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火母线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4393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火母线槽,其包括内设容置腔的母线槽壳体、母排,母排由若干个间隔设置且贯穿该容置腔的铜片所构成,母线槽壳体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侧板、及盖装在侧板顶部和底部的两个盖板,两个侧板与两个盖板形成容置腔,铜片之间设有耐火绝缘体,其特征在于:两个侧板和盖板背离容置腔一侧涂覆有一耐火涂层,盖板与铜片之间设有一隔热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燃效果好、耐火效果优良的耐火母线槽,以解决现有母线槽耐火性能差且母排铜片与耐火材料容易发生涨裂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火母线槽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耐火母线槽。
技术介绍
现代高层建筑和大型的车间需要巨大的电能,而面对这庞大负荷所需成百上千安培的强大电流就要选用安全可靠的传导设备。母线槽是一个高效输送电流的配电装置,尤其适应了越来越高的建筑物和大规模工厂经济合理配线的需要。但是,母线槽也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由于母线槽之间的集速布置通常会产生较大的热量,母线槽的散热问题也是一直以来困扰母线槽研发人员的一个大难题,如果母线槽不具备必要的散热性能,一旦母线槽中的母排所产生的高温不能及时散去,就很可能带来防火安全隐患。针对这个问题,在公告号为CN201868811U名称为《耐火母线槽》的中国专利中,揭示了一种采用在母线槽本体中填充耐火材料的方式,来解决由于母排过热可能导致的防火安全隐患的问题。但是采用这种方式,由于母排在母线槽本体内处于密封的环境中,产生的热量并不会减少,并且耐火材料和母排铜片之间的膨胀系数不同,非常容易导致母排铜片与耐火材料之间由于膨胀系数不同导致的胀裂现象。而在中国专利CN201620081897.X提供了一种耐火母线槽,其通过设置在母线槽本体内的耐火材料和设置在母排的铜片与耐火材料之间的弹性缓冲层,其虽然通过弹性缓冲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热胀冷缩引起的胀裂问题,但是,由于弹性缓冲层无法完全缓冲其热胀冷缩所引起的变形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效果好、耐火效果优良的耐火母线槽,以解决现有母线槽耐火性能差且母排铜片与耐火材料容易发生涨裂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之一种耐火母线槽,其包括内设容置腔的母线槽壳体、母排,所述母排由若干个间隔设置且贯穿该容置腔的铜片所构成,所述母线槽壳体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侧板、及盖装在所述侧板顶部和底部的两个盖板,所述的两个侧板与两个盖板形成所述的容置腔,所述的铜片之间设有耐火绝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侧板和盖板背离所述的容置腔一侧涂覆有一耐火涂层,所述的盖板与所述的铜片之间设有一隔热层。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的隔热层为硅棉。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的母排还包括一阻燃隔板,所述的阻燃隔板上设有与所述的铜片对应的卡孔,所述的阻燃隔板装设在所述铜片的两端。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的耐火绝缘体为环氧树脂。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的耐火绝缘体为耐高温陶瓷。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的耐火绝缘体内嵌入式装设有一热缩管。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热缩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散热孔。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铜片的两侧分别装设有一云母带。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耐火母线槽,通过在铜片之间设置耐火绝缘体,一方面可实现其隔离铜片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该耐火绝缘体实现其阻燃的目的,并配合在两个侧板及盖板上涂覆一耐火涂层,利用耐火涂层在受热后发生发泡、膨胀现象,形成隔热层,使其导热系数迅速变小,可有效降低了热量的传递,以达到保护母线槽壳体内的铜片目的。同时,在耐火绝缘体内嵌入式设置一热缩管,利用热缩管可有效解决耐火绝缘体与铜片受热收膨胀系数不同所造成铜片涨裂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耐火母线槽去除盖板后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耐火母线槽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之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请参阅图1所示,并结合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火母线槽,其包括内设容置腔的母线槽壳体10、母排20,母排20由若干个间隔设置且贯穿该容置腔的铜片21所构成,其中,母线槽壳体10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侧板11、及盖装在侧板11顶部和底部的两个盖板12,两个侧板11与两个盖板12形成容置腔,铜片21之间设有耐火绝缘体22,两个侧板11和盖板12在背离容置腔一侧涂覆有一耐火涂层13,盖板12与铜片21之间设有一隔热层30,且隔热层30优选为硅棉,本专利技术的硅棉材料符合GB3003-82《普通硅酸铝耐火纤维毡》标准,其AL2O3+SiO2含量达96%,持续使用温度为1050℃,最高使用温度达1250℃。当发生火灾的3-5分钟时间内,耐火涂层13开始发泡、膨胀,形成一隔热层30,从而使其导热系数迅速变小,可有效降低了热量的传递,以为用户争取灭火时间。当火灾持续时,盖板12和侧板11持续升温,由于硅棉的作用,可进一步隔离部分热量的传递,避免容置腔内的铜片21受热变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母排20还包括一阻燃隔板40,阻燃隔板40上设有与铜片21对应的卡孔,阻燃隔板40装设在铜片21的两端,即利用阻燃隔板40一方面可起到防火的目的,另一方面,可实现其对铜片21的支撑,方便其安装作业。其中,耐火绝缘体22为环氧树脂耐或耐高温陶瓷。为了防止铜片21受热和耐火绝缘材料受热后,变形不同,本专利技术在耐火绝缘体22内嵌入式装设有一热缩管41,并在热缩管41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散热孔。即利用热缩管41抵除耐火绝缘材料的变形量,并配合其上的散热孔,以实现其对铜片21热量的快速散热,优选的,本专利技术铜片21的两侧分别装设有一云母带4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耐火母线槽,通过在铜片21之间设置耐火绝缘体22,一方面可实现其隔离铜片21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该耐火绝缘体22实现其阻燃的目的,并配合在两个侧板11及盖板12上涂覆一耐火涂层13,利用耐火涂层13在受热后发生发泡、膨胀现象,形成隔热层30,使其导热系数迅速变小,可有效降低了热量的传递,以达到保护母线槽壳体10内的铜片21目的。同时,在耐火绝缘体22内嵌入式设置一热缩管41,利用热缩管41可有效解决耐火绝缘体22与铜片21受热收膨胀系数不同所造成铜片21涨裂的问题。综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专利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耐火母线槽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火母线槽,其包括内设容置腔的母线槽壳体、母排,所述母排由若干个间隔设置且贯穿该容置腔的铜片所构成,所述母线槽壳体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侧板、及盖装在所述侧板顶部和底部的两个盖板,所述的两个侧板与两个盖板形成所述的容置腔,所述的铜片之间设有耐火绝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侧板和盖板背离所述的容置腔一侧涂覆有一耐火涂层,所述的盖板与所述的铜片之间设有一隔热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火母线槽,其包括内设容置腔的母线槽壳体、母排,所述母排由若干个间隔设置且贯穿该容置腔的铜片所构成,所述母线槽壳体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侧板、及盖装在所述侧板顶部和底部的两个盖板,所述的两个侧板与两个盖板形成所述的容置腔,所述的铜片之间设有耐火绝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侧板和盖板背离所述的容置腔一侧涂覆有一耐火涂层,所述的盖板与所述的铜片之间设有一隔热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层为硅棉。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母排还包括一阻燃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兵钱文
申请(专利权)人: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