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后排座椅中扶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26191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后排座椅中扶手结构,其技术特点是:在扶手下盖和扶手上盖之间安装有扶手骨架、解锁杆、控制盘、后齿条、扇形齿轮、缓冲筋、前导向块、前齿条、扣手引导块和中间控制块,扶手骨架安装在扶手下盖上,所述扣手的导向筋与扣手引导块的导向槽进行连接,前齿条的卡槽与扣手引导块的连接轴进行装配,前导向块通过螺钉与扶手骨架进行固定,缓冲筋两端分别连接前导向块及前齿条的卡爪,前齿条通过扇形齿轮的传导连接后齿条,控制盘一端与后齿条连接且另一端通过轴结构插入解锁杆的孔结构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在关闭状态下占用空间较小,在打开状态下可以实现储物功能、水杯支撑功能及按钮调节前排座椅及后排影音系统的功能。

A new type of armrest structure in a new rear sea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ear seat armrest structure model, the technique is characterized in the armrest cover and the armrest cov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handrail frame, unlocking rod, control panel, rack, gear sector, leading to the bar, buffer block, front teeth, hand clasping and boot block between the control block, handrails the framework is arranged on the armrest cover, wherein the guide bar and the guide groove buckle buckle boot block are connected, a front connecting shaft of the clamping groove and the handle of the boot block assembly, leading to the block through screws and handrails frame fixed, buffering rib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both ends of the claw block and leading to the front the article, conduction through the sector gear is connected with the rack, pore structure control disc end and after connecting rack and the other end is inserted into the shaft structure by unlocking lev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compact structure and occupies less space under closed state. Under the open state, storage function, water cup supporting function and button adjustment of front seat and back row video and sound system can be real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后排座椅中扶手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
,尤其是一种新型后排座椅中扶手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终端用户对车辆内饰用品的功能需求也越来越多。人们不仅考虑一般的功能性,而且,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更多的功能,是用户对豪华品牌高端车辆的一个重要需求。汽车后排座椅的中央扶手不但可以保证后排中间位置乘坐乘客时有支撑作用,还可以保证在无乘客乘坐此位置时,即扶手打开状态,实现储物功能、水杯支撑功能等。而且随着用户的高端需求,严重提升了对扶手开启关闭的功能要求,及对前排座椅的控制功能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舒适美观、具有开启关闭功能且能够控制前排座椅及后排影音系统的新型后排座椅中扶手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后排座椅中扶手结构,包括扶手支撑机构和扶手,扶手与扶手支撑机构铰接在一起,所述扶手包括扶手下盖、扶手上盖、水杯架和扣手,所述扶手下盖和扶手上盖安装在一起,所述扣手安装在扶手下盖上,在扶手下盖和扶手上盖之间安装有扶手骨架、解锁杆、控制盘、后齿条、扇形齿轮、缓冲筋、前导向块、前齿条、扣手引导块和中间控制块,所述扶手骨架安装在扶手下盖上,所述扣手的导向筋与扣手引导块的导向槽进行连接,所述前齿条的卡槽与扣手引导块的连接轴进行装配,所述前导向块通过螺钉与扶手骨架进行固定,所述缓冲筋两端分别连接前导向块及前齿条的卡爪,所述前齿条通过扇形齿轮的传导连接后齿条,所述控制盘一端与后齿条连接且另一端通过轴结构插入解锁杆的孔结构中。所述扶手支撑机构包括本体骨架、本体上盖、上部饰板、背部饰板和线束,所述本体上盖、上部饰板、背部饰板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本体骨架的前端,所述线束安装在本体骨架内部下端并在本体骨架外安装有线束保护盖。