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第二型芯固定板二次顶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25616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9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第二型芯固定板二次顶出结构,包括B板、第一型芯固定板、第二型芯固定板、动模板、限位盖板、锁扣固定板、销块、拉条和顶杆,B板、第一型芯固定板、第二型芯固定板和动模板顺次设置,顶杆的一端穿过动模板与第二型芯固定板连接,限位盖板的一端设置在B板上,限位盖板靠近B板的一面设有第一滑槽,第一型芯固定板通过锁扣固定板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内,锁扣固定板上设有相互交叉的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第二型芯固定板通过拉条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内,销块滑动安装在第三滑槽内,第一滑槽的侧边设有第一扣位,拉条的侧面设有第二扣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二次顶出机构设置在动模板外,安装和维护都很方便、高效。

A two ejection structure for second core fixed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cond core fixing plate two ejector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B board, the first core fixed plate, second core fixing plate, a movable template, a limit plate, locking plate, pin block, brace and pole, B board, the first core fixed plate, type second the core fixed plate and a movable template are arranged, one end of the push rod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movable template with second core fixing plate, a cover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end of the B board, B board near the limit cov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hute, the first core fixed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groove through the lock fixing plate sliding lock the fix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cross slot second and third slot, second core fixing plate is installed on the second slide groove by brace sliding block sliding pin is installed on the third chute, the first chute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buckle, the side of a brace There are second buckles. The two ejecting mechanism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et outside the movable template, and the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are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第二型芯固定板二次顶出结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的顶出机构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第二型芯固定板二次顶出结构。
技术介绍
塑胶模具产品的顶出机构的选择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生产效率,顶出机构的选择通常依据产品结构确定。传统的顶出机构一般都是一次顶出机构,但是对于有的产品(如具有很多深筋位的产品),上述一次顶出机构在完成一次顶出过程后,产品并不能从模具中顺利掉下,如果采用手工取件既不安全、也影响生产效率,这是通常采用多次顶出来实现产品的自动脱落。但是现有的多次顶出机构设置在下模的模座内,多次顶出机构的安装和维护都需要将模座拆开,导致多次顶出机构的安装和维护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第二型芯固定板二次顶出结构,位于动模板外,安装和维护方便、高效。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第二型芯固定板二次顶出结构,包括B板、第一型芯固定板、第二型芯固定板、动模板、限位盖板、锁扣固定板、销块、拉条和顶杆,所述B板、第一型芯固定板、第二型芯固定板和动模板顺次设置,所述顶杆的一端穿过动模板与第二型芯固定板连接,所述限位盖板的一端设置在B板上,所述限位盖板靠近B板的一面设有沿B板至动模板方向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型芯固定板通过锁扣固定板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锁扣固定板上设有相互交叉的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且第二滑槽的轴线平行于第一滑槽的轴线,所述第二型芯固定板通过拉条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内,所述销块滑动安装在第三滑槽内,所述第一滑槽的侧边上设有与销块靠近第一滑槽侧边的第一端匹配的第一扣位,所述拉条的侧面上设有与销块靠近第二滑槽的第二端匹配的第二扣位。优选的,所述第一扣位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扣位对称设置在第一滑槽的两侧边上。优选的,所述第二扣位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扣位对称设置在拉条的两侧面上。优选的,所述销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销块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两侧的第三滑槽内。优选的,所述第三滑槽垂直于第二滑槽。优选的,所述限位盖板可拆卸设置在B板上。优选的,所述锁扣固定板可拆卸设置在第一型芯固定板上。优选的,所述拉条可拆卸设置在第二型芯固定板上。优选的,销块的第一端与第一扣位完全匹配时,销块的第二端与第二滑槽的侧边齐平。优选的,销块的第二端与第二扣位完全匹配时,销块的第一端与第一滑槽的侧面齐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的二次顶出机构设置在动模板外,安装和维护都很方便、高效;(2)采用位于拉条两侧的两个销块来带动锁扣固定板和第一型芯固定板运动,使得锁扣固定板和第一型芯固定板的运动更加平稳、不容易出现磕碰等问题;(3)第三滑槽垂直于第二滑槽,使得销块与拉条的第二扣位更容易分离,从而实现二次顶出;(4)限位盖板可拆卸设置在B板上、锁扣固定板可拆卸设置在第一型芯固定板上、拉条可拆卸设置在第二型芯固定板上,使得在进行相应零部件更换时更方便、快捷,减少因相应零部件更换引起的停机损失;(5)销块的第一端与第一扣位完全匹配时,销块的第二端与第二滑槽的侧边齐平,使得销块在与第一扣位完全匹配时不会影响拉条在第二滑槽内的滑动;销块的第二端与第二扣位完全匹配时,销块的第一端与第一滑槽的侧面齐平,使得销块在与第二扣位完全匹配时不会影响锁扣固定板在第一滑槽内的滑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在开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在第一次顶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在第二次顶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B板,2—第一型芯固定板,3—第二型芯固定板,4—动模板,5—限位盖板,6—锁扣固定板,7—销块,8—拉条,9—顶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实施例描述了一种第二型芯固定板二次顶出结构,包括B板1、第一型芯固定板2(即外型芯固定板)、第二型芯固定板3(即内型芯固定板)、动模板4、限位盖板5、锁扣固定板6、销块7、拉条8和顶杆9。