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社军专利>正文

一种抗疲劳骑行车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9848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6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骑行运动装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抗疲劳骑行车座。包括套筒、转动设置在套筒内的转轴以及沿套筒轴向转动设置在套筒外壁上的主轴,在主轴的两端分别铰接有股骨坐板,在主轴的中部位于两块股骨坐板之间设有可分别向两侧摆动第一坐骨坐板,两块股骨坐板远离主轴的一端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远离股骨坐板的一端与对应侧转轴的端部相铰接,且两根第一连接杆与转轴的铰接点之间的连线与转轴的转动轴线相交,第一坐骨坐板远离主轴的一端与套筒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稳固、受力均匀分散、不容易对骑行者造成皮肤摩擦,能够有效减少骑行者长期骑行所带来的不适感。

An anti fatigue riding sea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bicycle riding sports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an anti fatigue riding seat. Including, the rotation shaft sleeve is arranged in the sleeve and the sleeve along the axial rotation of the shaft sleeve is arranged in the outer wall, at both ends of the main shaft are respectively articulated with the femur to sit on the boar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main shaft is located in the two block of the sitting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emur respectively to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swing seat bones, one end of two femoral seat away from the spindle the connecting rod is respectively hinged with a first end, a first connecting rod away from the femoral seat plate with one end of the corresponding side hinged shaft, and the axis of rotation with the shaft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first two shaft hinge point of intersection, a return sp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end plate and the sciatic sit away from the spindle sleev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able structure, uniform stress dispersion, not easy to cause the skin friction of the rider, the rider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long ride brought discomf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疲劳骑行车座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骑行运动装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抗疲劳骑行车座。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行车作为短途代步工具,自行车出行不仅可以避免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污染,而且是久坐办公室的白领一族有效的健身锻炼途径,在健身会馆中也经常可以看到类似于自行车的骑行健身器具。据近年来研究的结果表明,骑自行车和跑步、游泳一样,是一种最能改善人们心肺功能的耐力性锻炼。