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护坡装配式预制砼格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29081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公路护坡装配式预制砼格框,包括顶层砼格框、中间层砼格框和底层砼格框,其都呈中空的平行四边形结构;在每个顶层砼格框、中间层砼格框和底层砼格框的至少两个对角位置,对应设置有锚固注浆钢花管穿孔;相邻的顶层砼格框、中间层砼格框和底层砼格框之间,分别通过截面为“L”型的边与截面为倒“L”型的边相配合而连接,形成整体式可砼格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预制砼格框,缩短公路护坡的工期,确保一般条件下的公路护坡的一次性快速形成,易于达到一般条件下的公路护坡成型后,需达到的格框设计要求,以及所需的技术质量效果。

Prefabricated concrete frame of highway reve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路护坡装配式预制砼格框
本技术涉及一种公路护坡用格框,尤其涉及一种公路护坡装配式预制砼格框。
技术介绍
在修筑公路施工中,在路的两侧常常需要进行边坡固定施工,防止泥土、砂石等从边坡滚落到公路上,造成安全事故;在将边坡挖掘到工艺要求的角度后,需要进行边坡格框施工。传统的公路护坡格框施工,通常是采用预制砼杆件预留现浇节点式进行公路护坡作业,在施工中工序繁琐且工序作业周期较长,不利于公路护坡快速形成,公路护坡施工的质量难以保证。其次,成型的公路护坡格框出现不规则的几率较大,不利于公路护坡的作业形成施工,难以满足工程质量及工期要求;这主要是公路护坡的成型格框形式的施工技术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公路护坡装配式预制砼格框,易于挡土墙护坡的设计和施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公路护坡装配式预制砼格框,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层砼格框、中间层砼格框和底层砼格框,其都呈中空的平行四边形结构;在每个顶层砼格框、中间层砼格框和底层砼格框的至少两个对角位置,对应设置有锚固注浆钢花管穿孔;顶层砼格框的两邻边为预制的截面,顶层砼格框的另外两邻边的横截面为倒“L”型;中间层砼格框的两邻边的横截面为“L”型,中间层砼格框的另外两邻边的横截面为倒“L”型;底层砼格框的两邻边的横截面为“L”型,另外两邻边为预制结构;中间层砼格框的截面为“L”型的边,与顶层砼格框具有对应的倒“L”型截面的边相配合,进行装配式安装;中间层砼格框的截面为倒“L”型的边,与底层砼格框横截面为“L”型的边相配合,进行装配式安装;中间层砼格框之间,分别通过截面为“L”型的边与截面为倒“L”型的边相配合而连接。进一步的特征是:在每个顶层砼格框、中间层砼格框和底层砼格框的四个角的位置,都配合设置锚固注浆钢花管穿孔。顶层砼格框、中间层砼格框和底层砼格框,在其上表面设置有突出的水泥砼挡水条。本技术的公路护坡装配式预制砼格框,预制顶层砼格框、中间层砼格框和底层砼格框,砼格框之间分别通过截面为“L”型的边与截面为倒“L”型的边相配合而连接,可缩短公路护坡的工期,确保一般条件下的公路护坡的一次性快速形成,易于达到一般条件下的公路护坡成型后,需达到的格框设计要求,以及所需的技术质量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法的砼格框安装位置立面图;图2为图1沿1—1向视图;图3为本技术顶层砼格框(件2)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中间层砼格框(件4)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底层砼格框(件5)结构图;图6—1是本技术砼格框配合结构(无水泥砼挡水条)剖面图;图6—2是本技术砼格框配合结构及水泥砼挡水条位置剖面图。附图中:1—底层浆砌片石加固带、2—顶层砼格框、3—锚固注浆钢花管穿孔、4—中间层砼格框、5—底层砼格框、6—顶层浆砌片石加固带、7—路基顶面、8—护坡道、9—水泥砼挡水条、12—格框的钢筋、13—绿化种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的公路护坡装配式预制砼格框,包括顶层砼格框2、中间层砼格框4和底层砼格框5,其都呈中空的平行四边形结构,如矩形、菱形等,根据护坡挡水的需要,可以在其上表面设置有突出的水泥砼挡水条9,在每个顶层砼格框2、中间层砼格框4和底层砼格框5的至少两个对角位置,对应设置有锚固注浆钢花管穿孔3,用于穿设锚固注浆钢花管;图中,是在每个顶层砼格框2、中间层砼格框4和底层砼格框5的四个角的位置,都配合设置锚固注浆钢花管穿孔3;顶层砼格框2的两邻边(上半部分)为预制的截面,该截面形状由工艺要求决定,如矩型截面或梯形截面等;顶层砼格框2的另外两邻边(下半部分)的横截面为倒“L”型,最好对称设置,上表面的向上的突出部位(凸起)为装配水泥砼挡水条;中间层砼格框4的两邻边(上半部分)的横截面为“L”型,该两邻边最好是对称设置;中间层砼格框4的另外两邻边(下半部分)的横截面为倒“L”型,该两邻边最好对称设置,上表面的向上的突出部位为中间层水泥砼挡水条;中间层砼格框4的上半部分的两邻边截面与下半部分的两邻边的截面是交错设置的正“L”、倒“L”型结构;底层砼格框5的两邻边(上半部分)的横截面为“L”型,最好对称设置;下半部分为预制结构,截面可以为矩型、梯形或“L”型等,向上的突出部位为底层水泥砼挡水条。