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吸附和微生物强化降解海洋溢油污染的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36238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水分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吸附和微生物强化降解海洋溢油污染的模拟装置,包括:油水箱、集油箱、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输油带、吸油纤维毯、滤油通槽、多个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功能的多孔颗粒、可开合过滤网板、油水进管、排水管、排油管、支撑座和电机,第四转轴与电机轴连接,输油带依次绕过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四转轴和第三转轴,吸油纤维毯铺设在输油带上,输油带和吸油纤维毯均穿过滤油通槽,可开合过滤网板和多个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功能的多孔颗粒均设置在油水箱内,可开合过滤网板位于多个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功能的多孔颗粒的上方,这种装置,油污吸附和生物降解能力强,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An analog device for adsorption and microbial enhanced degradation of marine oil spi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吸附和微生物强化降解海洋溢油污染的模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水分离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吸附和微生物强化降解海洋溢油污染的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石油及其制品日渐增长的需求,在海上开采、装卸、运输以及利用石油过程中溢油事故时有发生,不但造成大量的原油流失,还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日趋严重地威胁着海洋及陆域的生态环境,对海洋环境、自然资源和养殖资源等都有长期的危害,因此,海洋溢油污染已经成为人们必须面对的重大环境问题。目前国内外处置海洋溢油污染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化学法在点源污染治理中是比较成熟的技术路线,已经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但是在海洋溢油污染治理中采用化学法,需要在海洋中投加化学药剂,其中投加的化学药剂一方面可能产生二次污染,另一方面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短期或长期的影响。生物修复技术具有高效、经济、安全、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已成为现场去除海洋溢油污染的重要选择途径,特别是对机械装置无法清除的薄油层,同时又限制使用化学药剂时,运用生物修复可显出其更大的优越性。物理吸附法是一种处理效率高、成本低、无底泥污染、操作简单且不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与破坏的方法,能较好的解决化学法所存在的问题。但是,生物修复技术的周期比较长,同时受是否存在高效石油烃降解菌的限制,物理吸附法面临吸附饱和后需要对吸附剂进行再处置的问题,若能将物理吸附法和生物降解相结合则可弥补二者的不足,用于处置海洋溢油污染将会具有更大的优势。为了将物理吸附法和生物降解相结合的技术在海洋溢油污染处理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需要对其适用条件和最佳运行参数进行详细研究。由于经济和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在海洋溢油污染实际环境中进行实验研究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无法实现。因此,设计一种用于吸附和微生物强化降解海洋溢油污染的模拟装置,用于进一步的详细研究非常有必要,但目前还缺少该方面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吸附和微生物强化降解海洋溢油污染的模拟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吸附和微生物强化降解海洋溢油污染的模拟装置,包括:油水箱、集油箱、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输油带、吸油纤维毯、滤油通槽、多个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功能的多孔颗粒、可开合过滤网板、油水进管、排水管、排油管、支撑座和电机;油水进管和排水管均设置在油水箱上,排油管设置在集油箱下部,油水进管、排水管和排油管上均设有控制阀门,第四转轴通过支撑座固定在油水箱的顶部,第四转轴与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一转轴位于第四转轴的上方,第二转轴位于油水箱内,第一转轴两端的轴承盖通过第一支撑杆与第四转轴的两端的轴承盖固定连接,第二转轴两端的轴承盖通过第二支撑杆与第一转轴两端的轴承盖固定连接,第三转轴两端固定在集油箱上部的内壁上,第三转轴位于第四转轴的下方,输油带依次绕过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四转轴和第三转轴,吸油纤维毯铺设在输油带上,滤油通槽通过第三支撑杆固定在第三转轴两端的轴承盖上,输油带和吸油纤维毯均穿过滤油通槽,可开合过滤网板和多个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功能的多孔颗粒均设置在油水箱内,多个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功能的多孔颗粒位于可开合过滤网板的下方,可开合过滤网板位于第二转轴的下方。较佳地,所述油水箱内还设有挡板,挡板将油水箱的下部分隔为左下部和右下部,挡板的顶部位于可开合过滤网板的下方,油水进管设置在油水箱的左下部,排水管设置在油水箱的右下部。较佳地,如图所示,所述滤油通槽包括第一喇叭口、收缩通道和第二喇叭口,收缩通道左端与第二喇叭口相连通,收缩通道右端与第一喇叭口相连通。较佳地,所述支撑座为可伸缩支撑座。