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机器人装配与检测实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9306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工业机器人装配与检测实训装置,设置了机台、机械爪、第一上料部、第二上料部、组装部和出料部,第一上料部位于机械臂的一侧,第一上料部具有第一架体,其内具有第一空腔,其一端设有第一推动部,第一架体上设有第一料仓,第二上料部与第一上料部在水平面内相垂直,第二上料部具有第二架体,其内具有第二空腔,其一端设有第二推动部,第二架体上设有第二料仓,组装部位于第一上料部和第二上料部之间,组装部具有多个水平组装台,出料部相对于第一上料部位于机械臂的另一侧,出料部具有输送线,输送线的一侧设置有平行的第三推料部和第四推料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小对机台空间的占用,利用整体装置更为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机器人装配与检测实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实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工业机器人装配与检测实训装置。
技术介绍
在学校教学或者实验室的实验中,对于机器人(即工业机械手)的教学和实验常常会需要使用到一些实训装置,这类实训装置主要将实际应用中的机器人装置的功能进行浓缩,目的在于形成对学生的功能教学和演示,也便于实验室实现一些小批量的产品实验所用。目前的机器人实训装置只要集合了机械手、上料、组织、下料等一系列的功能模块,但是由于一些学校或者实验室的条件所致,目前一些小型化的实训装置越来越会受到大家的欢迎,而目前的这类实训装置由于需要集合诸多功能,在空间占用和机台上模块设置紧凑度上还是具有一定的劣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模块设置更为紧凑且实现装置小型化的工业机器人装配与检测实训装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机器人装配与检测实训装置,其包括:机台,机台上设置有机械臂;机械爪,机械爪设置于机械臂的操作端,机械爪包括气夹部,气夹部具有对称设置的两夹片单元,夹片单元的外侧连接有吸盘部、夹片单元的内侧开设有弧形凹槽;第一上料部,第一上料部设置于机台上,第一上料部位于机械臂的一侧,第一上料部设置有第一底座,第一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架体,第一架体内设置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的一端具有第一出口、第一空腔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推动部,第一架体上设置有第一料仓,第一料仓的底部连通第一空腔;第二上料部,第二上料部设置于机台上,第二上料部与第一上料部在水平面内的设置位置相垂直,第二上料部设置有第二底座,第二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架体,第二架体内设置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的一端具有第二出口、第二空腔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推动部,第二架体上设置有第二料仓,第二料仓的底部连通第二空腔;组装部,组装部设置于机台上,组装部位于第一上料部和第二上料部之间,组装部具有立柱,立柱固定安装于机台上,立柱上设置有多个水平组装台;出料部,出料部设置于机台上,出料部相对于第一上料部位于机械臂的另一侧,出料部具有输送线,输送线由电机驱动运转,输送线的一侧设置有平行的第三推料部和第四推料部,输送线的另一侧设置有对应第三推料部和第四推料部的第一料盒和第二料盒,第一料盒和第二料盒连接输送线的一端皆具有开口。进一步地,上述机械臂为六轴机械臂。进一步地,上述第一上料部还具有第一底架,第一底架内设置有第三空腔,第一底架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和多个第二通孔。进一步地,上述第一通孔为矩形孔,第二通孔为斜向设置的腰型孔,每两个第二通孔之间对称设置并形成“八”字形通孔组。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料仓为圆柱形料仓。进一步地,上述第二上料部还具有第二底架,第二底架具有多个底脚,多个底脚的顶部设置有底板,第二架体设置于底板上。进一步地,上述第二料仓为方柱形料仓。进一步地,上述输送线的相对两端设置有横向布置的板体,板体的两端部设置有折弯部,折弯部的折弯处设置有多个缺口,缺口的一端向板体内延伸并形成弧形端,板体正对输送线内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弧形凹口。进一步地,上述输送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L形板体,第一L形板体的顶板位于输送线的上方,顶板的底部设置有摄像头,第一L形板体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L形板体,第三推料部穿过第一L形板体和第二L形板体。