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国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防刺防漏型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3281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防刺防漏型轮胎,包括胎体、胎侧以及胎冠,胎侧设置在胎体两侧,胎冠位于胎体上方,胎冠上端设置有胎面,胎面上设置有多种花纹结构,胎体上端面分别连接有第一带束层和第二带束层,第一带束层为钛铬合金带束层,且其厚度为3mm,第二带束层为玻璃纤维带束层,且其厚度为2mm,第二带束层与胎冠之间通过胎冠防护层连接,胎体底面粘接有一层纳米高分子记忆胶层,胎体与胎侧之间粘接有加强层,且加强层厚度为胎侧厚度的两倍,加强层下端与胎体之间形成胎唇部,胎唇部内填充有三角胶条,三角胶条中心穿插有胎圈钢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防止轮胎被尖锐物件刺穿,保证轮胎长时间稳定使用。

A new type of anti spiny and leakproof ti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ire, especially a new stab leak proof tire comprises a tire body and sidewall and tread, sidewall is arranged in the matrix on both sides, the crown is located in the matrix above, the crown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tread, the tread is provided with a variety of patterns structure, the matrix end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belt belt belt, the first layer is titanium chromium alloy belt, and its thickness is 3mm, glass fiber belt bundle layer second, and the thickness is 2mm, between the second belt and tread by tread protective lay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adhesive matrix. There is a layer of nano polymer memory layer, bonding between the matrix and the sidewall of a reinforcing layer, and reinforcing layer thickness is two times the thickness of the sidewall, and the lower lip is formed between the tire carcass reinforcement layer, fetal lip filled with triangle strip, triangle strip center Interspersed with a bead wire.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event the tires from piercing by the sharp objects, and ensure the long and stable use of the ti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刺防漏型轮胎
本技术涉及轮胎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刺防漏型轮胎。
技术介绍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现有的轮胎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和腐蚀等作用,常会因质量不佳而被尖锐物件所刺破,这就会导致漏气和爆胎的问题,影响其正常使用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轮胎被尖锐物件刺破后,会出现漏气和爆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防刺防漏型轮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新型防刺防漏型轮胎,包括胎体、胎侧以及胎冠,所述胎侧设置在胎体两侧,所述胎冠位于胎体上方,所述胎冠上端设置有胎面,所述胎面上设置有多种花纹结构,所述胎体上端面分别连接有第一带束层和第二带束层,所述第一带束层为钛铬合金带束层,且其厚度为3mm,所述第二带束层为玻璃纤维带束层,且其厚度为2mm,所述第二带束层与胎冠之间通过胎冠防护层连接,所述胎体底面粘接有一层纳米高分子记忆胶层,所述胎体与胎侧之间粘接有加强层,且所述加强层厚度为胎侧厚度的两倍,所述加强层下端与胎体之间形成胎唇部,所述胎唇部内填充有三角胶条,且所述三角胶条中心穿插有胎圈钢丝。