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色水母雪莲细胞系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3408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定高产雪莲黄酮的紫色水母雪莲细胞系,其保藏号为CGMCC  No.1072,该细胞系可用于制备中药原料药雪莲总黄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该细胞系是利用[60]↑Co-γ射线照射和紫外光线照射等手段诱变雪莲愈伤组织而获得,黄酮含量大于13-14%,生长速度快,一个生长周期约10d,细胞培养密度高,约为25g(干重)/L培养基,并且细胞聚集生长,聚集尺寸在20-30mm左右,可以耐受较高的流体剪切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稳定高产雪莲黄酮的紫色水母雪莲细胞系及其用途,更具体地说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通过雪莲愈伤组织的培养,以及利用60Co-γ射线照射和紫外照射等诱变手段,使雪莲的愈伤组织发生基因突变,获得稳定高产雪莲黄酮的水母雪莲细胞系,并将其应用于制备中药原料药雪莲总黄酮,属于生物工程领域和中药现代化领域。
技术介绍
水母雪莲(Saussurea medusa Maxim),是我国一种名贵植物药材,产于我国甘肃、青海、西藏、新疆等地的高海拔山区的雪域之中。具有散寒除湿、壮阳补血、抗炎镇痛等作用,民间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阳萎、妇女月经不调、高山不适应症等。药理研究证明,雪莲具有抗风湿镇痛、强心、终止妊娠、清除自由基及抗疲劳、解痉、降压和平喘、抑制病毒复制、抑制染色体损伤、促进辐射损伤修复、促创面愈合抗炎等作用。最近日本研究人员发现,从水母雪莲提取的木质体(lignan)类化合物,具有抗HIV、抗肿瘤和降血压的作用。在新疆,雪莲药材每年的需求量在百吨以上,而天然雪莲资源已经严重匮乏,人工栽培还未成功,造成雪莲药材严重供不应求。国务院已在2001年明令禁止采挖天然雪莲、肉苁蓉等植物,更造成了雪莲药材的短缺。为保护国家珍稀植物,同时又充分发挥雪莲的药效造福人类,本专利技术诱导了一株稳定高产雪莲黄酮的紫色雪莲细胞系SMXL-615。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赵德修研究员申请的雪莲细胞系专利(申请号00123740.3,公开号CN1340611A)具有较好的细胞生长特性和较高的生物合成黄酮的能力,但仍存在一些不足(1)黄酮含量还较低;(2)细胞聚集培养尺寸大于5mm就可能导致黄酮含量的下降;(3)细胞的遗传稳定性较差,在连续传代长期培养后,细胞合成黄酮的能力会退化。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胡显文副研究员利用组合诱变技术获得的水母雪莲细胞系(专利申请号02156868.5,专利公开号CN1424395A),具有很好的细胞生长特性和很高黄酮合成能力,但该专利技术未说明细胞聚集生长对黄酮合成的影响,本专利技术则采用60Co-γ射线辐射诱变和紫外辐射等诱变手段雪莲愈伤组织,获得了聚集生长尺寸在10mm~30mm、黄酮含量在13~14%、可以无限传代培养的稳定高产雪莲黄酮的雪莲细胞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无限传代培养的稳定高产次级代谢产物雪莲黄酮的水母雪莲细胞系SMXL-615(保藏号为CGMCC No.1072)。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高产次级代谢产物雪莲黄酮的水母雪莲细胞系SMXL-615,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3号,100080,电话010-62542758),保藏日为2003年12月12日,保藏号为CGMCC No.1072,建议的分类命名为水母雪莲紫色细胞系。该雪莲细胞系具有以下特征颜色为紫黑色,结构致密,质地坚硬,黄酮含量为细胞干重的13-14%左右,细胞聚集生长的大小为5-30mm,细胞的培养密度可达23-25g(干重)/L培养基以上,黄酮产量一般为2.5-3.0g/L培养基,培养周期一般为~10天,可以耐受摇床转速为160r/min产生的流体剪切力。该细胞系可用于制备中药原料药雪莲总黄酮。