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1-磷酸化2-脱氧-2-氟阿拉伯糖苷和2′-脱氧-2′-氟-β-D-阿糖核苷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1606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可以简便且高立体选择性、高收率地制造式(Ⅱ)所示的2′-脱氧-2′-氟-β-D-阿糖核苷、特别是2′-脱氧-2′-氟-β-D-阿糖嘌呤核苷,其特征在于,使核苷磷酸化酶与式(Ⅰ)所示的α-1-磷酸化2-脱氧-2-氟阿拉伯糖苷或式(Ⅴ′)所示的1-磷酸化2-脱氧-2-氟阿拉伯糖苷的αβ体混合物及碱基作用;式中,B表示碱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α-1-磷酸化2-脱氧-2-氟阿拉伯糖苷和将其作为中间体的2′-脱氧-2′-氟-β-D-阿糖核苷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将2′-脱氧-2′-氟-β-D-阿糖核苷(2′F-ANA)作为构成成分的反义寡核苷酸由于其生物活性而非常受到关注(专利文献1和非专利文献1、2)。2′F-ANA是已知化合物,其化学合成法已经有报道(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4)。具体来说,由于难以从天然的核苷衍生得到2′F-ANA,因此通过1-卤代糖衍生物和核酸碱基的取代反应(缩合反应)来合成。但是,反应液中除了β体之外还混杂了α体,为了得到高纯度的2′F-ANA需要繁复的柱层析法等纯化处理。其中,2′-脱氧-2′-氟-β-D-阿糖嘧啶核苷可以比较容易地合成,但是对于2′-脱氧-2′-氟-β-D-阿糖嘌呤核苷,由于反应液中混杂了复杂的异构体(α体、β体、7位体、9位体等),因此目前还未建立高效的合成法。作为克服上述化学合成法的缺点的方法之一,提出了酶合成法。例如,可以使2-脱氧核糖的1位磷酸化糖的异构化反应的平衡倾斜,合成α-1-磷酸化糖衍生物,接着使用核苷磷酸化酶,制造目标核苷(专利文献3)。然而,根据本专利技术者所知,1-磷酸化2-脱氧-2-氟阿拉伯糖苷相对稳定,不易使α体和β体的平衡向一个方向倾斜,难以将上述酶法用于2′F-ANA的制造。另一方面,还报道有使用核苷磷酸化酶由2′-脱氧-2′-氟-β-D-阿糖嘧啶核苷和嘌呤碱合成2′-脱氧-2′-氟-β-D-阿糖嘌呤核苷的酶合成方法(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99/67378号小册子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公平7-2339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2-205996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昭63-258891号公报非专利文献1Biochemistry,41,3457(2002). 非专利文献2Bioorg.Med.Chem.Lett.,12,2651,(2002). 非专利文献3J.Org.Chem.,50,3644(1985). 非专利文献4J.Org.Chem.,53,85(1988). 专利技术的揭示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上述酶法中,(i)使用化学合成的昂贵的2′-脱氧-2′-氟-β-D-阿糖嘧啶核苷作为原料,(ii)目标产物2′-脱氧-2′-氟-β-D-阿糖嘌呤核苷的合成效率极差(相对于碱基的收率不足15%),(iii)必须使用两种核苷磷酸化酶,所以未必是令人满意的方法。作为上述方法的低收率的主要原因,可以认为是使用核苷磷酸化酶的2′-脱氧-2′-氟-β-D-阿糖嘧啶核苷的磷酸分解反应效率低。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简便且高立体选择性、高收率地制造难以高收率且立体选择性合成的2′F-ANA、特别是2′-脱氧-2′-氟-β-D-阿糖嘌呤核苷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别是在于提供能够以工业规模、简便且高纯度地制造以往极难合成的9-(2-氟-β-D-阿糖基)鸟嘌呤。解决课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者鉴于所述情况反复认真研究后,得到以下发现,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i)1-磷酸化2-脱氧-2-氟阿拉伯糖苷意外地在水溶液中稳定,其α体可以充分用作核苷磷酸化酶的底物;(ii)通过将式(III)所示的2-脱氧-2-氟阿拉伯糖衍生物水解、磷酸化,可以立体选择性地得到α-1-磷酸化2-脱氧-2-氟阿拉伯糖苷;(iii)通过在强碱的存在下将式(III)所示的化合物磷酸化,可以得到与不成为核苷磷酸化酶的底物的β-1-磷酸化2-脱氧-2-氟阿拉伯糖苷相比、成为底物的α体的生成比例更高的αβ体化合物;(iv)通过不使用2′-脱氧-2′-氟-β-D-阿糖嘧啶核苷,而使用1-磷酸化2-脱氧-2-氟阿拉伯糖苷(α体或αβ体化合物)作为原料,不用两种核苷磷酸化酶,就可以高收率地得到2′-脱氧-2′-氟-β-D-阿糖核苷。