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组件及其行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5500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位机构,该行位机构包括行位组件、至少一个顶抵件和与顶抵件一一对应的弹性件,顶抵件可活动地穿设在行位组件中且连接弹性件,行位组件和顶抵件与模具配合以在行位组件和模具之间注塑形成一产品,顶抵件具有凸台,行位组件具有挡壁,在行位组件朝远离产品的方向移动时,顶抵件弹性顶抵产品和模具,且行位组件在移动预定距离后凸台限位于挡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模具组件。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产品在行位出模过程中被行位机构拉变形。

Die assembly and its position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echanism, the mechanism comprises a line line component, at least one piece abuts the elastic member and the supporting parts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opping part is movably arranged in an assembly lin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elastic member abuts the components and parts and die with in line between the components and the injection mold to form a product, has against the boss, for a retaining wall with a component, in the assembly toward the direction away from the product, against the elastic supporting products and mold, and a component in a predetermined distance after the mobile boss is restricted in the retaining wall.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mold component. According to the above method, the utility model can avoid the deformation of the row position mechanism in the process of the line position out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具组件及其行位机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组件及其行位机构。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百业之母”,是永不衰亡的行业,模具工业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工业水平及产品开发能力。模具组件是一种产品经过注塑成型的工具,注塑成型的产品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而缺点在于易出现某些外观问题和性能问题,例如产品外观变形、尺寸不稳定等。在产品注塑成型的过程中,有些产品上经常会有一些倒扣,由于其与开模方向不一致,因此,通常需要借助行位机构出模。现有技术通过行位机构沿行位出模方向移动完成脱扣,在脱扣过程中,行位机构容易黏住产品在行位出模方向将产品拉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具组件及其行位机构,能够避免行位机构在出模时将产品拉变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行位机构,包括行位组件、至少一个顶抵件和与顶抵件一一对应的弹性件,顶抵件可活动地穿设在行位组件中,弹性件设置于顶抵件的第一端的端面和行位组件之间,行位组件用于与一模具配合以在行位组件和模具之间注塑形成一产品,顶抵件的第二端的端面部分与模具抵接,且在产品注塑成型后部分与产品抵接,顶抵件具有凸台,行位组件具有挡壁,在行位组件朝远离产品的方向移动时,顶抵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弹性顶抵产品和模具,行位组件在移动预定距离后凸台限位于挡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模具组件,该模具组件包括行位机构和模具,该行位机构为上述的行位机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通过设置行位机构包括行位组件、至少一个顶抵件和与顶抵件一一对应的弹性件,顶抵件可活动地穿设在行位组件中,弹性件设置于顶抵件的第一端的端面和行位组件之间,行位组件用于与一模具配合以在行位组件和模具之间注塑形成一产品,顶抵件的第二端的端面部分与模具抵接,且在产品注塑成型后部分与产品抵接,顶抵件具有凸台,行位组件具有挡壁,在行位组件朝远离产品的方向移动时,顶抵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弹性顶抵产品和模具,行位组件在移动预定距离后凸台限位于挡壁。通过上述方式,在产品成型前顶抵件的靠近产品的端面部分地顶抵在模具上,在产品成型后,顶抵件的靠近产品的端面另一部分顶抵在产品上,然后在行位出模时,也即行位组件朝远离产品的方向移动时,顶抵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弹性顶抵产品和模具,能够避免行位组件将产品拉变形,行位组件在移动预定距离后凸台限位于挡壁,顶抵件与行位组件保持相对静止,顶抵件与行位组件一起朝远离产品的方向移动,能够保证行位出模的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模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模具组件第一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1中模具组件第二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2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描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描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顶、底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模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模具组件第一剖视示意图,该第一剖视示意图的剖面经过顶抵件12;图3是图1中模具组件第二剖视示意图,该第二剖视示意图的剖面经过斜导柱15;图4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2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模具组件包括固定基座(图未示)、模具(未标示)以及行位机构(未标示)。