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囊电极导管识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447421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囊电极导管识别系统,包括带囊电极导管、识别模块和判断模块,其中带囊电极导管上设置有特征信息存储模块,特征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具有唯一性的特征信息;识别模块用于读取特征信息并生成特征信号,判断模块用于接收特征信号并根据特征信号判断带囊电极导管能否被使用。由于特征信息具有唯一性,因此带囊电极导管也被唯一标识。判断模块可通过查询和比对带囊电极导管的特征信息,来识别该带囊电极导管是否已被使用。医护人员能够根据判断模块的识别结果来选用合适的带囊电极导管。

An identification system with an electrode catheter with a capsule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 balloon catheter identif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balloon electrode catheter, identification module and a judging module, wherein the balloon electrode catheter is provided with a feature information storage module, information storage module is used for storing unique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recognition module is used to read the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and generating characteristics the signal judging module for receiving signals, and determine the balloon catheter can be us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gnal. As the feature information is unique, the capsule electrode catheter is also uniquely identified. The judgment module can identify whether the capsule electrode catheter has been used by querying and comparing the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of the band electrode catheter. The medical staff can choose the appropriate catheter based on the identification results of the judgment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囊电极导管识别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带囊电极导管识别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对于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的辅助治疗通常采用腔内热疗或腔内药疗,即使用带囊电极导管置留在患者体内进行热疗或注入药液以达到治疗目的。置留在患者体内的带囊电极导管为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使用后应当销毁。但在实际临床中,时常会有把使用过的导管自行消毒后再次使用,这样会对患者引发交叉感染造成危害。本领域需要一种能够避免带囊电极导管重复使用的带囊电极导管识别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囊电极导管识别系统,其能避免重复使用同一个带囊电极导管。为实现所述目的的带囊电极导管识别系统,包括带囊电极导管、识别模块和判断模块;所述带囊电极导管被设置成与所述识别模块连接,所述识别模块被设置成与所述判断模块连接;所述带囊电极导管上设置有特征信息存储模块,所述特征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具有唯一性的特征信息;所述识别模块用于读取所述特征信息并生成特征信号,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特征信号并根据所述特征信号来识别所述带囊电极导管是否已被使用。所述的带囊电极导管识别系统,其进一步的特点在于,所述带囊电极导管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的带囊电极导管识别系统,其进一步的特点在于,所述带囊电极导管与所述识别模块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带囊电极导管识别系统,其进一步的特点在于,所述带囊电极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和接头,所述特征信息存储模块设置于所述接头内,所述接头与所述识别模块可拆卸连接;所述特征信息存储模块包括内置存储器,所述内置存储器用于存储具有唯一性的特征信息。所述的带囊电极导管识别系统,其进一步的特点在于,所述带囊电极导管与所述识别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所述的带囊电极导管识别系统,其进一步的特点在于,所述特征信息包括特征码。所述的带囊电极导管识别系统,其进一步的特点在于,所述识别模块包括壳体和信息处理模块,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接头连接的接口,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用于读取所述特征信息并生成特征信号。所述的带囊电极导管识别系统,其进一步的特点在于,所述特征信息存储模块包括条形码或者二维码,所述条形码或者二维码用于存储具有唯一性的特征信息。所述的带囊电极导管识别系统,其进一步的特点在于,所述识别模块与所述判断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所述的带囊电极导管识别系统,其进一步的特点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电脑。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带囊电极导管识别系统,包括带囊电极导管、识别模块和判断模块,其中带囊电极导管上设置有特征信息存储模块,特征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具有唯一性的特征信息;识别模块用于读取特征信息并生成特征信号,判断模块用于接收特征信号并根据特征信号判断带囊电极导管能否被使用。