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通道过往人员拥挤的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0918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0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通道过往人员拥挤的报警装置,装置包括:多对红外对射传感器、非门集成块、与门集成块、扬声器;红外对射传感器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包括:红外发光管,接收器包括:红外接收管;红外发光管与红外接收管对应设置。红外对射传感器的信号发射角度为15‑18度扇形,楼梯宽度150‑180cm时,信号覆盖宽度为40‑60cm。发射器和接收器错开交叉安装,一个发射器的信号同时覆盖两个接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预防楼道拥挤造成的踩踏事故的发生。楼道发生拥挤时,相关人员可以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置,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即时检测、安全性好的优势,可以为学校、商场、宾馆、旅游景点和其它人流量大的通道场所提供安全保障。

An alarm device to prevent the overcrowding of passageway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larm device, to prevent the channel passing crowded device comprises the infrared sensor, a manifold, and an integrated block, speaker; infrared sensor includes a transmitter and a receiver, the transmitter comprises: an infrared luminous tube, the receiver includes an infrared receiving tube; infrared light emitting tube and infrared set the corresponding receiving tube. The signal of infrared sensor emission angle of 15 18 degree sector, stair width 150 180cm, signal coverage width of 40 60cm. The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are staggered across the cross installation, and a transmitter's signal is covered with two receiv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a stampede caused by the congestion of the corridor. When the corridor is crowded, the relevant personnel can be disposed of in time and effectively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casualties.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high reliability, instant detection and safety. It can provide security for schools, shopping malls, hotels,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other places with large traffic passag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通道过往人员拥挤的报警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报警系统,尤其是一种防止通道过往人员拥挤的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到城市中发展,而现有城市中的交通通道已经完全保证不了畅通通行,每年会出现踩踏事件,现有技术都是由人员在调节,主观意识较重,常常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造成不必要的失误。据统计,在全国发生的多起中小学生拥挤踩踏事故中,发生在楼梯间的比例非常高,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1%。因楼道拥挤发生的伤亡事故,已成为中小学安全事故的突出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有效监测人员拥挤现象的防止通道过往人员拥挤的报警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种防止通道过往人员拥挤的报警装置,该报警装置包括:多对红外对射传感器、非门集成块、与门集成块、扬声器;红外对射传感器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包括:红外发光管,接收器包括:红外接收管;红外发光管与红外接收管对应设置。