较佳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油水箱内还设有第一液位计,集油箱内设有第二液位计,所述控制阀门均为电磁阀,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和控制阀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组成吸油纤维毯的循环支架,使得吸油纤维毯从油水箱内吸附油污,通过滤油通槽在集油箱内挤压排油,通过多个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功能的多孔颗粒对油污进行吸附和降解,通过可开合过滤网板定期对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功能的多孔颗粒进行更换或者维护,保持稳定的吸附和生物降解功能,同时可开合过滤网板避免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功能的多孔颗粒影响吸油纤维毯吸附油层,油污吸附和生物降解能力强,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吸附和微生物强化降解海洋溢油污染的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吸附和微生物强化降解海洋溢油污染的模拟装置中的滤油通槽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油水箱,2-集油箱,3-第一转轴,4-第二转轴,5-第三转轴,6-第四转轴,7-输油带,8-吸油纤维毯,9-滤油通槽,9-1-第一喇叭口,9-2-收缩通道,9-3-第三喇叭口,10-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功能的多孔颗粒,11-可开合过滤网板,12-挡板,13-油水进管,14-排水管,15-排油管,16-支撑座,17-第一支撑杆,18-第二支撑杆,19-第三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吸附和微生物强化降解海洋溢油污染的模拟装置,包括:油水箱1、集油箱2、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4、第三转轴5、第四转轴6、输油带7、吸油纤维毯8、滤油通槽9、多个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功能的多孔颗粒10、可开合过滤网板11、油水进管13、排水管14、排油管15、支撑座16和电机;油水进管13和排水管14均设置在油水箱1上,排油管15设置在集油箱2下部,油水进管13、排水管14和排油管15上均设有控制阀门,第四转轴6通过支撑座16固定在油水箱1的顶部,第四转轴6与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一转轴3位于第四转轴6的上方,第二转轴4位于油水箱1内,第一转轴3两端的轴承盖通过第一支撑杆17与第四转轴6的两端的轴承盖固定连接,第二转轴4两端的轴承盖通过第二支撑杆18与第一转轴3两端的轴承盖固定连接,第三转轴5两端固定在集油箱2上部的内壁上,第三转轴5位于第四转轴6的下方,输油带7依次绕过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4、第四转轴6和第三转轴5,吸油纤维毯8铺设在输油带7上,滤油通槽9通过第三支撑杆19固定在第三转轴5两端的轴承盖上,输油带7和吸油纤维毯8均穿过滤油通槽9,可开合过滤网板11和多个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功能的多孔颗粒10均设置在油水箱1内,多个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功能的多孔颗粒10位于可开合过滤网板11的下方,可开合过滤网板11位于第二转轴4的下方。较佳地,所述油水箱1内还设有挡板12,挡板12将油水箱1的下部分隔为左下部和右下部,挡板12的顶部位于可开合过滤网板11的下方,油水进管13设置在油水箱1的左下部,排水管14设置在油水箱1的右下部。较佳地,如图2所示,所述滤油通槽9包括第一喇叭口9-1、收缩通道9-2和第二喇叭口9-3,收缩通道9-2左端与第二喇叭口9-3相连通,收缩通道9-2右端与第一喇叭口9-1相连通。较佳地,所述支撑座16为可伸缩支撑座。较佳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油水箱1内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吸附和微生物强化降解海洋溢油污染的模拟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吸附和微生物强化降解海洋溢油污染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水箱(1)、集油箱(2)、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4)、第三转轴(5)、第四转轴(6)、输油带(7)、吸油纤维毯(8)、滤油通槽(9)、多个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功能的多孔颗粒(10)、可开合过滤网板(11)、油水进管(13)、排水管(14)、排油管(15)、支撑座(16)和电机;油水进管(13)和排水管(14)均设置在油水箱(1)上,排油管(15)设置在集油箱(2)下部,油水进管(13)、排水管(14)和排油管(15)上均设有控制阀门,第四转轴(6)通过支撑座(16)固定在油水箱(1)的顶部,第四转轴(6)与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一转轴(3)位于第四转轴(6)的上方,第二转轴(4)位于油水箱(1)内,第一转轴(3)两端的轴承盖通过第一支撑杆(17)与第四转轴(6)的两端的轴承盖固定连接,第二转轴(4)两端的轴承盖通过第二支撑杆(18)与第一转轴(3)两端的轴承盖固定连接,第三转轴(5)两端固定在集油箱(2)上部的内壁上,第三转轴(5)位于第四转轴(6)的下方,输油带(7)依次绕过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4)、第四转轴(6)和第三转轴(5),吸油纤维毯(8)铺设在输油带(7)上,滤油通槽(9)通过第三支撑杆(19)固定在第三转轴(5)两端的轴承盖上,输油带(7)和吸油纤维毯(8)均穿过滤油通槽(9),可开合过滤网板(11)和多个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功能的多孔颗粒(10)均设置在油水箱(1)内,多个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功能的多孔颗粒(10)位于可开合过滤网板(11)的下方,可开合过滤网板(11)位于第二转轴(4)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吸附和微生物强化降解海洋溢油污染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水箱(1)、集油箱(2)、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4)、第三转轴(5)、第四转轴(6)、输油带(7)、吸油纤维毯(8)、滤油通槽(9)、多个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功能的多孔颗粒(10)、可开合过滤网板(11)、油水进管(13)、排水管(14)、排油管(15)、支撑座(16)和电机;油水进管(13)和排水管(14)均设置在油水箱(1)上,排油管(15)设置在集油箱(2)下部,油水进管(13)、排水管(14)和排油管(15)上均设有控制阀门,第四转轴(6)通过支撑座(16)固定在油水箱(1)的顶部,第四转轴(6)与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一转轴(3)位于第四转轴(6)的上方,第二转轴(4)位于油水箱(1)内,第一转轴(3)两端的轴承盖通过第一支撑杆(17)与第四转轴(6)的两端的轴承盖固定连接,第二转轴(4)两端的轴承盖通过第二支撑杆(18)与第一转轴(3)两端的轴承盖固定连接,第三转轴(5)两端固定在集油箱(2)上部的内壁上,第三转轴(5)位于第四转轴(6)的下方,输油带(7)依次绕过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4)、第四转轴(6)和第三转轴(5),吸油纤维毯(8)铺设在输油带(7)上,滤油通槽(9)通过第三支撑杆(19)固定在第三转轴(5)两端的轴承盖上,输油带(7)和吸油纤维毯(8)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婧婧宋文鹏张继民李娟温若冰李继业赵升刘一霆潘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