进一步地,上述机台的相对两端还设置有两限位杆,限位杆具有上下对称设置的两杆单元,两杆单元之间形成空隙,空隙的上下两边缘为波浪面。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工业机器人装配与检测实训装置,主要设置了机台、机械爪、第一上料部、第二上料部、组装部和出料部,其中,机台上设置有机械臂,机械爪设置于机械臂的操作端,机械爪包括气夹部,气夹部具有对称设置的两夹片单元,夹片单元的外侧连接有吸盘部、夹片单元的内侧开设有弧形凹槽,第一上料部设置于机台上,第一上料部位于机械臂的一侧,第一上料部设置有第一底座,第一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架体,第一架体内设置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的一端具有第一出口、第一空腔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推动部,第一架体上设置有第一料仓,第一料仓的底部连通第一空腔,第二上料部设置于机台上,第二上料部与第一上料部在水平面内的设置位置相垂直,第二上料部设置有第二底座,第二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架体,第二架体内设置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的一端具有第二出口、第二空腔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推动部,第二架体上设置有第二料仓,第二料仓的底部连通第二空腔,组装部设置于机台上,组装部位于第一上料部和第二上料部之间,组装部具有立柱,立柱固定安装于机台上,立柱上设置有多个水平组装台,出料部设置于机台上,出料部相对于第一上料部位于机械臂的另一侧,出料部具有输送线,输送线由电机驱动运转,输送线的一侧设置有平行的第三推料部和第四推料部,输送线的另一侧设置有对应第三推料部和第四推料部的第一料盒和第二料盒,第一料盒和第二料盒连接输送线的一端皆具有开口;通过上述各部件及其结构的设置,使得机台上的部件结构更为紧凑,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小对机台空间的占用,利用整体装置更为小型化。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机器人装配与检测实训装置在立体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机器人装配与检测实训装置在侧视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机器人装配与检测实训装置在俯视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参见图1至图3,图中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机器人装配与检测实训装置,其包括:机台1,机台1上设置有机械臂2;机械爪21,机械爪21设置于机械臂2的操作端,机械爪21包括气夹部22,气夹部22具有对称设置的两夹片单元221,夹片单元221的外侧连接有吸盘部23、夹片单元221的内侧开设有弧形凹槽222;第一上料部3,第一上料部3设置于机台1上,第一上料部3位于机械臂2的一侧,第一上料部3设置有第一底座31,第一底座31上设置有第一架体32,第一架体32内设置有第一空腔321,第一空腔321的一端具有第一出口322、第一空腔32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推动部33,第一架体32上设置有第一料仓34,第一料仓34的底部连通第一空腔321;第二上料部4,第二上料部4设置于机台1上,第二上料部4与第一上料部3在水平面内的设置位置相垂直,第二上料部4设置有第二底座41,第二底座41上设置有第二架体42,第二架体42内设置有第二空腔421,第二空腔421的一端具有第二出口422、第二空腔42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推动部43,第二架体42上设置有第二料仓44,第二料仓44的底部连通第二空腔421;组装部5,组装部5设置于机台1上,组装部5位于第一上料部3和第二上料部4之间,组装部5具有立柱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工业机器人装配与检测实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机器人装配与检测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1),所述机台(1)上设置有机械臂(2);机械爪(21),所述机械爪(21)设置于所述机械臂(2)的操作端,所述机械爪(21)包括气夹部(22),所述气夹部(22)具有对称设置的两夹片单元(221),所述夹片单元(221)的外侧连接有吸盘部(23)、所述夹片单元(221)的内侧开设有弧形凹槽(222);第一上料部(3),所述第一上料部(3)设置于所述机台(1)上,所述第一上料部(3)位于所述机械臂(2)的一侧,所述第一