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循环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87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气循环扇,采用直流电机,电机低噪音,低能耗。由于比只有左右摆头功能的传统电风扇多了一个上下摆头功能,并且左右摆头和上下摆头可以复合操作。而且当在配合空调使用时,即使是在空调制冷关闭的时候,仍然能够通过大面积的搅动空气,使房间在一段时间内维持较低的温度,以此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循环扇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循环扇。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作为一种老式家电,电风扇具有价格便宜、摆放方便、体积轻巧等特点,因此电风扇在城市及乡村被广泛使用。但是传统电风扇的不足之处有:功能简单,只能左右摆动进行送风,而且其电机多采用交流电方式进行控制,交流电机能耗高,工作时噪音大。而且当传统的电风扇配合空调使用时,节能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空气循环扇,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所面临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循环扇,具有左右摆头和上下摆头复合动作,在配合空调使用时,即使是在空调制冷关闭的时候,仍然能够通过大面积的搅动空气,使房间在一段时间内维持较低的温度,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空气循环扇,其包括:一底座及一机体,所述机体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机体设有后壳;一遥控器,所述遥控器包括一接收器与一发射器,所述机体顶部的内壁设有一控制电路板,所述接收器与所述控制电路板集成在一起;所述发射器与一电池相连,所述接收器与所述发射器相互匹配;一第一曲柄,所述第一曲柄固定于所述底座内;一左右摆头同步电机,所述左右摆头同步电机与所述第一曲柄连接,所述左右摆头同步电机位于所述底座内;一立柱,所述立柱下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立柱上端连接所述机体,所述立柱设有两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上下贯穿所述立柱;两个支架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固定孔中,所述支架设有向上弯折延伸连接部;一第二曲柄,所述第二曲柄前端与所述连接部固定,所述第二曲柄后端与一上下摆头同步电机连接,所述上下摆头同步电机固定于一电机固定座中,所述电机固定座与所述后壳连接;当连接所述电池后,按动所述发射器上的控制按钮,所述接收器接收到所述发射器的指令,所述控制电路板控制所述空气循环扇按照指令运作。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进一步包括一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于所述机体顶部,所述控制面板设有按键,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进一步包括一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夹设于两个支架之间,所述直流电机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所述直流电机与涡轮风叶连接。所述接收器与所述发射器组成的所述遥控器为红外线遥控器。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还集成了一定时器,所述定时器的定时范围大于等于1小时小于等于8小时。进一步包括一中壳后端与所述后壳连接,所述中壳前端与一前壳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空气循环扇,采用直流电机,电机低噪音,低能耗。由于比只有左右摆头功能的传统电风扇多了一个上下摆头功能,并且左右摆头和上下摆头可以复合操作。而且当在配合空调使用时,即使是在空调制冷关闭的时候,仍然能够通过大面积的搅动空气,使房间在一段时间内维持较低的温度,以此达到了节能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空气循环扇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的空气循环扇的控制电路板零部件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空气循环扇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空气循环扇,其包括:一底座1及一机体2,所述机体2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机体2设有后壳8,还包括一中壳9,所述中壳9后端与所述后壳8连接,所述中壳9前端与一前壳10连接。如图1至图3所示,进一步包括一遥控器,所述遥控器包括一接收器3与一发射器4,所述机体2顶部内壁设有一控制电路板5,所述接收器3与所述控制电路板5集成在一起;所述发射器4与一电池6相连,所述接收器3与所述发射器4相互匹配,所述接收器3与所述发射器4组成的所述遥控器为红外线遥控器。当连接所述电池6后,按动所述发射器4上的控制按钮,所述接收器3接收到所述发射器4的指令,所述控制电路板5控制所述空气循环扇按照指令运作。如图1至图3所示,一第一曲柄20,所述第一曲柄20固定于所述底座1内。一左右摆头同步电机19,所述左右摆头同步电机19与所述第一曲柄20连接,所述左右摆头同步电机19位于所述底座1内。一立柱13,所述立柱13下端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立柱13上端连接所述机体2,所述立柱13设有两个固定孔14,所述固定孔14上下贯穿所述立柱13。两个支架15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固定孔14中,所述支架15设有向上弯折延伸连接部151。一第二曲柄18,所述第二曲柄18前端与所述连接部151固定,所述第二曲柄18后端与一上下摆头同步电机17连接,所述上下摆头同步电机17固定于一电机固定座171中,所述电机固定座171与所述后壳8连接。当所述空气循环扇接收到操作指令时,所述底座1不动,所述第一曲柄20带动所述左右摆头同步电机19左右转动,使得所述空气循环扇左右转动;所述立柱13不动,所述第二曲柄18带动所述上下摆头同步电机17上下转动,使得所述上下摆头同步电机17带动所述后壳8上下转动,以此使得空气循环扇上下转动。如图1至图3所示,进一步直流电机11,所述直流电机11夹设于两个支架15之间,所述直流电机11与所述控制电路板5连接,所述直流电机11与涡轮风叶12连接。如图1至图3所示,进一步包括一控制面板51,所述控制面板51设于所述机体2顶部,所述控制面板51设有按键,所述控制面板51与所述控制电路板5连接。所述空气循环扇的整体上下高度小于所述空气循环扇的整体左右长度,所述空气循环扇用于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控制面板51设于所述机体2顶部,更加方便使用者操作。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控制电路板5上还集成了一定时器7,所述定时器7的定时范围大于等于1小时小于等于15小时。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技术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空气循环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循环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及一机体,所述机体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机体设有后壳;一遥控器,所述遥控器包括一接收器与一发射器,所述机体顶部的内壁设有一控制电路板,所述接收器与所述控制电路板集成在一起;所述发射器与一电池相连,所述接收器与所述发射器相互匹配;一第一曲柄,所述第一曲柄固定于所述底座内;一左右摆头同步电机,所述左右摆头同步电机与所述第一曲柄连接,所述左右摆头同步电机位于所述底座内;一立柱,所述立柱下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立柱上端连接所述机体,所述立柱设有两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上下贯穿所述立柱;两个支架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固定孔中,所述支架设有向上弯折延伸连接部;一第二曲柄,所述第二曲柄前端与所述连接部固定,所述第二曲柄后端与一上下摆头同步电机连接,所述上下摆头同步电机固定于一电机固定座中,所述电机固定座与所述后壳连接;当连接所述电池后,按动所述发射器上的控制按钮,所述接收器接收到所述发射器的指令,所述控制电路板控制所述空气循环扇按照指令运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循环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及一机体,所述机体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机体设有后壳;一遥控器,所述遥控器包括一接收器与一发射器,所述机体顶部的内壁设有一控制电路板,所述接收器与所述控制电路板集成在一起;所述发射器与一电池相连,所述接收器与所述发射器相互匹配;一第一曲柄,所述第一曲柄固定于所述底座内;一左右摆头同步电机,所述左右摆头同步电机与所述第一曲柄连接,所述左右摆头同步电机位于所述底座内;一立柱,所述立柱下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立柱上端连接所述机体,所述立柱设有两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上下贯穿所述立柱;两个支架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固定孔中,所述支架设有向上弯折延伸连接部;一第二曲柄,所述第二曲柄前端与所述连接部固定,所述第二曲柄后端与一上下摆头同步电机连接,所述上下摆头同步电机固定于一电机固定座中,所述电机固定座与所述后壳连接;当连接所述电池后,按动所述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扬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乐美智家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