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功率板上固定电连接有两个导流连接柱和其他电气元件,导流连接柱上端通过导电固定螺丝固定连接有驱动板,驱动板位于功率板上方,驱动板上固定电连接有两个导流栓和其他电气元件,导流栓与导流连接柱对应电连接,驱动板上方设有主控板,主控板下面固定电连接有金属插针,驱动板上面固定电连接有插针插槽,金属插针对应固定插接在插针插槽内,金属插针与插针插槽电连接。功率板上固定电连接有对列均匀分布的大功率MOS管。功率板上的电气元件通过跨接铜排、外联铜排和过流铜排电连接,跨接铜排的两端与功率板相连接,跨接铜排的中间向上隆起架空跨越在大功率MOS管上方,外联铜排伸出至外壳外部,外联铜排与外壳密闭连接。
An electric vehicle cont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配件,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控制器。
技术介绍
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电动车越来越普及,而作为电动车“大脑”的控制器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电路板(特别是大功率MOS管)的布设工艺。传统电动车控制器电路板的布设工艺通常有以下方式:一、把各种电子元器件先在PCB电路板上直接焊接,再通过手工焊接的线束与电气装置引出的线束端用塑料接插件直接连接。这种方式往往需要人工焊接,可靠性差、成本高。二、把各种电子元器件插接在PCB电路板上后采用波峰焊,并在PCB电路板上焊接板对线连接器,再与电气装置引出的线束端塑料接插件连接,连接点采用卡扣固定。这种方式往往会在电动车行驶时由于震动易产生板对线连接器板端与线端之间的金属连接松动,导致线路接触不良,而且板对线连接器的板端与线端之间通常有缝隙,不能满足防水要求,另外现有的板对线连接器多为双排,无法解决小面积、多线束的连接要求。以上方式均存在线路板面积大,敷铜线难以通过大电流、散热性能差等缺点。在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320431379.2的专利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用大功率控制器的结构,其特点是压铸散热壳与塑料上盖通过卡扣连接在一起,线路板采用PCB板装在外壳中间,五个铜条一字排开,平铺在PCB板上,功率管的背部直接贴在压铸散热壳上。该方案中PCB线路板是单层结构,占用空间大,功率管直接贴在外壳上,虽然热量可能及时导出,但易受震动造成线路故障。申请号为201610996456.7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基于压铸模结构的控制器,虽然双排铝基板与铝外壳连接在一起,但大功率开关管仍然是直接与PCB驱动线路板直接相连,并不能提升扛大电流冲击力,且该方案中的PCB线路板也是单层结构,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不足,提供一种空间更节省、散热更迅速、安装更方便、性能更稳定的电动车控制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包括外壳和上盖,其特征在于,外壳内的最底层固定连接有功率板,功率板上固定电连接有两个导流连接柱和其他电气元件,导流连接柱上端通过导电固定螺丝固定连接有驱动板,驱动板位于功率板上方,驱动板上固定电连接有两个导流栓和其他电气元件,导流栓与导流连接柱对应电连接,驱动板上方设有主控板,主控板下面固定电连接有金属插针,驱动板上面固定电连接有插针插槽,金属插针对应固定插接在插针插槽内,金属插针与插针插槽电连接。根据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板上固定电连接有对列均匀分布的大功率MOS管,每排大功率MOS管都互相对称。根据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板上的电气元件通过跨接铜排、外联铜排和过流铜排电连接,跨接铜排的两端与功率板相连接,跨接铜排的中间向上隆起架空跨越在所述大功率MOS管上方,外联铜排伸出至所述外壳外部,外联铜排与外壳密闭连接。根据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板下面固定连接有铝基板,铝基板与所述外壳的底壁紧密接触。根据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底壁上面固定连接有一次性压铸成型的螺栓,所述功率板和所述铝基板通过内固定螺丝固定连接在该螺栓上。根据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上固定电连接有电源铜排,电源铜排伸出至所述外壳外部,电源铜排与外壳也为密闭连接。根据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所述上盖之间密封连接。根据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上还固定电连接有电流转换部件、过流元件、弱电分立元件、弱电贴片元件和集成电路;所述主控板上还固定电连接有信号连接排和MCU集成电路;所述功率板上还固定电连接有板间联结器。根据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板上开设有内固定孔,所述内固定螺丝穿过内固定孔对功率板进行固定。本技术在铝基板上采用对列均匀分布的方式焊接大功率MOS管,既可让大功率MOS管取得最大最佳的散热效果,又可使大功率MOS管非常方便的采用自动焊接技术得到高质量焊点,提高产品性能。