将顶层砼格框2、中间层砼格框4和底层砼格框5装配连接;装配安装时,中间层砼格框4的截面为“L”型的边(上半部分),与顶层砼格框2具有对应的倒“L”型截面的边(下半部分)进行装配式安装,形成如图6—1或6—2所示的组合式配合结构,即形成上部没有设置挡水条或有挡水条的结构;中间层砼格框4的截面为倒“L”型的边(下半部分),与底层砼格框5横截面为“L”型的边进行装配式安装,如图6—1或6—2所示的组合式配合结构;或者,中间层砼格框4之间,分别通过截面为“L”型的边与截面为倒“L”型的边相配合而连接,形成如图6—1或6—2所示的配合结构;安装预制砼格框后,底层砼格框5放置在护坡面的最下端,通常为一排,即靠近底层浆砌片石加固带1的位置;中间层砼格框4至少一排,根据护坡面位置的需要,可以为多排;顶层砼格框2放置在护坡面的最上端,通常为一排,即靠近路基顶面7,或者靠近顶层浆砌片石加固带6的位置,相邻格框之间的边通过“L”型结构与倒“L”型结构的配合而相互连接,并将锚固注浆钢花管10通过锚固注浆钢花管穿孔3后穿入锚固孔内,固定对应的格框,形成整体格框结构;装配连接后,在护坡面上,形成一排顶层砼格框2、一排或以上的中间层砼格框4、一排底层砼格框5的整体格框结构。本技术,一是采用了装配式预制钢筋砼预制格框,可缩短公路护坡的工期,确保一般条件条件下的公路护坡的一次性快速形成;二是制作的锚固注浆钢花管带微出浆孔,形成的钢花管注浆格框锚钉对护坡锚固效果易于保证;三是挡水砼条是与格框整体式预制,挡水效果优于后期制作形成后的挡水效果;是适用于一般施工条件下的公路护坡设计要求的简洁施工技术。本技术的工艺流程简述为:(1)按设计公路护坡的格框规划进行护坡的常规平整作业→(2)在规划护坡面进行格框测量放线,进行格框的锚固孔3定位及成孔作业→(3)参照
技术实现思路
图1及图2;成形当浆砌片石加固带6→(4)参照图1布置进行已预制的砼格框(底层砼格框5、中间层砼格框4、顶层砼格框2)进行装配式安装→(5)每安装一组格框2后,格框预留孔3与坡面的锚固成型孔一一对齐,对出现扭转的格框位置进行调校→(6)按所需长度插入锚固注浆钢花管→(7)当形成一排格框装配结构成型后,分别对锚固孔的锚固注浆钢花管一次性进行连续注满砼浆→(8)锚位封锚后则形成公路护坡的格框结构整体。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公路护坡装配式预制砼格框

【技术保护点】
公路护坡装配式预制砼格框,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层砼格框(2)、中间层砼格框(4)和底层砼格框(5),其都呈中空的平行四边形结构;在每个顶层砼格框(2)、中间层砼格框(4)和底层砼格框(5)的至少两个对角位置,对应设置有锚固注浆钢花管穿孔(3);顶层砼格框(2)的两邻边为预制的截面,另外两邻边的横截面为倒“L”型;中间层砼格框(4)的两邻边的横截面为 “L”型,另外两邻边的横截面为倒“L”型;底层砼格框(5)的两邻边的横截面为 “L”型,另外两邻边为预制结构;中间层砼格框(4)的截面为“L”型的边,与顶层砼格框(2)具有对应的倒“L”型截面的边相配合,进行装配式安装;中间层砼格框(4)的截面为倒“L”型的边,与底层砼格框(5)横截面为 “L”型的边相配合,进行装配式安装;中间层砼格框(4)之间,分别通过截面 为“L”型的边与截面为倒“L”型的边相配合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公路护坡装配式预制砼格框,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层砼格框(2)、中间层砼格框(4)和底层砼格框(5),其都呈中空的平行四边形结构;在每个顶层砼格框(2)、中间层砼格框(4)和底层砼格框(5)的至少两个对角位置,对应设置有锚固注浆钢花管穿孔(3);顶层砼格框(2)的两邻边为预制的截面,另外两邻边的横截面为倒“L”型;中间层砼格框(4)的两邻边的横截面为“L”型,另外两邻边的横截面为倒“L”型;底层砼格框(5)的两邻边的横截面为“L”型,另外两邻边为预制结构;中间层砼格框(4)的截面为“L”型的边,与顶层砼格框(2)具有对应的倒“L”型截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民王强李树东毕研立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