第1红外发光管通过第13端口与第1电源固定连接,第1红外发光管通过第14端口与第3电源地固定连接;第2红外发光管经第15端口与第1电源固定连接,第2红外发光管经第16端口与第3电源地固定连接;第3红外发光管通过第17端口与第1电源固定连接,第3红外发光管通过第18端口与第3电源地固定连接;第4红外发光管通过第19端口与第1电源固定连接,第4红外发光管通过第20端口与第3电源地固定连接。第1红外接收管、第2红外接收管、第3红外接收管、第4红外接收管依次分别通过第1端口、第4端口、第7端口、第10端口与第2电源固定连接;第1红外接收管、第2红外接收管、第3红外接收管、第4红外接收管依次分别通过第3端口、第6端口、第9端口、第12端口与第1电源地固定连接;第1红外接收管通过第2端口与第1非门固定连接,第2红外接收管通过第5端口与第2非门固定连接,第3红外接收管通过第8端口与第3非门固定连接,第4红外接收管通过第11端口与第4非门固定连接。第1非门、第2非门与第1与门固定连接,第3非门、第4非门与第2与门固定连接,第1与门、第2与门与第3与门固定连接。第3与门与第1电阻、第2电阻固定连接,第1电阻与三极管固定连接,三极管分别与扬声器、第4电源地固定连接;第2电阻与发光二极管固定连接,发光二极管与第2电源地固定连接。第1电源、第2电源、第3电源的VCC均为+5V。第1电阻、第2电阻均为0.8-1KΩ。第1非门、第2非门、第3非门、第4非门均为HD74AC14P。第1与门、第2与门、第3与门均为HD74HC08P。红外对射传感器的信号发射角度为15-18度扇形,楼梯宽度150-180cm时,信号覆盖宽度为40-60cm。发射器和接收器错开交叉安装,一个发射器的信号同时覆盖两个接收器。VCC+5V由稳压集成块与4个电源滤波电容C1、C2、C3、C4并联,并且经电源输入8-15V产生。C1、C2、C3、C4分别为100-105μF、104-110pF、104-110pF、104-110pF。稳压集成块为LM7805。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预防楼道拥挤造成的踩踏事故的发生。楼道发生拥挤时,相关人员可以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置,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即时检测、安全性好的优势,可以为学校、商场、宾馆、旅游景点和其它人流量大的通道场所提供安全保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第1红外发光管P1、第2红外发光管P2、第3红外发光管P3、第4红外发光管P4、第1红外接收管P5、第2红外接收管P6、第3红外接收管P7、第4红外接收管P8、第1端口1、第2端口2、第3端口3、第4端口4、第5端口5、第6端口6、第7端口7、第8端口8、第9端口9、第10端口10、第11端口11、第12端口12、第13端口13、第14端口14、第15端口15、第16端口16、第17端口17、第18端口18、第19端口19、第20端口20、第1非门U1A、第2非门U1B、第3非门U1C、第4非门U1D、第1与门U2A、第2与门U2B、第3与门U2C、第1电阻R1、第2电阻R2、发光二极管D1、三极管Q1、扬声器LS1、第1电源地21、第2电源地22、第3电源地23、第4电源地24、第1电源25、第2电源26、第3电源27。该报警装置包括:多对红外对射传感器、非门集成块、与门集成块、扬声器;红外对射传感器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包括:红外发光管,接收器包括:红外接收管;红外发光管与红外接收管对应设置。第1红外发光管P1通过第13端口13与第1电源25固定连接,第1红外发光管P1通过第14端口14与第3电源地23固定连接;第2红外发光管P2经第15端口15与第1电源25固定连接,第2红外发光管P2经第16端口16与第3电源地23固定连接;第3红外发光管P3通过第17端口17与第1电源25固定连接,第3红外发光管P3通过第18端口18与第3电源地23固定连接;第4红外发光管P4通过第19端口19与第1电源25固定连接,第4红外发光管P4通过第20端口20与第3电源地23固定连接。第1红外接收管P5、第2红外接收管P6、第3红外接收管P7、第4红外接收管P8依次分别通过第1端口1、第4端口4、第7端口7、第10端口10与第2电源26固定连接;第1红外接收管P5、第2红外接收管P6、第3红外接收管P7、第4红外接收管P8依次分别通过第3端口3、第6端口6、第9端口9、第12端口12与第1电源地21固定连接;第1红外接收管P5通过第2端口2与第1非门U1A固定连接,第2红外接收管(P6)通过第5端口5与第2非门U1B固定连接,第3红外接收管P7通过第8端口8与第3非门U1C固定连接,第4红外接收管P8通过第11端口11与第4非门U1D固定连接。第1非门U1A、第2非门U1B与第1与门U2A固定连接,第3非门U1C、第4非门U1D与第2与门U2B固定连接,第1与门U2A、第2与门U2B与第3与门U2C固定连接。第3与门U2C与第1电阻R1、第2电阻R2固定连接,第1电阻R1与三极管Q1固定连接,三极管Q1分别与扬声器LS1、第4电源地24固定连接;第2电阻R2与发光二极管D1固定连接,发光二极管D1与第2电源地22固定连接。第1电源25、第2电源26、第3电源27的VCC均为+5V。第1电阻R1、第2电阻R2均为0.8-1KΩ。