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灯用防水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731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灯用防水薄膜,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防水层(1)、紫外线吸收层(2)、减反射膜层(3)、载体片材层(4)以及胶层(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水薄膜两侧的侧防护装置(6),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水薄膜和侧防护装置(6)之间的手撕装置。本装置在薄膜两侧设置了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内设置了胶水,在外力挤压玩防护装置后,能够在薄膜的边缘形成胶封,防止薄膜边缘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灯用防水薄膜
本技术涉及一种薄膜,具体涉及一种车灯用防水薄膜。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的普及,人们对于汽车的质量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在雨水和高低温天气行驶时,汽车的许多重要零部件经受着雨水、汽车油污、灰尘和其它污物的污染。如车灯、连接器、气压传感器、电子部件和引擎罩下部等始终暴露在各种气候、路况以及可能影响车辆行驶性能的环境中。以前这些重要零部件的防护很简单,如用普通织物布或塑料薄膜加以遮挡,简单防护造成溅水、湿度、汽车油污、路面碎物、灰尘等情况影响了车辆零部件,降低了车辆零部件的性能,从而影响车辆质量性能和安全性能,温度快速下降会导致一些零部件总成的内部压力下降,形成负压,从而吸入污染物,增加结雾并可能造成零件的故障,连接器、气压传感器、电子部件等经雨水渗入后氧化生锈,逐渐失去功能,故障频出,增加了汽车的不安全性和维护成本。且现有的薄膜,经常会由于爆嗮后边角容易脱落。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车灯用防水薄膜,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灯用防水薄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灯用防水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防水层(1)、紫外线吸收层(2)、减反射膜层(3)、载体片材层(4)以及胶层(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水薄膜两侧的侧防护装置(6),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水薄膜和侧防护装置(6)之间的手撕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手撕装置为一塑料材质的手撕片(7),其包括手撕体部(71)和粘贴部(72),所述粘贴部(72)为“L”形,其“L”形一端粘贴在所述防水层(1)上,其“L”形另一端粘贴在所述薄膜侧面,所述手撕体部(71)位于所述防水层(1)上方。进一步的,所述侧防护装置(6)包括第一腔体(61)、第二腔体(6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61)和第二腔体(62)内的胶水,其中所述第一腔体(61)为“L”形,所述第二腔体(62)为四分之一圆柱形,所述第一腔体(61)连通第二腔体(62),所述第一腔体(61)粘贴在所述粘贴部(72)上,所述第二腔体(62)粘贴在所述粘贴部(72)下方的所述薄膜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腔体(62)侧壁为多条波浪形皱褶(621)组成。进一步的,所述波浪形皱褶(621)上设置有多个圆形切线(6211)。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本装置在薄膜两侧设置了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内设置了胶水,在外力挤压玩防护装置后,能够在薄膜的边缘形成胶封,防止薄膜边缘脱落;(2)本装置设置了手撕装置,能够将多余的胶水撕掉,防止影响美观。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波浪形皱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水层;2-紫外线吸收层;3-减反射膜层;4-载体片材层;5-胶层;6-侧防护装置;61-第一腔体;62-第二腔体;621-波浪形皱褶;6211-圆形切线孔;7-手撕片;71-手撕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灯用防水薄膜,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防水层1、紫外线吸收层2、减反射膜层3、载体片材层4以及胶层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水薄膜两侧的侧防护装置6,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水薄膜和侧防护装置6之间的手撕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手撕装置为一塑料材质的手撕片7,其包括手撕体部71和粘贴部72,所述粘贴部72为“L”形,其“L”形一端粘贴在所述防水层1上,其“L”形另一端粘贴在所述薄膜侧面,所述手撕体部71位于所述防水层1上方。进一步的,所述侧防护装置6包括第一腔体61、第二腔体6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61和第二腔体62内的胶水,其中所述第一腔体(61为“L”形,所述第二腔体62为四分之一圆柱形,所述第一腔体61连通第二腔体62,所述第一腔体61粘贴在所述粘贴部72上,所述第二腔体62粘贴在所述粘贴部72下方的所述薄膜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腔体62侧壁为多条波浪形皱褶621组成。进一步的,所述波浪形皱褶621上设置有多个圆形切线621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设置了胶水,在将薄膜安装好后,通过压迫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二腔体内的胶水会冲破圆形切线,在薄膜的边缘处凝结;而在凝结后,通过手撕体能够快速去除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防止影响美观。防水层为PE材质,能够有效进行防水;紫外线吸收层能够对紫外线进行吸收,防止直射老化;减反射膜层为增透作用;胶层用于安装在车灯上。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本装置在薄膜两侧设置了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内设置了胶水,在外力挤压玩防护装置后,能够在薄膜的边缘形成胶封,防止薄膜边缘脱落;(2)本装置设置了手撕装置,能够将多余的胶水撕掉,防止影响美观。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车灯用防水薄膜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灯用防水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防水层(1)、紫外线吸收层(2)、减反射膜层(3)、载体片材层(4)以及胶层(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水薄膜两侧的侧防护装置(6),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水薄膜和侧防护装置(6)之间的手撕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灯用防水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防水层(1)、紫外线吸收层(2)、减反射膜层(3)、载体片材层(4)以及胶层(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水薄膜两侧的侧防护装置(6),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水薄膜和侧防护装置(6)之间的手撕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灯用防水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撕装置为一塑料材质的手撕片(7),其包括手撕体部(71)和粘贴部(72),所述粘贴部(72)为“L”形,其“L”形一端粘贴在所述防水层(1)上,其“L”形另一端粘贴在所述薄膜侧面,所述手撕体部(71)位于所述防水层(1)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灯用防水薄膜,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远洋车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