自行车骑行不仅能够能预防大脑老化,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捷性。还能够能提高心肺功能,锻炼下肢肌力和增强全身耐力。骑自行车运动对内脏器官的耐力锻炼效果与游泳和跑步相同。此项运动不仅使下肢髋、膝、踝3对关节和26对肌肉受益,而且还可使颈、背、臂、腹、腰、腹股沟、臀部等处的肌肉。关节、韧带也得到相应的锻炼。根据国际有关委员会的调查统计,在世界上各种不同职业人员中,以邮递员的寿命最长,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在传递信件时常骑自行车的缘故。现有技术中此类骑行车的车座设计为前尖后宽,骑行者的两腿分居车座突出尖部的两侧,该突出尖部直接与骑行者的大腿根部摩擦,在骑行时间较长时,会对骑行者大腿根部皮肤造成损伤,且该突出尖部直接压迫骑行者的会阴部,对于男性骑行者来说,会阴部的长期压迫势必影响该处血液循环,造成尿频、尿急、阴部不适,甚至使前列腺长期充血引发炎症,影响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在骑行过程中,骑行者与骑行车座接触部位的骨骼和肌肉群是相对运动的,而现有技术中的骑行车座均为一体式,这就更进一步加深了骑行者肌肉的摩擦以及骨骼上某个受力点一直处于支撑受力状态,使骑行者和骑行车座之间的作用力过于集中,不符合人体工程动力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稳固、受力均匀分散、不容易对骑行者造成皮肤摩擦的抗疲劳骑行车座。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疲劳骑行车座,包括套筒、转动设置在套筒内的转轴以及沿套筒轴向转动设置在套筒外壁上的主轴;在主轴的两端分别铰接有股骨坐板,两块股骨坐板远离主轴的一端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远离股骨坐板的一端分别与对应侧转轴的端部相铰接,且两根第一连接杆与转轴的铰接点之间的连线与转轴的转动轴线相交;在主轴的中部位于两块股骨坐板之间固定有与主轴相垂直的定轴,定轴上设有可分别向两侧的股骨坐板方向摆动的第一坐骨坐板,在定轴远离主轴的一端与套筒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优选的,所述转轴为空心轴,在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端盖,两根第一连接杆分别与两个端盖相铰接。优选的,所述套筒和转轴分别为滚动轴承的外圈和内圈。优选的,所述定轴为L形,其一端与主轴固定连接,另一端插设在固定于套筒上并相互平行的两根弹簧支撑杆之间,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定轴上位于两根弹簧支撑杆与定轴上的弯折点之间,在定轴穿过两根弹簧支撑杆的端部通过螺纹结构配合安装有调整螺母。优选的,在所述主轴上相背于两块股骨坐板以及第一坐骨坐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坐骨坐板,第二坐骨坐板通过第二连接杆与主轴固定相连。优选的,所述两块股骨坐板上对称设置有用于贴合骑行者腿部的凹弧面,所述第一坐骨坐板为三角形,所述第二股骨坐板为劣弧弓形。优选的,所述主轴通过固定设置在套筒外壁两端的两个第一套管转动设置在套筒的外壁上,所述两块股骨坐板分别通过转动套设在主轴两端的第二套管与主轴相铰接,所述第一坐骨坐板通过转动套设在定轴上的第三套管与定轴相铰接。有益效果本技术用于承载骑行者的部分包括股骨坐板以及坐骨坐板,其中股骨坐板为两块,并分别连接有方向相反的连杆机构,可使两块股骨坐板中的一块上升必定带动另一块下降,从而在骑行过程中与骑行车两腿交替上抬下压相对应,始终与骑行者的大腿部贴合,减小骑行者大腿和骑行车座之间的摩擦,且受力分散均匀,从而能够消除长期骑行带来的疲劳感。本技术针对坐骨优选设置有两块坐骨坐板,其中的第一坐骨坐板一方面可左右摆动,与两侧两块处于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的股骨坐板的后端始终形成一个平面,贴合骑行者股骨和坐骨以及对应的肌肉。另一方面,第一坐骨坐板通过复位弹簧与骑行者坐骨部位的下压产生上下摆动,从而起到减震的效果,更进一步减轻了骑行过程中的疲劳感。另一块第二坐骨座板与主轴固定,可随第一坐骨坐板同步上下摆动并增大了与骑行者坐骨部位的接触面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向剖视图;图中标记:1、套筒,2、转轴,3、主轴,4、股骨坐板,5、第一连接杆,6、定轴,7、第一坐骨坐板,8、复位弹簧,9、端盖,10、弹簧支撑杆,11、调整螺母,12、第二坐骨坐板,13、第二连接杆,14、第一套管,15、第二套管,16、第三套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抗疲劳骑行车座,包括套筒1、转动设置在套筒1内的转轴2以及沿套筒1轴向转动设置在套筒1外壁上的主轴3。在套筒1的外壁上间隔固定有两个第一套管14,主轴3通过穿设在两个第一套管14之中与套筒1活动设置。本实施例中的套筒1和转轴2为一体式的滚动轴承,以滚针轴承为例,滚针轴承的外圈作为套筒1,滚针轴承的内圈作为空心的转轴2,在内圈的两端分别蒙设固定有端盖9。