即,本专利技术提供式(I) 所示的α-1-磷酸化2-脱氧-2-氟阿拉伯糖苷或其盐。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式(I) 所示的α-1-磷酸化2-脱氧-2-氟阿拉伯糖苷的立体选择性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式(III) (式中,R1表示羟基的保护基,X表示离去基团。)所示的2-脱氧-2-氟-阿拉伯糖衍生物水解,立体选择性地得到式(IV) (式中,R1与前述定义相同。)所示的α-1-羟基体,将式(IV)的化合物磷酸化,制得式(V) (式中,R1与前述定义相同,R2表示氢原子或磷酸残基的保护基。)所示的α-1-磷酸化2-脱氧-2-氟阿拉伯糖苷衍生物,接着将羟基和/或磷酸残基的保护基脱保护。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式(V′) 所示的1-磷酸化2-脱氧-2-氟阿拉伯糖苷的αβ体混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强酸盐的存在下,将式(III) (式中,R1表示羟基的保护基,X表示离去基团。)所示的2-脱氧-2-氟-阿拉伯糖衍生物磷酸化,得到式(V) (式中,R1与前述定义相同,R2表示氢原子或磷酸残基的保护基。)所示的1-磷酸化2-脱氧-2-氟阿拉伯糖苷衍生物的αβ体混合物,接着将羟基和/或磷酸残基的保护基脱保护。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式(II) (式中,B表示碱基。)所示的2′-脱氧-2′-氟-β-D-阿糖核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核苷磷酸化酶与式(I) 所示的α-1-磷酸化2-脱氧-2-氟阿拉伯糖苷或式(V′) 所示的1-磷酸化2-脱氧-2-氟阿拉伯糖苷的αβ体混合物及碱基作用。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式(VII) 所示的9-(2-氟-β-D-阿糖基)鸟嘌呤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核苷磷酸化酶与式(I) 所示的α-1-磷酸化2-脱氧-2-氟阿拉伯糖苷或式(V′) 所示的1-磷酸化2-脱氧-2-氟阿拉伯糖苷的αβ体混合物及2-氨基-6-取代嘌呤作用,得到式(VI) (式中,Y表示取代基。)所示的2-氨基-6-取代-9-(2-氟-β-D-阿糖基)嘌呤,将其用水解酶处理。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式(VII) 所示的9-(2-氟-β-D-阿糖基)鸟嘌呤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核苷磷酸化酶及核苷酶与式(I) 所示的α-1-磷酸化2-脱氧-2-氟阿拉伯糖苷或式(V′) 所示的1-磷酸化2-脱氧-2-氟阿拉伯糖苷的αβ体混合物及鸟嘌呤核苷5′-单磷酸作用。专利技术的效果若采用本专利技术,则可以简便且高立体选择性、高收率地制造难以高收率且立体选择性合成的2′F-ANA、特别是2′-脱氧-2′-氟-β-D-阿糖嘌呤核苷。特别是,若采用本专利技术,则能够以工业规模、简便且高立体选择性、高收率地制造以往极难合成的9-(2-氟-β-D-阿糖基)鸟嘌呤。因此,本专利技术的α-1-磷酸化2-脱氧-2-氟阿拉伯糖苷或其盐、以及将其作为关键中间体的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在反义药品的工业制造中是有用的。实施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作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即化合物(I)的盐,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例举例如碱金属盐(例如钠盐、钾盐等)、碱土金属盐(例如钙盐、镁盐等)、有机碱盐(例如三甲胺盐、三乙胺盐、吡啶盐、甲基吡啶盐、二环己基胺盐等)、铵盐等,较好是钠盐。以下,对化合物(I)的代表性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合成法1(α体)将化合物(III)的1位水解,立体选择性地得到化合物(IV)的α体,将化合物(IV)的1位羟基磷酸化制成化合物(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式(Ⅰ)    ***  (Ⅰ)    所示的α-1-磷酸化2-脱氧-2-氟阿拉伯糖苷或其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浩平松本倫毅早川弘之
申请(专利权)人:雅玛山酱油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