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尾门的电动撑杆及车辆尾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55693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尾门的电动撑杆及车辆尾门包括:第一球头帽设置于杆体的第一端;第二球头帽设置于杆体的第二端;动力部和传动部设置于杆体内部;第一球头帽与车辆尾门转动连接;第二球头帽与车身转动连接;动力部包含线束、电机、减速箱和保护铁套;传动部包含传动件A、丝杆组件;线束穿过B杆头固接于电机上,电机与减速箱传动连接;电机与减速箱设置于保护铁套,保护铁套通过自攻螺丝固接于B杆头上;减速箱与丝杆组件的第一端连接;丝杆组件的第二端与A杆头连接,A杆头与第二球头帽连接;当电机传动减速箱长生动力,通过传动件A驱动丝杆组件进行轴向位移,以使杆体实现屈伸。以降低装配成本。

An electric pole and tail door of a rear door of a vehic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ear door electric pole and vehicle tail door includes a first end cap is arranged on the ball head of the rod body; the second head cap is arranged at the second ends of the rod body; and the power transmission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part of the rod body; the first ball cap and a vehicle tail door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the head cap and body rotatably connected; power part comprises a motor, wire harness, gear box and transmission part comprises a set of protection of iron; transmission of A, wire rod assembly; the wire harness through the B hea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th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a drive motor and gear box; gear box is arranged on the protection of iron, iron protection set by self tapping screws fixed on the B bar on the head; the end of the gear box and the wire connecting rod assembly; wire rod assembly second connected with the A head, A head and the second head cap is connected; when the motor drive reducer longevity power, through a transmission A drive screw group The axial displacement is carried out so that the rod can be flexed and extended. To reduce the cost of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尾门的电动撑杆及车辆尾门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尾门的电动撑杆及车辆尾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车辆作为运载工具越来越普及,而消费者对汽车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处处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便捷。例如,车辆的尾门采用自动开阖机制。而为了实现车辆尾门的自动开阖,车辆尾门通常需要设置电动撑杆。现有技术中,电动撑杆在电机减速箱之间连接主要采用铆压方式,这样导致装配时后续任何一个工序出现问题,整个撑杆系统全部报废,成本大大增加;并且,电动撑杆通常采用将丝杆直接连接在减速箱上面的方式,这样会加大噪音,降低零部件寿命,防水等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尾门的电动撑杆及车辆尾门,用于降低装配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一种车辆尾门的电动撑杆,包括:动力部、传动部、杆体、B杆头、A杆头、第一球头帽和第二球头帽;所述第一球头帽设置于所述杆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球头帽设置于所述杆体的第二端;所述动力部和所述传动部设置于所述杆体内部;所述第一球头帽与车辆尾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球头帽与车身转动连接;所述动力部包含线束、电机、减速箱和保护铁套;所述传动部包含传动件A、丝杆组件;其中,所述线束穿过所述B杆头固接于所述电机上,所述电机与所述减速箱传动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减速箱设置于所述保护铁套,所述保护铁套通过自攻螺丝固接于所述B杆头上;所述减速箱与所述丝杆组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丝杆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A杆头连接,所述A杆头与所述第二球头帽连接;当所述电机传动所述减速箱长生动力,通过所述传动件A驱动所述丝杆组件进行轴向位移,以使所述杆体实现屈伸。可选地,所述传动部还包含第一橡胶软垫、花介A、传动件B、第二橡胶软垫、花介B、密封圈和缓冲橡胶垫;所述丝杆组件包含丝杆、垫片A、传动件B、轴承、垫片B、丝杆外牙和丝杆外管;所述减速箱与所述橡胶软垫连接,所述橡胶软垫与所述花介A连接;所述传动件A套设于所述花介A内;所述传动件A与所述传动件B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橡胶软垫;所述传动件B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丝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丝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轴承的第一面之间设置有所述垫片A;所述丝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轴承的第二面之间设置有所述垫片B;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相对设置;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花介B内;且所述花介B远离所述轴承的一面设置有所述密封圈;所述丝杆穿过所述密封圈;所述丝杆套设于橡胶B管内。可选地,所述丝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丝杆外牙螺纹连接;所述丝杆外牙固定与所述丝杆外管的第一端的内壁;所述丝杆外管的第二端与所述A杆头连接,且;所述丝杆外管的第二端与所述A杆头之间设置有垫片C;所述A杆头与所述第二球头帽连接;所述A杆头还与橡胶A管连接,所述丝杆外管设置于所述橡胶A管内;所述橡胶A管的一端与所述橡胶B管的一端套设。可选地,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内套设有所述丝杆和所述丝杆外管;所述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橡胶B管的第一底面连接;所述弹簧的第二段与所述A杆头的第一底面连接;所述橡胶B管的第一底面和所述A杆头的第一底面相对设置。可选地,所述动力部还包含第一保护垫、霍尔磁环、PCB板、第二保护垫;所述第一保护垫与所述第二保护垫之间设置有所述电机和所述减速箱,所述霍尔磁环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PCB与所述电机连接。