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尊敏专利>正文

弯管机的管端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8027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3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弯管机的管端成型装置,包括设于机台前端且位于切管部前方的夹管部、设于夹管部前方的前管端成型装置、设于夹管部侧方的后管端成型装置、以及可将管段从夹管部送至后管端成型装置和弯管装置处的机械手;前管端成型装置设有多个前管端加工位。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弯管机,可对管段进行折弯以前先行对管段的前后端端口进行加工,一体化程度更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生产成本。

Pipe end forming device for pipe ben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弯管机的管端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弯管机,尤其涉及一种弯管机的管端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管段进行折弯以前,需要对其两端端口进行整形或平口,以使其两端端口规整圆滑。常见的弯管机通常不设管端成型装置,管端成型需要采用专门的机器另行加工,造成时间和成本的浪费。此外,常见的专用管端成型机器,其管端成型装置往往只采用单个成型头,无法对管端进行多种方式的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弯管机的管端成型装置,不仅可使弯管机具有前后管端加工功能,而且可对管段的前管端进行多种方式的加工。为此,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弯管机的管端成型装置,包括设于机架前端且位于切管部前方的夹管部、设于夹管部前方的前管端成型装置、设于夹管部侧方的后管端成型装置、以及可将管段从夹管部送至后管端成型装置和弯管装置处的机械手。进一步,前管端成型装置包括设于机架前端部的竖板,竖板的前端面设有纵向的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滑接有第一滑座,第一滑座由设于其下方竖板上的第一气缸驱动而沿第一滑轨上下运动;第一滑座的顶部设有前后走向的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上滑接有第二滑座,第二滑座由设于其后方第一滑座上的第二气缸驱动而沿第二滑轨前后运动;第二滑座上设有固定座,固定座的后端面设有左右走向的滑槽,滑槽内滑接有加工座,加工座由设于其侧方固定座上的第三气缸驱动而沿滑槽左右运动;加工座的后端面横向并排地设有多个前管端加工位。进一步,多个前管端加工位内可安装整形头或平口头。进一步,后管端成型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机架前端的后整形座,后整形座的前端设有凹槽;后整形座的后部固定安装有第四气缸,第四气缸的前端设有后整形杆,后整形杆穿过后整形座上所设的通孔后进入到凹槽内;凹槽的槽口处设有由上、下夹块,上、下夹块的对面对应地设有可合成一个管孔的半圆槽;上夹块固定连接于后整形座顶部所设的第五气缸的活塞杆上,下夹块固定连接于后整形座底部所设的第六气缸的活塞杆上,上、下夹块分别由第五、六气缸驱动而同步相向或背向运动。进一步,机械手可左右滑行地设于机架前端部所设的支架上。本技术包括前后管端成型装置,将之应用于弯管机,可使弯管机对管段进行折弯以前先行对管段的前后端端口进行加工,而无需将管段移到其它机器另行处理,有利于提高弯管机的一体化水平,进而提高弯管机的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此外,由于本技术的前管端成型装置设有多个工位,有利于对管段的前端进行精细化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前管端成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后管端成型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参照图1-3:一种弯管机的管端成型装置,包括设于机架1前端且位于切管部10前方的夹管部20、设于夹管部20前方的前管端成型装置30、设于夹管部20侧方的后管端成型装置40、以及可将管段从夹管部20送至后管端成型装置40和弯管装置处的机械手50。前管端成型装置30包括设于机架1前端部的竖板301,竖板301的前端面设有纵向的第一滑轨302,第一滑轨302上滑接有第一滑座303,第一滑座303由设于其下方竖板301上的第一气缸304驱动而沿第一滑轨302上下运动。第一滑座303的顶部设有前后走向的第二滑轨305,第二滑轨305上滑接有第二滑座306,第二滑座306由设于其后方第一滑座303上的第二气缸307驱动而沿第二滑轨305前后运动。第二滑座306上设有固定座308,固定座308的后端面设有左右走向的滑槽309,滑槽309内滑接有加工座310,加工座310由设于其侧方固定座308上的第三气缸311驱动而沿滑槽309左右运动。加工座310的后端面横向并排地设有多个前管端加工位312,多个前管端加工位312内安装有整形头或平口头。后管端成型装置40包括固定安装于机架1前端的后整形座401,后整形座401的前端设有凹槽4011;后整形座401的后部固定安装有第四气缸402,第四气缸402的前端设有后整形杆403,后整形杆403穿过后整形座401上所设的通孔后进入到凹槽4011内;凹槽4011的槽口处设有由上、下夹块404、450构成的夹座,上、下夹块404、405的对面对应地设有可合成一个管孔的半圆槽;上夹块404固定连接于后整形座401顶部所设的第五气缸406的活塞杆上,下夹块405固定连接于后整形座401底部所设的第六气缸407的活塞杆上,上、下夹块404、405可分别由第五、六气缸406、407驱动而同步相向或背向运动。机械手50可左右滑行地设于机架1前端部所设的支架501上。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当直管料从切管部10前出至设定位置时,停止前行,夹管部20将直管料夹紧,第一气缸304驱动第一滑座303及其载荷上行,以使加工座310上的多个加工位312与直管料的前端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三气缸311驱动加工座310左右运动使某个加工位312与直管料的前管端前后正对,第二气缸307驱动第二滑座306前行以使加工位312抵近直管料的前管端进行加工。前管端加工完毕后,第一、第二、第三气缸304、307、311分别驱动第一、第二滑座303、306和加工座310复位,第一、第二滑座303、306和加工座310上的载荷随之复位,第一气缸304驱动第一滑座303下行至底,以使其所有载荷均避开直管料的前行通道。夹紧部20释放直管料,直管料继续前行至下一设定位置,停止前行,夹紧部20夹紧直管料,切管部10将直管料的前出段切下,形成管段。夹紧部20释放管段,机械手50将管段送至后管端成型装置40处,第五、第六气缸406、407同步相向运动,上、下夹块404、405将管段夹紧,第四气缸402驱动后整形杆403抵近管段的后端口进行加工。之后上、下夹块404、405复位释放管段,机械手50将管段送至弯管装置进行折弯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弯管机的管端成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弯管机的管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机架(1)前端且位于切管部(10)前方的夹管部(20)、设于夹管部(20)前方的前管端成型装置(30)、设于夹管部(20)侧方的后管端成型装置(40)、以及可将管段从夹管部(20)送至后管端成型装置(40)和弯管装置处的机械手(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管机的管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机架(1)前端且位于切管部(10)前方的夹管部(20)、设于夹管部(20)前方的前管端成型装置(30)、设于夹管部(20)侧方的后管端成型装置(40)、以及可将管段从夹管部(20)送至后管端成型装置(40)和弯管装置处的机械手(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机的管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前管端成型装置(30)包括设于机架(1)前端部的竖板(301),竖板(301)的前端面设有纵向的第一滑轨(302),第一滑轨(302)上滑接有第一滑座(303),第一滑座(303)由设于其下方竖板(301)上的第一气缸(304)驱动而沿第一滑轨(302)上下运动;第一滑座(303)的顶部设有前后走向的第二滑轨(305),第二滑轨(305)上滑接有第二滑座(306),第二滑座(306)由设于其后方第一滑座(303)上的第二气缸(307)驱动而沿第二滑轨(305)前后运动;第二滑座(306)上设有固定座(308),固定座(308)的后端面设有左右走向的滑槽(309),滑槽(309)内滑接有加工座(310),加工座(310)由设于其侧方固定座(308)上的第三气缸(311)驱动而沿滑槽(309)左右运动;加工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尊敏
申请(专利权)人:白尊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