上料部(3)设置有第一底座(31),所述第一底座(31)上设置有第一架体(32),所述第一架体(32)内设置有第一空腔(321),所述第一空腔(321)的一端具有第一出口(322)、所述第一空腔(32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推动部(33),所述第一架体(32)上设置有第一料仓(34),所述第一料仓(34)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空腔(321);第二上料部(4),所述第二上料部(4)设置于所述机台(1)上,所述第二上料部(4)与所述第一上料部(3)在水平面内的设置位置相垂直,所述第二上料部(4)设置有第二底座(41),所述第二底座(41)上设置有第二架体(42),所述第二架体(42)内设置有第二空腔(421),所述第二空腔(421)的一端具有第二出口(422)、所述第二空腔(42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推动部(43),所述第二架体(42)上设置有第二料仓(44),所述第二料仓(44)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空腔(421);组装部(5),所述组装部(5)设置于所述机台(1)上,所述组装部(5)位于所述第一上料部(3)和所述第二上料部(4)之间,所述组装部(5)具有立柱(51),所述立柱(51)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台(1)上,所述立柱(51)上设置有多个水平组装台(52);出料部(6),所述出料部(6)设置于所述机台(1)上,所述出料部(6)相对于所述第一上料部(3)位于所述机械臂(2)的另一侧,所述出料部(6)具有输送线(61),所述输送线(61)由电机(62)驱动运转,所述输送线(61)的一侧设置有平行的第三推料部(63)和第四推料部(64),所述输送线(61)的另一侧设置有对应所述第三推料部(63)和第四推料部(64)的第一料盒(65)和第二料盒(66),第一料盒(65)和第二料盒(66)连接所述输送线(61)的一端皆具有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机器人装配与检测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1),所述机台(1)上设置有机械臂(2);机械爪(21),所述机械爪(21)设置于所述机械臂(2)的操作端,所述机械爪(21)包括气夹部(22),所述气夹部(22)具有对称设置的两夹片单元(221),所述夹片单元(221)的外侧连接有吸盘部(23)、所述夹片单元(221)的内侧开设有弧形凹槽(222);第一上料部(3),所述第一上料部(3)设置于所述机台(1)上,所述第一上料部(3)位于所述机械臂(2)的一侧,所述第一上料部(3)设置有第一底座(31),所述第一底座(31)上设置有第一架体(32),所述第一架体(32)内设置有第一空腔(321),所述第一空腔(321)的一端具有第一出口(322)、所述第一空腔(32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推动部(33),所述第一架体(32)上设置有第一料仓(34),所述第一料仓(34)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空腔(321);第二上料部(4),所述第二上料部(4)设置于所述机台(1)上,所述第二上料部(4)与所述第一上料部(3)在水平面内的设置位置相垂直,所述第二上料部(4)设置有第二底座(41),所述第二底座(41)上设置有第二架体(42),所述第二架体(42)内设置有第二空腔(421),所述第二空腔(421)的一端具有第二出口(422)、所述第二空腔(42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推动部(43),所述第二架体(42)上设置有第二料仓(44),所述第二料仓(44)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空腔(421);组装部(5),所述组装部(5)设置于所述机台(1)上,所述组装部(5)位于所述第一上料部(3)和所述第二上料部(4)之间,所述组装部(5)具有立柱(51),所述立柱(51)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台(1)上,所述立柱(51)上设置有多个水平组装台(52);出料部(6),所述出料部(6)设置于所述机台(1)上,所述出料部(6)相对于所述第一上料部(3)位于所述机械臂(2)的另一侧,所述出料部(6)具有输送线(61),所述输送线(61)由电机(62)驱动运转,所述输送线(61)的一侧设置有平行的第三推料部(63)和第四推料部(64),所述输送线(61)的另一侧设置有对应所述第三推料部(63)和第四推料部(64)的第一料盒(65)和第二料盒(66),第一料盒(65)和第二料盒(66)连接所述输送线(61)的一端皆具有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恩帅丁华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博达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