刘通张昱昕杨明
申请(专利权)人: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