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铝复合提拉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9945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铝复合提拉窗,涉及门窗领域,包括由外框架和嵌置于其中的包括内框架和玻璃的上窗体、下窗体,外框架的窗内一侧、上窗体与下窗体二者内框架窗内一侧的外露面上沿框架长度方向分设有若干扣槽且卡设有实木条,实木条的形状、大小均与其所在位置的外框架的内侧面上窗体的内框架的内侧面或下窗体的内框架的内侧面相适应,实木条对应扣槽处固定有若干高分子尼龙卡扣与扣槽扣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高分子尼龙卡扣将实木条与金属外框架、内框架间接性固定,改善现有技术中实木条与金框架契合不够的情况,有效提高实木条安装、拆卸效率,并提高木铝复合提拉窗的使用性能与寿命,其结构简单,值得推广。

A composite drawing window of wood and alumin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铝复合提拉窗
本技术涉及门窗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木铝复合提拉窗。
技术介绍
在我国对建筑外窗的规范中,明确规定在高层中七层及以上禁止使用外开窗,但大量内平开窗的话势必还会占用宝贵的室内空间。提拉窗不同于传统的内开、外开和普通推拉模式,采用上下提拉的开启方式,还能实现自动定位功能,窗扇可停留在任意位置,不会下滑,可以保持通风情况下,减少安全隐患。适合像厨房、过道、阳台等空间较小的场合使用。并且,传统推拉窗是扇包框结构,在左右开启时,是靠下部滑轮在窗框滑轨上滑动来实现,而滑轮和滑轨之间存在间隙。提拉窗通过优质硅化毛条的多重密封,较传统推拉窗其气密性更好、防雨水渗漏性能也更好。现有产品中不乏铝木复合结构的提拉窗,但绝大部分是在实木上加工与铝合金框上滑槽相应的滑条后直接将整个实木嵌入到铝合金框架中。该种方式需要额外加工且加工量大,嵌设好的实木难以取出。并且由于实木与铝合金的收缩系数不同,在实际使用时,随着季节变换和温度变化,实木与铝合金之间难以完全契合,可能会出现实木松动、歪斜等情况。基于此,提出本案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铝复合提拉窗,使实木与铝合金间接连接,从而避免因实木与铝合金收缩系数不同导致的扣合不严密的情况出现,提高木铝复合提拉窗的产品质量与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木铝复合提拉窗,包括由外框架和嵌置于外框架的上、下两处的上窗体、下窗体,上窗体、下窗体均包括内框架和玻璃,所述外框架的窗内一侧、上窗体与下窗体二者内框架窗内一侧的外露面上沿框架长度方向分设有若干扣槽且卡设有实木条,所述实木条的形状、大小均与其所在处的外框架的外露面、上窗体的内框架的外露面或下窗体的内框架的外路面相适应。所述实木条对应扣槽处固定有若干高分子尼龙卡扣与扣槽扣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高分子尼龙卡扣由固定轴、平转柄、扣板组成,固定轴中心有通孔,扣板通过固定轴固定于平转柄一端;高分子尼龙卡扣通过螺钉或螺栓将其固定在实木条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框架在框架四边以及顶部框架底部的外露面上各覆设有一实木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窗体的内框架窗内一侧底部、左右两边的外露面上各覆设有一实木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窗体的内框架窗内一侧顶部的朝上、朝内两边外露面、底部窗内一侧以及左右两边外露面上各覆设有一实木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框架窗内一侧底部的实木条与外框架之间的空隙填充有密封胶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相邻扣槽之间相距30~40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本技术通过高分子尼龙卡扣实现实木条与外框架的间接连接进行复合,充分照顾了木材和金属收缩系数不同的属性,大大加强了门窗的抗日晒、风吹、雨淋等性能,使木材的优异性能与铝材耐腐蚀、硬度高等特点的完美结合,也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并使建筑物外立面风格与室内装饰风格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二、由于木的热传导系数低(0.01W/m2•K),远远低于断桥铝合金的隔热材料因此木铝复合窗更隔热、更节能,是一种高档的节能环保型门窗。三、本技术高分子尼龙卡扣结构简单,使用时只需先用螺钉或螺栓通过固定轴的穿孔将其固定在实木条与外框架扣合一侧,再将实木条上的尼龙卡扣与外框架上的扣槽一一对应后将扣板插入扣槽中,再用工具推动转柄转动带动扣板转动与扣槽卡紧即可。