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黄酮甙元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3230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银杏黄酮甙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首先,对银杏叶通过发酵进行生物转化,得到发酵液;    然后,将发酵液初步净化后,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2-1/5,通过吸附树脂吸附后洗涤至洗涤液无色,再用解吸剂解吸,收集合并含有黄酮的解吸液,浓缩后析出粗品,最后重结晶得到高纯度的黄酮甙元产品。(*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涉及一种应用生物转化技术生产银杏甙元型黄酮,应用吸附与结晶相结合的技术纯化银杏甙元型黄酮的方法,属于生物

技术介绍
黄酮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等特性,银杏中主要生理活性物质即为黄酮类化合物。通常,银杏叶片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其含量远高于果实中黄酮的含量;并且叶片的低油脂含量也使得其成为黄酮的优质来源;另一方面,在植物果实中,黄酮主要是以甙元形式存在,而在叶片中的黄酮主要是以配糖体形式存在。目前,国内有利用银杏叶提取黄酮的,根本没有人关注其产物的构型和生理活性高低。通常,黄酮糖甙的生理活性低于黄酮甙元。动物体对黄酮的吸收效果也表明,黄酮在动物体内的代谢途径不相同,黄酮甙元可以直接被吸收进入动物血液中;而大部分黄酮糖甙化合物在人体内不能通过小肠壁进入到血液中,而是被肠腔内微生物通过杂环裂解方式降解和代谢而损失掉,仅有小部分黄酮在结肠微生物,如分布于小肠下端和大肠中的乳酸菌和双歧杆菌能分泌的脱结合物酶作用下,水解产生甙元再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即黄酮甙元比黄酮糖甙具有更高的生物效价。因此,生产黄酮甙元具有更为明显的意义。生物转化,是利用动植物离体组织、微生物和酶等对外源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而获得有价值产物的生理生化反应,其本质是利用生物体系本身所产生的酶对外源化合物进行酶催化反应,它具有反应选择性强、反应条件温和、副产物少、无环境污染等优点。由于生物转化可以进行传统有机合成所不能或难以进行的化学反应,有着较大的理论及实际应用价值。目前,采用生物法对功能性成分进行转化的研究十分活跃。Satoshi Tahara利用Asperlliusflavus菌转化黄酮获得多羟基黄酮,具有较原有配糖体更高活性的产物,Lun Yuan(2002)利用真菌生物转化大豆异黄酮中染料木素为染料木黄酮,提高其抗癌性。在甘草酸方面,Takashi Kuramoto(1993)等用霉菌(Cryptococus magnus MG-27)转化甘草酸,单一获得单葡萄糖醛酸基甘草次酸;国内,鱼红闪(1999)等用霉菌和细菌酶法转化甘草酸提高糖度。在其它天然化合物的生物转化方面,研究也十分活跃。但是,目前尚未见关于银杏黄酮生物转化的研究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利用生物转化技术和吸附与结晶相结合的纯化技术提高甙元型银杏黄酮的含量,从而提高银杏黄酮的生理活性和最终产品中黄酮的含量。一种,包括首先,对银杏叶通过发酵进行生物转化,得到发酵液;然后,将发酵液初步净化后,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2-1/5,通过吸附树脂吸附后用蒸馏水洗涤至洗涤液无色,再用解吸剂解吸,收集合并含有黄酮的解吸液,浓缩后析出粗品,最后重结晶得到高纯度的黄酮甙元产品。所述对银杏叶通过发酵进行生物转化,可以用微生物产酶处理鲜或干银杏叶,也可以用复合酶作用银杏叶提取物。所述用微生物产酶处理鲜或干银杏叶,其发酵环境温度为25-40℃,发酵液pH值为4.5-6.5,时间为5小时-至240小时。所述用复合酶作用银杏叶提取物,其转化温度45-50℃,发酵液pH值为4.5-6.5;加酶量2-3克/1千克银杏底物;转化时间为60-90分钟;所述吸附树脂为大孔吸附树脂。所述银杏黄酮甙元的生物转化和提纯纯化方法,还包括在银杏叶生物转化之后进行对所得到的发酵液加酸进行酸化处理,将发酵液加酸至pH值为0.5-4.0,水浴回流温度75-85℃,酸化时间1-2小时。