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编织鞋收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6046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双层编织鞋收口方法是利用横机向第二方向收口,其中针对每一针位依次执行以下的编织动作:S1,不编织,执行面针过底针动作;S2,不编织,执行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第一方向踢纱咀动作;S3,向第二方向编织底针;S4,不编织,执行底针过面针动作;S5,不编织,执行底针过面针动作;S6,不编织,底针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两只针位;S7,不编织,执行向所述第一方向踢纱咀动作;S8,向第二方向编织面针;S9,不编织,面针向底移动一只针位;S10,不编织,面针向底移动一只针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层编织鞋收口方法可将双层编织物的面层和底层缝合收口后将套针隐藏在面层和底层之间,收口处无凸起,不留痕迹,美观大方。

A method of double woven shoes.

Double woven shoes. The metho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s the use of closing to the second direction knitting machine, one for each stitch knitting action in executive below: S1, non woven, performing side bottom needle movement; S2, non woven, performing the first direction and the second direction opposite kick yarn mouth movement; S3 second, to the end of the needle knitting direction; S4, non woven, executive bottom needle side action; S5, non woven, executive bottom needle side action; S6, non woven, the end of the needle to the first direction two needle; S7, non woven, execution to the first direction play yarn nozzle S8, action; second direction braided S9, non woven, facial acupuncture; the side to the bottom to move a needle; S10, non woven, the side to the bottom to move a needle position. Double woven shoes.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can be double layer fabric surface layer and the bottom layer will be hidden in the suture closing trocar between the surface layer and the bottom layer, the edge without convex, leaving no trace, beautiful and genero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编织鞋收口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编织鞋,尤其涉及一种双层编织鞋收口方法。
技术介绍
双层编织鞋在收尾的时候一般都使用套针方法进行收口。现有的套针收口方法使得收尾处有明显的线圈包裹收口处的痕迹,看起来收口处有凸起状(鼓起),厚重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形成隐形封口的双层编织鞋收口方法。一种双层编织鞋收口方法,利用横机向第二方向收口,其中针对每一针位依次执行以下的编织动作:S1,不编织,执行面针过底针动作;S2,不编织,执行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第一方向踢纱咀动作;S3,向第二方向编织底针;S4,不编织,执行底针过面针动作;S5,不编织,执行底针过面针动作;S6,不编织,底针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两只针位;S7,不编织,执行向所述第一方向踢纱咀动作;S8,向第二方向编织面针;S9,不编织,面针向底移动一只针位;以及S10,不编织,面针向底移动一只针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双层编织鞋收口方法,利用横机向第二方向收口,其中针对每一针位依次执行以下的编织动作:S1,不编织,执行底针过面针动作;S2,不编织,执行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第一方向踢纱咀动作;S3,向第二方向编织面针;S4,不编织,执行面针过底针动作;S5,不编织,执行面针过底针动作;S6,不编织,面针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两只针位;S7,不编织,执行向所述第一方向踢纱咀动作;S8,向第二方向编织底针;S9,不编织,底针向面移动一只针位;以及S10,不编织,底针向面移动一只针位。