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温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47195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均与单片机相连接的隔离驱动单元和A/D转换器,与A/D转换器相连接的温度传感器,以及与隔离驱动单元相连接的风扇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电机的运行温度,当电机运行温度高于预设在单片机内的温度值时,则启示风扇,对电机进行降温;当电机运行温度低于预设的温度值时,风扇则停止;如此则可以很好的将电机的运行温度控制在预设温度值以下,防止电机运行温度过高而影响其正常工作。

A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for motor

\u672c\u5b9e\u7528\u65b0\u578b\u516c\u5f00\u4e86\u4e00\u79cd\u7535\u673a\u6e29\u5ea6\u63a7\u5236\u7cfb\u7edf\uff0c\u5176\u7279\u5f81\u5728\u4e8e\uff0c\u5305\u62ec\u5355\u7247\u673a\uff0c\u5747\u4e0e\u5355\u7247\u673a\u76f8\u8fde\u63a5\u7684\u9694\u79bb\u9a71\u52a8\u5355\u5143\u548cA/D\u8f6c\u6362\u5668\uff0c\u4e0eA/D\u8f6c\u6362\u5668\u76f8\u8fde\u63a5\u7684\u6e29\u5ea6\u4f20\u611f\u5668\uff0c\u4ee5\u53ca\u4e0e\u9694\u79bb\u9a71\u52a8\u5355\u5143\u76f8\u8fde\u63a5\u7684\u98ce\u6247M\u3002 The utility model uses a temperature sensor to collect the motor temperature,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higher than the preset motor running in MCU temperature value, from the motor cooling fan; when the motor temperature is lower than the preset temperature value, the fan is stopped; so it can be very good to the operating temperature of the motor control in below the preset temperature, to prevent the motor temperature is too high and affect the normal 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温度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系统,具体是指一种电机温度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机已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当中,其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电机在长时间或者高温环境中工作时,其自身温度会升高,当电机的温度过高时会影响其正常工作,严重的还会损坏电机。因此,提供一种可以控制电机温度的温度控制系统则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电机在工作是温度过高而影响其正常工作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控制电机温度的电机温度控制系统。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机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均与单片机相连接的隔离驱动单元和A/D转换器,与A/D转换器相连接的温度传感器,以及与隔离驱动单元相连接的风扇M。进一步的,所述隔离驱动单元包括光电耦合器U,三极管VT1,与光电耦合器U相连接的功率驱动电路,与功率驱动电路相连接的继电器K,与继电器K相并联的二极管D2,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单片机相连接的电阻R1,以及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电源相连接的电阻R2;所述三极管VT1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与光电耦合器U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K1则串接在风扇M的电源线上。所述功率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串接在光电耦合器U的第一输出端和三极管VT3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3,串接在三极管VT2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4,串接在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和三极管VT3的基极之间的电阻R5,以及P极与光电耦合器U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2的N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继电器K与二极管D2相并联;所述三极管VT3的集电极接电源,所述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光电耦合器U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接的同时接地。还包括与单片机相连接的显示器。所述A/D转换器的型号为ADC0809。本技术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电机的运行温度,当电机运行温度高于预设在单片机内的温度值时,则启示风扇,对电机进行降温;当电机运行温度低于预设的温度值时,风扇则停止;如此则可以很好的将电机的运行温度控制在预设温度值以下,防止电机运行温度过高而影响其正常工作。(2)本技术通过隔离驱动单元来驱动风扇工作,其可以将风扇工作时的强电电压与单片机进行隔离,防止强电进入到单片机内而损坏单片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隔离驱动单元的电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电机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隔离驱动单元,A/D转换器,温度传感器,风扇M,显示器。