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取得的积极效果有(1)雪莲是国家保护植物,而且雪莲资源有限,生长条件苛刻,人工引种难度极大,用工厂化的雪莲细胞培养技术,可有效保护环境和资源;(2)雪莲细胞培养不受自然条件限制,生长快,产品质量可控性好,特别符合现代中药的发展趋势;(3)本专利技术建立的雪莲细胞系黄酮产量大,黄酮含量占细胞干重的13-14%左右,培养密度高,约25g(干重)/L培养基,培养周期短,一般为10d。(4)遗传特性稳定,在连续传代培养过程中,细胞合成黄酮的能力不退化;(5)细胞聚集生长,细胞团质地较硬,可以抵抗较高的剪切力,能在较高转速下生长,这样有利于提高氧传递速率和细胞培养密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水母雪莲紫色细胞系,保藏号为CGMCC No.1072,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3号,100080,电话010-62542758),保藏日为2003年12月16日。特征颜色紫黑,结构致密,质地坚硬,黄酮含量为细胞干重的13-14%左右,细胞聚集生长的大小为5-30mm,细胞的培养密度可达23-25g(干重)/L培养基以上,黄酮产量一般为2.5-3.0g/L培养基,培养周期一般为~10天,可以耐受摇床转速为160r/min产生的流体剪切力。 附图说明 图1为SMXL-615水母雪莲细胞聚集生长的细胞团图2为在250mL摇瓶培养SMXL-615水母雪莲细胞3d时的状况(培养前期)图3为在250mL摇瓶培养SMXL-615水母雪莲细胞7d时的状况(培养后期)图4为在250mL摇瓶培养SMXL-615水母雪莲细胞10d时的状况(收获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稳定高产雪莲黄酮的紫色水母雪莲细胞系的建立1.取天然水母雪莲嫩茎做外植体,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干净,在75%乙醇中浸泡30s,表1MS培养基配方 后在10%的漂白粉(次氯酸钙或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20min,再用高压灭菌的去离子水反复冲洗6次,用经高压灭菌的新华滤纸吸干外植体上的去离子水。用无菌手术剪刀或无菌刀片将处理好的雪莲嫩茎切成2~3mm长的小段,在改进的MS(配方见表1)中添加0.5mg/L BA(苄基腺嘌呤)、2mg/L NAA(奈乙酸)、0.8g/L琼脂及40g/L蔗糖固体培养基上生长,25℃光照培养,约14d在切口处可长出愈伤组织。 2.用目测法挑选颜色最深、色彩鲜艳、质地致密较硬的愈伤组织于装有80mL液体培养基的300mL三角摇瓶中悬浮培养,液体培养基为改进的MS,添加0.5mg/L BA(苄基腺嘌呤)、2mg/L NAA(奈乙酸)、40g/L蔗糖。前7d培养摇床转速120r/min,7d换液60mL,摇床转速140-150r/min,12-15d后愈伤组织可聚集生长成10-20mm的细胞团,此时从液体培养基中挑选颜色紫黑、色彩光鲜、质地致密的细胞团转移到固体培养基上培养,接种时,将细胞团切成大小约为2-4mm,5~7d后再挑选色泽均一鲜亮、质地致密较硬的细胞块转入液体中培养。如此由固体培养至液体悬浮培养再至固体培养反复筛选多次,便可得到来自同一细胞团、性质稳定均一的紫色原始雪莲细胞系,编号为XL-128。 3.采用20Gy 60Co-γ射线照射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了9d原始雪莲细胞系XL-128,按照步骤2所述的方法将经过辐射诱变的细胞转入液体中培养,再按照步骤2所述的方法反复筛选性质稳定的细胞系。同样,再利用紫外多次诱变方法诱变雪莲细胞,最终获得高产黄酮细胞系SMXL-615(CGMCC No.1072),该细胞系特别适合在液体培养基中聚集生长,细胞团的尺寸可达30-40mm(见图1),一般地,植物细胞的部分分化(即聚集培养)有利于提高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该细胞系的总黄酮含量约占细胞干重的13-14%。 实施例2、稳定高产雪莲黄酮雪莲细胞系SMXL-615的摇瓶培养水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稳定高产雪莲黄酮的紫色水母雪莲细胞系,其保藏号为CGMCCNo.107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高产雪莲黄酮的紫色水母雪莲细胞系,其保藏号为CGMCCNo.1072。2.稳定高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晗陆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创信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