本专利技术的双层编织鞋收口方法在收口后看不出使用了套针收口,套针收口过程中使用的纱线均隐藏在双层织物内侧,收口处没有凸起,简洁清爽,一体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双层编织鞋收口方法的机编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为描述方便,以附图中显示的左、右、上下关系来对本专利技术的双层编织鞋收口方法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双层编织鞋收口方法应用于横机。当双层编织鞋是从后帮开始编织,在鞋舌自由端收尾时,用于鞋舌自由端的收口。当双层编织鞋是从鞋头部开始编织,在后帮上端收尾时,用于后帮上端的收口。本专利技术的双层编织鞋收口方法是将现有套针收口方法进行了改进,可将双层编织物的面层和底层(内层)缝合收口后将套针隐藏在面层和底层之间,收口处无凸起,不留痕迹,美观大方。请参考图1的实施例一的横机编织流程图,图中的方格内的图标自下而上表示横机依次的操作动作,左右方格代表不同的针位。为方便描述,不对各个图标进行解说,以图左侧的标记S1,S2……S10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双层编织鞋的收口是从右侧开始,向左侧方向进行收口,收口方法包括顺次执行的如下步骤。步骤S1,不编织,执行面针过底针动作。步骤S2,不编织,执行向右踢纱咀动作。步骤S3,向左编织底针。步骤S4,不编织,执行底针过面针动作。步骤S5,不编织,执行底针过面针动作。步骤S6,不编织,底针向右移动两只针位。步骤S7,不编织,执行向右踢纱咀动作。步骤S8,向左编织面针。步骤S9,不编织,面针向底移动一只针位。步骤S10,不编织,面针向底(即底层方向)移动一只针位,完成一个针位的收针。然后,继续对左边一个针位的线圈重复执行动作S1至S10直到完成所有收口。实施例一中,是从图1中的右侧针位依次往左侧编织完成收口,在实施例一的一个变形例(实施例二)中,可从左侧向右侧编织完成收口,仅需要将实施例一步骤中的“右”(第一方向)替换为“左”(第二方向),“左”替换为“右”即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不编织,执行面针过底针动作。步骤S2,不编织,执行向左踢纱咀动作。步骤S3,向右编织底针。步骤S4,不编织,执行底针过面针动作。步骤S5,不编织,执行底针过面针动作。步骤S6,不编织,底针向左移动两只针位。步骤S7,不编织,执行向左踢纱咀动作。步骤S8,向右编织面针。步骤S9,不编织,面针向底移动一只针位。步骤S10,不编织,面针向底移动一只针位,完成一个针位的收针。然后,继续对右边一个针位的线圈重复执行动作S1至S10直到完成所有收口。实施例一中,首先编织了底针,再编织面针,在实施例一的又一个变形例(实施例三)中,可先编织面针,再编织底针,也可实现隐形收口的效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不编织,执行底针过面针动作。步骤S2,不编织,执行向右踢纱咀动作。步骤S3,向左编织面针。步骤S4,不编织,执行面针过底针动作。步骤S5,不编织,执行面针过底针动作。步骤S6,不编织,面针向右移动两只针位。步骤S7,不编织,执行向右踢纱咀动作。步骤S8,向左编织底针。步骤S9,不编织,底针向面移动一只针位。步骤S10,不编织,底针向面(即向面层方向)移动一只针位,完成一个针位的收针。然后,继续对左边一个针位的线圈重复执行动作S1至S10直到完成所有收口。类似的,可将实施例三中的“右”(第一方向)替换为“左”(第二方向),“左”替换为“右”即可得到第四实施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不编织,执行底针过面针动作。步骤S2,不编织,执行向左踢纱咀动作。步骤S3,向右编织面针。步骤S4,不编织,执行面针过底针动作。步骤S5,不编织,执行面针过底针动作。步骤S6,不编织,面针向左移动两只针位。步骤S7,不编织,执行向左踢纱咀动作。步骤S8,向右编织底针。步骤S9,不编织,底针向面移动一只针位。步骤S10,不编织,底针向面移动一只针位,完成一个针位的收针。然后,继续对右边一个针位的线圈重复执行动作S1至S10直到完成所有收口。以上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双层编织鞋收口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编织鞋收口方法,利用横机向第二方向收口,其特征在于,针对每一针位依次执行以下的编织动作:S1,不编织,执行面针过底针动作;S2,不编织,执行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第一方向踢纱咀动作;S3,向第二方向编织底针;S4,不编织,执行底针过面针动作;S5,不编织,执行底针过面针动作;S6,不编织,底针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两只针位;S7, 不编织,执行向所述第一方向踢纱咀动作;S8,向第二方向编织面针;S9,不编织,面针向底移动一只针位;以及S10,不编织,面针向底移动一只针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编织鞋收口方法,利用横机向第二方向收口,其特征在于,针对每一针位依次执行以下的编织动作:S1,不编织,执行面针过底针动作;S2,不编织,执行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第一方向踢纱咀动作;S3,向第二方向编织底针;S4,不编织,执行底针过面针动作;S5,不编织,执行底针过面针动作;S6,不编织,底针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两只针位;S7,不编织,执行向所述第一方向踢纱咀动作;S8,向第二方向编织面针;S9,不编织,面针向底移动一只针位;以及S10,不编织,面针向底移动一只针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雪君
申请(专利权)人:保丽信惠州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