本专利技术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尾门,包括:第一个方面或第一个方面任一项实现方式所述的车辆尾门的电动撑杆、尾门和车身;所述第一球头帽与所述尾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球头帽与所述车身转动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尾门的电动撑杆及车辆尾门,通过保护铁套与B杆头连接采用自攻螺丝,这样当撑杆不良时,可以拆下螺丝顺利取出电机组件,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尾门的电动撑杆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动部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传动部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动力部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尾门的电动撑杆的剖面示意图,参照图1,该电动撑杆包括:动力部1、传动部2、杆体3、B杆头4、A杆头5、第一球头帽6和第二球头帽7;所述第一球头帽6设置于所述杆体3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球头帽7设置于所述杆体3的第二端;所述动力部1和所述传动部2设置于所述杆体3内部;所述第一球头帽6与车辆尾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球头帽7与车身转动连接;所述动力部1包含线束10、电机11、减速箱12和保护铁套13;所述传动部2包含传动件A20、丝杆组件21;其中,所述线束10穿过所述B杆头固接于所述电机11上,所述电机11与所述减速箱12传动连接;所述电机11与所述减速箱12设置于所述保护铁套13,所述保护铁套13通过自攻螺丝14固接于所述B杆头4上;所述减速箱12与所述丝杆组件2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丝杆组件21的第二端与所述A杆头5连接,所述A杆头5与所述第二球头帽7连接;当所述电机11传动所述减速箱12长生动力,通过所述传动件A20驱动所述丝杆组件21进行轴向位移,以使所述杆体3实现屈伸。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撑杆,通过保护铁套与B杆头连接采用自攻螺丝,这样当撑杆不良时,可以拆下螺丝顺利取出电机组件,降低成本。在图1的基础上,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动部的剖面示意图,参见图2,所述传动部2还包含第一橡胶软垫21、花介A22、传动件B23、第二橡胶软垫24、花介B25、密封圈26和缓冲橡胶垫27;继续参照图1及图2,所述丝杆组件21包含丝杆210、垫片A211、传动件B23、轴承212、垫片B213、丝杆外牙214和丝杆外管215;所述减速箱12与所述橡胶软垫连接,所述橡胶软垫与所述花介A22连接;所述传动件A20套设于所述花介A22内;所述传动件A20与所述传动件B23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橡胶软垫24;所述传动件B23通过所述轴承212与所述丝杆2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丝杆210的第一端与所述轴承212的第一面之间设置有所述垫片A211;所述丝杆210的第一端与所述轴承212的第二面之间设置有所述垫片B213;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相对设置;所述轴承212设置于所述花介B25内;且所述花介B25远离所述轴承212的一面设置有所述密封圈26;所述丝杆210穿过所述密封圈26;所述丝杆210套设于橡胶B管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丝杆210与减速箱12之间增加软连接,可以有效减小噪音,增加零件寿命,大大升高防水等级。进一步地,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传动部的剖面示意图,参见图1至图3,所述丝杆210的第二端与所述丝杆外牙214螺纹连接;所述丝杆外牙214固定与所述丝杆外管215的第一端的内壁;所述丝杆外管215的第二端与所述A杆头5连接,且;所述丝杆外管215的第二端与所述A杆头5之间设置有垫片C216;所述A杆头5与所述第二球头帽7连接;所述A杆头5还与橡胶A管8连接,所述丝杆外管215设置于所述橡胶A管8内;所述橡胶A管8的一端与图1中所示橡胶B管9的一端套设。具体的,整个撑杆系统分成三个组成部分,电机11减速箱12部分提供输出转动力,传递到丝杆210上,丝杆外管215与A杆头5连接止转,这样丝杆210与丝杆外管215之间产生轴向位移。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辆尾门的电动撑杆及车辆尾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尾门的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部、传动部、杆体、B杆头、A杆头、第一球头帽和第二球头帽;所述第一球头帽设置于所述杆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球头帽设置于所述杆体的第二端;所述动力部和所述传动部设置于所述杆体内部;所述第一球头帽与车辆尾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球头帽与车身转动连接;所述动力部包含线束、电机、减速箱和保护铁套;所述传动部包含传动件A、丝杆组件;其中,所述线束穿过所述B杆头固接于所述电机上,所述电机与所述减速箱传动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减速箱设置于所述保护铁套,所述保护铁套通过自攻螺丝固接于所述B杆头上;所述减速箱与所述丝杆组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丝杆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A杆头连接,所述A杆头与所述第二球头帽连接;当所述电机传动所述减速箱长生动力,通过所述传动件A驱动所述丝杆组件进行轴向位移,以使所述杆体实现屈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尾门的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部、传动部、杆体、B杆头、A杆头、第一球头帽和第二球头帽;所述第一球头帽设置于所述杆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球头帽设置于所述杆体的第二端;所述动力部和所述传动部设置于所述杆体内部;所述第一球头帽与车辆尾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球头帽与车身转动连接;所述动力部包含线束、电机、减速箱和保护铁套;所述传动部包含传动件A、丝杆组件;其中,所述线束穿过所述B杆头固接于所述电机上,所述电机与所述减速箱传动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减速箱设置于所述保护铁套,所述保护铁套通过自攻螺丝固接于所述B杆头上;所述减速箱与所述丝杆组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丝杆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A杆头连接,所述A杆头与所述第二球头帽连接;当所述电机传动所述减速箱长生动力,通过所述传动件A驱动所述丝杆组件进行轴向位移,以使所述杆体实现屈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尾门的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还包含第一橡胶软垫、花介A、传动件B、第二橡胶软垫、花介B、密封圈和缓冲橡胶垫;所述丝杆组件包含丝杆、垫片A、传动件B、轴承、垫片B、丝杆外牙和丝杆外管;所述减速箱与所述橡胶软垫连接,所述橡胶软垫与所述花介A连接;所述传动件A套设于所述花介A内;所述传动件A与所述传动件B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橡胶软垫;所述传动件B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丝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丝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轴承的第一面之间设置有所述垫片A;所述丝杆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彪李爱华卢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海博瑞德电智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