在扶手下盖的前端上方还安装一个水杯架。在扶手下盖的前端上方还安装一个按钮显示屏,该按钮显示屏通过线束与车身电源相连接构成人机交互系统,实现控制前排座椅及后排影音功能。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其通过花键轴与扶手部分的连接以及扶手内部的解锁机构实现了扶手的开启与关闭功能,在关闭状态下占用空间较小,在打开状态下可以实现储物功能、水杯支撑功能及按钮调节前排座椅及后排影音系统的功能,具有舒适美观、功能丰富等特点,可广泛用于豪华车后排座椅的中央扶手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打开状态的轴侧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关闭状态的轴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扶手部分的轴侧示意图;其中,1-扶手下盖,2-线束,3-本体骨架,4-本体上盖,5-上部饰板,6-背部饰板,7-线束保护盖,8-扶手上盖,9-按钮显示屏,10-水杯架,11-扶手骨架,12-螺钉,13-解锁杆,14-控制盘,15-后齿条,16-扇形齿轮,17-缓冲筋,18-前导向块,19-前齿条,20-扣手引导块,21-扣手,22-中间导向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一种新型后排座椅中扶手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扶手支撑机构和扶手,扶手与扶手支撑机构铰接在一起。下面分别进行说明:所述扶手支撑机构包括本体骨架3、本体上盖4、上部饰板5、背部饰板6、线束2,所述本体上盖4、上部饰板5、背部饰板6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本体骨架的前端,所述线束安装在本体骨架3内部下端并在本体骨架3外安装有线束保护盖7。所述扶手包括扶手下盖1、扶手上盖8、按钮显示屏9、水杯架10、扶手骨架11、螺钉12、解锁杆13、控制盘14、后齿条15、扇形齿轮16、缓冲筋17、前导向块18、前齿条19、扣手引导块20、扣手21和中间控制块22。所述扶手下盖1和扶手上盖8安装在一起,所述水杯架10安装扶手下盖1的前端上部,在按钮显示屏9安装在水杯架10的上端,所述扣手21安装在扶手下盖8上。所述扶手骨架11、螺钉12、解锁杆13、控制盘14、后齿条15、扇形齿轮16、缓冲筋17、前导向块18、前齿条19、扣手引导块20和中间控制块22安装在扶手下盖1和扶手上盖之间的腔体内部。如图3所示,所述扶手骨架11安装在扶手下盖1上,所述扣手21的导向筋与扣手引导块20的导向槽进行连接,前齿条19的卡槽与扣手引导块20的连接轴进行装配,同时前导向块18通过螺钉12实现与扶手骨架11的固定,从而保证前齿条19的运动稳定性。所述缓冲筋17两端分别连接前导向块18及前齿条19的卡爪上,通过弹性力实现扣手的自动复位功能,前齿条19通过扇形齿轮16的传导连接后齿条15,此种传导相比于单根齿条结构,提升了稳定性及可操控性。所述控制盘14一端与后齿条15连接,一端通过轴结构插入解锁杆13的孔结构中,从而构成锁结构。当用户按动扣手21时,通过锁机构实现力的传导,带动解锁杆13沿着路线1的方向移动,解锁杆13向内侧缩回,实现扶手解锁,扶手打开;当用户松开扣手21,缓冲筋17通过弹性力实现扣手的自动复位,通过锁机构的传导,带动解锁杆13沿着路线2的方向移动,解锁杆13向外侧弹出,实现扶手紧锁。从而实现扶手的开启关闭功能。所述前齿条19通过扇形齿轮16的传导连接后齿条15,这种间接传导,提升了稳定性及可操控性,保证了用户的安全使用要求。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线束2与车身电源及按钮显示屏9的连接,集成了人机交换系统,可以实现控制前排座椅及后排影音系统的高端功能要求。提升了用户对豪华品牌高端车辆的需求及兴趣。需要强调的是,本技术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技术包括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后排座椅中扶手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后排座椅中扶手结构,包括扶手支撑机构和扶手,扶手与扶手支撑机构铰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包括扶手下盖、扶手上盖、水杯架和扣手,所述扶手下盖和扶手上盖安装在一起,所述扣手安装在扶手下盖上,在扶手下盖和扶手上盖之间安装有扶手骨架、解锁杆、控制盘、后齿条、扇形齿轮、缓冲筋、前导向块、前齿条、扣手引导块和中间控制块,所述扶手骨架安装在扶手下盖上,所述扣手的导向筋与扣手引导块的导向槽进行连接,所述前齿条的卡槽与扣手引导块的连接轴进行装配,所述前导向块通过螺钉与扶手骨架进行固定,所述缓冲筋两端分别连接前导向块及前齿条的卡爪,所述前齿条通过扇形齿轮的传导连接后齿条,所述控制盘一端与后齿条连接且另一端通过轴结构插入解锁杆的孔结构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后排座椅中扶手结构,包括扶手支撑机构和扶手,扶手与扶手支撑机构铰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包括扶手下盖、扶手上盖、水杯架和扣手,所述扶手下盖和扶手上盖安装在一起,所述扣手安装在扶手下盖上,在扶手下盖和扶手上盖之间安装有扶手骨架、解锁杆、控制盘、后齿条、扇形齿轮、缓冲筋、前导向块、前齿条、扣手引导块和中间控制块,所述扶手骨架安装在扶手下盖上,所述扣手的导向筋与扣手引导块的导向槽进行连接,所述前齿条的卡槽与扣手引导块的连接轴进行装配,所述前导向块通过螺钉与扶手骨架进行固定,所述缓冲筋两端分别连接前导向块及前齿条的卡爪,所述前齿条通过扇形齿轮的传导连接后齿条,所述控制盘一端与后齿条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建成武艳斌赵海
申请(专利权)人:格拉默车辆内饰长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