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烨旭专利>正文

一种坐姿可调的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9848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6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坐姿可调的自行车,包括车架、鞍座、鞍座调整机构和控制电路,车架包括横梁,鞍座调整机构包括直线导轨副和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套筒固定在车架横梁的前部,伸缩杆朝后;直线导轨副的导轨固定在车架横梁的后部,前高后低;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与直线导轨副的滑块连接,鞍座固定在所述滑块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骑车人在不同的坡度下及时调整重心,骑行舒适度高,体验好。

A bicycle with adjustable pos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sture adjustable bicycle, comprising a frame, a saddle, saddle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a control circuit, which comprises a beam frame, the saddle adjus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linear guide sleeve and electric push rod; electric push rod fixed in the front of the frame beam, the telescopic rod backwards; rail linear guide rail pair is fixed on the back the beam of the frame, from high to low; the slider push rod and the telescopic rod electric linear guide rail pair connection saddle fixed on top of the slide.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for the rider to adjust the center of gravity in time under different slopes, and the riding comfort is high and the experience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坐姿可调的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尤其涉及一种坐姿可调的自行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是以脚踩踏板为动力,两轮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有些地区因为地理环境的影响,道路往往会有坡道存在,现有自行车固定的车座使骑行者的坐姿无法调整,骑行时不够舒服;而且,长时间使用同一姿势进行骑行会使得身体僵化,由此也会带来不舒适感。专利号为CN201320655387.5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坐姿可调的自行车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下端设置有一个支撑柱,支撑柱的下端转动设置在车体上的滑槽内,还设有一个档位槽件,档位槽件的一端固定在车体上,其另一端上设置有至少三个限制支撑柱转动的档位槽,档位槽沿所述自行车的前进方向均匀分布,相邻的两个档位槽之间设置有在使用者作用力下使支撑柱滑入另一档位槽中的滑槽口。该技术通过上下坡时人挤压座椅给其作用力能够使得座椅不断调整坐姿,在平路上行驶时,车座卡设在档位槽件的中间档位,在上坡时候因为人后仰压迫座椅,座椅受到作用力会进入后档中;在下坡时候因为人体前倾,使得座椅进入前档。然而,在上下陡坡的过程中,上坡时,为了让骑车者重心前移,便于腿部伸直发力,鞍座应向前移动并抬高,而不是向后移动;下坡时,为了防止急刹车时翻车,为了让骑车者重心后移,鞍座应该向后移动,而不是向前移动;该技术上下坡时鞍座反向的调整方式,恰恰增加了骑车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坐姿可调,便于骑车人在不同的坡度下及时调整重心,骑行舒适度高的的自行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坐姿可调的自行车,包括车架、鞍座、鞍座调整机构和控制电路,车架包括横梁,鞍座调整机构包括直线导轨副和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套筒固定在车架横梁的前部,伸缩杆朝后;直线导轨副的导轨固定在车架横梁的后部,前高后低;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与直线导轨副的滑块连接,鞍座固定在所述滑块的上方。以上所述的坐姿可调的自行车,车架的横梁前高后低,电动推杆和所述的导轨与横梁的顶面平行。以上所述的坐姿可调的自行车,滑块的顶部包括安装座,鞍座包括鞍座管,鞍座管的下端固定在安装座中。以上所述的坐姿可调的自行车,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微控制器和驱动电路,电动推杆通过驱动电路接电源,驱动电路的控制端接微控制器。以上所述的坐姿可调的自行车,控制电路包括倾角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安装在车架上,倾角传感器的输出端接微控制器。本技术的自行车坐姿可调,便于骑车人在不同的坡度下及时调整重心,骑行舒适度高,体验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坐姿可调的自行车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坐姿可调的自行车除去罩壳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坐姿可调的自行车除去罩壳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鞍座调整机构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鞍座调整机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鞍座调整机构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控制电路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坐姿可调的自行车的结构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车架1、鞍座2、鞍座调整机构、罩壳6和控制电路。车架1包括横梁(上管)101,车架1的横梁101前高后低。鞍座调整机构包括直线导轨副3和电动推杆4。电动推杆4的套筒401固定在车架1横梁101的前部,伸缩杆402朝后;直线导轨副3的导轨301固定在车架1横梁101的后部,电动推杆4的轴线、直线导轨副3的导轨301都与横梁101的顶面平行。为了美观和安全,直线导轨副3、电动推杆4以及车架1的横梁101用罩壳6全部罩住。直线导轨副3的滑块302的顶部有一个安装座303,鞍座2有一根鞍座管201,鞍座管201的下端固定在安装座303中。安装座303的前部有一个连接套304,电动推杆伸缩杆402的端部插入到连接套304中,并通过螺栓5与电动推杆伸缩杆402的端部连接在一起。如图7所示,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微控制器、倾角传感器和继电器,倾角传感器安装在横梁上,电动推杆通过继电器接电源,继电器的控制端和倾角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接微控制器。自行车在骑行时,倾角传感器检测到坡度的变化后,通过微控制器自动调节鞍座的位置。上坡的时候,电动推杆推动鞍座往前移动,前高后低的导轨使得鞍座同时往上抬高;鞍座往前移动后,骑行人的重心前移,腿部便于伸直,有利于腿部发力。自行车回到平路上时,鞍座自动回到初始位置。当倾角传感器检测到下坡时,电动推杆将鞍座往后推,前高后低的导轨使得鞍座同时向下移动,使得骑行人的重心往后并降低,防止下陡坡时骑行人前倾带来翻车的危险,增强了骑行的安全性。本技术以上实施例的控制电路采用倾角传感器来自动调整鞍座的位置,但也可以采用按键代替倾角传感器手动触发微控制器人工调整鞍座位置。此时,骑车人可以根据坡度情况通过按键,自主调整鞍座的位置本技术以上实施例可以自动根据路面的坡度将鞍座调整到最适宜的位置,使得自行车上坡时骑行更省力,下坡时骑行更安全,骑行的舒适度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坐姿可调的自行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坐姿可调的自行车,包括车架和鞍座,车架包括横梁,其特征在于,包括鞍座调整机构和控制电路,鞍座调整机构包括直线导轨副和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套筒固定在车架横梁的前部,伸缩杆朝后;直线导轨副的导轨固定在车架横梁的后部,前高后低;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与直线导轨副的滑块连接,鞍座固定在所述滑块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坐姿可调的自行车,包括车架和鞍座,车架包括横梁,其特征在于,包括鞍座调整机构和控制电路,鞍座调整机构包括直线导轨副和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套筒固定在车架横梁的前部,伸缩杆朝后;直线导轨副的导轨固定在车架横梁的后部,前高后低;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与直线导轨副的滑块连接,鞍座固定在所述滑块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姿可调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车架的横梁前高后低,电动推杆和所述的导轨与横梁的顶面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烨旭胡欣霖黄琪松陈娜王家德蓝梓洪
申请(专利权)人:何烨旭黄琪松胡欣霖蓝梓洪陈娜王家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