第1非门U1A、第2非门U1B、第3非门U1C、第4非门U1D均为HD74AC14P。第1与门U2A、第2与门U2B、第3与门U2C均为HD74HC08P。红外对射传感器的信号发射角度为15-18度扇形,楼梯宽度150-180cm时,信号覆盖宽度为40-60cm。发射器和接收器错开交叉安装,一个发射器的信号同时覆盖两个接收器。VCC+5V由稳压集成块与4个电源滤波电容C1、C2、C3、C4并联,并且经电源输入8-15V产生。C1、C2、C3、C4分别为100-105μF、104-110pF、104-110pF、104-110pF。稳压集成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止通道过往人员拥挤的报警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通道过往人员拥挤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报警装置包括:多对红外对射传感器、非门集成块、与门集成块、扬声器;红外对射传感器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包括:红外发光管,接收器包括:红外接收管;红外发光管与红外接收管对应设置;第1红外发光管(P1)通过第13端口(13)与第1电源(25)固定连接,第1红外发光管(P1)通过第14端口(14)与第3电源地(23)固定连接;第2红外发光管(P2)经第15端口(15)与第1电源(25)固定连接,第2红外发光管(P2)经第16端口(16)与第3电源地(23)固定连接;第3红外发光管(P3)通过第17端口(17)与第1电源(25)固定连接,第3红外发光管(P3)通过第18端口(18)与第3电源地(23)固定连接;第4红外发光管(P4)通过第19端口(19)与第1电源(25)固定连接,第4红外发光管(P4)通过第20端口(20)与第3电源地(23)固定连接;第1红外接收管(P5)、第2红外接收管(P6)、第3红外接收管(P7)、第4红外接收管(P8)依次分别通过第1端口(1)、第4端口(4)、第7端口(7)、第10端口(10)与第2电源(26)固定连接;第1红外接收管(P5)、第2红外接收管(P6)、第3红外接收管(P7)、第4红外接收管(P8)依次分别通过第3端口(3)、第6端口(6)、第9端口(9)、第12端口(12)与第1电源地(21)固定连接;第1红外接收管(P5)通过第2端口(2)与第1非门(U1A)固定连接,第2红外接收管(P6)通过第5端口(5)与第2非门(U1B)固定连接,第3红外接收管(P7)通过第8端口(8)与第3非门(U1C)固定连接,第4红外接收管(P8)通过第11端口(11)与第4非门(U1D)固定连接;第1非门(U1A)、第2非门(U1B)与第1与门(U2A)固定连接,第3非门(U1C)、第4非门(U1D)与第2与门(U2B)固定连接,第1与门(U2A)、第2与门(U2B)与第3与门(U2C)固定连接;第3与门(U2C)与第1电阻(R1)、第2电阻(R2)固定连接,第1电阻(R1)与三极管(Q1)固定连接,三极管(Q1)分别与扬声器(LS1)、第4电源地(24)固定连接;第2电阻(R2)与发光二极管(D1)固定连接,发光二极管(D1)与第2电源地(22)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通道过往人员拥挤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报警装置包括:多对红外对射传感器、非门集成块、与门集成块、扬声器;红外对射传感器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包括:红外发光管,接收器包括:红外接收管;红外发光管与红外接收管对应设置;第1红外发光管(P1)通过第13端口(13)与第1电源(25)固定连接,第1红外发光管(P1)通过第14端口(14)与第3电源地(23)固定连接;第2红外发光管(P2)经第15端口(15)与第1电源(25)固定连接,第2红外发光管(P2)经第16端口(16)与第3电源地(23)固定连接;第3红外发光管(P3)通过第17端口(17)与第1电源(25)固定连接,第3红外发光管(P3)通过第18端口(18)与第3电源地(23)固定连接;第4红外发光管(P4)通过第19端口(19)与第1电源(25)固定连接,第4红外发光管(P4)通过第20端口(20)与第3电源地(23)固定连接;第1红外接收管(P5)、第2红外接收管(P6)、第3红外接收管(P7)、第4红外接收管(P8)依次分别通过第1端口(1)、第4端口(4)、第7端口(7)、第10端口(10)与第2电源(26)固定连接;第1红外接收管(P5)、第2红外接收管(P6)、第3红外接收管(P7)、第4红外接收管(P8)依次分别通过第3端口(3)、第6端口(6)、第9端口(9)、第12端口(12)与第1电源地(21)固定连接;第1红外接收管(P5)通过第2端口(2)与第1非门(U1A)固定连接,第2红外接收管(P6)通过第5端口(5)与第2非门(U1B)固定连接,第3红外接收管(P7)通过第8端口(8)与第3非门(U1C)固定连接,第4红外接收管(P8)通过第11端口(11)与第4非门(U1D)固定连接;第1非门(U1A)、第2非门(U1B)与第1与门(U2A)固定连接,第3非门(U1C)、第4非门(U1D)与第2与门(U2B)固定连接,第1与门(U2A)、第2与门(U2B)与第3与门(U2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振中于思创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科城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