由于特征信息具有唯一性,因此带囊电极导管也被唯一标识。判断模块可通过查询和比对带囊电极导管的特征信息,来识别该带囊电极导管是否已被使用。医护人员能够根据判断模块的识别结果来选用合适的带囊电极导管。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1为本技术中带囊电极导管识别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带囊电极导管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接头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识别模块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图1至图4均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技术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带囊电极导管识别系统,带囊电极导管识别系统包括带囊电极导管10、识别模块20和判断模块30。如图2所示,带囊电极导管10包括导管本体10a、接头10b和线缆10c,导管本体10a和接头10b之间可以通过线缆10c连接。导管本体10a左端具有多个注液口,注液口用于灌注治疗用的药液。可选地,线缆10c从靠近注液口的一端引出,与接头10b连接。线缆10c的作用包括将接头10b与导管本体10a连接,防止接头10b丢失。另外线缆10c也可与带囊电极导管10的电极连接,并对电极进行供电,以使带囊电极导管10发热,从而获得热疗的技术效果。接头10b与识别模块20为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方式。识别模块20和判断模块30也可以通过线缆进行可拆卸地连接。如图3所示,接头10b内可设置有特征信息存储模块101,特征信息存储模块101用于存储具有唯一性的特征信息。识别模块20用于读取特征信息并生成特征信号,判断模块30能够接收特征信号并根据特征信号来识别带囊电极导管10是否已被使用。特征信息可以是特征码,特征码可以根据某一特定公式生成(例如MD5算法结合产品序列号)。特征码具有唯一性,可以将带囊电极导管10唯一标识。此外,特征码的生成过程也可以经过加密算法,使得特征码只能被特定的识别模块20来读取。识别模块20读取特征码后能够将特征码转化成相应的特征信号,特征信号能够经过有线通信或者无线通信的方式传递至判断模块30。判断模块30能够接收特征信号并根据特征信号来识别带囊电极导管10是否已被使用。具体地,判断模块30可以包括一个显示机构。在接收到特征信号后,判断模块30能够还原出该特征信号所对应的特征码。在还原出特征码后,判断模块30还能够判断该特征码是否符合上述特定公式。对于不符合上述特定公式的特征码,判断模块30的显示机构上显示“不通过识别”。对于符合上述特定公式的特征码,判断模块30则继续查询该特征码是否有被记录。如果该特征码未被记录,则判断模块30的显示机构上显示“通过识别”,并且记录该特征码。如果该特征码被记录,则判断模块30的显示机构上显示“不通过识别”,这是因为,如果带囊电极导管10的特征码与判断模块30中记录的特征码重复,则说明该带囊电极导管10已经被使用过,不能再次使用。当然,判断模块30也可以采用语音播报的方式来输出上述识别结果,此时判断模块30可以具有扬声器。因此,带囊电极导管识别系统通常包括多个带囊电极导管10,每个带囊电极导管10均被各自的特征码唯一标识。医护人员在使用带囊电极导管10之前需要将带囊电极导管10与识别模块20连接,并观察判断模块30的显示机构上显示的内容。医护人员应该使用判断模块30的显示机构上显示“通过识别”的带囊电极导管10,这样能够防止重复使用同一个带囊电极导管10,造成不必要的风险。为使用方便,带囊电极导管10与识别模块2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无线通信方式包括蓝牙、NFC、红外线射频、WIFI等方式。相应的,识别模块20可以是移动通信工具,例如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识别模块20与判断模块30也可以通过前述无线通信方式连接。当带囊电极导管10与识别模块20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时,特征信息存储模块101可以不设置在接头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囊电极导管识别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囊电极导管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囊电极导管识别系统包括带囊电极导管(10)、识别模块(20)和判断模块(30);所述带囊电极导管(10)被设置成与所述识别模块(20)连接,所述识别模块(20)被设置成与所述判断模块(30)连接;所述带囊电极导管(10)上设置有特征信息存储模块(101),所述特征信息存储模块(101)用于存储具有唯一性的特征信息;所述识别模块(20)用于读取所述特征信息并生成特征信号,所述判断模块(30)用于接收所述特征信号并根据所述特征信号来识别所述带囊电极导管(10)是否已被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囊电极导管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囊电极导管识别系统包括带囊电极导管(10)、识别模块(20)和判断模块(30);所述带囊电极导管(10)被设置成与所述识别模块(20)连接,所述识别模块(20)被设置成与所述判断模块(30)连接;所述带囊电极导管(10)上设置有特征信息存储模块(101),所述特征信息存储模块(101)用于存储具有唯一性的特征信息;所述识别模块(20)用于读取所述特征信息并生成特征信号,所述判断模块(30)用于接收所述特征信号并根据所述特征信号来识别所述带囊电极导管(10)是否已被使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囊电极导管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囊电极导管(10)的数量为多个。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囊电极导管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囊电极导管(10)与所述识别模块(20)可拆卸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囊电极导管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囊电极导管(10)包括导管本体(10a)和接头(10b),所述特征信息存储模块(101)设置于所述接头(10b)内,所述接头(10b)与所述识别模块(20)可拆卸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波傅翔沈琦徐敖祺华柏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淞行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