本专利技术以银杏干或鲜叶为主料生产黄酮甙元产品,原料采收方便,对资源无破坏,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受季节限制;本专利技术采用微生物菌株或生物酶作用原料中黄酮糖甙元的生物转化技术提高产物中黄酮甙元含量,达到85%以上,为原料中黄酮甙元含量的5-20倍;本专利技术以大孔吸附树脂结合重结晶技术提高产品中黄酮的含量,可以达到90%以上。具体实施例方式银杏叶中黄酮主要是以糖甙形式存在,黄酮糖甙进入到动物体内以后首先代谢为黄酮甙元,才能进一步被吸收进入血液从而发挥其生理功效。但是,在此过程中大部分黄酮都被肠腔内微生物通过杂环裂解方式降解和代谢而损失掉。本专利技术采用生物技术手段直接将银杏叶黄酮转化为黄酮甙元;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直接从转化体系中吸附银杏黄酮甙元,可以提高银杏黄酮甙元产物的含量,经过解吸剂解吸后,重结晶可以获得纯度为90%以上的银杏黄酮,其中黄酮甙元的含量可以达到85%以上。对银杏叶进行生物转化,可以用微生物产酶处理鲜或干银杏叶,实施例2采用此方法对银杏叶进行生物转化,发酵环境温度为25-40℃,发酵液pH值为4.5-6.0,时间为5小时-至240小时;也可以用复合酶作用银杏叶提取物,实施例1采用此方法,其转化温度45-50℃,pH值为4.5-6.5,加酶量2-3克/1千克银杏底物,转化时间为60-90分钟。还包括对发酵液进行酸化处理将发酵液加酸至pH值为0.5-4.0,水浴回流温度75-85℃,酸化时间1-2小时。黄酮甙元纯化的步骤包括,将先前得到的发酵液经初步净化后,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2-1/5,通过惰性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后用蒸馏水洗涤至洗涤液无色,然后用解吸剂解吸,收集合并含有黄酮的解吸液,浓缩后析出粗品,最后重结晶得到高纯度的黄酮甙元。以下结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2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生物转化和提纯纯化的方法。实施例1取100克银杏叶黄酮提取物,分散于1000毫升水中,并预热至40℃;称取酶0.6克,用5ml蒸馏水溶解,加入到黄酮分散液中,40℃恒温混合120分钟;过滤后,将发酵液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2;浓缩液加甲醇(或乙醇)提取后,进行酸化处理,然后中和,旋转蒸发中和液。然后将得到的浓缩液通过惰性大孔吸附树脂柱进行吸附,再用蒸馏水洗涤至洗涤液基本无色,然后用丙酮解吸液,收集并合并解吸液,浓缩后析出黄酮甙元粗品,最后经丙酮重结晶得到高纯度的银杏黄酮甙元产品。实施例2取10克银杏鲜叶,磨碎后,加入到产酶的微生物菌株培养液中,温度为30℃,pH值为5.0,时间为120小时共发酵。发酵液过滤后,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5;浓缩液加甲醇(或乙醇)提取12-15小时,进行酸化处理,然后中和酸化液,进行旋转蒸发中和液后,浓缩液直接通过惰性大孔吸附树脂柱进行吸附,再用蒸馏水洗涤至洗涤液基本无色,然后用丙酮解吸,收集并合并解吸液,浓缩后析出黄酮甙元粗品,最后经丙酮重结晶得到银杏黄酮甙元产品。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首先,对银杏叶通过发酵进行生物转化,得到发酵液;然后,将发酵液初步净化后,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2-1/5,通过吸附树脂吸附后洗涤至洗涤液无色,再用解吸剂解吸,收集合并含有黄酮的解吸液,浓缩后析出粗品,最后重结晶得到高纯度的黄酮甙元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银杏叶通过发酵进行生物转化,可以用微生物产酶处理鲜或干银杏叶,也可以用复合酶作用银杏叶提取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用微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君社殷丽君颜廷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