因而相较于传统提拉窗,本技术十分便于取放实木条,不仅便于安装,还为后期更换损坏的实木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图1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扣槽分布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图3局部放大图。其中:1—外框架,2—高分子尼龙卡扣,3—螺钉,101—扣槽,102—纵向实木条一,103—横向实木条一,104—纵向实木条五,201—扣板,202—平转柄,203—固定轴,401—双层玻璃一,402—纵向实木条二,403—内框架一,501—横向实木条二,502—纵向实木条三,504—双层玻璃二,504—纵向实木条四,。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木铝复合提拉窗,包括由外框架1和嵌置于外框架1的上、下两处的上窗体、下窗体,上窗体包括内框架一403和双层玻璃一401,下窗体包括内框架二和双层玻璃二504,双层玻璃一401、双层玻璃二504分别嵌置于内框架一403、内框架二中。外框架1内侧面在框架四边以及顶部框架的底部的外露面上各覆设有一实木条,其中位于外框架1顶部的为纵向实木条一102、横向实木条一103,位于外框架1底部的为纵向实木条五,位于其左右两侧的分别为纵向实木条六、七。纵向实木条五与外框架1之间的空隙填充有密封胶条密封,一方面提高提拉窗的气密性,另一方面作为防水措施。上窗体中,内框架一403底部窗内一侧的外露面上覆设有纵向实木条二402、其左右两边的外露面上各覆设有纵向实木条八、九。下窗体中,内框架二顶部朝上、朝内两边的外露面上分别覆设有横向实木条二501、纵向实木条三502,其底部窗内一侧的外露面上覆设有纵向实木条四505,其左右两边的外露面上各覆设有纵向实木条十、十一。上述实木条的形状、大小均与其所在的外框架1或内框架外露面大小相适应。如图3所示,外框架1、内框架一403、内框架二的上述外露面沿外框架1或内框架的长度方向分设有若干扣槽3,相邻扣槽3之间相距30~40CM。实木条上固定有若干高分子尼龙卡扣2,高分子尼龙卡扣2的分布与外框架1或内框架一403或内框架二上扣槽3一一对应。结合图2、图4所示,高分子尼龙卡扣2由固定轴203、平转柄202、扣板201组成,固定轴203中心有通孔,用于螺钉3或螺栓等固定件穿过。扣板201通过固定轴203固定于平转柄202一端并与平转柄202联动。高分子尼龙卡扣2通过螺钉3或螺栓将其固定在实木条上。使用时只需先用螺钉3或螺栓通过固定轴203的穿孔将其固定在实木条与外框架1扣合一侧,再将实木条上的尼龙卡扣与外框架1上的扣槽3一一对应后将扣板201插入扣槽3中,再用工具推动转柄转动带动扣板201转动与扣槽3卡紧即可。基于上述,本技术通过高分子尼龙卡扣2将实木条紧紧地扣至在金属外框架1、内框架上,既避免了实木条与金属外矿机、内框架直接复合导致的契合不全实木条松动等情况的发生,还极大地提高了实木条安装、拆卸与更换的效率,提高木铝复合提拉窗的使用性能与寿命,其结构简单,值得推广。由技术常识可知,本技术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技术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技术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木铝复合提拉窗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木铝复合提拉窗,包括由外框架和嵌置于外框架的上、下两处的上窗体、下窗体,上窗体、下窗体均包括内框架和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的窗内一侧、上窗体与下窗体二者内框架窗内一侧的外露面上沿框架长度方向分设有若干扣槽且卡设有实木条,所述实木条的形状、大小均与其所在处的外框架的外露面、上窗体的内框架的外露面或下窗体的内框架的外路面相适应;所述实木条对应扣槽处固定有若干高分子尼龙卡扣与扣槽扣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铝复合提拉窗,包括由外框架和嵌置于外框架的上、下两处的上窗体、下窗体,上窗体、下窗体均包括内框架和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的窗内一侧、上窗体与下窗体二者内框架窗内一侧的外露面上沿框架长度方向分设有若干扣槽且卡设有实木条,所述实木条的形状、大小均与其所在处的外框架的外露面、上窗体的内框架的外露面或下窗体的内框架的外路面相适应;所述实木条对应扣槽处固定有若干高分子尼龙卡扣与扣槽扣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铝复合提拉窗,其特征在于:高分子尼龙卡扣由固定轴、平转柄、扣板组成,固定轴中心有通孔,扣板通过固定轴固定于平转柄一端;高分子尼龙卡扣通过螺钉或螺栓将其固定在实木条上。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祥龙俞城沈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乐祥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