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55689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结构,包括于两侧相对布置的侧围,以及设置于两侧侧围后端之间的后背门,在所述后背门的顶部设有尾翼,在两侧侧围后端的顶部连接设有于所述尾翼两端的下方相对布置的后侧翼。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通过使后侧翼连接于侧围的后端,相较于后侧翼在后背门玻璃及尾翼间的安装形式,可避免因考虑后侧翼与侧围的分缝线及后背门与侧围的分缝线的对应,而对后背门与侧围分缝线的位置带来制约,从而可避免可能出现的后背门玻璃与侧围发生干涉的问题,而便于后侧翼的安装布置。

Car body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vehicle body structure, including on both sides of the relative arrangement of the side wall, and position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ide back between the back door, on the top of the back door is provided with a tail, below the top in both side rear end is connected to both ends of the tail of the rear side of the wing layout. The car body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connected to the side wall of the back end by making after installation in the flank, flanking the back door glass and the tail compared to the post, can avoid the corresponding consideration due to flank and side parting line and the back door and side parting line, and in the parting line of back door and side position bring constraints, so as to avoid the possible back door glass and a side wall interference problem, and to facilitate the installation after the fl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车身结构
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车身结构。
技术介绍
为满足消费者对汽车外型不断变化的需求,一些车型上通过设置后侧翼而使得尾翼的两侧延长,由此可给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现有车型中,后侧翼在安装时多是采用与尾翼和后背门玻璃相结合的安装结构,以保证后侧翼安装的稳定性,但侧围与后背门间的分缝位置对这种安装形式有较大的影响。若后侧翼与侧围的分缝线和后背门与侧围的分缝线的交汇点处于后侧翼的内侧,则容易使得后背门玻璃与侧围间呈搭接状态,从而在后背门关闭的极限状态,后背门玻璃易于侧围产生干涉,而往往需要重新调整造型分缝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汽车车身结构,以可避免因后侧翼的安装,而造成后背门玻璃与侧围易发生干涉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车身结构,包括于两侧相对布置的侧围,以及设置于两侧侧围后端之间的后背门,在所述后背门的顶部设有尾翼,在两侧侧围后端的顶部连接设有于所述尾翼两端的下方相对布置的后侧翼。进一步的,所述侧围包括侧围外板,在所述侧围外板的后端连接设有流水槽,在所述侧围外板的后端设有贯通至所述侧围外板端部的后侧窗,所述后侧翼与所述流水槽及所述后侧窗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后侧翼包括呈弯折状的后侧翼骨架,以及包覆于所述后侧翼骨架上的后侧翼外板,所述流水槽及所述后侧窗分别连接于所述后侧翼骨架的两相对侧。进一步的,所述后侧翼骨架呈“V”形弯折。进一步的,所述后侧翼骨架与所述流水槽及所述后侧窗间均为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后侧翼骨架与所述流水槽通过穿设于两者间的连接件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子母扣。进一步的,所述后侧翼骨架与所述后侧窗通过设于两者间的卡接机构卡接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固连于所述后侧窗内侧的卡块,以及对应于所述卡块形成于所述后侧翼骨架上的、与所述卡块卡扣配合的卡槽。进一步的,所述卡块为粘结固连于所述后侧窗上的橡胶块。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通过使后侧翼连接于侧围的后端,相较于后侧翼在后背门玻璃及尾翼间的安装形式,可避免因考虑后侧翼与侧围的分缝线及后背门与侧围的分缝线的对应,而对后背门与侧围分缝线的位置带来制约,从而可避免可能出现的后背门玻璃与侧围发生干涉的问题,而便于后侧翼的安装布置。