所述B板1、第一型芯固定板2、第二型芯固定板3和动模板4由上往下顺次设置,在其它的一些实施例中B板1、第一型芯固定板2、第二型芯固定板3和动模板4可以由下往上顺次设置、也可以由左往右顺次设置、还可以由右往左顺次设置。所述顶杆9的一端穿过动模板4与第二型芯固定板3连接,动模板4在顶杆9的作用下执行相应运动,如在本实施例中动模板4可以在顶杆9的作用下向上或向下运动。所述限位盖板5的一端设置在B板1上,限位盖板5和B板1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例如通过螺钉将限位盖板5的一端固定在B板1上。所述限位盖板5靠近B板1的一面设有沿B板1至动模板4方向的第一滑槽,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槽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型芯固定板2通过锁扣固定板6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槽内,锁扣固定板6在第一滑槽内滑动时第一型芯固定板2也向相应方向进行运动,其中,第一型芯固定板2和锁扣固定板6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例如通过螺钉连接第一型芯固定板2和锁扣固定板6。所述锁扣固定板6上设有相互交叉的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且第二滑槽的轴线平行于第一滑槽的轴线;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滑槽的轴线与第一滑槽的轴线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滑槽垂直于第二滑槽,例如,第二滑槽竖直设置时第三滑槽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型芯固定板3通过拉条8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内,其中第二型芯固定板3和拉条8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例如,通过螺钉连接第二型芯固定板3和拉条8。所述销块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销块7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两侧的第三滑槽内,所述第一滑槽靠近B板1的一端的侧边上设有与销块7靠近第一滑槽侧边的第一端匹配的第一扣位,所述第一扣位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扣位对称设置在第一滑槽的两侧边上;所述拉条8靠近B板1的一端的侧面上设有与销块7靠近第二滑槽的第二端匹配的第二扣位,所述第二扣位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扣位对称设置在拉条8的两侧面上。在销块7的第一端与第一扣位完全匹配时,销块7的第二端与第二滑槽的侧边齐平;在销块7的第二端与第二扣位完全匹配时,销块7的第一端与第一滑槽的侧面齐平。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开模行程到位后,如图1所示。第一次顶出时,注塑机的顶杆9驱动第二型芯固定板3向上运动,第二型芯固定板3上的拉条8推动销块7向上运动、销块7推动锁扣固定板6向上运动,然后锁扣固定板6带动第一型芯固定板2向上运动到B板1的底部,实现了第一次顶出,如图2所示。在第一型芯固定板2到达B板1的底部后,拉条8继续向上运动,此时拉条8将销块7向两侧拨开,拉条8的第二扣位与销块7分离、销块7与限位盖板5的第一扣位匹配;顶杆9继续向上运动,由于此时拉条8的第二扣位不与销块7匹配接触,从而使得第二型芯固定板3向上运动到第一型芯固定板2的底部,实现了第二次顶出。在进行复位时,顶杆9向下拉动第二型芯固定板3,从而实现第二型芯固定板3和第一型芯固定板2的复位。如上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还可以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第二型芯固定板二次顶出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第二型芯固定板二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B板(1)、第一型芯固定板(2)、第二型芯固定板(3)、动模板(4)、限位盖板(5)、锁扣固定板(6)、销块(7)、拉条(8)和顶杆(9),所述B板(1)、第一型芯固定板(2)、第二型芯固定板(3)和动模板(4)顺次设置,所述顶杆(9)的一端穿过动模板(4)与第二型芯固定板(3)连接,所述限位盖板(5)的一端设置在B板(1)上,所述限位盖板(5)靠近B板(1)的一面设有沿B板(1)至动模板(4)方向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型芯固定板(2)通过锁扣固定板(6)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锁扣固定板(6)上设有相互交叉的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且第二滑槽的轴线平行于第一滑槽的轴线,所述第二型芯固定板(3)通过拉条(8)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内,所述销块(7)滑动安装在第三滑槽内,所述第一滑槽的侧边上设有与销块(7)靠近第一滑槽侧边的第一端匹配的第一扣位,所述拉条(8)的侧面上设有与销块(7)靠近第二滑槽的第二端匹配的第二扣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第二型芯固定板二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B板(1)、第一型芯固定板(2)、第二型芯固定板(3)、动模板(4)、限位盖板(5)、锁扣固定板(6)、销块(7)、拉条(8)和顶杆(9),所述B板(1)、第一型芯固定板(2)、第二型芯固定板(3)和动模板(4)顺次设置,所述顶杆(9)的一端穿过动模板(4)与第二型芯固定板(3)连接,所述限位盖板(5)的一端设置在B板(1)上,所述限位盖板(5)靠近B板(1)的一面设有沿B板(1)至动模板(4)方向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型芯固定板(2)通过锁扣固定板(6)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锁扣固定板(6)上设有相互交叉的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且第二滑槽的轴线平行于第一滑槽的轴线,所述第二型芯固定板(3)通过拉条(8)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内,所述销块(7)滑动安装在第三滑槽内,所述第一滑槽的侧边上设有与销块(7)靠近第一滑槽侧边的第一端匹配的第一扣位,所述拉条(8)的侧面上设有与销块(7)靠近第二滑槽的第二端匹配的第二扣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第二型芯固定板二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位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扣位对称设置在第一滑槽的两侧边上。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巍陈斌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联余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