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推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4809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1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推训练器,包括两个基板,两个基板之间对称设有杆套和第一支撑杆,杆套和第一支撑杆靠近基板的一侧均设有滑块,基板上设有与滑块对应的滑槽,杆套的上端插设有第二支撑杆,杆套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第二支撑杆上设有与锁紧螺钉对应的锁紧槽,第二支撑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的两侧对称设有竖直设置的安装板,安装板固定在基板上,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者仰卧的位置和角度方便调节,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使用者,同时限位环对杠铃杆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可以防止意外的发生。

A bench train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ench training device, comprising two substrates, the symmetry between the two substrate is provided with a rod sleeve and a first supporting rod, a rod sleeve and a first supporting rod close to one side of the substrate are provided with slid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groove and the slider corresponding to the upper rod sleeve is inserted with second supporting rods, one end of the thread the connecting rod sleeve and a locking screw, a locking groove second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bar and corresponding locking screws, second supporting rod is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supporting plate, the first suppor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a first supporting plate and second supporting plate rotatably connected, second support plates symmetrically on both sides a mounting plate is arranged vertically, the mounting plate is fixed on the base plate, the moun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po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convenient adjustment for users' position and angle on supine position, and suitable for users of different shapes. At the same time, the limit ring can limit the movement range of barbell rods, so that accidents can be preven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推训练器
本技术涉及体育训练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卧推训练器。
技术介绍
由于快节奏的生活以及生活压力的加大,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逐渐增多,尤其是长期在办公室办公的上班族,缺乏足够的运动量,常会有腰酸背痛、腰背肌肉劳损、腰背疼痛,四肢无力等一系列常见职业病,通过健身器材进行身体锻炼已经成为主要的健身途径之一,卧推训练器作为力量锻炼的常规器械,在使用时由于力量不足,杠铃可能会发生偏斜,从而造成训练者肌肉的损伤,同时训练者的仰卧位置和仰卧角度不方便调节,影响训练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卧推训练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卧推训练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推训练器,包括两个基板,两个所述基板之间对称设有杆套和第一支撑杆,所述杆套和第一支撑杆靠近基板的一侧均设有滑块,所述基板上设有与滑块对应的滑槽,所述杆套的上端插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杆套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有与锁紧螺钉对应的锁紧槽,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的两侧对称设有竖直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在基板上,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内侧壁固定有多个固定架,多个所述固定架竖直排列,所述安装口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固定架数量对应的滑道,多个所述滑道通过活动口连通,所述滑道靠近活动口的端口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滑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滑道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挡板对应的限位槽,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道的内侧壁和挡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设有杠铃杆,所述杠铃杆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活动口,所述杠铃杆的两端均固定套接有两个限位环,位于杠铃杆同一端的两个所述限位环分别位于安装板的两侧。优选地,所述杠铃杆的两端均设有安装螺纹。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侧设有与第二支撑杆对应的第一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侧壁通过第一固定轴与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分别固定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有与第二连接块对应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的内侧壁通过第二固定轴与第二连接块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杠铃杆位于两个安装板之间的一段表面设有防滑纹。本技术中,杆套和第一支撑杆通过滑块与基板滑动连接,从而方便调节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位置,使得杠铃杆位于使用者眼睛的上方,调节第二支撑杆的高度,并通过锁紧螺钉进行固定,从而方便改变第二支撑板远离第一支撑板一侧的高度,以对仰卧角度进行调节,使用者仰卧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且使用者的上半身与第二支撑板贴合,多个固定架方便不同臂长的使用者选择合适的杠铃杆放置高度,杠铃杆由滑道进入活动口内,从而方便进行卧推训练,限位环可以防止杠铃杆偏斜,从而防止意外的发生,由于扭力弹簧的弹力作用,从而方便挡板与限位槽的内侧壁保持接触,进而防止杠铃杆从活动口进入滑道内。