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溶霉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7546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的化合物自溶霉素(分子式:C↓[28]H↓[42]N↓[2]O↓[7]),它是从微生物发酵物中分离提取而得的,它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水疱性口炎病毒及柯萨奇病毒B↓[3](CoxB↓[3])等病毒具在抗性,在科研及相关药物的开发利用中具有重要的潜在的研究和应用价值。(*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的化合物,特别是一种从微生物发酵物中提取的自溶霉素。由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造的抗生素,在临床医学中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病毒性感染是临床多发病和常见病,近年来,由于病毒变异,原有的抗病毒抗生素治疗效果在减退,需要不断开发新的抗生素,而专利技术新的抗生素活性成份是问题的关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具有抗病毒功效的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自溶霉素,其特征在于分子式为C28H42N207分子量为518(FAB-法测定)结构式为 其物化特征是外观无色针状结晶,溶解性溶于甲醇、二甲亚砜,不溶于丙酮、氯仿和水等,高分辨EI质谱实测值为541.2890计算值为541.2881紫外吸收208(1.41),283,287红外吸收(KBr压片,λmax):3389,3282,3202,2943,2928,2827,1711,1657,1616,1594,1457,1399,1383,1314,1109,1039,8711H-核磁共振谱溶解溶剂DMSO-d6,400MHz,TMS为内标,δ:ppm9.36(2H,d J=11.2Hz),6.58(1H,s),6.26(1H,s),6.18(1H,s),5.66(1H,br.s),5.20(1H,d J=9.6Hz),4.83(1H,d J=7.5Hz),3.39(1H,m),3.31(3H,s),3.21(3H,s),3.19(1H,m),2.95(1H,d J=9.5Hz),2.55,(1H,m),2.30(1H,m),2.16(2H,m),2.03(2H,m),1.80(1H,m),1.71(3H,s),1.51(1H,m),1.35(3H,s),1.23(1H,m),1.06(2H,m),0.91(3H,d J=6.5Hz),0.71(3H,d J=6.4Hz)13C核磁共振溶解溶剂DMSO-d6,100MHz,TMS为内标,δ:ppm171.1(s),157.3(s),156.2(s),141.1(s),140.0(s),134.1(d),133.1(d),131.7(s),129.8(s),115.2(d),112.8(d),105.7(d),80.8(d),80.5(d),79.3(d),73.2(d),58.3(q),56.3(q),42.6(t),34.1(d),33.2(t),30.4(d),29.6(t),23.2(t),18.5(q),13.2(q),11.6(q)。本专利技术的自溶霉素按下面的方法步骤获得取微生物Streptmyces autolyticussp.nov,JX-47菌株,无菌接种,经液体深层培养后,过滤,滤液用乙酸乙酯萃取,获取有机层粗提取物,对粗提取物进一步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该自溶霉素。本专利技术的微生物菌株是从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士壤中分离得到的,已成功地在实验室培养。该菌株JX-47形态和培养特征是在酵母膏-麦芽汁琼脂培养基(ISP2)(Shirling-Gottlieb,1966)上生长7-15天,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在基生菌丝体上生长着大量的气生菌丝体。营养菌丝体分枝,但不断裂。孢子链上旋生着许多孢子,无轮生孢子。孢子表面粗糙不光滑,有短柄(1×1.8um),孢子不运动。JX-47的气生菌丝体丰富,呈灰色,自溶后变黑。基生菌丝呈棕色、淡黄或灰白色,不产生可扩散的色素和黑色素。该菌株JX-47化学特征是细胞壁肽聚糖中仅含有二氨基庚二酸和甘氨酸,没有特征性糖,属于细胞壁Ⅰ型;全细胞水解物中含有半乳糖。本专利技术的自溶霉素,目前经实验已证明,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水疱性口炎病毒及柯萨奇病毒B3(CoxB3)等病毒具有抗性,对研制开发治疗上述病毒性疾病的抗生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自溶霉素还可与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结合,制备不同剂型的药物。本专利技术的自溶霉素在科研及相关药物的开发利用中具有重要的潜在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自溶霉素按前述提取方法及步骤即可获得。权利要求1.一种自溶霉素,其特征在于分子式为C28H42N207分子量为518结构式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溶霉素,其特征在于外观为无色针状结晶,溶于甲醇、二甲亚砜,不溶于丙酮、氯仿和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溶霉素,其特征在于它的高分辨EI质谱为541.289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溶霉素,其特征在于紫外吸收为208(1.41),283,287;红外吸收为3389,3282,3202,2943,2928,2827,1711,1657,1616,1594,1457,1399,1383,1314,1109,1039,87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溶霉素,其特征在于1H-核磁共振谱溶解溶剂DMSO-d6,400MHz,TMS为内标,δ:ppm9.36(2H,d J=11.2Hz),6.58(1H,s),6.26(1H,s),6.18(1H,s),5.66(1H,br.s),5.20(1H,d J=9.6Hz),4.83(1H,d J=7.5Hz),3.39(1H,m),3.31(3H,s),3.21(3H,s),3.19(1H,m),2.95(1H,d J=9.5Hz),2.55,(1H,m),2.30(1H,m),2.16(2H,m),2.03(2H,m),1.80(1H,m),1.71(3H,s),1.51(1H,m),1.35(3H,s),1.23(1H,m),1.06(2H,m),0.91(3H,d J=6.5Hz),0.71(3H,d J=6.4Hz)13C核磁共振溶解溶剂DMSO-d6,100MHz,TMS为内标,δ:ppm171.1(s),157.3(s),156.2(s),141.1(s),140.0(s),134.1(d),133.1(d),131.7(s),129.8(s),115.2(d),112.8(d),105.7(d),80.8(d),80.5(d),79.3(d),73.2((d),58.3(q),56.3(q),42.6(t),34.1(d),33.2(t),30.4(d),29.6(t),23.2(t),18.5(q),13.2(q),11.6(q)。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的化合物自溶霉素(分子式:C文档编号C07D225/06GK1313281SQ0010298公开日2001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14日专利技术者姜成林, 徐丽华, 赵立兴 申请人: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溶霉素,其特征在于:分子式为:C↓[28]H↓[42]N↓[2]O↓[7] 分子量为:518结构式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成林徐丽华赵立兴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