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后侧翼骨架与流水槽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后侧翼骨架与后侧窗的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侧围外板,2-上边梁,3-后侧窗,31-后侧窗玻璃,32-后侧窗框,4-尾翼,5-流水槽,6-后侧翼,61-后侧翼骨架,62-后侧翼外板,7-卡块,8-子母扣。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身结构,其包括于两侧相对布置的侧围,以及设置在两侧侧围的后端之间的后背门,在后背门的顶部设置有尾翼,在两侧侧围后端的顶部还连接有相对布置、并分别位于尾翼两端下方的后侧翼。该汽车车身结构通过使后侧翼连接于侧围的后端,与现有的后侧翼在后背门玻璃及尾翼间的安装形式相比,可避免因考虑后侧翼与侧围的分缝线及后背门与侧围的分缝线的对应,而对后背门与侧围分缝线的位置带来制约,以可避免可能出现的后背门玻璃与侧围发生干涉的问题。基于如上的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汽车车身结构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中所示,其中,本实施例中仅以一侧的侧围处后侧翼6的设置为例进行说明,另一侧侧围处后侧翼6的设置情况与下文所述相同,将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侧围包括侧围外板1,在侧围外板1后端的内侧设置有流水槽5,在侧围外板1后端的顶部还设置有后侧窗3,后侧窗3也延伸至侧围外板1的端部而呈贯通式结构。后侧窗3的上方与上边梁2连接,在后侧翼的上方为尾翼4,尾翼4设置于图中未示出的后背门的顶部。本实施例中后侧翼6即与上述的流水槽5及后侧窗3连接,而实现在侧围端部的设置,具体结构上,如图2中所示,后侧翼6包括呈“V”形弯折的后侧翼骨架61,在后侧翼骨架61上包覆有后侧翼外板62,后侧翼骨架61的两相对侧分别与流水槽5和后侧窗3相连接,以实现后侧翼6的稳固设置,后侧翼外板62则在后侧翼骨架61的支撑下,沿后侧窗3的外端面向车身后端延伸,并向车身内侧收缩布置,以形成外观面。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后侧翼6的拆装,后侧翼6与流水槽5及后侧窗3之间均采用可拆卸的连接形式。如图2中,流水槽5即通过穿设于其和后侧翼骨架61之间的子母扣8实现可拆卸连接,子母扣8采用现有部件即可。当然,除了采用子母扣8,流水槽5与后侧翼骨架61之间也可通过螺栓副或卡扣等连接件实现两者间的可拆卸连接。如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中后侧窗3具体包括设置于侧围外板1上的后侧窗玻璃31,后侧窗玻璃31通过沿其边沿布置的后侧窗框32安装于侧围外板1上。后侧翼骨架61靠近于后侧窗3的一侧也即与后侧窗玻璃31相连接,且后侧窗玻璃31与后侧翼骨架61间具体采用设于两者间的卡接机构实现上述的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该卡接机构包括固连于后侧窗玻璃31上的卡块7,以及对应于卡块7而形成于后侧翼骨架61上的卡槽,通过卡块7与卡槽的卡扣配合实现后侧翼6与后侧窗3的连接。本实施例中卡块7采用硬质的橡胶块,且其可通过胶粘的形式固连在后侧窗玻璃31的端部,以便于在后侧窗玻璃31上的设置。当然,除了为橡胶块,卡块7也可采用塑料材料制成,而除了采用卡块7与卡槽的配合机构,设于后侧翼骨架61与后侧窗玻璃31间的卡接机构也可采用其它现有的卡接结构形式。本汽车车身结构相较于后侧翼6在后背门玻璃及尾翼4间安装的设置形式,可不用考虑后侧翼与侧围的分缝线及后背门与侧围的分缝线的对应,而可使后背门玻璃与侧围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从而可避免后背门在关闭的极限状态,后背门玻璃与侧围发生干涉,而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车身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车身结构,包括于两侧相对布置的侧围,以及设置于两侧侧围后端之间的后背门,在所述后背门的顶部设有尾翼(4),其特征在于:在两侧侧围后端的顶部连接设有于所述尾翼(4)两端的下方相对布置的后侧翼(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身结构,包括于两侧相对布置的侧围,以及设置于两侧侧围后端之间的后背门,在所述后背门的顶部设有尾翼(4),其特征在于:在两侧侧围后端的顶部连接设有于所述尾翼(4)两端的下方相对布置的后侧翼(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包括侧围外板(1),在所述侧围外板(1)的后端连接设有流水槽(5),在所述侧围外板(1)的后端设有贯通至所述侧围外板(1)端部的后侧窗(3),所述后侧翼(6)与所述流水槽(5)及所述后侧窗(3)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翼(6)包括呈弯折状的后侧翼骨架(61),以及包覆于所述后侧翼骨架(61)上的后侧翼外板(62),所述流水槽(5)及所述后侧窗(3)分别连接于所述后侧翼骨架(61)的两相对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翼骨架(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洁任明齐会涛贺志杰孙计晨张海民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