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优质杏鲍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4743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生产优质杏鲍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桑枝、木薯杆与发酵后的芒果废渣、荔枝废渣的基质原料进行烘干、制备菌筒、灭菌、冷却、接种、培菌、混合光源诱导出菇,获得的杏鲍菇品质高,产量大,效率高,菇形好。并且基质均是利用植物废渣进行制备,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保护了环境。

\u4e00\u79cd\u751f\u4ea7\u4f18\u8d28\u674f\u9c8d\u83c7\u7684\u65b9\u6cd5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oducing high quality mushroom,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mulberry and cassava rod and fermented mango, litchi residue residue matrix material drying, preparation, sterilization, cooling tube, bacteria inoculation, bacteria culture, mixed light induced fruiting, the mushroom quality is high. High yield, high efficiency, the shape of the mushroom is good. And the substrate is prepared by the use of plant waste residue, reducing the production of waste and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优质杏鲍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的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生产优质杏鲍菇的方法。
技术介绍
杏鲍菇,学名:PleurotuseryngiiQuel。它是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菇体具有杏仁香味,肉质肥厚,口感鲜嫩,味道清香,营养丰富,能烹饪出几十道美味佳肴。还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促进胃肠消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防止心血管病等功效,极受人们喜爱,市场价格比平菇高3-5倍。营养价值:每100克杏鲍菇含有:热量(大卡)31.00碳水化合物(克)8.30脂肪(克)0.10蛋白质(克)1.30在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齐全,是一种营养保健价值极高的食用菌。杏鲍菇属低温型菌株,从播种到出菇约需50~60天,是一种分解纤维索、木质素、蛋白质能力较强的食用菌,各种农副产品下脚料和栽培平菇的原料中的碳源和氮源都能吸收利用,杏鲍菇氮肥需求量较多,通常使用棉籽壳、废棉、阔叶树木屑、玉米芯等主料,适量添加麦麸、米糠、玉米粉等辅料作为培养料。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60%~65%,最适温度20℃~26℃,子实体生长发育期空气相对湿度以85%~95%为宜,温度调控在10℃~25℃之间,15℃~18℃为最佳。我们通过检索现有文献和专利,得到以下关于杏鲍菇种植和生产的资料:1、一种杏鲍菇培养料;申请号:CN200910029974.1;申请人:江苏科技大学;摘要:一种杏鲍菇培养料,其组分及含量(重量百分比)为:桑枝屑30%~65%,蚕沙6~14%,棉籽壳10~45%,麸皮8~12%,玉米粉2%~4%,石灰0.5%~1.5%,石膏0.5%~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培养料中使用了配比合理的桑枝屑和蚕沙,使杏鲍菇能够在养蚕地区进行种植推广。实验证明,该培养料配方合理,价格便宜,出菇快、菇型好、生物转化率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一种杏鲍菇菌糠熟料袋栽草菇量产模式;申请号:CN201610884171.4;申请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摘要:一种杏鲍菇菌糠熟料袋栽草菇量产模式,涉及农业废物利用和食用菌种植领域。杏鲍菇周年化生产的废菌糠形成污染源,利用其部分纤维素已经被杏鲍菇菌丝分解成菌丝体蛋白的特点,添加木薯渣废料,制成低价、易得、大宗的培养料。传统草菇生产模式是床式栽培方式,在发酵原料上下架时需要大量的人工,且需要二次发酵,耗时耗工耗能。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少人工与能耗,减少出菇时间,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的草菇量产模式。工艺流程为:将堆制发酵好的培养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菌丝满袋后,消毒、拆袋,把裸菌棒放置到培养架上,进行出菇管理,集中采收。本专利技术具有不需二次发酵,减少人工、降低能耗、提前出菇、降低成本等优点。3、一种杏鲍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CN201410509985.0;申请人:铜陵市香江食用菌种植有限责任公司;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杏鲍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原辅料组成:木薯渣50-80份、蔗渣40-60份、滤泥20-40份、小麦秸秆粉10-30份、棉籽壳5-7份、麸皮5-8份、玉米粉3-5份、石膏粉2-4份、石灰粉2-4份、蔗糖0.4-0.6份、硫酸镁0.15-0.25份、过磷酸钙0.15-0.25份。