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蜡铸造工艺用脱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070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3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紧密铸造设备及方法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脱蜡铸造工艺用脱蜡设备。该脱蜡设备包括:一可开启的密闭脱蜡釜,该脱蜡釜腔体内的底部设置有储蜡腔,该脱蜡釜中设置有微波发生器,并且在脱蜡釜上设置有加压口,通过加压口向脱蜡釜的腔体内加压;所述的储蜡腔底部设置有蜡液出口。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微波作为加热源,直接对含有一定水分的蜡模进行加热,这样脱蜡后,只需要对蜡液进行过滤即可,从而避免蜡水分离过程中的浪费以及热能的消耗。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脱蜡釜进行加压,令壳模外部形成正压,防止壳模在蜡模在受热过程中出现撑破的情况。

Dewaxing equipment for dewaxing ca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脱蜡铸造工艺用脱蜡设备
:本技术涉及紧密铸造设备及方法
,特指一种脱蜡铸造工艺用脱蜡设备。
技术介绍
:脱蜡铸造是精密铸造的一种,其制作工艺为:首先制作蜡模,然后组装形成蜡树,在利用蜡树制作形成浇铸用模具件,然后将模具件与模头组合,将熔融的原料(例如金属熔液、玻璃溶液等)由模头的浇口注入,在模具件中成型,最后将模具件敲破即可取出成型的产品。脱蜡铸造中脱蜡工艺目前主要采用蒸汽脱蜡,即将浸浆后的蜡模放入一个封闭脱蜡釜中,并向里面充入蒸汽进行加热,通过蒸汽将壳模中的蜡加热、熔融,然后,利用自重蜡液有壳模中流出,蜡液将与凝结的水一起汇集到脱蜡釜底部的蜡水收集区域。为了节约成本,并且利于环保,需要对蜡液需要进行回收,以便于后续制作蜡模继续使用。目前的回收方式采用以下方式:首先对蜡水进行过滤,将混入蜡水中的壳模杂质过滤,然后对过滤后的蜡水进行蜡-水分离,分离的方式是蒸发除水,即将蜡液输入到一个搅拌桶中,搅拌桶在加热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加热,将蜡液中的水分蒸发掉,最后将除水后的蜡进行回收,重新输送到蜡的射出机械中进行再次利用。目前的脱蜡回收处理方式中存在以下不足:首先,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由于采用蒸汽脱蜡,需要燃烧锅炉产生蒸汽源,通常为了对蜡模进行融化,蒸汽的温度一般需要达到180℃左右,燃烧锅炉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在蒸发除水过程中,同样需要加热,这也进一步的增加了能源的消耗。其次,目前的脱蜡方式会造成大量的“死蜡”,这是因为,脱蜡用的通常为工业用石蜡,如果其长时间处于较高的温度时,就会出现老化、变质。而在蒸发除水过程中,为了保证水分的蒸发,通常需要将蜡水加热到120-140°左右,并且由于蒸发的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6-8个小时),此时就会导致“死蜡”的产生。这些“死蜡”必须进行处理,否则如果其再次流入到蜡模射出机中,会造成蜡模的收缩比例不一致,令加工的蜡模尺寸出现偏差。通常循环使用一次,将损失20%左右蜡,这不仅增加了生产的成本,并且造成极大的浪费。本技术人曾提出一种“脱蜡铸造中的蜡的自动回收设备”的技术方案,但是这种方案也仅仅是提高回收的效率,其并未真正解决蜡的消耗、浪费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有人提出过使用微波对取代蒸汽,例如见申请号为:201620400786.0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就公开了一种微波脱蜡的方案,但是该技术方案仍存在不足,经过本技术人测试,该技术方案脱蜡过程中容易出现壳模破裂的情况,不良率远远高于现有的蒸汽脱蜡方式。同时,该技术方案是通过对壳模中的水分进行加热,从而将热传导至壳模中蜡模。壳模虽然进行浸浆处理,本身含有一定的水分,但是,壳模在浸浆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晾干、烘烤过程,令壳固化。经过烘干处理的壳模一本不含水分,所以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壳模中的水分进行加热基本是很难的,或者虽然可以,但是需要较长的时间,生效效率不高。经过本技术人不断改进,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脱蜡铸造工艺用脱蜡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脱蜡铸造工艺用脱蜡设备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脱蜡设备包括:一可开启的密闭脱蜡釜,该脱蜡釜腔体内的底部设置有储蜡腔,该脱蜡釜中设置有微波发生器,并且在脱蜡釜上设置有加压口,通过加压口向脱蜡釜的腔体内加压;所述的储蜡腔底部设置有蜡液出口。