固定基座由于体积过大在图中未示出。模具可以包括第一模具体(图未示)和第二模具体21,第二模具体21可以固定在固定基座上。产品31在第一模具体、第二模具体21、行位机构三者之间注塑形成。例如,在产品31成型后第二模具体21位于产品31下侧,第一模具体位于产品31上侧,行位机构位于产品31的左侧或者右侧。行位机构包括行位组件11、至少一个顶抵件12、至少一个弹性件13、铲机14、斜导柱15、锁止块41、导向块51、出模辅助机构16。行位组件11包括行位座111和行位镶件112,行位座111与行位镶件112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方式,一方面由于在注塑过程中行位镶件112经常会与产品31发生摩擦,极易磨损,在行位镶件112磨损过大需要更换时,不必更换整个行位组件11,只需要更换行位镶件112即可;另一方面由于将行位组件11分为行位座111和行位镶件112两个部件进行设计制造,可利于简化行位机构的结构并减小行位机构的制造难度。行位组件11可以与模具配合,具体而言,行位镶件112靠近产品31的表面可以与第一模具体和第二模具体21配合形成模腔。通过行位组件11与模具的配合形成的模腔,可以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成型后得到产品31。行位座111具有凸出部1112,行位镶件112具有凹槽1123,凸出部1112设置在凹槽1123中,凹槽1123可以与凸出部1112过盈配合,即凸出部1112的外轮廓尺寸可以大于凹槽1123的内轮廓尺寸。进一步,行位座111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该第一螺纹孔可以为通孔1122,行位镶件112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孔位置对应的第二螺纹孔,该第二螺纹孔可以为盲孔1111,行位座111与行位镶件112可以进一步通过螺钉固定,该螺钉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螺纹配合。通过上述方式,设置凸出部1112和凹槽1123相互配合的结构,既可以限制行位镶件112与行位座111之间沿二者接触面彼此错开,又可以防止行位镶件112与行位座111彼此分离,从而可以避免影响行位座111带动行位镶件112运动,进而可以避免影响行位出模。顶抵件12可活动地穿设在行位组件11中。具体而言,行位镶件112可以设置有与顶抵件12一一对应的通孔1122,通孔1122内径可以大于顶抵件12外径,以使顶抵件12可活动地穿设在行位镶件112中。顶抵件12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顶抵件12均匀分布于行位组件11内。具体而言,顶抵件12均匀分布于行位镶件112内。可选地,顶抵件12的数量可以为偶数个,偶数个顶抵件12可以对称分布于行位镶件112中。例如,顶抵件12的数量可以为6个,其中三个顶抵件12与另外的三个顶抵件12对称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顶抵件12具体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在此不做限定。顶抵件12的第二端的端面部分与模具抵接,且在产品31注塑成型后部分与产品31抵接,可选地,顶抵件12第二端的端面部分与第二模具体21抵接。可选地,顶抵件12第二端的端面部分与第二模具体21的模仁抵接,即碰穿。顶抵件12的第二端的端面为靠近产品31和模仁的端面。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模具组件及其行位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机构包括行位组件、至少一个顶抵件和与所述顶抵件一一对应的弹性件,所述顶抵件可活动地穿设在所述行位组件中,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顶抵件的第一端的端面和所述行位组件之间,所述行位组件用于与一模具配合以在所述行位组件和所述模具之间注塑形成一产品,所述顶抵件的第二端的端面部分与所述模具抵接,且在所述产品注塑成型后部分与所述产品抵接,所述顶抵件具有凸台,所述行位组件具有挡壁,在所述行位组件朝远离所述产品的方向移动时,所述顶抵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弹性顶抵所述产品和所述模具,所述行位组件在移动预定距离后所述凸台限位于所述挡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机构包括行位组件、至少一个顶抵件和与所述顶抵件一一对应的弹性件,所述顶抵件可活动地穿设在所述行位组件中,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顶抵件的第一端的端面和所述行位组件之间,所述行位组件用于与一模具配合以在所述行位组件和所述模具之间注塑形成一产品,所述顶抵件的第二端的端面部分与所述模具抵接,且在所述产品注塑成型后部分与所述产品抵接,所述顶抵件具有凸台,所述行位组件具有挡壁,在所述行位组件朝远离所述产品的方向移动时,所述顶抵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弹性顶抵所述产品和所述模具,所述行位组件在移动预定距离后所述凸台限位于所述挡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组件包括行位座和与所述行位座固定连接的行位镶件,所述行位座设置有与所述弹性件一一对应的盲孔,所述盲孔用于容纳对应的所述弹性件,所述行位镶件设置有与所述顶抵件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顶抵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弹性件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机构进一步包括与所述行位座楔面吻合的铲机和可活动地穿设在所述行位座内的斜导柱,所述斜导柱向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行位座向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为开模时所述斜导柱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远离所述产品的移动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东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粤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天珑移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