其中,该温度传感器采用传统的红外温度传感器,其用于采集电机的实时运行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输给A/D转换器。该A/D转换器用于将接收到的温度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传输给单片机,其信号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A/D转换器采用ADC0809转换器来实现。该单片机则作为本技术的控制中心,其内部预存有电机运行时所允许的最高温度值,该单片机采用STC89C52单片机,其P2.1管脚与显示器相连接,P3.2管脚则与A/D转换器的信号输出接口相连接,P2.3管脚与隔离驱动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显示器用于显示电机的实时运行温度值。该风扇设置于电机附近,当电机运行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值时,风扇则启动,给电机降温。该隔离驱动单元则用于驱动风扇工作,其与风扇相连接。如图2所示,该隔离驱动单元包括光电耦合器U,三极管VT1,与光电耦合器U相连接的功率驱动电路,与功率驱动电路相连接的继电器K,与继电器K相并联的二极管D2,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单片机相连接的电阻R1,以及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5V电源相连接的电阻R2;所述三极管VT1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与光电耦合器U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K1则串接在风扇M的电源线上。具体的,该光电耦合器U和继电器K都起到隔离作用,因为单片机为弱电器件,其不能与强电接触,而该光电耦合器U和继电器K则可以将强电与单片机隔离,该光电耦合器U的型号为4N25,三极管VT1的型号为3DG6,电阻R1的阻值为500Ω,电阻R2的阻值则为1.2KΩ。另外,该功率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串接在光电耦合器U的第一输出端和三极管VT3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3,串接在三极管VT2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4,串接在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和三极管VT3的基极之间的电阻R5,以及P极与光电耦合器U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2的N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继电器K与二极管D2相并联;所述三极管VT3的集电极接电源,所述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光电耦合器U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接的同时接地。该三极管VT2和三极管VT3起开关作用,通过三极管VT2和三极管VT3来驱动继电器工作。该二极管D2可以吸收反向电动势,从而保护三极管VT3不被损坏。该三极管VT2和三极管VT3的型号均为3DG6,继电器K的型号为MY377,电阻R3的阻值为1.2KΩ,电阻R4的阻值为10KΩ,电阻R5的阻值为1KΩ,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型号均为1N914。工作时,温度传感器采集电机的实时运行温度,并传输给A/D转换器,A/D转换器则将接收到的温度信号转换为数字温度信号输出给单片机;单片机将接收到的温度信号通过显示器显示具体温度值,同时单片机将接收到的实时温度信号与预存在其内部的温度值相比对,当电机实时温度高于预设的温度值时,单片机则输出高电平给隔离驱动单元,使隔离驱动单元的三极管VT1导通,此时光电耦合器U也导通,使功率驱动电路得电工作,三极管VT2和三极管VT3也随之导通,继电器K得电,其常开触点K1闭合使风扇M工作,从而对电机降温。当电机实时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单片机则输出低电平,三极管VT1不导通,风扇M则不工作。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机温度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均与单片机相连接的隔离驱动单元和A/D转换器,与A/D转换器相连接的温度传感器,以及与隔离驱动单元相连接的风扇M;所述隔离驱动单元包括光电耦合器U,三极管VT1,与光电耦合器U相连接的功率驱动电路,与功率驱动电路相连接的继电器K,与继电器K相并联的二极管D2,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单片机相连接的电阻R1,以及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电源相连接的电阻R2;所述三极管VT1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与光电耦合器U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K1则串接在风扇M的电源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均与单片机相连接的隔离驱动单元和A/D转换器,与A/D转换器相连接的温度传感器,以及与隔离驱动单元相连接的风扇M;所述隔离驱动单元包括光电耦合器U,三极管VT1,与光电耦合器U相连接的功率驱动电路,与功率驱动电路相连接的继电器K,与继电器K相并联的二极管D2,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单片机相连接的电阻R1,以及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电源相连接的电阻R2;所述三极管VT1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与光电耦合器U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K1则串接在风扇M的电源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VT2,三极管VT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社林曹诚军杨忠敏程振寰徐海川李召寇晓花隆先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诚邦浩然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