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头旋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1257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0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刀头旋转机构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刀头旋转机构,包括与刀头相连的壳体及一端伸入壳体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伸入壳体的一端上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另一端上连接有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锥齿轮通过与之配合相连的第二锥齿轮连接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两端与壳体转动相连,转动轴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一平齿轮,所述第一平齿轮与刀头上的平齿轮配合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将绕传动轴的转动转化为垂直于传动轴的转动,并通过转动轴上安装的平齿轮与刀头上平齿轮之间的啮合,将转动传至刀头,实现刀头自由的旋转。

Cutter head rotat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刀头旋转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刀头旋转机构。
技术介绍
由于存在散热、排屑困难等难题,使得深盲孔结构加工成为机械加工中的难加工领域之一。目前的深盲孔大多采取“钻、扩、镗”的加工方法实现加工,但当深盲孔结构盲孔较深且盲孔头部存在多段圆弧拼接的异型型面时,传统的镗刀及传统的镗削加工方式将不再适用。需要寻求新的刀具来实现加工。针对一种具有异型深盲孔结构的零件,内腔为带有异型型面的深盲孔结构,内腔深度与直径比大于15:1,内腔末端异型型面为3段圆弧相切形成的型面,普通镗刀无法实现该零件内腔特别是头部型面的加工,需要制作一把在车床X、Z轴联动切削过程中,能够进行变径的可展开式镗刀来完成内腔型面的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现刀头自由旋转的刀头旋转机构。本专利技术刀头旋转机构,包括与刀头相连的壳体及一端伸入壳体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伸入壳体的一端上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另一端上连接有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锥齿轮通过与之配合相连的第二锥齿轮连接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两端与壳体转动相连,转动轴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一平齿轮,所述第一平齿轮与刀头上的平齿轮配合相连。优选地,转动轴两端均通过轴承及与轴承配合连接的轴承座与壳体相连。优选地,第一平齿轮通过平键与转动轴相连。优选地,轴承为深沟球轴承。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将绕传动轴的转动转化为垂直于传动轴的转动,并通过转动轴上安装的平齿轮与刀头上平齿轮之间的啮合,将转动传至刀头,实现刀头自由的旋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传动轴,2-第一锥齿轮,3-第二锥齿轮,4-第一平齿轮,5-刀头上的平齿轮,6-刀头。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刀头旋转机构,包括与刀头6相连的壳体及一端伸入壳体的传动轴1,所述传动轴1伸入壳体的一端上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另一端上连接有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锥齿轮2通过与之配合相连的第二锥齿轮3连接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两端与壳体转动相连,转动轴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一平齿轮4,所述第一平齿轮4与刀头上的平齿轮5配合相连。转动轴两端均通过轴承及与轴承配合连接的轴承座与壳体相连。第一平齿轮4通过平键与转动轴相连。轴承为深沟球轴承。当电机带动传动轴1进行旋转时,第一锥齿轮2和第二锥齿轮3将绕传动轴1的转动转化为垂直于传动轴1的转动,并通过转动轴上安装的平齿轮与刀头6上平齿轮之间的啮合,将转动传至刀头6,实现刀头6自由的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刀头旋转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刀头旋转机构,包括与刀头(6)相连的壳体及一端伸入壳体的传动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1)伸入壳体的一端上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另一端上连接有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锥齿轮(2)通过与之配合相连的第二锥齿轮(3)连接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两端与壳体转动相连,转动轴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一平齿轮(4),所述第一平齿轮(4)与刀头上的平齿轮(5)配合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刀头旋转机构,包括与刀头(6)相连的壳体及一端伸入壳体的传动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1)伸入壳体的一端上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另一端上连接有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锥齿轮(2)通过与之配合相连的第二锥齿轮(3)连接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两端与壳体转动相连,转动轴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一平齿轮(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英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一品达石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