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加压口与脱蜡铸造工艺中的壳模烧结炉连通,通过气泵将烧结炉产生的热空气加压后输送到脱蜡釜中。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蜡液出口与一离心过滤机连通,通过离心过滤机将蜡液中的杂质过滤。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采用微波作为加热源,无需使用水蒸气,这样融化的蜡在后续处理过程中无需进行蜡水分离,只需要进行过滤即可,从而避免蜡水分离过程中的浪费。2、本技术对脱蜡釜进行加压,这是因为蜡在受热膨胀过程中可能会撑破壳模,而通过对脱蜡釜加压处理,令壳模外部形成正压,防止壳模在蜡模在受热过程中出现撑破的情况。3、本技术采用微波作为加热源,其并不对壳模进行加热,而是对蜡直接进行加热,为了对蜡进行加热,本技术需要在用于成型蜡模的原料中混入一定比例的水,从而实现对蜡模的加热。4、本技术由于直接对蜡模进行加热,加热熔融流出壳模的蜡液将汇集在脱蜡釜内的储蜡腔,将储蜡腔内的蜡液排入到离心过滤机,直接通过离心过滤机将蜡液中的杂质过滤,所得到的蜡液可以直接输送到成型蜡模的射出机构,进行再次循环。5、本技术可直接将脱蜡工艺中壳模烧结时产生的热空气作为热源,通过气泵加压后输入到脱蜡釜中,从而即实现对脱蜡釜的加压,又实现对整个脱蜡釜内的加温,从而可以加热拉模的融化,进一步提高效率,并且实现了对烧结炉热能的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工作时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见图1所示,这是本技术脱蜡铸造工艺用脱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脱蜡釜1。脱蜡釜1为一个可开启的密闭加热容器,在脱蜡釜1的侧壁上设置有微波发生器2,微波发生器2的功率和数量可根据脱蜡釜1的空间、所脱蜡的壳模大小、数量设置。在脱蜡釜1内部形成的腔体下面有一个储蜡腔11,该储蜡腔11是用于将脱蜡流出的蜡液蓄积。所述的储蜡腔11底部设置有蜡液出口13。通过蜡液出口13将脱蜡融化的蜡液排出。另外,在脱蜡釜1上设置有加压口12,通过加压口12向脱蜡釜1的腔体内加压。参见图2所示,由于蜡模91在加热过程中会膨胀,可能会将壳模92“撑破”,造成壳模92损坏。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本技术通过向脱蜡釜1中加压,从而通过气体的压力对壳模92外表面形成压力支撑,以抵消壳模92内部蜡模91的膨胀压力,防止壳模92破裂。当蜡模91开始融化后,随着蜡液的而流出,这种内部膨胀压力就会逐渐减小,并消失。本技术加入压力气体为热空气。可将所述的加压口12与脱蜡铸造工艺中的壳模烧结炉5连通,通过气泵7将烧结炉5产生的热空气加压后输送到脱蜡釜1中。将烧结炉5产生的热空气进行利用,输入到脱蜡釜1中,这些热空气可以对烧结炉5内的壳模92进行加热,从而加速蜡模91的加热,进一步提高脱蜡的效率,并且防止壳模92破裂。另外,在所述的蜡液出口13与一离心过滤机4连通,通过离心过滤机4将蜡液中的杂质过滤。蜡模在受热融化后会流出壳模的过程中,壳模上的一些杂质也会落入,所以需要对蜡液进行过滤。将蜡液出口13与离心过滤机4连通,通过离心过滤机4将蜡液与杂质分离,得到的蜡液可直接送入蜡模的射出机中。为了便于控制,脱蜡釜1上还设置有压力表、温度表,用于监控脱蜡釜1内的压力、温度数值,并同时将这些数值反馈到控制箱,由控制箱对脱蜡釜1的压力和温度进行调控,确保相关参数处于设定的范围内。下面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从而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脱蜡铸造工艺用脱蜡方法。首先,见烘干后的壳模均匀的悬挂在蜡模支架上,并且令壳模的浇口朝下,以便于蜡液的流出。其次,打开脱蜡釜1的门,将蜡模支架推入到脱蜡釜1的腔体内,此时,通过加压口12已经预先输入有热空气,对脱蜡釜1内进行预热。关闭脱蜡釜1的门,将脱蜡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脱蜡铸造工艺用脱蜡设备

【技术保护点】
脱蜡铸造工艺用脱蜡设备,包括:一可开启的密闭脱蜡釜(1),该脱蜡釜(1)腔体内的底部设置有储蜡腔(11),其特征在于:该脱蜡釜(1)中设置有微波发生器(2),并且在脱蜡釜(1)上设置有加压口(12),通过加压口(12)向脱蜡釜(1)的腔体内加压;所述的储蜡腔(11)底部设置有蜡液出口(13)。

【技术特征摘要】
1.脱蜡铸造工艺用脱蜡设备,包括:一可开启的密闭脱蜡釜(1),该脱蜡釜(1)腔体内的底部设置有储蜡腔(11),其特征在于:该脱蜡釜(1)中设置有微波发生器(2),并且在脱蜡釜(1)上设置有加压口(12),通过加压口(12)向脱蜡釜(1)的腔体内加压;所述的储蜡腔(11)底部设置有蜡液出口(13)。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政宽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源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