本技术采用切割成型的铜排通过架空(位于大功率MOS管上方)跨接的方式将安装在铝基板上的大功率MOS管相互连接,既可以大大的节省空间和成本,又能充分发挥铜排的电流传导能力,还能最大程度的减少电磁干扰。本技术采用上下叠装固定的形式安装线路板(包括功率板、驱动板和主控板),并用与外壳一次性压铸成型的螺栓连接固定,既可大大节省控制器占用的空间,又能增加线路板的稳定,安装更方便,散热更迅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功率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驱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主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跨接铜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外壳;2、插针插槽;3、主控板;4、上盖;5、驱动板;6、导电固定螺丝;7、导流连接柱;8、内固定螺丝;9、功率板;10、铝基板。301、信号连接排;302、MCU集成电路。501、电流转换部件;502、过流元件;503、电源铜排;504、弱电分立元件;505、弱电贴片元件;506、金属插针;507、导流栓;508、集成电路。901、跨接铜排;902、外联铜排;903、过流铜排;904、内固定孔;905、大功率MOS管;906、板间联结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包括外壳(1)和上盖(4),外壳(1)内的最底层固定连接有功率板(9),功率板(9)上固定电连接有两个导流连接柱(7)和其他电气元件,导流连接柱(7)上端通过导电固定螺丝(6)固定连接有驱动板(5),驱动板(5)位于功率板(9)上方,驱动板(5)上固定电连接有两个导流栓(507)和其他电气元件,导流栓(507)与导流连接柱(7)对应电连接,驱动板(5)上方设有主控板(3),主控板(3)下面固定电连接有金属插针(506),驱动板(5)上面固定电连接有插针插槽(2),金属插针(506)对应固定插接在插针插槽(2)内,金属插针(506)与插针插槽(2)电连接。所述功率板(9)上固定电连接有对列均匀分布的大功率MOS管(905),每排大功率MOS管(905)都互相对称。所述功率板(9)上的电气元件通过跨接铜排(901)、外联铜排(902)和过流铜排(903)电连接,跨接铜排(901)的两端与功率板(9)相连接,跨接铜排(901)的中间向上隆起架空跨越在所述大功率MOS管(905)上方,外联铜排(902)伸出至所述外壳(1)外部,外联铜排(902)与外壳(1)密闭连接。所述功率板(9)下面固定连接有铝基板(10),铝基板(10)与所述外壳(1)的底壁紧密接触。所述外壳(1)的底壁上面固定连接有一次性压铸成型的螺栓,所述功率板(9)和所述铝基板(10)通过内固定螺丝(8)固定连接在该螺栓上。所述驱动板(5)上固定电连接有电源铜排(503),电源铜排(503)伸出至所述外壳(1)外部,电源铜排(503)与外壳(1)也为密闭连接。所述外壳(1)与所述上盖(4)之间密封连接。所述驱动板(5)上还固定电连接有电流转换部件(501)、过流元件(5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包括外壳(1)和上盖(4),其特征在于,外壳(1)内的最底层固定连接有功率板(9),功率板(9)上固定电连接有两个导流连接柱(7)和其他电气元件,导流连接柱(7)上端通过导电固定螺丝(6)固定连接有驱动板(5),驱动板(5)位于功率板(9)上方,驱动板(5)上固定电连接有两个导流栓(507)和其他电气元件,导流栓(507)与导流连接柱(7)对应电连接,驱动板(5)上方设有主控板(3),主控板(3)下面固定电连接有金属插针(506),驱动板(5)上面固定电连接有插针插槽(2),金属插针(506)对应固定插接在插针插槽(2)内,金属插针(506)与插针插槽(2)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包括外壳(1)和上盖(4),其特征在于,外壳(1)内的最底层固定连接有功率板(9),功率板(9)上固定电连接有两个导流连接柱(7)和其他电气元件,导流连接柱(7)上端通过导电固定螺丝(6)固定连接有驱动板(5),驱动板(5)位于功率板(9)上方,驱动板(5)上固定电连接有两个导流栓(507)和其他电气元件,导流栓(507)与导流连接柱(7)对应电连接,驱动板(5)上方设有主控板(3),主控板(3)下面固定电连接有金属插针(506),驱动板(5)上面固定电连接有插针插槽(2),金属插针(506)对应固定插接在插针插槽(2)内,金属插针(506)与插针插槽(2)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板(9)上固定电连接有对列均匀分布的大功率MOS管(905),每排大功率MOS管(905)都互相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板(9)上的电气元件通过跨接铜排(901)、外联铜排(902)和过流铜排(903)电连接,跨接铜排(901)的两端与功率板(9)相连接,跨接铜排(901)的中间向上隆起架空跨越在所述大功率MOS管(905)上方,外联铜排(902)伸出至所述外壳(1)外部,外联铜排(902)与外壳(1)密闭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河阳,朱宗峰,冯铁军,李振,
申请(专利权)人:唐河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