制备方法:将石膏粉、石灰粉、蔗糖、硫酸镁和过磷酸钙溶解于水中,配成营养液;将木薯渣、蔗渣、滤泥、小麦秸秆粉、棉籽壳、麸皮、玉米粉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料;将营养液加到混合料中搅拌均匀,发酵,灭菌得杏鲍菇栽培基质。本专利技术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用于栽培杏鲍菇,生产周期短,产量高,产品质量好,生物转化率达75%以上。综上对比文件可以看出,公开的资料显示,现有技术中有采用桑枝或木薯渣单独作为杏鲍菇培养基质的专利文献,但采用木薯杆、桑枝、发酵后的芒果废渣、荔枝废渣作为原料混合未见有相关专利公开;也未发现现有技术中有采用混合光源进行光照诱导的技术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公开一种生产优质杏鲍菇的方法,利用来源丰富的木薯杆、桑枝、芒果废渣和荔枝废渣为复合基质原料,采用混合光源诱导培养,收获优质菇品,所得杏鲍菇具有生物学转化率高,产量稳定,出菇率高的优点;利用工业废渣产品二次利用,减少了废弃物的堆砌,防止环境污染,节约资源。采用混合光源代替传统光源所得杏鲍菇具有菌柄粗壮,菇形好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生产优质杏鲍菇的方法步骤为:生产培养基:对芒果废渣和荔枝废渣进行发酵处理,将桑枝、木薯杆、芒果废渣和荔枝废渣进行烘干,烘干后进行过直径为6-8mm筛网的切屑两用粉碎机粉碎,混合作为基质,加入其它辅料和水,调pH8.0~8.5,装入菌包中;灭菌处理:将菌包进行蒸汽灭菌处理;冷却:待料袋灭菌后冷却到23℃以下;接种:置于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接入杏鲍菇菌种;培菌:菌种在暗光下培养菌丝30-35天,光照强度小于30lx,环境温度控制在20-22℃,空气湿度RH保持小于70%;诱导:长满菌丝后,使用混合光源诱导7-10天产生菇蕾,环境温度控制在11-13℃,再生长6-8天,即可收获。所述桑枝、木薯杆、芒果废渣和荔枝废渣原料,其重量份数混合比例为:桑枝20-30份,木薯杆30-40份,芒果废渣20-30份,荔枝废渣15-20份。所述芒果废渣为芒果加工后剩余的果皮、果核、果叶和枝条的混合废渣。所述荔枝废渣为荔枝加工后剩余的果壳、果核、果叶和枝条的混合废渣。所述混合光源为白色冷光LED灯和红色冷光LED灯混合光源;白色食用菌生长灯置于菇房顶部,红色冷光LED灯均匀置于白色冷光LED灯之间;总光照强度为500-3000lx,红色冷光LED灯与白色冷光LED灯之间数量比例为1:4。本专利技术所选用的杏鲍菇基质原料有以下优点:桑枝为桑树的枝叶,种桑养蚕常有大量的桑枝产生,目前很多用来丢弃或作为直接燃料燃烧,产生了许多废弃物及污染环境,桑枝中含有碳水化合物62.4%、纤维素35.2%、半纤维素2.20%、木质素12.9%、蛋白质2.92%等多种物质,富含的多种营养成分非常适合作为食用菌的生长基质。木薯杆是木薯收获块状根木薯后,所留下的地面的植物茎秆,一般少量作为木薯种留存外,大部分作为废弃物丢弃或作为直接燃料燃烧,污染了地面和空气环境,木薯杆中含有碳水化合物22.2%、纤维素10.4%、半纤维素0.70%、木质素3.96%、蛋白质2.45%等多种营养物质,也非常适合作为食用菌的生长基质。芒果废渣为芒果加工后剩余的果皮、果核、果叶和枝条的混合废渣。芒果是本地区特色水果,年产量接近20万吨,大量的芒果被工业化生产为罐头、零食和饮料等产品,从而产生了许多芒果废渣,占芒果40%重量比的果核和果皮没有利用价值且容易发臭变质,难以处理。芒果皮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在10-20%之间,木质素在5-13%之间,且含有多种单糖、多种维生素和钾钠镁元素;芒果核所含的纤维素41%、木质素21%、半纤维素20%,也含有多种维生素。荔枝废渣为荔枝加工后剩余的果壳、果核、果叶和枝条的混合废渣。荔枝是本地区特色水果,产量位居全国第二位,大量的荔枝剥皮去核之后被工业化生产为罐头、零食和饮料等产品,从而产生了许多芒果废渣,废渣没有利用价值且难以处理。荔枝废渣中富含多糖,纤维素和钾磷等多种微量元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优质杏鲍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杏鲍菇的步骤为:生产培养基:对芒果废渣和荔枝废渣进行发酵处理,将桑枝、木薯杆、芒果废渣和荔枝废渣进行烘干,烘干后进行过直径为6‑8mm筛网的切屑两用粉碎机粉碎,混合作为基质,加入其它辅料和水,调pH8.0~8.5,装入菌包中;灭菌处理:将菌包进行蒸汽灭菌处理;冷却:待料袋灭菌后冷却到23℃以下;接种:置于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接入杏鲍菇菌种;培菌:菌种在暗光下培养菌丝30‑35天,光照强度小于30lx,环境温度控制在20‑22℃,空气湿度RH保持小于70%;诱导:长满菌丝后,使用混合光源诱导7‑10天产生菇蕾,环境温度控制在11‑13℃,再生长6‑8天,即可收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优质杏鲍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杏鲍菇的步骤为:生产培养基:对芒果废渣和荔枝废渣进行发酵处理,将桑枝、木薯杆、芒果废渣和荔枝废渣进行烘干,烘干后进行过直径为6-8mm筛网的切屑两用粉碎机粉碎,混合作为基质,加入其它辅料和水,调pH8.0~8.5,装入菌包中;灭菌处理:将菌包进行蒸汽灭菌处理;冷却:待料袋灭菌后冷却到23℃以下;接种:置于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接入杏鲍菇菌种;培菌:菌种在暗光下培养菌丝30-35天,光照强度小于30lx,环境温度控制在20-22℃,空气湿度RH保持小于70%;诱导:长满菌丝后,使用混合光源诱导7-10天产生菇蕾,环境温度控制在11-13℃,再生长6-8天,即可收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生产优质杏鲍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达崇李发盛罗先群曾维铭黄雪星杨学良陈伟霖杨林金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