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元器件结构稳定的链接自锁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7431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结构稳定的链接自锁端子,涉及电子领域。该电子元器件结构稳定的链接自锁端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穿插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靠近壳体的一端贯穿壳体的右侧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所述固定板的正表面且位于壳体的外部开设有固定孔。该电子元器件结构稳定的链接自锁端子,通过对竖杆、把手、弹簧、弹簧杆、支撑板、齿牙、压板、卡块、复位弹簧、防滑块、凸起块和卡口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电子元器件链接自锁端子进行卡紧的效果,从而增加了电子元器件链接自锁端子的使用稳定性,以此也保证了电子元器件链接自锁端子的正常使用,同时也提高了电子元器件链接自锁端子的工作效率。

A stable link self locking terminal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ink self locking terminal for the stable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which relates to the electronic field. The self-locking link terminals, electronic components with stable structure comprises a shell, the shell on the left with a fixed plate is arranged inside, one end of the fixed plate close to the shell through the shell and extends to the right side of the shell, the fixing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casing of the external surface and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hole. Link self-locking terminal of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s with stable structure, the vertical rod and a handle, a spring and a spring rod, a supporting plate, a tooth plate, a clamping block, a reset spring, anti slide, bayonet lugs and a set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to achieve a convenient link terminal of the clamping self-locking effect, thereby increasing the the use of stability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link terminals which is self-locking, to ensure the normal use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link locking terminals, but also improve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s link terminal self-locking work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元器件结构稳定的链接自锁端子
本技术涉及电子
,具体为一种电子元器件结构稳定的链接自锁端子。
技术介绍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电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常指电器、无线电、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如电容、晶体管、游丝、发条等子器件的总称。常见的有二极管等。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器、电位器、电子管、散热器、机电元件、连接器、半导体分立器件、电声器件、激光器件、电子显示器件、光电器件、传感器、电源、开关、微特电机、电子变压器、继电器、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各类电路、压电、晶体、石英、陶瓷磁性材料、印刷电路用基材基板、电子功能工艺专用材料、电子胶(带)制品、电子化学材料及部品等。在涉及电子元器件时,就涉及到对电子元器件链接自锁端子进行使用,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电子元器件链接自锁端子,在使用的过程中,电子元器件链接自锁端子的连接不稳定,从而影响了电子元器件链接自锁端子的正常使用,以此也降低了电子元器件链接自锁端子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元器件结构稳定的链接自锁端子,解决了电子元器件链接自锁端子在使用的过程中连接不稳定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子元器件结构稳定的链接自锁端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穿插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靠近壳体的一端贯穿壳体的右侧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所述固定板的正表面且位于壳体的外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壳体的右侧连通有管体,所述壳体顶部的两侧均穿插设置有竖杆,所述竖杆靠近壳体的一端贯穿壳体的顶部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且两个竖杆远离壳体的一端通过把手固定连接,所述把手的底部且位于两个竖杆相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把手的一端与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杆,且两个弹簧杆远离壳体内腔底部的一端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齿牙,且两个竖杆位于壳体内部的一端通过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压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竖杆的表面且位于压板和壳体内腔的顶部之间环绕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管体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防滑块。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正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镶嵌有玻璃板。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吊环,所述吊环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底部且位于两个竖杆之间固定安装有凸起块,所述凸起块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凸起块分布于把手的底部。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正表面且位于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卡口,所述卡口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卡口分布于固定板的正表面。优选的,所述防滑块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防滑块分布于管体内腔的顶部和底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元器件结构稳定的链接自锁端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电子元器件结构稳定的链接自锁端子,通过对竖杆、把手、弹簧、弹簧杆、支撑板、齿牙、压板、卡块、复位弹簧、防滑块、凸起块和卡口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电子元器件链接自锁端子进行卡紧的效果,从而增加了电子元器件链接自锁端子的使用稳定性,以此也保证了电子元器件链接自锁端子的正常使用,同时也提高了电子元器件链接自锁端子的工作效率。