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蟛蜞菊花抗氧化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7407433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0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南美蟛蜞菊花抗氧化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提取物是在南美蟛蜞菊花的干燥粉末中加入溶剂提取;提取液经过滤、减压浓缩得到总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减压回收分别得到石油醚部分、乙酸乙酯部分和水溶解部分,所得乙酸乙酯部分和水溶解部分具有优良清除DPPH自由基和抗油脂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分包含9个黄酮和4个苯丙素类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提取物得率高,工艺流程简单,适合较大规模的制备。所述提取物具有优良抗氧化活性,可以作为活性组分应用于抗氧化药物和食品保鲜中。

The plant extracts of chrysanthemum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us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hrysanthemum plant antioxidant extract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use. The extract is added to the solvent in the dry powder plant chrysanthemum extract; extract by filtration and vacuum concentration to obtain the total extract, successively with petroleum ether, ethyl acetate extraction, vacuum recovery were obtained by petroleum ether, ethyl acetate and water soluble fraction, the ethyl acetate fraction and water soluble part has an excellent removal DPPH free radical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the ethyl acetate part contains 9 flavonoids and 4 phenylpropanoid compounds.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the extract made by the invention is high, the process flow is simple, and it is suitable for large scale preparation. The extract has excellent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can be used as active component in antioxidant drugs and food preser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南美蟛蜞菊花抗氧化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然植物提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南美蟛蜞菊花抗氧化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南美蟛蜞菊(Wedeliatrilobata)又称三裂(叶)蟛蜞菊,为菊科(Compositae)蟛蜞菊属(Wedelia)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原产热带美洲中南部,植物的叶子或地上部分在加勒比海地区和中美洲的传统医药中用于治疗背痛、肌肉痉挛、风湿病、顽固伤口、溃疡、肿胀、关节痛使用。在19世纪70年代被首次引入香港用于替代传统中药蟛蜞菊,主要用于治疗白喉、百日咳、痢疾、痔疮、跌打损伤。如今,在我国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等地的路旁、田边、沟边或湿润草地上,常常过度成长成茂密地被,排挤且阻止其它植物的再生,破坏所处生态系统平衡,严重威胁我国南部地区物种的多样性,被列为“世界100种危害最大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张玉虎等人在“三裂蟛蜞菊中的倍半萜内酯成分及其化感作用,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4,12(6):533-537”中报道从植物全株分离得到6个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并发现化合物1、2、混合物3a和3b,4a和4b对萝卜、小白菜和西红柿的幼苗生长具有很强抑制作用,混合物4a和4b对咸水虾有较强的毒性;朱慧等人在“三裂蟛蜞菊茎总黄酮含量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食品科学,2009,30(6):52-56”中报道,三裂蟛蜞菊茎中总黄酮含量为4.1%,具有较好的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但未见进一步的黄酮化学成分的鉴定研究。武美兰等人在“三裂蟛蜞菊化学成分的研究,中草药,2010,41(5):681-685”中报道,从南美蟛蜞菊地上部位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主要涉及倍半萜内酯和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该作者等人在对比研究“三裂蟛蜞菊花的化学成分研究,亚太传统医药,2009,5(8):41-42”中报道,从南美蟛蜞菊花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均与从南美蟛蜞菊地上部位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一致,但两篇报道均未进行生物活性测试。在活性成分方面,公开号为CN10408334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来源于南美蟛蜞菊等植物材料的四种贝壳杉烷二萜化合物可用于制备糖苷酶抑制剂药物;公开号为CN10310981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来源于南美蟛蜞菊植物材料的8种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可用于制备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公开号为CN10461005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从南美蟛蜞菊植物中分离的咖啡酰对羟基苯酚酯p-hydroxyphenylcaffeate用于制备强效酪氨酸酶抑制剂。在提取物生物活性方面,公开号为CN106465714A、CN106342934A、CN106342936A的中国专利分别公开了利用南美蟛蜞菊挥发油与其他提取物组合用于防治荔枝泥蜂透翅蛾、荔枝蝽、荔枝叶螨;公开号为CN105767021A、CN105851070A的中国专利,分别公开了南美蟛蜞菊叶的水提取物用于杀灭人纹污灯蛾幼虫、斜纹夜蛾幼虫。现如今,自由基过量所引发的疾病越来越多,抗氧化剂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重点关注方向,而化学合成抗氧化剂的毒副作用使开发天然抗氧化剂的呼声越来越高。