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益安专利>正文

十字路口二层立交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1972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1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立交桥是十字路口二层立交桥,立交桥只有一个二层桥面,立交桥拥有十六条车道,四条人行通道。十六条车道是:四条直行车道、四条右拐弯车道、四条左拐弯车道、四条调头车道。立交桥的四条右拐弯车道、两条人行通道、两条南北向直行车道、四条左拐弯车道的拐弯部分和南北向部分、四条调头车道的拐弯部分和南北向部分设置在一层地面。两条东西向直行车道、两条人行通道、四条左拐弯车道的东西向部分、四条调头车道的东西向部分设置在二层桥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质是:把车道的东西走向部分、东西走向的人行通道设置在桥上,把车道的南北走向部分、车道的拐弯部位、南北走向的人行通道设置在桥下,这样就避免了东西走向车道与南北走向车道之间的交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十字路口二层立交桥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交桥,更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别于现有立交桥的、十字路口二层立交桥。
技术介绍
我国国内十字路口立交桥多数是三层结构,有的甚至是四层结构,乌鲁木齐竟然出现了五层立交桥。太原、兰州、成都还出现了六层立交桥。立交桥层次多了高度就高,高度高了,坡道就长,坡道长了立交桥的造价就高。减少立交桥的层数是降低立交桥造价有效途径。另外,立交桥的桥面多了,它的坡道就多,坡道多了,造价也就高了,这里提出的十字路口二层立交桥,只有一个二层桥面,其造价要比现有三层四层立交桥低得多。现有立交桥的二层、三层或三层以上的立交桥,每层桥面上,东西向的车道和南北向的车道同时并存。本专利技术的二层桥面上,只存在东西向车道,不存在南北向车道。这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立交桥与现有立交桥的根本区别,也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应运而生的原因和基础。本专利技术存在的基础是:如果二层桥面上的车道走向是东西向,与东西向车道有交织的南北向车道必须设置在一层地面。反之,如果二层桥面上的车道走向是南北向,与南北向车道有交织的东西向车道必须设置在一层地面。二层桥面上,东西向车道和南北向车道不能同时并存。本专利技术是已经撤销的同名专利“十字路口二层立交桥”的修改本。原专利的申请号是:201710782760.6,申请日为2017年09月28日。因为原专利的说明书未涉及人行通道,在进行说明书补正时,又因为字串太长,补正失败。另外,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摘要也都需要修改。故撤销原先申请,重新申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述立交桥,是十字路口二层立交桥。立交桥只有一个二层桥面,立交桥拥有十六条车道,四条人行通道。十六条车道是:四条直行车道、四条右拐弯车道、四条左拐弯车道、四条调头车道。立交桥的四条右拐弯车道、两条南北向人行通道、两条南北向直行车道、四条左拐弯车道拐弯部分和南北向部分、四条调头车道的拐弯部分和南北向部分设置在一层地面。立交桥的两条东西向直行车道、两条东西向人行通道、四条左拐弯车道的东西向部分、四条调头车道的东西向部分设置在二层桥面。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是:把车道的东西走向部分、东西走向的人行通道设置在桥上(二层),把车道的南北走向部分、车道的拐弯部位、南北走向的人行通道设置在桥下(一层),这样就避免了东西走向车道与南北走向车道之间的交织。立交桥没有匝道。下面分为七个部分,详细叙述
技术实现思路
。第一部分:立交桥的十六条车道图1是所述立交桥的十六条车道走向图。立交桥的四条右拐弯车道,设置在一层地面的四角。立交桥的两条南北向直行车道,设置在一层地面,两条东西向直行车道设置在二层桥面。立交桥的四条左拐弯车道,每条车道包括两部分,南北向部分设置在一层地面,东西向部分设置在二层桥面,拐弯部位设置在一层地面。四条调头车道,每条车道分作三段。南向来车和北向来车的调头车道,两段设置在一层地面,一段设置在二层桥面。东向来车和西向来车的调头车道,一段设置在一层地面,两段设置在二层桥面。调头车道的拐弯部位设置在一层地面。第二部分:立交桥的四条人行通道在立交桥的一层地面,设置两条南北走向的人行通道。在14号车道南北走向部分的西边,设置一条南北走向的人行通道。在13号车道南北走向部分的东边设置另一条南北走向的人行通道。为了实现此两条人行通道与四条右拐弯车道交替通行,这里设置四处二步循环的道路交通信号灯。车辆和行人按照信号灯的显示,等候或通行。在立交桥的二层桥面,设置两条东西走向的人行通道。16号车道东西走向部分南面的二层桥面上,设置一条东西走向的人行通道。此条人行通道跨越8、11、13、2、1、9、13、5号八条车道、两条南北向人行通道。在15号车道东西走向部分北面的二层桥面上,设置另一条东西走向的人行通道。