2、该电子元器件结构稳定的链接自锁端子,通过对吊环、把手和凸起块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电子元器件链接自锁端子进行提起的效果,从而也方便了对电子元器件链接自锁端子的放置,因此也提高了电子元器件链接自锁端子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电子元器件链接自锁端子的使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管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固定板、3固定孔、4管体、5竖杆、6把手、7弹簧、8弹簧杆、9支撑板、10齿牙、11压板、12卡块、13复位弹簧、14防滑块、15通孔、16吊环、17凸起块、18卡口、19玻璃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结构稳定的链接自锁端子,如图1-3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的正表面开设有通孔15,通孔15的内部镶嵌有玻璃板19,通孔15和玻璃板19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壳体1内部进行观察的效果,壳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吊环16,吊环16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吊环16的设置,达到方便对端子进行手持的效果,壳体1的左侧穿插设置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正表面且位于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卡口18,卡口18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卡口18分布于固定板2的正表面,固定板2靠近壳体1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右侧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固定板2的正表面且位于壳体1的外部开设有固定孔3,壳体1的右侧连通有管体4,壳体1顶部的两侧均穿插设置有竖杆5,竖杆5靠近壳体1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顶部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且两个竖杆5远离壳体1的一端通过把手6固定连接,把手6的底部且位于两个竖杆5之间固定安装有凸起块17,凸起块17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凸起块17分布于把手6的底部,把手6的底部且位于两个竖杆5相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7,弹簧7远离把手6的一端与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壳体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杆8,且两个弹簧杆8远离壳体1内腔底部的一端通过支撑板9固定连接,支撑板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齿牙10,且两个竖杆5位于壳体1内部的一端通过压板11固定连接,压板1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卡块12,竖杆5的表面且位于压板11和壳体1内腔的顶部之间环绕设置有复位弹簧13,管体4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防滑块14,防滑块14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防滑块14分布于管体4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工作原理:使用时,拉动把手6,从而将需要连接的器件放入管体4的内部,从而松开把手6,以此实现对器件的夹紧。综上所述,该电子元器件结构稳定的链接自锁端子,通过对竖杆5、把手6、弹簧7、弹簧杆8、支撑板9、齿牙10、压板11、卡块12、复位弹簧13、防滑块14、凸起块17和卡口18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电子元器件链接自锁端子进行卡紧的效果,从而增加了电子元器件链接自锁端子的使用稳定性,以此也保证了电子元器件链接自锁端子的正常使用,同时也提高了电子元器件链接自锁端子的工作效率。并且,通过对吊环16、把手6和凸起块17的设置,达到了方便对电子元器件链接自锁端子进行提起的效果,从而也方便了对电子元器件链接自锁端子的放置,因此也提高了电子元器件链接自锁端子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电子元器件链接自锁端子的使用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子元器件结构稳定的链接自锁端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元器件结构稳定的链接自锁端子,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左侧穿插设置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靠近壳体(1)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右侧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所述固定板(2)的正表面且位于壳体(1)的外部开设有固定孔(3),所述壳体(1)的右侧连通有管体(4),所述壳体(1)顶部的两侧均穿插设置有竖杆(5),所述竖杆(5)靠近壳体(1)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顶部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且两个竖杆(5)远离壳体(1)的一端通过把手(6)固定连接,所述把手(6)的底部且位于两个竖杆(5)相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7),所述弹簧(7)远离把手(6)的一端与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杆(8),且两个弹簧杆(8)远离壳体(1)内腔底部的一端通过支撑板(9)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齿牙(10),且两个竖杆(5)位于壳体(1)内部的一端通过压板(11)固定连接,所述压板(1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卡块(12),所述竖杆(5)的表面且位于压板(11)和壳体(1)内腔的顶部之间环绕设置有复位弹簧(13),所述管体(4)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防滑块(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元器件结构稳定的链接自锁端子,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左侧穿插设置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靠近壳体(1)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右侧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所述固定板(2)的正表面且位于壳体(1)的外部开设有固定孔(3),所述壳体(1)的右侧连通有管体(4),所述壳体(1)顶部的两侧均穿插设置有竖杆(5),所述竖杆(5)靠近壳体(1)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顶部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且两个竖杆(5)远离壳体(1)的一端通过把手(6)固定连接,所述把手(6)的底部且位于两个竖杆(5)相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7),所述弹簧(7)远离把手(6)的一端与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杆(8),且两个弹簧杆(8)远离壳体(1)内腔底部的一端通过支撑板(9)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齿牙(10),且两个竖杆(5)位于壳体(1)内部的一端通过压板(11)固定连接,所述压板(1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卡块(12),所述竖杆(5)的表面且位于压板(11)和壳体(1)内腔的顶部之间环绕设置有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欣刘杨夏立迎周小乐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沃尔法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