优选的,所述纳米高分子记忆胶层具体为MPN胶料层,且其厚度为3-5mm。优选的,所述胎体具体为子午线帘线胎体。优选的,所述花纹结构包括竖沟槽和横沟槽,所述竖沟槽为分布在胎面中部的三条,且所述横沟槽均匀等间距的分布在相邻两竖沟槽之间,相邻两所述横沟槽之间形成花纹块。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防刺防漏型轮胎,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传统的轮胎进行结构和组成改进,将其带束层进行加固并在胎体内侧加装防刺胶层,从而有效防止轮胎被尖锐物件所刺穿,保证轮胎长时间稳定正常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防刺防漏型轮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防刺防漏型轮胎的胎面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竖沟槽1、胎冠2、第二带束层3、纳米高分子记忆胶层4、加强层5、胎圈钢丝6、三角胶条7、胎侧8、胎体9、胎冠防护层10、第一带束层11、横沟槽12、胎唇部13、花纹块14、胎面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新型防刺防漏型轮胎,包括胎体9、胎侧8以及胎冠2,胎侧8设置在胎体9两侧,胎体9具体为子午线帘线胎体,胎冠2位于胎体9上方,胎冠2上端设置有胎面15,胎面15上设置有多种花纹结构,花纹结构包括竖沟槽1和横沟槽12,竖沟槽1为分布在胎面15中部的三条,且横沟槽12均匀等间距的分布在相邻两竖沟槽1之间,相邻两横沟槽12之间形成花纹块14,此花纹结构能够保证轮胎在使用过程中,与地面之间具有强有力的抓取力,从而有效增强驱动力,同时竖沟槽1和横沟槽12能够将摩擦生热及时排除,避免因高温对轮胎造成伤害。胎体9上端面分别连接有第一带束层11和第二带束层3,第一带束层11为钛铬合金带束层,且其厚度为3mm,第二带束层3为玻璃纤维带束层,且其厚度为2mm,第二带束层3与胎冠2之间通过胎冠防护层10连接,胎体9底面粘接有一层纳米高分子记忆胶层4,纳米高分子记忆胶层4具体为MPN胶料层,且其厚度为3-5mm,玻璃纤维带束层具有耐高温和防爆的特点,钛铬合金带束层具有良好的刚性特点,同时能够阻挡尖锐物品对轮胎的刺穿作用,两者结合,对胎体9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MPN胶料层是一种软质胶状物质,当有尖锐物品刺进时,其会向内凹陷,同时将尖锐物品包裹,即使是被刺穿后,同样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孔隙密封,不会出现漏气的问题。胎体9与胎侧8之间粘接有加强层5,且加强层5厚度为胎侧8厚度的两倍,加强层5下端与胎体9之间形成胎唇部16,胎唇部16内填充有三角胶条7,且三角胶条7中心穿插有胎圈钢丝6,在胎侧8出现鼓包时,加强层5能够有效延长轮胎的爆胎时间,从而延长轮胎的整体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防刺防漏型轮胎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防刺防漏型轮胎,包括胎体(9)、胎侧(8)以及胎冠(2),所述胎侧(8)设置在胎体(9)两侧,所述胎冠(2)位于胎体(9)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冠(2)上端设置有胎面(15),所述胎面(15)上设置有多种花纹结构,所述胎体(9)上端面分别连接有第一带束层(11)和第二带束层(3),所述第一带束层(11)为钛铬合金带束层,且其厚度为3mm,所述第二带束层(3)为玻璃纤维带束层,且其厚度为2mm,所述第二带束层(3)与胎冠(2)之间通过胎冠防护层(10)连接,所述胎体(9)底面粘接有一层纳米高分子记忆胶层(4),所述胎体(9)与胎侧(8)之间粘接有加强层(5),且所述加强层(5)厚度为胎侧(8)厚度的两倍,所述加强层(5)下端与胎体(9)之间形成胎唇部(16),所述胎唇部(16)内填充有三角胶条(7),且所述三角胶条(7)中心穿插有胎圈钢丝(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刺防漏型轮胎,包括胎体(9)、胎侧(8)以及胎冠(2),所述胎侧(8)设置在胎体(9)两侧,所述胎冠(2)位于胎体(9)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冠(2)上端设置有胎面(15),所述胎面(15)上设置有多种花纹结构,所述胎体(9)上端面分别连接有第一带束层(11)和第二带束层(3),所述第一带束层(11)为钛铬合金带束层,且其厚度为3mm,所述第二带束层(3)为玻璃纤维带束层,且其厚度为2mm,所述第二带束层(3)与胎冠(2)之间通过胎冠防护层(10)连接,所述胎体(9)底面粘接有一层纳米高分子记忆胶层(4),所述胎体(9)与胎侧(8)之间粘接有加强层(5),且所述加强层(5)厚度为胎侧(8)厚度的两倍,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国武
申请(专利权)人:熊国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