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7881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具有一空腔,以及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与室内连通;和第一换热器,设于所述空腔内,第一换热器包括顶端邻接,底端呈夹角设置的两换热部,两所述换热部的底端位于所述空腔的底壁上,所述第一换热器将所述空腔分隔成上下两个腔体,所述进风口与其中一所述腔体连通,所述出风口与另一所述腔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保证换热器具有较大换热面积的同时,能够避免整机体积过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空调室内机中的换热器,其一般是一块平直的板体。若换热器要达到较好的换热效果,则换热器必然需要设计较大的换热面积,也即必然需要延长换热器的长度和/或宽度,如此使得换热器占用的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使得换热器具有较大换热面积的同时,避免整机体积过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具有一空腔,以及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与室内连通;和,第一换热器,包括顶端邻接,底端呈夹角设置的两换热部,两所述换热部的底端位于所述空腔的底壁上,所述第一换热器将所述空腔分隔成上下两个腔体,所述进风口与其中一所述腔体连通,所述出风口与另一所述腔体连通。优选地,所述空腔的内侧壁上设有搭接凸部,所述搭接凸部沿所述换热部的侧缘延伸,两所述换热部的内侧倚靠于所述搭接凸部上。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互连接,以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空腔;所述第二壳体包括沿水平延伸的底盘,及分设于所述底盘两相对侧,并朝上延伸的两搭接侧板,每一所述搭接侧板的宽度均自下向上呈渐缩设置,所述搭接侧板的侧缘构成所述搭接凸部,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底盘上。优选地,每一所述搭接侧板的侧缘均设有搭接翻边,所述搭接翻边构成所述搭接凸部。优选地,所述进风口设于其中一所述搭接侧板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与所述底盘相对的顶壁,以及围设于所述顶壁周缘的周壁,所述周壁的底端且对应每一所述搭接侧板均设有一缺口,两所述缺口自下朝上呈渐缩设置;所述搭接侧板与所述缺口插合,所述周壁的底端与所述底盘连接。优选地,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顶壁上,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位于所述顶壁的外侧,且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侧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优选地,所述空腔的底壁上且在对应两所述换热部底端各有一支撑凸台,每一所述换热部各设于一所述支撑凸台顶面。优选地,所述支撑凸台的顶面自所述空腔外朝内的方向,朝下倾斜设置。优选地,两所述换热部之间的夹角为25°-35°。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具有一空腔,以及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与室内连通;和,第一换热器,包括顶端邻接,底端呈夹角设置的两换热部,两所述换热部的底端位于所述空腔的底壁上,所述第一换热器将所述空腔分隔成上下两个腔体,所述进风口与其中一所述腔体连通,所述出风口与另一所述腔体连通。本技术中,第一换热器呈V形设置,相对于直板状,其结构更加紧凑,具有更大的换热面积,有利于减小整机体积。由于第一换热器是位于空腔的底壁上的,则在外壳上不需要再额外设置支撑结构用以支撑第一换热器,来防止第一换热器掉落,故能够简化外壳的结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沿竖直方向的剖切示意图;图3为图2中第一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沿水平方向的剖切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空腔322第一安装翻边101进风口323第二安装翻边102出风口40第二壳体20第一换热器41底盘21换热部411支撑凸台30第一壳体412排水口31顶壁42搭接侧板311连通口421搭接翻边32周壁50离心风机321缺口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具有一空腔10,以及与所述空腔10连通的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第一换热器20,设于所述空腔10内,包括顶端邻接,底端呈夹角设置的两换热部21,两所述换热部21的底端位于所述空腔10的底壁上,所述第一换热器20将所述空腔10分隔成上下两个腔体,所述进风口101与其中一所述腔体连通,所述出风口102与另一所述腔体连通。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20的底端是位于所述空腔10的底壁上的,所述空腔10的底壁用以支撑所述第一换热器20。由于所述第一换热器20是呈倒置的V形的,两所述换热部21的底端分开,顶端靠近,故能够使得所述第一换热器20稳定的立在所述空腔10的底壁上。为使得从所述进风口101流入到所述空腔10内的空气均能够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20换热,则所述第一换热器20的侧缘优选与所述空腔10的内侧壁抵接,从而避免或者减少空气从所述第一换热器20侧缘与所述空腔10的内侧壁之间的缝隙流过。所述第一换热器20将所述空腔10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进风口101可与下腔体连通,所述出风口102与上腔体连通,使得所述空腔10从下进风,从上出风;当然,所述进风口101也可与上腔体连通,所述出风口102与下腔体连通。通常,所述空调室内机放置在室内,当然,该空调室内机也可放置在室外,则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上各设置一管道接入室内。本技术中,第一换热器20呈V形设置,相对于直板状,其结构更加紧凑,具有更大的换热面积,有利于减小整机体积。由于第一换热器20是位于空腔10的底壁上的,则在外壳上不需要再额外设置支撑结构用以支撑第一换热器20,来防止第一换热器20掉落,故能够简化外壳的结构。本技术实施例中,两所述换热部21之间的夹角为25°-35°。具体地,两所述换热部21之间的夹角可为25°,或者35°,优选为30°,如此既可避免夹角过大而造成所述空调室内机横向过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具有一空腔,以及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与室内连通;和,第一换热器,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顶端邻接,底端呈夹角设置的两换热部,两所述换热部的底端位于所述空腔的底壁上,所述第一换热器将所述空腔分隔成上下两个腔体,所述进风口与其中一所述腔体连通,所述出风口与另一所述腔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具有一空腔,以及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与室内连通;和,第一换热器,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顶端邻接,底端呈夹角设置的两换热部,两所述换热部的底端位于所述空腔的底壁上,所述第一换热器将所述空腔分隔成上下两个腔体,所述进风口与其中一所述腔体连通,所述出风口与另一所述腔体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内侧壁上设有搭接凸部,所述搭接凸部沿所述换热部的侧缘延伸,两所述换热部的内侧倚靠于所述搭接凸部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互连接,以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空腔;所述第二壳体包括沿水平延伸的底盘,及分设于所述底盘两相对侧,并朝上延伸的两搭接侧板,每一所述搭接侧板的宽度均自下向上呈渐缩设置,所述搭接侧板的侧缘构成所述搭接凸部,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底盘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搭接侧板的侧缘均设有搭接翻边,所述搭接翻边构成所述搭接凸部。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彤钟志尧周何杰陈志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