此结构设计不仅减轻了自重,而且使套筒1和转轴2之间的相对转动更加灵活。在主轴3的两端分别铰接有用于承载骑行者股骨及相应肌肉的股骨坐板4,两块股骨坐板4上对称设置有用于贴合骑行者腿部的凹弧面,并分别通过转动套设在主轴3两端的第二套管15与主轴3相铰接,使两块股骨坐板4可绕主轴3灵活转动,也可进一步的在主轴3和第一套管14之间设置微轴承。为了使两块股骨坐板4中的一块上升必定带动另一块下降,从而能够在骑行过程中与骑行车两腿交替上抬下压相对应,始终与骑行者的大腿部贴合,减小骑行者大腿和骑行车座之间的摩擦,受力分散均匀,本技术的两块股骨坐板4远离主轴3的一端设置有有第一连接杆5,第一连接杆5为Z形,其一端通过可转动套设在股骨坐板4底面上的轴套内与股骨坐板4相铰接,另一端通过可转动套设在滚针轴承内圈端盖9上所开设的轴孔内与滚针轴承内圈相铰接,且两根第一连接杆5与转轴2的铰接点之间的连线与转轴2的转动轴线相交,从而能够保证两块股骨坐板4交替往复上升和下降。在主轴3上位于两块股骨坐板4之间固定有定轴6,定轴6为L形,其一端垂直固定在主轴3上并套设有第三套管16,第三套管16与第一坐骨坐板7固定连接,从而使第一坐骨坐板7可分别向两侧的股骨坐板4方向摆动。第一股骨坐板4呈三角形,用于承载骑行者坐骨以及对应肌肉,可与两侧两块处于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的股骨坐板4的后端始终形成一个平面,贴合骑行者股骨和坐骨以及对应的肌肉。定轴6的另一端插设在固定于套筒1上并相互平行的两根弹簧支撑杆10之间,并在定轴6上位于两根弹簧支撑杆10与定轴6上的弯折点之间套设有复位弹簧8,在定轴6穿过两根弹簧支撑杆10的端部通过螺纹结构配合安装有调整螺母11。此结构可使第一坐骨坐板7通过复位弹簧8与骑行者坐骨部位的下压产生上下摆动,从而起到减震的效果,更进一步减轻了骑行过程中的疲劳感,使骑行过程中坐骨及相应肌肉得到稳定的支撑,并在道路崎岖不平时充分减震,提高了骑行者的舒适度。本实施例中,在主轴3上相背于两块股骨坐板4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抗疲劳骑行车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疲劳骑行车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转动设置在套筒(1)内的转轴(2)以及沿套筒(1)轴向转动设置在套筒(1)外壁上的主轴(3);在主轴(3)的两端分别铰接有股骨坐板(4),两块股骨坐板(4)远离主轴(3)的一端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接杆(5),第一连接杆(5)远离股骨坐板(4)的一端分别与对应侧转轴(2)的端部相铰接,且两根第一连接杆(5)与转轴(2)的铰接点之间的连线与转轴(2)的转动轴线相交;在主轴(3)的中部位于两块股骨坐板(4)之间固定有与主轴(3)相垂直的定轴(6),定轴(6)上设有可分别向两侧的股骨坐板(4)方向摆动的第一坐骨坐板(7),在定轴(6)远离主轴(3)的一端与套筒(1)之间设有复位弹簧(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疲劳骑行车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转动设置在套筒(1)内的转轴(2)以及沿套筒(1)轴向转动设置在套筒(1)外壁上的主轴(3);在主轴(3)的两端分别铰接有股骨坐板(4),两块股骨坐板(4)远离主轴(3)的一端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接杆(5),第一连接杆(5)远离股骨坐板(4)的一端分别与对应侧转轴(2)的端部相铰接,且两根第一连接杆(5)与转轴(2)的铰接点之间的连线与转轴(2)的转动轴线相交;在主轴(3)的中部位于两块股骨坐板(4)之间固定有与主轴(3)相垂直的定轴(6),定轴(6)上设有可分别向两侧的股骨坐板(4)方向摆动的第一坐骨坐板(7),在定轴(6)远离主轴(3)的一端与套筒(1)之间设有复位弹簧(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疲劳骑行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为空心轴,在转轴(2)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端盖(9),两根第一连接杆(5)分别与两个端盖(9)相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疲劳骑行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和转轴(2)分别为滚动轴承的外圈和内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疲劳骑行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轴(6)为L形,其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社军
申请(专利权)人:韩社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