此条人行通道跨越6、14、10、2、1、14、12、7号八条车道、两条南北向人行通道。因此,实现在立交桥上设置四条人行通道,无需再设置天桥或开挖地下人行通道。第三部分:二层桥面形状图2是立交桥二层桥面形状图。由图2可以看出:立交桥的二层桥面实际上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左边开有两个“匚”字形状豁口,豁口朝西。有15号、11号、13号三条车道经上面豁口,这是三条由东向南左拐弯车道。15号、10号、14号三条车道经由下面的豁口,这是三条由北向东左拐弯车道。长方形的右边开有两个“匚”字形状豁口,豁口朝东。有13号、9号、16号三条车道经由上面豁口,这是三条由南向西左拐弯车道。有14号、12号、16号三条车道经由下面豁口,这是三条由西向北左拐弯车道。第四部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1,本专利技术所述立交桥,所有南北向直行车道、左拐弯车道南北向部分、调头车道的南北向部分、右拐弯车道均设置在一层地面。所有东西向直行车道、左拐弯车道东西向部分、调头车道的东西向部分均设置在二层桥面。本专利技术所述立交桥,其南北向车道与东西向车道不同时出现在同一层平面上。2,所述立交桥只有两层,立交桥拥有十六条车道,四条人行通道。桥上没有弯道,所有车道拐弯部分均在一层地面。3,本专利技术所述立交桥没有匝道。第五部分:本专利技术的新颖性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新颖性,是指该专利技术或者技术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专利技术或者技术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本专利技术不属于现有技术。据本人所知,目前尚未有任何人申请过与本专利技术同样的专利技术或者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新颖性。第六部分:本专利技术的创造性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专利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本法所称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是:把车道的东西走向部分、东西走向的人行通道设置在桥上,把车道的南北走向部分、车道的拐弯部位、南北走向的人行通道设置在桥下,这样就避免了东西走向车道与南北走向车道之间的交织。其显著的技术进步表现为:1,立交桥只有两层。两层立交桥是层次最低的立交桥。层次低是立交桥的设计者追求的首要目标。由于充分利用了桥上桥面和桥下桥洞,解决了十六条车道之间的交织问题。2,立交桥没有匝道。没有匝道是立交桥的设计者追求的另一目标。3,立交桥只有一个桥面。桥面少是立交桥的设计者追求的第三个目标。4,立交桥拥有十六条车道。比现有立交桥多了四条调头车道。车道多是立交桥的设计者追求的第四个目标。5,立交桥拥有四条人行通道。无需另外设置天桥或开挖地下人行通道是立交桥的设计者追求的第五个目标。6,立交桥所有拐弯车道拐弯部位都设置在一层地面,远离了坠桥事故。无坠桥事故是立交桥的设计者追求的第六个目标。7,立交桥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对于寸土寸金的特大城市显得尤为重要。节约用地是立交桥的设计者追求的第七个目标。综合上述七点,本人认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创造性。第七部分:本专利技术所述立交桥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述立交桥的优点:(1)立交桥只有一个二层桥面。由于二层桥面高度不太高,所以经由二层桥面所有车道的坡道都比较短,节省建桥投资。(2)立交桥的坡道比较少。由于多条车道可以合用一个坡道,故少用了16条坡道。其中,立交桥东部少用八条坡道。包括:1。11、15号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十字路口二层立交桥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十字路口二层立交桥,其特征是:立交桥只有一个二层桥面、立交桥拥有十六条车道,四条人行通道;十六条车道是: 四条直行车道、四条右拐弯车道、四条左拐弯车道、四条调头车道。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28 CN 20171089787641.一种十字路口二层立交桥,其特征是:立交桥只有一个二层桥面、立交桥拥有十六条车道,四条人行通道;十六条车道是:四条直行车道、四条右拐弯车道、四条左拐弯车道、四条调头车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路口二层立交桥,其图形特征是:立交桥二层桥面的形状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左边开有两个“匚”字形状豁口,豁口朝西,长方形的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李益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