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自一体汽车调整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3078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自一体汽车调整臂,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涡轮、蜗杆,蜗杆一端伸至壳体外侧,所述壳体上设置一安装柱,还包括一锁片,所述锁片一端与蜗杆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柱连接,锁片可在蜗杆和安装柱所在方向进行位置调节,锁片与蜗杆相连端设有滑槽,锁片移动时,蜗杆沿滑槽滑动,滑槽远离安装柱端为第一限位部,滑槽靠近安装柱端为第二限位部,蜗杆与第一限位部形成周向固定配合,蜗杆与第二限位部形成周向转动配合,安装柱上设有对锁片进行定位固定的螺钉,锁片上设有与螺钉滑动配合的滑槽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自一体汽车调整臂。

An auto adjusting ar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iptronic auto adjusting arm, including turbine worm shell and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one end of the worm extends to the outside of the housing, the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column, also includes a lock plate, the lock pie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worm,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unting column can adjust the position of the lock piece, the worm and the installation direction of the column, the lock pie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worm end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groove, the lock piece moves along the sliding chute away from the worm, installed as the first column end limiting part, mounting column end is second limiting part near the chute, the worm and the first limiting part form a week to fixed with the worm and the second limiting part forming with the circumferential rotation,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positioning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screw lock plate, the lock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chute with screw two. The purpos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 self - body auto adjustment 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自一体汽车调整臂
本技术涉及汽车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手自一体汽车调整臂。
技术介绍
调整臂的功能是精确记录由于摩擦衬片磨损引起的间隙增加量,并且精确地将刹车间隙调整至正常的工作范围。自动式调整臂因为长期工作,反转力矩会慢慢的变小,当反转力矩小于18N.m时,自动调节功能失效。刹车时会产生一个制动力矩,反作用到蜗杆上面,而这个力矩大小18N.m,从而会引起蜗杆反调,使制动间隙变大,造成刹车失灵,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而自动调整臂失效的时间是不确定的,换装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司机不可能自带配件时刻准备着,而从自调失效到反调到刹车失灵这个制动次数很短,往往不够司机找到合适的修理厂去换装,这个时间里是很危险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自一体汽车调整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自一体汽车调整臂,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涡轮、蜗杆,蜗杆一端伸至壳体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一安装柱,还包括一锁片,所述锁片一端与蜗杆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柱连接,锁片可在蜗杆和安装柱所在方向进行位置调节,锁片与蜗杆相连端设有滑槽,锁片移动时,蜗杆沿滑槽滑动,滑槽远离安装柱端为第一限位部,滑槽靠近安装柱端为第二限位部,蜗杆与第一限位部形成周向固定配合,蜗杆与第二限位部形成周向转动配合,安装柱上设有对锁片进行定位固定的螺钉,锁片上设有与螺钉滑动配合的滑槽二。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片与安装柱形成周向固定配合。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片上设有沿蜗杆和安装柱所在方向设置的滑槽三,安装柱上设有与滑槽三配合的凸块,凸块与滑槽三形成周向固定配合,凸块与滑槽三在蜗杆和安装柱所在方向形成滑动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手自一体汽车调整臂,在自动调整臂的基础上面增加一套锁片机构,锁片往蜗杆方向推到底,使蜗杆在锁片的第二限位部里自由转动,就是一个自动调整臂,安装跟使用方法同自动臂完全一样;当自动臂失效时,拆掉跟壳体连接的固定支架,使调整臂成为锁片式手动臂,调整方法与锁片式手动臂调整方法一样(顺时针扳动调整臂蜗杆六角头,当制动间隙达到需要的间隙时,松开螺钉,把锁片往回拉,使蜗杆的六角头正好被锁片的第一限位部卡住,然后锁紧螺钉)在自动工作状态下,为了使锁片不干涉到蜗杆部分自动调节,在壳体固定部分加工出来一个凸块,在锁片一个面上加工出一个滑槽三,凸台跟凹槽正好配合在一起,不会使锁片来往转动,干涉到蜗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锁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参考图1至图3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一种手自一体汽车调整臂,包括壳体1及设置于壳体1内的涡轮2、蜗杆3,蜗杆3一端伸至壳体1外侧,所述壳体1上设置一安装柱4,还包括一锁片5,所述锁片5一端与蜗杆3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柱4连接,锁片5可在蜗杆3和安装柱4所在方向进行位置调节,锁片5与蜗杆3相连端设有滑槽6,蜗杆3连接在滑槽6内,锁片5移动时,蜗杆3沿滑槽6滑动,滑槽6远离安装柱4端为第一限位部7,滑槽6靠近安装柱4端为第二限位部8,蜗杆3与第一限位部7形成周向固定配合,蜗杆3与第二限位部8形成周向转动配合,安装柱4上设有对锁片5进行定位固定的螺钉9,锁片5上设有与螺钉9滑动配合的滑槽二10。锁片5与安装柱4形成周向固定配合,所述锁片5上设有沿蜗杆3和安装柱4所在方向设置的滑槽三11,安装柱4上设有与滑槽三11配合的凸块12,凸块12与滑槽三11形成周向固定配合,凸块12与滑槽三11在蜗杆3和安装柱4所在方向形成滑动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手自一体汽车调整臂,在自动调整臂的基础上面增加一套锁片5机构,锁片5往蜗杆3方向推到底,使蜗杆3在锁片5的第二限位部8里自由转动,就是一个自动调整臂,安装跟使用方法同自动臂完全一样;当自动臂失效时,拆掉跟壳体1连接的固定支架,使调整臂成为锁片5式手动臂,调整方法与锁片5式手动臂调整方法一样(顺时针扳动调整臂蜗杆3六角头,当制动间隙达到需要的间隙时,松开螺钉9,把锁片5往回拉,使蜗杆3的六角头正好被锁片5的第一限位部7卡住,然后锁紧螺钉9)。在自动工作状态下,为了使锁片5不干涉到蜗杆3部分自动调节,在壳体1固定部分加工出来一个凸块12,在锁片5一个面上加工出一个滑槽三11,凸台跟凹槽正好配合在一起,不会使锁片5来往转动,干涉到蜗杆3。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手自一体汽车调整臂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自一体汽车调整臂,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涡轮、蜗杆,蜗杆一端伸至壳体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一安装柱,还包括一锁片,所述锁片一端与蜗杆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柱连接,锁片可在蜗杆和安装柱所在方向进行位置调节,锁片与蜗杆相连端设有滑槽,锁片移动时,蜗杆沿滑槽滑动,滑槽远离安装柱端为第一限位部,滑槽靠近安装柱端为第二限位部,蜗杆与第一限位部形成周向固定配合,蜗杆与第二限位部形成周向转动配合,安装柱上设有对锁片进行定位固定的螺钉,锁片上设有与螺钉滑动配合的滑槽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自一体汽车调整臂,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涡轮、蜗杆,蜗杆一端伸至壳体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一安装柱,还包括一锁片,所述锁片一端与蜗杆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柱连接,锁片可在蜗杆和安装柱所在方向进行位置调节,锁片与蜗杆相连端设有滑槽,锁片移动时,蜗杆沿滑槽滑动,滑槽远离安装柱端为第一限位部,滑槽靠近安装柱端为第二限位部,蜗杆与第一限位部形成周向固定配合,蜗杆与第二限位部形成周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星威郑雅慧
申请(专利权)人:平阳县万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