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者仰卧的位置和角度方便调节,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使用者,同时限位环对杠铃杆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可以防止意外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卧推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卧推训练器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板、2杆套、3第一支撑杆、4滑槽、5第二支撑杆、6锁紧螺钉、7第二支撑板、8第一支撑板、9安装板、10固定架、11滑道、12挡板、13转轴、14扭力弹簧、15杠铃杆、16限位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卧推训练器,包括两个基板1,两个基板1之间对称设有杆套2和第一支撑杆3,杆套2和第一支撑杆3靠近基板1的一侧均设有滑块,基板1上设有与滑块对应的滑槽4,杆套2的上端插设有第二支撑杆5,杆套2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6,第二支撑杆5上设有与锁紧螺钉6对应的锁紧槽,第二支撑杆5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7,第二支撑板7的下侧设有与第二支撑杆5对应的第一连接槽,连接槽的内侧壁通过第一固定轴与第二支撑杆5转动连接,方便第二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板7的相对偏转,第一支撑杆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8,第一支撑板8和第二支撑板7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8和第二支撑板7之间分别固定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上设有与第二连接块对应的第二连接槽,第二连接槽的内侧壁通过第二固定轴与第二连接块转动连接,方便第一支撑板8和第二支撑板7之间的相对偏转,第二支撑板7的两侧对称设有竖直设置的安装板9,安装板9固定在基板1上,安装板9上设有安装口,安装口的内侧壁固定有多个固定架10,多个固定架10竖直排列,安装口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固定架10数量对应的滑道11,多个滑道11通过活动口连通,滑道11靠近活动口的端口内设有挡板12,挡板12的一端通过转轴13与滑道1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滑道11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挡板12对应的限位槽,转轴13上套设有扭力弹簧14,扭力弹簧14的两端分别与滑道11的内侧壁和挡板12固定连接,两个安装板9之间设有杠铃杆15,杠铃杆15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活动口,杠铃杆15的两端均固定套接有两个限位环16,位于杠铃杆15同一端的两个限位环16分别位于安装板9的两侧,杠铃杆15的两端均设有安装螺纹,方便将杠铃片安装在杠铃杆15上,杠铃杆15位于两个安装板9之间的一段表面设有防滑纹,增大摩擦力,防止使用者握持后产生打滑。本技术中,杆套2和第一支撑杆3通过滑块与基板1滑动连接,从而方便调节第一支撑板8和第二支撑板7的位置,使得杠铃杆15位于使用者眼睛的上方,调节第二支撑杆5的高度,并通过锁紧螺钉6进行固定,从而方便改变第二支撑板7远离第一支撑板8一侧的高度,以对仰卧角度进行调节,使用者仰卧与第一支撑板8和第二支撑板7上,且使用者的上半身与第二支撑板7贴合,多个固定架10方便不同臂长的使用者选择合适的杠铃杆15放置高度,杠铃杆15由滑道11进入活动口内,从而方便进行卧推训练,限位环16可以防止杠铃杆15偏斜,从而防止意外的发生,由于扭力弹簧14的弹力作用,从而方便挡板12与限位槽的内侧壁保持接触,进而防止杠铃杆15从活动口进入滑道11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卧推训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推训练器,包括两个基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基板(1)之间对称设有杆套(2)和第一支撑杆(3),所述杆套(2)和第一支撑杆(3)靠近基板(1)的一侧均设有滑块,所述基板(1)上设有与滑块对应的滑槽(4),所述杆套(2)的上端插设有第二支撑杆(5),所述杆套(2)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6),所述第二支撑杆(5)上设有与锁紧螺钉(6)对应的锁紧槽,所述第二支撑杆(5)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7),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8),所述第一支撑板(8)和第二支撑板(7)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7)的两侧对称设有竖直设置的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固定在基板(1)上,所述安装板(9)上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内侧壁固定有多个固定架(10),多个所述固定架(10)竖直排列,所述安装口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固定架(10)数量对应的滑道(11),多个所述滑道(11)通过活动口连通,所述滑道(11)靠近活动口的端口内设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的一端通过转轴(13)与滑道(1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滑道(11)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挡板(12)对应的限位槽,所述转轴(13)上套设有扭力弹簧(14),所述扭力弹簧(14)的两端分别与滑道(11)的内侧壁和挡板(1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板(9)之间设有杠铃杆(15),所述杠铃杆(15)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活动口,所述杠铃杆(15)的两端均固定套接有两个限位环(16),位于杠铃杆(15)同一端的两个所述限位环(16)分别位于安装板(9)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推训练器,包括两个基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基板(1)之间对称设有杆套(2)和第一支撑杆(3),所述杆套(2)和第一支撑杆(3)靠近基板(1)的一侧均设有滑块,所述基板(1)上设有与滑块对应的滑槽(4),所述杆套(2)的上端插设有第二支撑杆(5),所述杆套(2)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6),所述第二支撑杆(5)上设有与锁紧螺钉(6)对应的锁紧槽,所述第二支撑杆(5)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7),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8),所述第一支撑板(8)和第二支撑板(7)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7)的两侧对称设有竖直设置的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固定在基板(1)上,所述安装板(9)上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内侧壁固定有多个固定架(10),多个所述固定架(10)竖直排列,所述安装口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固定架(10)数量对应的滑道(11),多个所述滑道(11)通过活动口连通,所述滑道(11)靠近活动口的端口内设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的一端通过转轴(13)与滑道(1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滑道(11)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旭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德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