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5921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22:54
本实用涉及一种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上料装置。在自动线的检测设备中,上料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容易引起位置不正问题,影响检测质量和效率。本实用为一种上料装置,底板的侧面固设安装第一气缸的安装架,底板上固设支架;支架中间固设过料板,左侧设有连接驱动机构的第一推块;第一气缸上设有第二推块,工件上料时,第一二推块和过料板在同一直线上;工件由第一推块、连接打料机构的拨叉定位;打料机构由第二气缸等组成,固定架和固定座固定在支架上,过渡板连接第二气缸,导向杆穿过固定座一端连接在过渡板上,另端连接在连接板上,连接板连接在拨叉上。使用本实用解决了零件的正确上料问题,其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A fee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testing equipment, and more specifically to a feeding device. In the automatic line detection equipment, the structure of the feeding device is complex and the cost is high, which can easily cause the problem of position error, which affects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detection. The utility is a device on the side of the bottom plate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rack of the first cylinder and bottom plate are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bracket; bracket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left over board, a connecting driving mechanism of the first push piece; the first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pushing block second, workpiece material, the first two blocks and a plate in the same line; fork positioning by the first push block, connects to the feeding mechanism; knockout mechanism consists of second cylinder. The fixed frame and the fixed seat is fixed on the bracket, the transition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ylinder, the guide rod penetrates through the fixed seat is connected on the transition plate,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plate on the connection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hifting fork.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to solve the correct feeding problem of the parts, an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production cost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料装置
本实用涉及一种检测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自动线的检测设备中,零件上料也为全自动,而现有的上料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且有时容易引起位置不正问题,影响检测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保证位置精度的上料装置。一种上料装置,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的侧面固设安装第一气缸的安装架,底板上固设支架;支架中间固设过料板,左侧设有连接驱动机构的第一推块;第一气缸上设有第二推块,工件上料时,第一推块、第二推块和过料板在同一直线上;工件由第一推块、连接打料机构的拨叉定位;所述的打料机构由第二气缸、固定架、过渡板、导向杆、固定座和连接板组成,固定架和固定座固定在支架上,过渡板连接第二气缸,导向杆穿过固定座一端连接在过渡板上,另一端连接在连接板上,连接板连接在拨叉上。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的打料机构还包括位于固定座上的直线轴承,由直线轴承对导向杆进行导向、支承。所述的过料板的右侧成斜向设置,能自动下料。所述的拨叉的下端为V形结构,定位稳固可靠。所述的导向杆的数量为2,拨叉下行时不会偏移。使用本技术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有效解决了零件的正确上料问题,避免了零件位置不正,同时其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图1所示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上料装置。本实施例所述的上料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的底板1的侧面固设安装第一气缸3的安装架2,底板1上固设支架4;支架4中间固设过料板11,左侧设有连接驱动机构的第一推块5。第一气缸3上设有第二推块13,工件8从第一挡块12和第二挡块14组成的通道落下,为防止工件飞出,在第一挡块12、第二挡块14及过料板11外侧上固设防护15,当位于防护15上的感应开关7感应到有工件时,第一气缸3推动第二推块13前移,使第一推块5、第二推块13和过料板11在同一直线上;工件8落在第二推块13上后,连接驱动机构的第一推块5推动工件8右移到检测位,同时挡住工件下行的通道。工件8由第一推块5、连接打料机构9的拨叉10定位;所述的打料机构9由第二气缸901、固定架902、过渡板903、导向杆904、固定座905、直线轴承906和连接板907组成,固定架902和固定座905固定在与工件8背面的支架4上,第二气缸901通过固定架902固定在支架4的上方,过渡板903连接第二气缸901,固定座905上设有直线轴承906,导向杆904穿过固定座905一端连接在过渡板903上,另一端连接在连接板907上,连接板907穿过支架4的空腔连接到拨叉10上,由拨叉10将工件定位并径向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的过料板11的右侧成斜向设置,当检测完成,第二个工件上料后,将第一个工件右推,第一个工件沿着斜向通道下行,无须别的动力驱动。进一步地,所述的拨叉10的下端为V形结构,固定及定位正确可靠。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导向杆904的数量为2,拨叉10由第二气缸901驱动下行时位置正确,不会偏移。以上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设计思路做出的变形及改进,都应当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上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料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的侧面固设安装第一气缸(3)的安装架(2),底板(1)上固设支架(4);支架(4)中间固设过料板(11),左侧设有连接驱动机构的第一推块(5);第一气缸(3)上设有第二推块(13),工件上料时,第一推块(5)、第二推块(13)和过料板(11)在同一直线上;工件(8)由第一推块(5)、连接打料机构(9)的拨叉(10)定位;所述的打料机构(9)由第二气缸(901)、固定架(902)、过渡板(903)、导向杆(904)、固定座(905)和连接板(907)组成,固定架(902)和固定座(905)固定在支架(4)上,过渡板(903)连接第二气缸(901),导向杆(904)穿过固定座(905)一端连接在过渡板(903)上,另一端连接在连接板(907)上,连接板(907)连接在拨叉(1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料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的侧面固设安装第一气缸(3)的安装架(2),底板(1)上固设支架(4);支架(4)中间固设过料板(11),左侧设有连接驱动机构的第一推块(5);第一气缸(3)上设有第二推块(13),工件上料时,第一推块(5)、第二推块(13)和过料板(11)在同一直线上;工件(8)由第一推块(5)、连接打料机构(9)的拨叉(10)定位;所述的打料机构(9)由第二气缸(901)、固定架(902)、过渡板(903)、导向杆(904)、固定座(905)和连接板(907)组成,固定架(902)和固定座(905)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炎辉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庆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