迄今为止,在抗氧化应用方面未见南美蟛蜞菊相关专利,也没有关于南美蟛蜞菊花抗氧化有效部位及其进一步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有效地纯化制备南美蟛蜞菊花的抗氧化活性部位的方法,并经多次柱层析,阐明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方法制备的南美蟛蜞菊花抗氧化提取物。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南美蟛蜞菊花抗氧化提取物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路线得以实现,南美蟛蜞菊花抗氧化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在南美蟛蜞菊花的干燥粉末中加入溶剂提取,溶剂为85~95%的乙醇或甲醇。(2)将南美蟛蜞菊花提取液经过滤、减压浓缩得到总提取物,加水混悬均匀,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减压回收分别得到对应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溶解部分。(3)乙酸乙酯和水溶解部分,即是南美蟛蜞菊花抗氧化提取物。其中,乙酸乙酯溶解部分经柱色谱除去石油醚溶解残留物及小极性成分后,得总酚组分,该组份经反复柱层析得到9个黄酮类化合物、4个苯丙素类化合物。上述步骤(1)中,所述南美蟛蜞菊花干燥粉末是将南美蟛蜞菊的花经阴干后粉碎得到,所述溶剂为乙醇或甲醇与水(V/V)的混合溶液。上述步骤(1)中,所述提取方法包括室温浸泡、加热或超声提取。上述步骤(1)中,南美蟛蜞菊花药材与溶剂的体积比为1:1~1:10。上述步骤(2)中,所述石油醚、乙酸乙酯用量为水混悬液的1~2倍体积量。上述步骤(3)中,柱层析用填料为柱层析用硅胶或葡聚糖凝胶;所述硅胶柱层析用洗脱溶剂为石油醚、二氯甲烷、氯仿、乙酸乙酯和丙酮中任意两种混合;所述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用洗脱溶剂为氯仿、甲醇和水中任意两种混合。上述步骤(3)中13个酚类化合物,所包含的9个黄酮类化合物和4个苯丙素类化合物,分别为紫铆花素,4,2′,4′-三羟基-3-甲氧基查尔酮,7,4′-二羟基二氢黄酮(甘草素),7,3′,5′-二羟基二氢黄酮,7,4′-二羟基-3′-甲氧基二氢黄酮,5,7,3′,4′-二羟基-8-甲氧基二氢黄酮,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3,5,7,8,3′-四羟基-4′-甲氧基黄酮(4′-甲氧基棉花素),7,3′,4′-三羟基橙酮(硫磺菊素),E-对羟基桂皮酸,Z-对羟基桂皮酸,Z-3-(2′,4′-二羟基苯基)-2-丙烯酸和咖啡酸乙酯。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研究,阐明其新用途,为此进行的抗氧化相关实验以清除DPPH自由基、抑制油脂氧化值为活性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溶解和水溶解部分具有明显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和抑制油脂氧化值升高的能力,具有优良抗氧化活性,可以作为活性组份与药学、食品学上可接受的药物或辅料载体组合,制备用于抗氧化的药物和食品保鲜剂,包括各种口服及注射单方以及复方制剂,并以合适的剂型存在,这些制剂可以是片剂、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注射剂、粉针剂、喷雾剂等。如以淀粉等为辅料制成的片剂、以微晶纤维素为辅料的胶囊剂,等等。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1)利用简单的提取分离方法,对南美蟛蜞菊花不同极性部位进行抗氧化活性筛选,得到活性部位,并经多次柱层析,阐明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2)本专利技术所得提取物具有优良抗氧化活性,且化学成分明确,主要为酚类成分。可以广泛用于抗氧化药物和食品保鲜剂中。4)本专利技术制得的提取物得率高,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廉,适合较大规模的制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南美蟛蜞菊花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粉碎后的南美蟛蜞菊花药材(过20~80目筛)中加入85~95%的乙醇或甲醇水溶液,室温浸泡、加热或超声提取,提取时间为60分钟至7天,料液比为1:1~1:10;2)将南美蟛蜞菊花药材提取液过滤、减压回收得到总提取物,加水混悬,依次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减压回收分别得到石油醚部分、乙酸乙酯部分和水溶解部分;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南美蟛蜞菊花抗氧化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1)在南美蟛蜞菊花的干燥粉末中加入溶剂提取,溶剂为85~95%的乙醇或甲醇;(2)将南美蟛蜞菊花提取液经过滤、减压浓缩得到总提取物,加水混悬均匀,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减压回收分别得到石油醚部分、乙酸乙酯部分和水溶解部分;(3)乙酸乙酯和水溶解部分,即是南美蟛蜞菊花抗氧化提取物;其中,乙酸乙酯溶解部分经柱色谱除去石油醚溶解残留物及小极性成分后,得总酚组分,该组分经反复柱层析得到13个酚类成分,包括9个黄酮类化合物和4个苯丙素类化合物,分别为紫铆花素,4,2′,4′‑三羟基‑3‑甲氧基查尔酮,7,4′‑二羟基二氢黄酮(甘草素),7,3′,5′‑二羟基二氢黄酮,7,4′‑二羟基‑3′‑甲氧基二氢黄酮,5,7,3′,4′‑二羟基‑8‑甲氧基二氢黄酮,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3,5,7,8,3′‑四羟基‑4′‑甲氧基黄酮(4′‑甲氧基棉花素),7,3′,4′‑三羟基橙酮(硫磺菊素),E‑对羟基桂皮酸,Z‑对羟基桂皮酸,Z‑3‑(2′,4′‑二羟基苯基)‑2‑丙烯酸和咖啡酸乙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南美蟛蜞菊花抗氧化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1)在南美蟛蜞菊花的干燥粉末中加入溶剂提取,溶剂为85~95%的乙醇或甲醇;(2)将南美蟛蜞菊花提取液经过滤、减压浓缩得到总提取物,加水混悬均匀,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减压回收分别得到石油醚部分、乙酸乙酯部分和水溶解部分;(3)乙酸乙酯和水溶解部分,即是南美蟛蜞菊花抗氧化提取物;其中,乙酸乙酯溶解部分经柱色谱除去石油醚溶解残留物及小极性成分后,得总酚组分,该组分经反复柱层析得到13个酚类成分,包括9个黄酮类化合物和4个苯丙素类化合物,分别为紫铆花素,4,2′,4′-三羟基-3-甲氧基查尔酮,7,4′-二羟基二氢黄酮(甘草素),7,3′,5′-二羟基二氢黄酮,7,4′-二羟基-3′-甲氧基二氢黄酮,5,7,3′,4′-二羟基-8-甲氧基二氢黄酮,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3,5,7,8,3′-四羟基-4′-甲氧基黄酮(4′-甲氧基棉花素),7,3′,4′-三羟基橙酮(硫磺菊素),E-对羟基桂皮酸,Z-对羟基桂皮酸,Z-3-(2′,4′-二羟基苯基)-2-丙烯酸和咖啡酸乙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美蟛蜞菊花抗氧化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南美蟛蜞菊花干燥粉末是将南美蟛蜞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豪惠阳陈光英宋小平武晓雪周秀悄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